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立刻就被玉米叙述的那个更普通,却更生动的生活吸引了。
秦帛想,玉米会的自己都会,甚至比他更优秀,若自己前往秦朝,应当也能过上与玉米一般无二的生活吧?
若是足够努力,他也许也能混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爵位呢。
毕竟打仗这种事儿,他可经验十足。
想到这儿,秦帛再次激动起来。
玉米不知他的想法,只是有些奇怪于秦帛突然的表现。
秦帛却突然开口:“你这次带队回来,可有其他目的?”
玉米一愣,觉得这或许是个谈判的好时机,于是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我此次回来,除了完成陛下过吩咐下来的任务,也希望能带着所有族人回到大秦生活。”
说完看向秦帛,“我知道你很喜欢大秦的东西,相信我,只要你能放我族人自由,我手上的所有秦国物品都可以送给你。若是你觉得不够,我还能从赵恺等人手中借来送你,我在秦国也攒下不小的家业,一定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说实在的,这话听着实在有些傻。
没人谈判是这样的。
把自己的所有底牌与底线都亮出来,哪怕是原始部落也少有这么单纯的人,实在让人怀疑他以前是怎样当上少族长的。
但意外的是,秦帛很吃这一套。
甚至因为玉米的话,秦帛心底残留的一点儿戒备也消失无踪,彻底相信了玉米的话。
他开始认真思考,跟着玉米等人搬迁到大秦的想法。
不过在此之前……
秦帛看向玉米:“你们大秦的始皇帝让你执行的到底是什么任务?很难吗?需要多少时间?”
玉米皱眉:“我们不是在说族人的问题?”
秦帛挑眉:“我若是现在就答应你的交易,你可曾想过你的族人们该如何生活?我既然选择在此地定居,必不可能让非我族裔的人在此地生活的。”
这样的人留着,就是整个部落的安全隐患。
玉米似乎想要反驳,但想到这附近所有的部落都已经被秦帛吞并的现实,也只能皱眉接受。
他犹豫之后,确定自己的任务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才再次开口:“陛下给我们的任务很简单,只是希望我们带回足够多的橡胶树种子和橡胶,若是可以,再带一部分橡胶树树苗就行。”
但橡树树苗难以在低温环境存活,嬴政并未强求。
橡胶树?
秦帛有些茫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更不清楚这种树有什么作用,值得大秦的始皇帝派人千里迢迢来到美洲。
玉米解释:“橡胶树就是那种割开树皮,会流出许多白色汁液的树,那种白色汁液经过凝固干燥之后就会变成橡胶。”
秦帛瞬间明白:“橡胶有什么作用吗?”
玉米茫然:“我不知道。但陛下既然大费周章地让我们来取,肯定有大作用。”
秦帛听着这话,心里开始活动起来。
玉米对秦帛心里的想法一无所知,只是与赵恺会和之后习惯性地将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他。
赵恺听完,问了一句:“我记得这个秦帛,以前就生活在中美洲一带?”
玉米先是一愣,旋即恍然大悟:“我就说呢!他是不是打上了橡胶的主意?”
秦帛本来就出身中美洲一带,若他打上了橡胶的主意,地利人和之下,玉米与赵恺等人怎么可能在橡胶上占得便宜?
意识到自己闯祸,玉米整个人都颓丧起来。
赵恺却半点儿不以为意:“放心,这是好事儿。”
玉米“啊”了一声:“怎么会是好事?秦帛如果让他认识的人将橡胶全部采集完了,我们就没办法完成任务了啊!”
赵恺失笑:“但秦帛留着橡胶也没用啊。”
最后还不是要卖给他们?
正好赵恺还在苦恼,自己对美洲的植物根本不了解,玉米又并非中美洲一带的土著,虽然知道橡胶树割开树皮会流下白色汁液,但他们到了中美洲后也不可能将每种树的树皮都割开不是?
若真这样做,工程量可就太大了。
而据秦帛所言,他从中美洲一路打到玉米他们部落才彻底定下,几乎就是循着嬴子楚等人前次的南下路线过来的。
换言之,这条路已经废了。
嬴子楚等人前次美洲之行的资料与地图,全都废了。
若要再开辟一条路出来,物资的消耗还算好,时间的浪费才是让赵恺无法忍受的。
他们不可能在美洲再待四五年。
秦帛若真对橡胶感兴趣,赵恺才真的高兴呢。
见玉米不懂,赵恺习以为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玉米你做得很好,回去让陛下知道,又是一个大功劳。”
玉米瞬间就高兴了。
功劳等于土地和钱,而有了钱,他的族人前往大秦必然会生活得更好。
赵恺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旁敲侧击这么长时间都没做到的事情,却被玉米无意达成,这可真是个宝啊!
没两天,秦帛就找到赵恺,说要与他做笔生意。
赵恺毫不意外,直接答应了下来。
于是没多久,秦帛便派手下的人南下,按照赵恺的要求采集并制作天然橡胶去了。
历时半年左右,秦帛等人满载而归。
但他们的满载对赵恺等人而言,那可就是负载了。
赵恺也没想到秦帛手下这么厉害,竟然弄来了远远超过他们负载能力的天然橡胶。
数量多是好事,可他们根本就带不回去啊!
秦帛却不以为意:“无事,我正好想到大秦看看,我们会帮你们将橡胶带回秦国,只要到时候你们的始皇帝可以将换给我们足够多的粮食、布匹和钱财就行。”
赵恺怎会拒绝?
只是……
他有些好奇:“族长准备亲自前往大秦?”
“有什么不对?”
“你若是走了,你的族人怎么办?而且这一路风雪交集,来回起码大半年,你就不怕等你回来,被留下的人全都不见了?”
好几万人呢,还都是通过战争聚合到一起的,若是秦帛走了,这些人只怕离开就跑了。
秦帛摆摆手:“当然要全部带走了。”
赵恺悚然一惊:“全部带去秦国?”
秦帛点头:“是啊。”
赵恺:“!!!”
他怕不是引狼入室吧?!!
秦帛看着赵恺惊恐的表情,有些疑惑:“你怎么了?”
玉米大喇喇地开口:“你带着几万人去大秦干什么?打仗吗?我告诉你,大秦如今人口几万万,士兵也有几百万,你带着这么多人过去也是白送,会被陛下打死的。”
秦帛先是被大秦国力惊住,然后……
他疑惑不已:“我又不傻,为什么要和大秦打仗?”
“我就是想过去看看大秦的生活怎么样,若是你们没骗我,我就留在大秦了。”
“不是你说的,想要将所有族人都带到大秦生活吗?我虽然算不上合格的族长,但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还是可以的。”
“就算他们最后留在大秦不愿回来,我也可以带着剩下的人继续打其他部落嘛,又不费事儿。”
玉米瞪大眼睛:“诶?”
……
美洲这边进展顺利,赵馨在海军基地同样过得开心。
更让人高兴的是,赵馨对士兵的训练已经初见成效,如今已经可以做到全员上船不晕,大部分士兵甚至可以在船上如常操练了。
这时候又传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相里锋突发奇想,决定将火炮安装在轮船上。而在经过一番试验后,他成功了。
两个好消息前后传到咸阳宫,嬴政听到后瞬间兴奋起来。
他本就是个急性子,听得如此消息怎还坐得住?几乎立刻就召集了所有将领入宫谈话。
而赵馨也在得到消息,立刻赶回了咸阳。
赵馨性格谨慎,不太愿意在海军还未彻底训练出来的时候让他们出征,嬴政却恨不得马上就让手下带兵攻打南洋一带。
几位将军夹在二人中间,倒也不觉得害怕,而是很快开始各抒己见。
但总的来说,他们大多赞同赵馨的想法,希望海军训练出来后再出征南洋,也免得白白丢了将士性命。
李信突然开口:“卑职觉得,此时出征南洋倒也不是不可以。”
见其他人看过来,李信解释,“卑职曾到海军基地参观过几次,也见过太后的练兵之法。不得不说,太后的练兵之法确实卓有成效,若是训练出来,现在的那些士兵必然可以在船上如履平地,就算在海上遭遇了敌人也能将其一举歼灭。”
赵馨眯了眯眼,等着李信的“但是”。
李信也确实有个“但是”。
“但是太后,陛下,还有诸位将军,你们是否想过,此次出征南洋,我们的士兵其实并不需要在海上与人拼杀呢?我们组建了海军,并可以做到让海军百战百胜,可抵达南洋后的真正战场,却并非海上,而是陆地。”
“而陆地作战,我们还需要训练吗?”
李信表情自傲,半点儿没将南洋那群乌合之众看在眼里。
赵馨等人瞬间恍然:对啊,他们又不需要在海上打仗,只要手下士兵不晕船,可以将人平安且不损战力地送到南洋就行了啊!
第143章
正如李信说的那样,只要免除了海上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船上下来后在陆地上与人打仗,大秦的士兵完全不带怕的。
几位将军为了保险,甚至还在百越一带找到几个偷渡的外乡人,然后让他们介绍了当地情况,并请他们当了引路人。
更不要说,南洋一带甚至还没形成足够强大的国家。
他们带兵抵达目的地后,与当地人短暂地打了一仗,竟然毫无伤亡地获得了胜利。
带兵的几位将军都懵了。
他们几乎要以为这边的土地俯首可拾。
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地人打仗确实不行,尤其是与互相打了几百年,兵法都弄出来好几本的秦人相比。
但他们并非毫无优势。
李信等年轻将领虽然年轻气盛,但在国内一众老将的压制与□□下,早已经学会了谨慎。
虽然因为初战大捷而高兴,却并未放松警惕。
而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是对的。
因为没多久,当地人就骑着许多大象来到了秦军大营附近。
若非李信等人一直警惕,怕是会损失惨重。
好在他们一直有派人放哨,所以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大象,并果断带着所有人回到了海上。
当地人虽然气恨,却拿他们毫无办法。
李信等人忙趁机思考对策。
这时候亚洲象还未在中原绝迹,数量却并不算多,无法组建军队。
但大家对大象的习性,还是比较了解的。
比如大象行动缓慢,性情温和,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却很容易受到惊吓。
而巧的是,他们的船上装载了火炮。
本来,他们都打算将火炮这中杀伤力极大的武器闲置不用了,毕竟又不是海战,他们也不能将火炮拆卸下来运到岸上。
但现在,他们知道了火炮的另一个作用。
当他们再次被大象追击到船上时,轮船上火炮齐鸣,其声如雷鸣,吓得当地人抱头鼠窜,原本气势磅礴的大象也瞬间乱了阵脚。
大象的智商并不算高,本就不是合适的坐骑选择。
它们没办法列阵,没办法听从主人命令,更没办法做到指哪儿打哪儿。
它们会给秦军带来这么大的威慑力,本质而言只是因为他们的个体实力足够强大,不需要其他手段辅助就能一路平推过去,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
但现在,它们受到惊吓乱了起来。
而它们的主人却根本没有办法将其安抚下来,只能被带着四处乱窜,所谓的大象阵也被瞬间破坏。
秦军抓住机会,立刻追了上去。
很快,拿下一城。
尝到了甜头,李信等将领立刻开始研究其他能发出巨大声响,将大象吓到的武器。
将领们一时间找不到比火炮更合适的武器,反倒是他们的下属中有不少进入学校学习过的士兵,在听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后,直接提出了火、药。
炸、药包的制作目前还是绝密,但□□的配比早在进入大学前就交给了学生。
而此次报名参军的士兵当中,就有学到了火、药配方的人。
其中,又有一两个本身对化学就极感兴趣,对研究各中新奇的化学反应还算痴迷的士兵。
得知消息后,他们很快就打了报告,说自己可以拿出声音比火炮更响的东西。
但前提是,他们需要火、药。
海边对秦军来说也算上是荒郊野外了,显然买不到火、药的所有材料。而他们对当地环境也不熟悉,更没办法自己采集。
所以,便只剩一个办法。
将火炮炮、弹里面的□□,取出来当做原材料。
李信等将领:“……”
这两小子也是真敢想啊!
但转念一想,这法子未必不行。
毕竟火炮只能留在船上,对他目前的处境而言毫无用处——
这时候的城与城之间距离相当远,李信等人根本不可能在船上点燃炮台,然后吓到隔着一座城的另外一座城内的大象。
反倒是将炮弹拆开后,可以让如今的战局往前推进。
于是李信很快点头同意了这两人的请求。
这两人也知道事关重大,拿到一个炮弹后便将自己关在房间内研究起来,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就是吧,房间内三不五时就会发出“嘭”的爆、炸声。
紧跟着,就会有两个灰头土脸的男人跑出来。
这样过了大约一周时间,两人终于做出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