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十万死士——易楠苏伊
时间:2021-07-07 11:23:00

  林知雅唬了一跳,几年未见,她万万没想到妹妹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她急切为夫君辩解,“你姐夫也没那么差,他已经把通房和妾室全都打发了。”
  林知惜笑了,“那是因为朕登上了皇位,他担心惹朕生气。”她抚了抚姐姐的脸,“既然你喜欢他,朕也不拦着你。男人嘛,用来暖床就好了,要那么出息做什么?”
  林知雅的三观差点被她震碎,现在的妹妹就好像她曾经见过的混混,在调戏良家妇女,她的语气和动作跟那些混混别无二致,甚至比他们更自然。
  林知惜结结巴巴问,“可……”
  “姐姐,你有那时间不如好好培养两个孩子。她们现在十一岁了吧?天天关有家能有什么出息。你好好培养她们,让她们上学,见见世面,将来或许能成为朕的左膀右臂。”
  林知雅发现自已好像从来不了解自已的妹妹,她的所思所想皆是离经叛道,“可她们是姑娘。”
  林知惜淡淡道,“那又如何,朕也是女人,不一样登上皇位。”
  林知雅到了嘴边的话被噎了回去,是啊,她妹妹是皇帝了,不一样了。
  林知雅失魂落魄出了宫,连进宫的目的都忘了,等出了宫,她才发觉自已居然忘了提恢复她夫君爵位的事。
  另一边,法夏命宫人撤走茶盏,她敏锐察觉陛下今天不太一样。往常陛下没那么瞧不起男人,今日为何句句贬低男人呢?
  法夏想不通,却听陛下突然叫她名字,“你去找两个识情识趣的男子让他们接近我姐姐。”
  法夏目瞪口呆,啥意思?
  “她是我姐姐,我不能让她被三从四德裹挟。等她尝到什么才是被男人疼。她才会抛弃那些糟粕,不会成为我的踏脚石。”林知惜淡淡道。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她不希望自已为父沉冤昭雪,她姐姐却跳出来用大义指责她。那样会坏了她们姐妹之间的情谊。
  法夏哪里听得懂这些,却也知道自已不该问的别问,乖乖应是。
  **
  翌日是大朝会,百官依品阶班立,时辰到,皇帝升座,鼓乐齐鸣,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礼毕后,百官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知惜抬了抬手,“平身”。
  诸州进奏官则各执方物入献,林知惜按照表现进行赏赐。
  接着礼部尚书孔溢满提出追封齐王和齐王妃,重新册封各路藩王及县主等等。
  新朝打下来,这也算是必经流程。文武百官原以为陛下一定会允了这圣旨。偏偏圣上听后,并没有立刻同意。
  林知惜静静看着底下这些文官。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交锋,大家都心知肚明,此举大有深意。
  为父母追封,表面上来看是认祖归宗,其实这关系着玥国的未来。
  林知惜是造反得来的皇位,但她的根在良国,要是她肯追封父母,就等于延续良国。她可以不认废帝,但他不能不认祖父。认了祖父,就要认良国自高祖立的律法、良国从高祖时就敕封的爵位和诰命以及封地等等。
  可她不追封父母就是不孝。
  从西汉以来,王朝更替两千年,全都以孝治国。
  哪怕她贵为帝王都不能轻易动摇国本。这是大忌。
  林知惜知道这是满朝文臣光明正大给她下套,如果她追封父王母后,她就等同于承认自已是大良的皇帝,她必须要把查封得来的家产还给他们,甚至是分给百姓的田地也要归还。
  林知惜铁了心要改规矩,哪怕这些人拿她父母压她,她依旧不会让步,“朕的父王乃是这世间最忠心的臣子。当王叔们为这皇位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从来不是自己,他眼里只有百姓。许多大臣也许不明白,为什么朕贵为天子,这世上最尊贵之人,却愿意舍弃自己的利益,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平民。因为朕是承父王遗志。因为他蒙冤而死,朕才想要改变这世界的规则。为此朕不惜与王叔们为敌。如果朕今日追封父王母妃为帝后,他们地下有知,一定会摒弃朕。”
  她缓缓站起,掷地有声,“朕登基不为父母,不为荣华富贵,不为权势,只为天下黎明百姓。朕不忍百姓遭受敌国入侵成为亡国奴,不忍皇帝昏庸无道,不忍百官眼里只有争权夺利。朕决定永不追封父王和母妃,亦不承认前朝册立的一切王位及功名。朕不是良国的国君,朕是大玥的皇帝!”
  此言一出,武官赤红双目,为有这样的帝王骄傲,与之相反的则是文官,他们猜到陛下或许不愿归还他们家产,但是他们没想到陛下会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不承认前朝册立的王位及封地也就罢了,不承认前朝秀才、举人和进士的功名也能理解,不追封齐王和齐王妃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吧?
  这可是孝道!
  “朕连前朝都反了,也不介意改改这世上的规矩!想要做我大玥的官就要守朕的规矩。朕选拔官员自有一套标准。朕暂时用你们当官只是想亲眼看看你们是否真的有本事。若是你们德不配位,你们迟早要乖乖让贤。”
  这是□□地警告,而且还在大朝会上说出来。前朝官员脸色相当难看,他们都是被废王礼遇的臣子,何时受过如此奇耻大辱。有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陆霄站在偏殿,看着那些大臣脸色似乎都不怎么好,生怕他们撞柱而亡,一直观察他们的动静。
  但是等大朝会结束,他也没看到有人撞柱,陆霄暗暗松了一口气。
  陆霄跟在林知惜身边,问她为何不担心。
  林知惜嘲讽一笑,“如果他们敢撞柱表明心迹,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之前撞柱还能证明他们是前朝忠臣,还得个好名声。现在撞,只会惹怒她。他们才没那么傻。
  早朝会之后,林知惜按照功绩论功行赏。
  册封为王爷的只有陆霄,跟林知惜一起打江山的几位将军都封了侯爵。皇亲当中,只有林知雅被封知雅公主,以及林知雅的两个女儿被册封郡主,其他皇亲国戚全部没有册封。甚至他的几位庶弟也没有。
  而且这些爵位只是虚爵,并不能世袭罔替,更没有封地,而且连他们的夫人也没有给予诰命。
  皇上对爵位可谓吝啬到了极致。
  文臣以为那帮武将会对这样的封赏不满意,但没想到这些武将得了虚爵,丝毫没想过要闹,更没有上折子表示不满。就这么默默接旨了。
  文官百思不得其解,毕竟武将可是跟着皇上一块出生入死,帮她打下江山。不知在鬼门关走过多少回,他们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可皇上呢?江山还没坐稳,她就忘恩负义,连世袭罔替都不愿赐。
  还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皇上可谓将薄情寡义演绎到了极致。
  孔溢满着下人出去打听,才知皇上私下里找过武将谈话。
  “陛下说,躺在富贵窝里只能养出家雀,要想保住荣华富贵,只有尽心培养他们的孩子。”
  孔溢满有些不可思议,“他们真就信了?”
  下属点头,“是啊。那些武将说,皇上连自已亲戚都不封,他们对皇上心服口服。而且皇上此次也没有封周术、沈为民和凤至。他们都没有意见。武将也没意见。”
  孔溢满无语,陛下这是从哪挖出来的活宝,打仗卖力,拿得少,任劳任怨,对皇上忠心耿耿。废皇要是有这样的属下,也不会输得一败涂地了。
 
 
第52章 废除连坐
  第一次交锋之后, 百官着实安份一阵子。陛下交代下来的事,他们全都尽职尽责完成,甚至他们不敢收受贿赂, 全都夹着尾巴做人。
  这日早朝,负责清查叛党的三司呈上一封折子,他们已经将废帝党羽核查清楚,所有犯罪名单都写在折子上, 请她定夺。
  林知惜打开折子, 从头到尾仔细看过一遍,末了直接批复折子,命所有臣工在行刑之日放下一切庶物到皇宫陪她一块观刑。
  随着一道响亮的“退朝”响起,大臣们战战兢兢走出大殿,三三两两聚在一块打眼色。
  宫内人多眼杂, 不是商量事情的地方, 但这事实在太震惊了,他们根本等不到出宫,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慌得不成样子。
  要说这里面谁最着急,那当然是孔溢满,他妹妹是废帝的生母,为了稳固两家的关系,他又把孙女嫁给了废帝的废太子。
  现在朝堂上多数都是前朝旧臣, 但大家都知道圣上只是稳固朝局才不得不起用他们这些老臣。
  但凡他们犯一丁点错, 圣上就会翻脸不认人。而他们孔家就是圣上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为了家族稳妥, 他们孔家本应避世而居,可是享受惯了荣华富贵,谁又甘心做一个普通人呢。
  孔溢满觉得皇上此举就是在警告他们这些老臣,让他们认清犯上作乱的下场。
  老臣们吓得魂都丢了,连聚会都不敢参加,兢兢业业当着值,绝不让陛下抓到他们的把柄。
  三日后,满朝大臣站在宫墙上眺望远处街道上步履蹒跚的妇女孩子。他们头发凌乱,戴着七十斤的枷锁,脚上还戴着十几斤镣铐。被衙役鞭挞着一步步前行。
  因为圣上有言,自尽而亡的犯人罪加一等,死后会身首异处,暴尸三日,埋入乱葬岗,所以无人敢自尽。
  这些人也明白,圣上无非想要看他们的惨样,若不让她解气,她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家人。
  街道两边聚满了百姓,他们时不时往犯人身上扔土坷垃、臭鸡蛋,大声咒骂他们犯了何罪,而后再振臂一呼,“杀了他们!打死他们!”
  无数百姓争先恐后响应。附和声大到连宫墙上的百官都听得一清二楚。
  他们心里怎么想没人知道,但面上却个个坦然自若,好似一尊佛像。
  林知惜拍了拍墙砖,轻轻叹了口气,“十一年前,父王被福王和康王构陷谋反的时候,齐王府的下人也像他们一样被拉到菜市口斩首,那里面有有悉心照顾我的嬷嬷,有陪我一块长大的丫鬟,她们都是这世上最无辜之人。别说我父王没有谋反,就算他真的谋反了,可那些下人又有什么错。他们卖身为奴,身不由己,所以朕在占了蜀地之后,就废除卖身契。人生来就分三六九等,唯有一物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命。再富贵的人也只有一条性命。生命是宝贵的。朕的父王不该死,他们也不该死!”
  周围鸦雀无声,百官不明白皇上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将她的话在脑子里翻来覆去想了好几遍。
  难道皇上只是简简单单感慨几句?
  还是说圣上看着这些老弱妇孺结局凄惨,将心比心,不忍杀他们?
  这怎么可能?
  凭借一己之力就成为开国皇帝,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眨眼之间就收割那么多人命的帝王,她怎么可能会妇人之仁。
  回宫的路上,朝臣们无不在心里琢磨皇上的用意。翻来覆去,反思琢磨,就是摸不透。
  本来他们对这位帝王就不甚了解,观她将豪强田地分给百姓来看,她无疑是最爱护百姓的帝王。但要说她仁慈,当百姓不肯离开故土,她毫不犹豫举起屠刀,迫使百姓就范。她根本就不是仁君。
  尤其涉及到废帝,唯恐被牵连,他们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
  有那机灵的官员下巴点了点走在他们前头的凤至和周术。
  这两位可是陪着陛下打天下的宠臣,他们多多少少能猜到陛下的心思。
  有几人蠢蠢欲动,奈何与两人没什么交情,突然上前问策有些突兀。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一人已经抢先一步与凤至周术搭上了话,那就是曾经出使过蜀地,与周术有过一面之缘的孔溢满。
  听话听音,孔溢满刚刚将圣上的话反复琢磨,心里有个大胆猜测:圣上其实想放了那些老弱妇孺。
  这念头听起来颇有些不可思议,但孔溢满越想越觉得圣上就是这个意思。
  是他一直把圣上想得太卑劣了,她其实是个仁慈的帝王。
  当然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胆,也是因为他内心想救他孙女,她明明才十六岁,花骨朵般的年纪。就因为废帝,一辈子都毁了。
  如果他向皇上求情能救回孙女一条命,他何乐而不为。
  但他又害怕圣上会迁怒他,以为他还在想着废帝。
  左右为难,他来找周术,想试探对方的口风,当然他也没傻到直接就这么问,而是以学习古籍的名义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孔家传了上千年,家中藏有不少孤本,周术爱书如命,自是乐意之至。
  其他大臣看到孔溢满将人请走了,也都在观望。
  翌日早朝,议完国家大事后,孔溢满出列,请求圣上饶他孙女一条性命,“老臣孙女虽嫁给废太子,但她多次劝阻废太子与陛下修好。她只是后宅女子,一举一动皆有限。因为废太子一意孤行,她受其连累被打入大牢。夫君本是一体,朝廷想要杀她,老臣本不该说。但她是老臣孙女,看着她受苦,老臣心疼。老臣愿意捐出十万白银为国库增砖添瓦,恳请陛下放孙女一条生路。”
  其他大臣眼皮动了动,心里无不佩服孔溢满此举太过大胆。
  林知惜站起来,搀扶孔溢满起来,“一人造反,全家遭殃。”她又看向其他大臣,“你们的意见呢?”
  众位大臣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圣上亲自下来扶孔溢满起来,这就是在表明她的态度,她有意放那些老弱妇孺一条命。
  她竟然仁慈到如此地步?
  这真的不可思议。
  有十几位大臣跟着附和,“陛下说得是。”
  这些人多多少少与废帝有点关系。虽然本家没有,但他们亲戚有。
  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陛下在作秀,想看看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忠于她。
  只要有人站出来为废帝一家求情,就等于断了自已的前程。简直愚蠢至极。
  就在这时,凤至也出列,他提出反对意见,“陛下,他们犯的是谋反大罪,家人理应受诛连。如果您对这些人宽容,百姓有样学样,将来必定还有人谋反。”
  有人立刻附议,其中就有御史大夫周本固,他素来严苛,按章办事,谁的面子都不给。
  这些臣子带头徇私枉法,请求陛下赦免谋1反家属的罪行,周本固自然不答应。
  林知惜默然片刻,“凤阁老和周御史所言也有理。朕若是因为你们就赦免他们的罪行,就是带头徇私枉法。不是明君所为。”
  她朝孔溢满无奈摇头,“既是国法,朕不可因一人废之。这样吧,已经盖棺定论的案子不必再说。自下月起,犯罪无须连坐,只抓本人,其余人皆不可代劳。”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