她后来才想明白,范睢这次邀请赵馨与嬴政过来参加他收徒的宴会,是在为吕雉铺路。
他既然收下了吕雉为徒,自然尽心尽力为其打算。
甘罗是男子,入朝为官只需真本事就可拼杀出一条康庄大道;可吕雉作为女子,若真要入朝为官,难度与甘罗相比可不是一个等级。
若能让赵馨与嬴政对其另眼相待,她的前路必然更加顺遂。
就算赵馨二人不曾对吕雉另眼相待,他们来参加宴会,对吕雉而言也是一种进阶的资本,足以让其前路少一些障碍。
当然,请赵馨出面,也有提前杜绝流言传播的原因。
事实也正如范睢预料,赵馨甫一出现,所有人对吕雉的评价就瞬间拔高了一个等级,且所有人都认可了吕雉的优秀,而没有胡乱猜测范睢收徒的“真相”。
拜师收徒,本是要征求吕雉父母同意的。
但路途遥远,吕雉只是给家里去了一封信,并未等待家人到来。
——她担心结果不如自己预期。
范睢明白吕雉担忧,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范睢不言,其他人也只当不知。
三拜九叩,敬告天地,跪拜祖师,敬茶拜师……
赵馨亲眼见证了这场拜师仪式。
她一直留到最后,等所有客人走离开了,才当着吕雉与甘罗二人的面儿问起了范睢收徒的缘由。
她实在好奇,吕雉到底如何说服范睢收徒的。
但事实是,在范睢决定收徒之前,二人甚至并未互相见面。
赵馨:“???”
“没见过面?”赵馨来了兴趣,“若是面都不曾见过,应侯(范睢爵位)又是因何决定收徒的?”
范睢扶须笑道:“因为我这弟子过于优秀。”
赵馨愣了下,视线落在吕雉身上。
她愕然发现,原本一脸天真纯稚的小姑娘,眼底已满是自信与笃定,以及让人惊叹的坚毅。
短短半年不见,小姑娘竟已初露风华。
赵馨啧啧称奇:“听闻前段时间,有人打破甘罗入学记录,以十二之龄成为文综学院的学生?应当就是你吧?”
甘罗入学后,出于谨慎习惯,在基础学校读了两年才升到大学。
他进入文综学院的年纪,已经十五了。
吕雉不好意思地看向范睢,见其点头,才认真回答:“确是小女子。”
赵馨惊叹:“这么小的年纪,可真是太厉害了!”
顿了下,她笑道,“您是因为她进入文综学院,才点头收徒的?”
范睢摇头:“不仅仅是这样。相较于她的天资,我更欣赏她为了达成目的所做出的努力。”
嗯?
赵馨看向范睢,听他说完才知道,原来吕雉在得知范睢对自己的赞赏后,立刻有了拜师的想法。
但她习惯谋定而后动,所以没有急着去找范睢,而是先去打听了一下范睢唯一的弟子甘罗的情况,以及他为何这许多年也只收了甘罗一个弟子。
然后她便知道了范睢只收天才的言论。
吕雉聪慧,意识到这也许只是范睢的推脱之语,所以没有跑到范睢面前毛遂自荐,担心见面后反倒失去拜师的希望。
她选择了迂回作战——
吕雉想办法见到了甘罗,说明了来意,并请求对方辅导自己功课。
甘罗是君子,并不吝于帮助他人。
她想,范睢既然已经说出了只收天才的话,只要她证明自己是不逊于甘罗的天才,并宣扬出自己有拜师的想法,那范睢就没办法拒绝自己的拜师。
不过后来吕雉放弃了逼范睢收徒的做法,而是选择了更聪明的方式——
她进入文综学院后,直接将自己之前的计划整个和盘托出。
就是这个和盘托出,既让范睢看到了她的聪慧,也杜绝了范睢因为“被逼收徒”而生出不快。
范睢果然没有芥蒂,十分高兴地选择了收徒。
这计划看似容易,实则算计颇多。
首先就是对甘罗与范睢性格的把控,甘罗足够磊落,才会做出辅助吕雉打破自己范睢唯一弟子地位的“蠢事儿”;范睢足够大度,才会不计较吕雉对自己的算计。
但这并非吕雉最聪明之处。
她最聪明的是,最后放弃了这个计划。
吕雉的原计划是真的可以逼迫范睢就范的,因为范睢用天才当理由拒绝了太多人。
但范睢就算大度,也不见得一点芥蒂也无。
收徒并非终点,而是起点。
若是得罪了自己未来的老师,就算学业不受影响又如何?师徒关系绝不可能亲密。
吕雉能在最后关头看清关窍,找到范睢坦然相告,性格足够果断,目光也够长远。
嬴政得知此事,也忍不住赞了一声:“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第123章
吕雉的出现,似乎给了其他人一个讯号。
在她之后,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女性学子也都开始冒了头。
也说不好是因为吕雉的出现,导致其他人终于开始正视了女子的努力,看清楚了男女的智商并无太大差别,还是因为吕雉给了其他女子一个榜样,让她们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赵馨虽然一直站在台前,也时常处理国事,但因为她进入秦国朝堂的方法有其唯一性,所以虽然可以激励天下女性学子,但这种激励到底有限。
可吕雉不同。
她与秦王室可以说毫无关系,能在人才林立的咸阳冒头,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与聪明才智。
而不仅是那些女学子们自己开始觉醒,吕雉的存在也让这些女子的父母们看到了,女儿确实也有光耀门楣的可能,让他们对女儿读书的抵触也减轻了许多。
而其中,最让那些父母看重的,就是范睢的收徒与赵馨这个太后的出面。
他们会想,自己家女儿也不差,或是也能得到这般荣耀?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只要有了利益,所有的阻碍都将化作捧你入青云的助力。
赵馨当初出面参加吕雉的拜师仪式,更多是出于对她本人的好奇,完全没想过还能带来这么好的效果。
这完全是意外之喜。
而这个意外之喜,很快就给她,给嬴政,给整个朝堂带来了更大的惊喜——
因为如今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尚少,几年过去,已经有不下一千学子到了学无可学,必须进入更高等的学府读书的时候了。
也即是,该高考了。
甘罗与吕雉是破格录取,放在现代那就是保送。
但更适合广大学子的入学方式,自然不会是保送,而是高考。
第一届高考,大半学子都来自于咸阳、雍城、其他六国都城等比较繁华的城市,除了咸阳、雍城等原秦国城市外,其他城市的学子身份还都比较高。
因为在入学之前,他们就已经受过教育,入学后需要学习的内容就比其他学子少了许多。
如张良这般祖辈曾于韩国担任过五任相国的出身,他腹中的才学知识,自然不是寻常孩子可比。
但这样的学子是少数。
一来大部分这般人家出身的孩子,在灭国的时候便几乎在秦国的帮助下,被百姓“抢走”了所有财产,难免对秦国有恨。
短时间内,他们不会想要为大秦效力。
张良是因为韩国灭亡的早,家中财产虽然也损失了大半,却仍留下了让全家富裕生活的钱财。
他倒也不是没想过复国。
只是张良聪明,很快就从后续发展当中发现,大秦民心所向,朝廷与百姓同心协力一起发展国家,他最大的梦想——
复国与报仇,都毫无希望。
张良并非固执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刺杀嬴政失败后立刻逃走,且再无刺杀的打算;发现韩国再无复兴希望后,也不会真心辅佐刘邦。
既然没希望,他便立刻放下了不切实际的妄想,转而开始为一大家子人的未来考虑了。
长辈在韩国位高权重,几乎都没了。
如今的张家只能靠他撑起门楣,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在秦王朝谋得一席之地。
单以张良六国贵族的身份,显然不可能有人向秦王举荐他。
于是只有高考。
而类似张良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虽然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无法与张良相比。
可除了张良这样的人,更多的还是先所有人一步进入学校读书,也比其他人更快学完所有知识的老秦人。
只要是对自己的水平有自信的人,全都报名了这次高考。
也是大秦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高考。
因为其重要性,这次高考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也不为过。
与报名参加了高考的孩子沾亲带故的人,当然想要知道高考到底是什么东西,出来之后是否真的会有一个好前程。
而与本次高考无关的人,同样对其万分关注。
他们的后辈同样可能参加高考。
不论身份地位,反正都是迟早的事儿。
因为除了参军挣军功这条阶级跃迁之路外,他们就只剩下读书高考进入朝堂了。
高考的时间,定在了五月十五、十六两日。
天气不会冷,也不会热;雨水不多,太阳也不大,是非常适合考试的日子了。
考卷是所有老师一起出的试卷,又经过很长时间的检查与测试后,确定题目本身与难度都没有大问题后,才终于敲定下来的。
一共三套试卷,考试前随机抽取一套复印分发。
考试前一个月,范睢亲自挑选考官,为此甚至不惜拉来了一部分还在任的基层官员与小吏,然后按照每一个考官的籍贯打乱之后派去其他地方监考,确保了此次考试绝无作弊可能。
而因为此次高考的开创性,也因为考生的稀少性,嬴政特意下令让全国各地的考生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免费乘火车来到咸阳参考。
高考之前,从全国各地到来的考生提前进入了学校。
在咸阳习惯了几日后,才终于来到正式考试这天,在一众考官的监督下进入了考场。
而在考场之外,也挤满了考生们的亲朋好友。
天公作美,接连两日都是大晴天,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考生们受到天气的影响。
考生在考场内奋笔疾书,结束后直接在考场的食堂内就餐。
休息一阵后,再次进入考场。
两日过去,考生们终于从考试中解脱,兴奋地回到了住处。
大部分都考得很好。
一来为了不打击身上莘莘学子们的读书积极性;二来则是因为大秦幅员辽阔,各地都非常缺人。
只要学识不是太差,这第一批考生基本都是会被录取的。
而一旦从大学毕业,最差也是个小吏。
小吏在大秦的官职体系中,已经算是官僚体系的一员了,以后是可以继续往上升迁的,与现代的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太大差别。
毕竟成为秦吏的基本条件,就是熟背秦律,并能灵活运用秦吏。
这代表了什么呢?
秦吏至少不是文盲,而且记忆力不算太差,智商至少也是常人以上的水准。
从个人素质而言,已经远超这时代的绝大部分人了。
所以小吏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不错的职位。
但即便如此,这次高考仍旧刷下去了近一半的考生。
大部分被刷下去的考生,都是因为偏科。
而且大多对理科相关的知识,都不够了解,更惘论熟练运用。
相里悟与相里锋这对师徒,并张苍、卫逊等理科大佬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冷笑连连,只说活该。
赵馨不解:“这次考试中的理科题目很基础啊,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做错了?”
范睢与相里悟对视一眼,才开口道:“因为许多老师自己不懂,也不重视,所以……”
相里悟等人毕竟还要搞研究,在学校的时间有限。
而有空的那些老师们,则因为早有师承,而无法全盘接受并理解那些理工科知识,这直接导致了传达到学生的知识大打折扣。
这一现状一直存在,且早已被发现。
但人的思想是最难改变的东西,他们没办法让那些老师主动并热切地去学习,也只能寄托于相里悟等人时常到学校授课。
可咸阳学校的有这么好的待遇,其他地方的学校可没有。
所以这个结果吧,大家接受起来其实……
还算心平气和?
虽然难免有几分郁气,却也没办法不是?
只能等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多了,才有机会改变这一现状。
如今的理工科人才到底还是太少了。
赵馨知道也觉得无奈,却也同样只能接受。
但嬴政知道后……
“拿着朕的俸禄,竟然还敢懈怠?”嬴政表情不爽,“若是如此,朕何不直接换几个愿意学习的老师?”
他才不管那些老师以前是否有师承,他招聘那些老师进学校就是为了让他们传授理工科的知识。
既然拿了钱,当然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于是嬴政大手一挥,直接增加了一门考试——
给老师的。
直接让相里悟等人根据教材出题,若是考试得不到优秀,直接开除!
想吃白饭?美得你!
出题出到一半,范睢听说了,一番思考后立刻入宫,请求嬴政让其他学科的老师也一起考一考。
嬴政直接同意了。
于是所有人就看到了这番奇景——
高考结果还没出来呢,全国各地的学校老师就被召集到了咸阳,即将进入他们学生之前考试的考场考试一番。
但在考试之前,高考的成绩下来了。
原本对老师们的考试十分在意的老百姓,瞬间转移了视线,全都落在了高考成绩的发布上。
考试采取百分制,一科一百分,一共三科。
因为考生人数少,所以将全部考生的名字与各科成绩并考试总分,以分数高低排名,张贴在了咸阳学校的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