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十万死士——易楠苏伊
时间:2021-07-07 11:23:00

  陛下却不同, 她准备的热饭热菜, 而且她还表示,“各位臣工为大玥殚精竭虑,每每都错过饭点,早早得了胃病。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希望你们好好保重。”
  大臣感动得不成跪下谢恩。
  吃完饭没多久, 负责抄家的御林军回来了。
  这次是陆霄亲自带队去抄的, 五个衙役的家产全都列得一清二楚。
  当初林知惜给新任衙役都制定了标准。必须是穷苦出身,最少三代都是平民。穷得连土坯房都建不起, 家底加起来也不到一两的人家。
  大理寺新任衙役都是刘方严格按照这个标准选的。他也怕底下人糊弄他, 反复核实无误才定下来。
  好嘛, 半年时间,原先穷得兜比脸都干净的人家现在盖起崭新阔气的砖瓦房,添置两头牛和一辆马车,城里还租了套宅子,现银就有一百两, 总家产超过四百两。
  衙役一年的俸禄加补贴全都加在一块, 也才二三十两。半年最多也才十五两。他们多出来的钱哪来的?自然是贪来的。
  官员们也很识趣,齐齐跪了一地,请求陛下严惩这些污吏。
  林知惜命户部将这些银两全部没收, 又命吏部按照新律定罪。
  为什么按新律呢?根据规定,哪怕犯案是在新律之前,但之前没定或是有疑点,也要按照新律来判。衙役要坐五年牢。
  五个衙役还想讨饶,林知惜却不愿看他们的丑态,挥挥衣袖,命御林军将人带下去,她惋惜不已,“朕原先是怜惜穷苦百姓,想让他们也尝尝农民翻身作主的感觉,才制定衙役标准。但是他们太叫朕失望了。一朝得志,比富人还会剥削别人。”林知惜阴沉不定,又像是受了天大打击,“众位爱卿,有何办法解决此事?”
  可真难得,喜欢剑走偏锋的陛下有一天竟栽在自己制定的规则里,而且她还有了悔改的意思。
  向他们讨办法,有的大臣心思就活络开了,“陛下,不如恢复恢复旧制。”
  林知惜似笑非笑,“穷人乍富确实会剥削别人。但是里面还能有几个好人。可富人剥削早就成了常态。朕原先定的主意没错,错的是规则不够完善。朕要的是你们帮忙完善。可不是唾面自干。”
  大臣立刻跪下请罪。
  林知惜挥挥手,“议政就议政,畅所欲言就是。不必跪来跪去。”
  其他大臣不敢再提恢复旧制,心里却在想这事该如何解决。这种防不胜防,民间有一句老话“阎王易过,小鬼难缠”,这小鬼指的就是衙役。
  别看他们官小,但他们是底层官员,能够跟老百姓近距离接触。而老百姓吃饱喝足,往往不爱惹事。被衙役欺负,他们通常也不敢报官,硬生生受着。
  事主都不告,他们能怎么办?
  有官员表示让地方官加强戒备。
  刘方却觉得这样无形中给地方官增加难度,他给的理由也很简单,“衙役太多,地方长官却只有一个。未必管得住。”
  他这话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要是底下人存心糊弄,互相包庇,再能干的长官都望尘莫及。
  不过刘方这话可算捅了马蜂窝。虽然他们提出这条建议难度高,但只要地方长官用心,还是能管住的。刘方反对,却拿不出更好的法子,这就遭人恨了。
  大家怒火全冲着刘方来了,十几个文臣就在大殿上吵得不可开交。
  如果刚开始,他们都是因为前朝旧臣沆瀣一气想要对付林知惜。但共事这么久,陛下也没有再追究的意思,他们又像以前一样,意见不同,分成各个小团体了。
  林知惜笑眯眯地看着,任他们畅所欲言,没有阻止的意思。
  直到他们吵累了,谁也没说服谁,凤至才一迈步提出一条石破天惊的主意,“陛下,微臣建议不如重新选拔一批衙役,并且废除他们世袭权。”
  众大臣眼睛全看向凤至。凤至是天子近臣,大多数他的意见就代表陛下的真实想法。
  可今儿这法子怎么有种打了陛下脸的意思?
  陛下说的是完善规则,他说重选,不就是说陛下不应该重用出身穷苦的百姓?
  有大臣当即站出来喷凤至不敬陛下。
  林知惜抬了抬手,“让他继续说下去。”
  众大臣闭嘴,纷纷看向凤至,看他怎么解释。
  凤至恭恭敬敬回答,“陛下想任用穷苦百姓只是因为他们受过苦,当了吏之后,能够站在百姓角度,更用心为百姓办事。陛下的心是好的,但是人的品质与出身没有关系。所以微臣的意思,想要挑选用心为百姓办事的小吏,不如让所有小吏都参加科举。只要通过秀才,就可当吏,废除他们世袭,让他们能够干实事得到晋升,这样他们就有了进取心。”
  众大臣议论纷纷,“这如何使得?咱们可都是苦读十几载才当的官。现在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当小吏,而且还能升官。那以后岂不是与我们平起平坐?”
  这些自视甚高,从正规科举晋升的前朝文臣一个个炸开了锅,纷纷表示反对。
  凤至也有话说,“陛下任用你们可不是看中你们前朝进士的身份,而是看你们还有其他可取之处。没看陛下根本不承认前朝读书人身份吗?”
  众位大臣心头一梗,拿圣上的话来堵他们,竟然找不到话来反驳。
  林知惜见他们说不出话,终于开了口,“朕之前不承认前朝读书人身份,只是因为你们的为官之道朕不喜。朕想要的官员是身先力行,为百姓办实事,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才叫好官。当遇到强敌时要奋勇直前,而不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逃避行径。朕自前年开始就一直写书。”
  “朕给百姓一个机会,也给读书人一个机会。只要你们能够按照这书上内容行事,通过考试就能当大玥朝的官。刚刚凤至说从秀才选起。朕觉得太低了。最起码也得是进士才行。前朝之所以覆灭,不就是因为官员冗杂,朝廷发不出俸禄,只能压榨百姓,才挑起农民起义吗?咱们要吸取前朝教训。精简办公流程。一些没必要的官位该撤就要撤。”
  陛下发话,众位大臣全都屏息凝神听着。这位陛下心眼多得跟筛子似的,一不注意她就能给你下套。
  刚刚她先损了前朝一通,后又挑了下凤至的刺。其实她也肯定了凤至的建议。官员要从小吏干起一步步升上来。如果凤至之前的提议是降低选拔标准,皇上提的就是打压新任官员,他们这些老臣反倒有了立足之地。
  于是一个个都闭嘴不言,爽快通过了这条提议。
  接下来就是细化规则。
  因为要选拔小吏,所以就不能是每三年选一回,改成每年选一回,人数也从原先的三百提升到一千。
  这些都是小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皇上写的书。
  皇帝摒弃四书五经,分别写了《文学》、《数学》、《律法》、《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和《化学》。
  《文学》和《历史》就不说了,《文学》大部分都是识字和阅读理解。内容远比四书五经要简单。《历史》就是记录在史册上的历程。都是必学课程。
  但是其他内容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新帝在各个省开设工厂,设立免费学校,有些厂子就教些格物知识,他们也都知晓此事。但是当官为什么要学这些?
  林知惜也有自己的考量,“当官会搞人际关系,能够统筹工作。但朕以为官员最要紧的是办好实事,尽快让百姓富起来。而现在各省都开办工厂,工厂的效益远比种地要富。如果官员都不懂这些格物知识,他们怎么确定自己没被别人糊弄!”
  大臣们觉得她在危言耸听。林知惜也不跟他们废话。
  说实话,她其实可以用强制手段让他们必须接受自己。但是她留下这些人就是拿他们磨刀。以后要是碰到这种怎么都说不通的下属,难道她都要换人吗?每次选拔官员耗时耗力,她再有钱也不能瞎折腾。
  更何况她拥有九十九个世界的知识,这些人又不是天才,只听一遍就懂。所以她要用实际情况打他们的脸。
  林知惜带他们去自己在京城新成立的工厂。
  这是一家专门用来生产拖拉机的厂子。
  这种机子早在蜀地就发明了,但是一直没有大力生产,一是因为蜀地山多,二是拖拉机需要大量的铁,而她当时为了打天下,铁要留着做武器。
  现在天下初定,只要边城装备精锐武器,地方军配备普通武器就成。
  多余的铁就用来生产拖拉机。
  这些文臣还是头一次见到加了油就能跑的机子。
  当驾驶员转动摇把,拖拉机突突突走起来时,大臣们嘴巴张得老大。
  在见过拖拉机可以拉货、可以耕地,大臣们纷纷围上来询问这机子的工作原理。
  驾驶员耐心解释,奈何这些人连电的工作原理都不知道,哪里听得懂。
  到最后,驾驶员也无奈了,“你们就没上过《物理》吗?多么浅显的道理,你们怎么就听不懂呢。”
  这是□□地看不起。还是嫌弃不行那种。
  回去的路上,大臣们无不感慨,有了这机子,农民能省多少事啊。还有黄牛,也不用禁了,他们以后就能吃鲜嫩可口的牛肉了。
  有那会拍马屁的大臣第一时间跑到林知惜卖乖,表示科举一定要加入《物理》。
  其他大臣反应过来,也会卖乖,“哪能只学《物理》,其他学科也很重要。我觉得只学好《物理》一门,未必能造出这个大机子,肯定还要其他几样。”
  林知惜笑而不语,算是默认了。
  于是刚开始还反对加入格物的大臣们纷纷倒戈,支持林知惜大搞教育改革。
  看到儒家被抛弃,郑溢满的心在滴血。不用两年,他可以预见到他们孔家不再是万人敬仰,只会一步步没落下去。他的担忧成真了。偏偏他拿陛下丝毫没有办法。满朝文武都站在陛下那边,都在支持她改革。好似晚了一步,陛下就会心生不满似的。
 
 
第59章 男女平等律法
  凤德三年, 大玥律法正式向外推行。林知惜选了京城各个县城作为试验点。
  农村乡下墙面到处印刷着“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和儿子一样要奉养老人, 儿媳不需要”,“女人能顶半边天”,“家暴违法!”等标语。
  农村人原先识字率不高,但是林知惜推进免费教育, 孩子们已经三年有免费学堂可上, 这些常用字早就会了。
  律法推进的同时,新的问题很快产生。
  由于林知惜大部分厂子任用的都是女工,导致女性收入比男性还高。家庭地位也有所提升。在面对丈夫猜疑或暴力对待时,她们勇敢站出来,选择和离。
  农村离婚率显著提高, 密切关注生育数据的户部尚书在大殿之上提出这件事。
  大臣议论纷纷, 觉得《婚姻法》对男性太不友好,应该恢复旧制。
  林知惜却觉得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打仗不仅仅要靠人力, 更主要靠科技。只要咱们的武器比敌人先进, 孩子少就少些。”
  也有大臣从安全方面考虑,“可男性一旦离婚,他们就会走上犯罪道路。这将会是不安份因素。”
  林知惜至今还没取消路引。就是基于这方面考虑。
  但是将人困在一个地方不挪动,治标不治本。
  林知惜不想女人走在路上,突然有禽兽冲出来, 将人扑倒。现在女性地位虽说提高, 但是还没开放到后世那种程度。
  而犯罪查案率一直都很低。许多时候凶手很难找到。
  “律法不可轻易改之。离婚率之所以高不是因为女性崛起,而是因为男性还停留在原先阶段。朕需要让他们从骨子里就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林知惜淡淡道,“有问题不怕。朕虽是女人, 并未想过让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朕要的是平权。朕一个女人都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你们这些男人为什么总喜欢当缩头乌龟往后退。”
  这话就是狠狠扇在男性官员的脸上,武将脸上都火辣辣的,纷纷瞪向文官,恨他们丢人现眼。
  文官们更委屈好嘛。要不是陛下喜欢搞事,非要弄平权,底下怎么会那么乱。
  周术是个善于琢磨心思的,他当即在殿上提出排几个脍炙人口的话本。
  林知惜同意了,将这事交给周术来办。
  半个月后,京城各大戏院都在推出两部新戏《新媳妇》和《新丈夫》。
  林知惜看过两部新戏。
  《新媳妇》这戏跟后世婆媳剧有的一拼。剧情刚开始讲刘春梅嫁进王家任劳任怨,丈夫好赌,婆婆怪她管不好丈夫。家里越来越穷,婆婆就骂儿媳。突然新帝登基,在县城建了厂,招收女工。刘春梅刚好带儿子进城,因为没钱,儿子看上糖葫芦,刘春梅狠心将儿子拉走。
  刚好看到招收女工,囊中羞涩的她鼓起勇气报名,没想到被录取了。进了厂,刘春梅将儿子交给婆婆带。发了工钱就给儿子买鸡蛋。
  有一天,她提早收工,发现婆婆拿着她给儿子的鸡蛋在喂大哥家的孩子。而她儿子却只能喝稀。甚至婆婆在中伤她,丈夫也说她不安份,在外面指不定勾搭别的男人。
  刘春梅大发雷霆,顶住压力,选择跟丈夫离婚。因为新律法,她还争到儿子抚养权。
  最后,刘春梅靠着工钱养活儿子,儿子也因为出色的成绩当了官。十年后,刘春梅在街上遇到婆婆和前夫,王家因为前夫赌博穷困潦倒,只能乞讨为生。
  这出戏最妙的是,刘春梅受旧法的剥削,只能选择隐忍。后来新帝登基,发布新法,她看到希望,再被夫家欺辱,她忍无可忍选择爆发。过程顺理成章,又紧贴现在实情。当刘春梅抱着儿子,发誓一定会好好抚养他,那种感人场面催人泪下。与之相对的是丈夫的不思进取,明明是他无能,却中伤妻子的无赖嘴脸。
  《新丈夫》的视点在丈夫王二喜。王二喜瘸了一条腿,像个老黄牛给东家干活,终于在他三十岁那年攒了十几两银子娶了个媳妇。因为媳妇来之不易,他非常疼媳妇,被外人嘲笑是个怂蛋,怕媳妇。王二喜也不生气,整天笑呵呵。回家后,主动干家务,哄孩子。媳妇刚开始嫌弃丈夫,后来渐渐跟他安心过日子。
  新帝登基,媳妇同样进了厂,挣了些钱。许多人都嘲笑王二喜,说他肯定管不住媳妇。媳妇有了钱,肯定会跟别的男人跑。但媳妇发了钱,就给王二喜治腿。夫妻俩过得和和美美。而之前嘲笑过王二喜的男人却后院失火,女人闹着要离婚。连孩子都带走了。他们不思已过,整天怨天尤人。最后因为偷钱,被官府下了大狱。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