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五想的则是在返程的路上完成他计划了无数遍的巡回说书第一场, 所以他专门挑一些或是人多或是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地点作为返程的站点, 这些站点都更靠近姜国的南方,地理特征各不相同。
除此以外,他还行动力超强的联系好了一路上跟进的商队、连夜制定好计划,让秦门连借口都找不到,只能灰溜溜听从自家小徒弟的安排,按照人家的行程表走了。
一边返程回都城, 一边小五安排着自家师父秦门和歌手许威二人组合继续在各大资源补给城继续着他们的说书。
按照在晋江的模式,小五给两人安排的说书是两场。
第一场是为了吸引观众的《少年提刑官》。
《少年提刑官》作为晋江文学城“出道作”《少年包三天》的续集, 故事本身新颖、同时还政治正确宣扬了正确的为官之人应有的品德, 是个放之四海皆可以说绝不会踩雷的好故事。
小五认为, 《少年提刑官》这个故事能更好地给其他地方的百姓宣传他们的晋江文学城,而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说书故事,也能够让百姓们对于都城特有的说书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更方便来年晋江文学城再来说书人巡回说书的时候,他们能快速回忆起今年的事情, 然后早早地支持新的巡回说书活动。
如果第一场反响热烈的话,他就会联系当地有名的酒楼谈赞助和冠名的事情,进而会出现第二场故事之《冠名商之恋》, 给他们大部队攒路费。
《冠名商之恋》其实就是秦门在晋江说的那个美食兼俊男美女的偶像剧故事之《白鹤楼之恋》。秦门当初倒腾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为了秀一波自己身为现代人的优越感, 外带想要攒一波钱返回都城。
结果谁曾想, 点子虽然是他出的,但真正把这个点子用到极致的却是消化能力极强的古代人!
先有冠名商提出各种要求把自家的酒楼名字塞得整个会场全都是,后有他徒弟小五觉得这点子很好打算大范围使用,让他在每个城市都找个冠名商把这个原名为《暗恋》的故事给改头换脸讲个一遍又一遍!
讲得秦门整个人对这两个故事都要讲吐了!
当然, 这样频繁的说书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除了看得见的物质奖励以外,因为每次选的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间曲调,置身其中放声歌唱的许威也忍不住受到这些曲调的影响,对原本《少年提刑官》的主题曲《提刑官》以及《冠名商之恋》的主题曲古代版《时间都去哪儿了》进行了细节上的调整不说,灵感爆发,他们途经四个城,在其中两个大城里说了书唱了歌,而许威则在这段时间里创作出了八首歌曲!
有结合《冠名商之恋》故事剧情的有关暗恋的歌曲——但因为反响没有古代版《时间都去哪儿了》好,没能成为主题曲,被秦门想办法搞成了一首插曲,每当故事讲到女主吃完男主做的饭回去、男主目送女主离开的时候,他就暗示许威唱这首歌,曾经还在某座城里唱哭过现场大半的观众!
也有单纯根据当地的民间小调改编的歌曲,歌词依旧是民间小调的歌词,但曲子则是重新谱曲,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另外还有讲述人生哲理的、讲述亲情友情爱情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
秦门掰着手指头算着,觉得等到了都城,他们家这位歌手所作的歌曲攒起来都够在现代出一张个人专辑了!
他当即打算再抽时间来和自家歌手聊一聊音乐,这次不再局限于国内那些带着古风感受的流行音乐,他打算给许威灌输一下国外流行音乐,什么说唱啊,什么摇滚啊,让他再一次开开眼界,看看能不能倒腾出更有意思的东西出来。
与此同时,小五当初在晋江临时凑出来的那一支明星身后的团队也在如此频繁的活动中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内部的人来来去去,人员也总算固定了下来,从保镖、助理到公关,每一个都表示愿意与晋江文学城签约,每一个都表示愿意跟着小五一起到都城去“造星”,他们的业务越来越熟练,让秦门也忍不住生起了这群人能够真的打造一个明星的想法。
而对于秦门来讲,他的最大收获大概就是改进了他之前的说书方式吧。
秦门的说书方式其实在都城都算是别具一格的,不同于大多数说书先生都喜欢一直坐在位子上靠自己一张嘴嘚吧嘚的说,秦门的每一次说书更像是他自己的一场独立表演,他会站起来绕着舞台走,他会在讲到激动处张开双手,他更会在中途无障碍切换角色假装自己就是当事人念着角色的台词。
业内的说书人将秦门的这一独创的说书方法戏称为“表演式说书”。
而现在,“表演式说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配乐型表演式说书”!
感谢三位乐师的到来吧!
在看到这三位乐师拿着各自擅长的乐器、听完了许威的演唱之后就根据他的演唱弹奏出了主题曲的音乐这令人震惊的一幕之后,秦门觉得自己低估了古代乐师的能力——
这群人不就是现代综艺节目和现场演唱会里面的配乐和伴奏吗?!
好不容易他有了这样一拨人,就用他们来给许威唱歌的时候伴个奏不是亏了吗?!
秉持着这样一种观点,秦门在登上舞台的时候顺道把这群乐师也一起弄了上去。
“我,我们上去,上去干什么?”
从来没有过登台经验只是在戏班里学习过有关乐师的各种技能的三个乐师结结巴巴紧紧张张道。
秦门站在他们面前,笑得像个狐狸:
“凭你们的直觉,在合适的时间为我的讲话做伴奏,在应该悲伤的时候拉悲伤的曲子,在应该欢喜的时候拉快乐的曲子,懂?”
三个乐师面面相觑:“懂……”
新的说书形式就在这一段对话之中形成了,具体就跟现代的电视剧一样,在讲到男女主角分别的时候,乐师们对视一眼做个手势,然后开始拉悲伤的曲子,搞得现场观众之中一片啜泣之声,在讲到男女主角互诉衷肠的时候,乐师们又会情不自禁拉个欢快的调子……
等到了后来,乐师们业务熟练了,一群人还倒腾出了制造恐怖气氛的曲子和表示滑稽搞笑的曲子,前者特别适合《少年提刑官》,后者则适用于所有的故事,听得秦门瞠目结舌。
就这样,一群人一边探索着自己业务的更高水平,一边按照小五制定的路线往都城去。原以为回去的这一路会和来的这一路一样太太平平,最多就烦恼一下作为经纪人的小五对他是不是管得太严安排的行程是不是太紧密了,大家最后必定能顺顺利利回到都城……
却不想,顺畅的路在半道上卡住了。
就在众人准备前往下一座城市安城的时候,他们所在的这座小城突然间涌入了大量从安城来的百姓。
人口的流动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常的,但人口的大量流动在非年非节的日子里显然是不正常的,很快,准备出城的秦门一行人就从知府大人的口中得知了一个会令全国人民都产生恐慌的消息——
安城发生了暴动,当地的百姓叛乱了。
叛乱已经发生了半个月了,朝廷已经收到了消息并且派了邻近的大军前去镇压,但是为了位置整个国家百姓的稳定,官方一直没有对外公布这个消息,秦门也是一直到接到知府大人的召见才从当地知府的口中得知的消息。
安城是一个特殊的城,这座城不同于其他城、是姜国如今的开国皇帝当初在统一天下的时候一举打下来的,安城是在姜国建立之后主动提出依附过来的。
既然是主动依附,皇帝和新立的朝廷为了奖赏这个地方有眼色又识相,对当地的政权和政治都没有做太大的干涉,这些年来免赋税、奖励当地的乡绅和知府(这个知府还是前朝封的),没有下达过一条要求当地做什么事情的命令和圣旨,一直到一年前,前任安城知府在任上病逝,朝廷这才顺势任命了一位新的知府到当地接管当地的财政军务。
“却没想到,这位知府就任不过半年,安城就发生了暴动,当地的百姓杀了知府,杀了驻军的头目,霸占住安城,自立为王。”
“……可这是为何?”
秦门听到这里也是一脸懵逼,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也没什么大灾大难,这好端端的安城没有任何预兆就叛乱了,这是个什么鬼?
叛乱总要有个理由吧?
再不济也该有个头目吧?
谁这么傻了吧唧的这时候搞叛乱?
知府咬牙切齿地回答道:“……前朝余孽!”
原来前朝皇室成员并非全都被姜国的皇帝陛下给杀了,当初姜国的皇帝陛下来势凶猛,为了保留血脉,前朝的皇帝就安排一些自家哥哥弟弟的庶子婴儿跟着他的死忠大臣太监离开皇宫离开堵城,逃到其他城去生活,并看情况报仇。
而安城就是其中一位前朝皇室某王爷家的小孩子被收留的地方。
前任安城知府是个念旧的人,他反感姜国的皇帝将前朝皇室一家都给杀了的做法,将那主人家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收留教养,如今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成了个中二病青年,再加上前任知府在临死前把积攒了一辈子的势力和人手都交到了这位前朝小世子的手里……
中二病青年决定要向姜国的皇帝复仇!
他高举前朝皇室的大旗,趁朝廷对他一无所知,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并在安城自立为王。
“如今冯大将军已经率兵前往安城平乱,那里局势动荡,小郎君此去务必要当心啊……”邻城的知府大人一脸担忧。
秦门心里松了一口气,想着既然前面的安城那么乱,他干嘛还要去呢?他就待在这里等平乱结束之后再出发不就行了?
然而知府大人告诉他,不行,他必须现在马上出发去安城。
说着,他从一张圣旨下抽出了一封信,将它郑重地交给秦门,示意秦门打开看看。
秦门接过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端王府小世子,他本以为是因为自己一去大半年,小世子想他了就写了这封信,结果打开一看,写信的不是端王府小世子,是当朝的太子,再仔细一看信上面说的内容,虽然写信的是太子,但里面的语气显然是皇帝陛下的口述。
皇帝陛下在信上说……
要他去一趟安城。
去干嘛?
去平叛。
秦门看完信,平静地将信收好,内心疯狂嘶吼——
饶命啊大圣爷!
第69章 乌鸦嘴&上战场
安城叛乱, 皇帝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想到秦门,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说到底, 在这件事情上, 其实还是秦门自己自作自受。
事情得从秦门当初和皇帝首次见面,用一个故事进谏圣人并说服了圣人和他合作捣鼓报社开始说起。
秦门当初为了给晋江文学城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祭出了报纸和报社这一大招,为了让圣人同意当他的后盾支持他办报,秦门在劝说圣人的时候把传媒的力量夸大到不要不要的,他说办了报纸, 既能够宣扬朝廷的德政和圣人的好,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大国威仪, 不仅如此, 放在战场上,报纸的存在还能增强己方的战斗力,削弱对方的战斗力,是十分优秀的战斗辅助工具……
而就是这最后一句话, 让皇帝在安城叛乱的时候想起了他。
恰好此时秦门又刚好在距离安城不远的地方,恰好安城的情况不适合动用太多的武力,最好来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 于是在指派了接替的官员和带兵镇压当地叛乱的将军之后, 齐天皇帝觉得这支队伍里还差着些什么……
一个文官可以帮助尽快让当地的政治经济系统快些恢复到正规;
一个武官可以保证国家政权不被那个小瘪三(前朝小世子)夺取, 武力镇压;
那还缺一个人来安抚停止了暴动行为却没有停止暴动思想的百姓啊?!
如果是以前,朝廷和圣人能做的就是再一次免税再一次用各种政策安抚,等待时间让这群人淡忘,让这个地方再一次真正归顺他们, 但如今,因为秦门因为《齐天周报》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不把这个掌控人心、为朝廷唱赞歌的小伙子放到安城去让他吼一吼呢?
他不是说自己对这种战斗也有辅助功能吗?
……于是秦门就收到了这封足以让他流尽眼泪的信。
圣人在信上的语气十分之和蔼,有商有量,符合秦门心目中皇家人平易近人的特质。他在信里很负责地讲述了有关安城的具体情况,然后表达了一下他希望秦门到了安城之后做的事情,包括协助安城接下来的知府稳定人心以及削弱反贼的斗志并争取把这个脱离朝廷很久的地区纳入朝廷的正式管辖之中等一系列在秦门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在最后表示,他有权利选择去或者不去。
秦门:“……”
作为陛下的你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按照这个时代皇帝陛下说出口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就是圣旨的理论逻辑来讲,你觉得我能够拒绝吗?!
我怕我拒绝了回到都城大圣爷您的金箍棒冲上来打我嘿!
可真的要去,依秦门那胆子他是真的不敢。
把这封信交给他的知府大人表示愿意从城中抽调出一支队伍护送“帝王之友”秦关之先生到战乱中的安城,秦门表面上表示自己感激不尽,说他会连夜整理好行李跟着大部队响应朝廷的号召到安城去……然后当天夜里回到客栈就开始装病!
“开玩笑!那里是战区唉!战区!”
不敢真的把自己弄病的秦门让自家的小徒弟给他在额头放了块冰冷冷的帕子假装自己身体很虚弱,一边装一边还不忘教育他那几个徒弟。
“有人保护又怎么样!打仗的时候谁还看得到谁?到时候万一对面放了箭射到我,或者来了个拿着刀的小反贼冲着我向屠户切肉一样的对我一顿切……到时候你们就见不到你们师父啦!晋江文学城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你们舍得吗?!”
一群小徒弟在师父的咆哮下连连摇头。
“总之咱就是拖!拖到前方战线说安全了咱们再走!这样也不算违背圣人的意思,也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不是一举多得吗?”
几个徒弟点点头。
秦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满意足继续躺在客栈的大床上装病,同行的小伙伴则开始讨论起了有关安城暴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