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哲皇贵妃——岳月
时间:2021-07-11 09:25:41

  永璜还相当明白举一反三:“皇阿玛,这不但能做围墙,还能铺路,造价并不高,也十分方便。”
  因为水泥刚弄出来是液体一样可以随意塑形,只要两边有模具挡着就好,晒一晒就定性了,相当方便。
  根本不必先把原先的路重新弄平,再一点点铺路,费工夫不说,还特别费时间。
  要是用水泥的话,修路就要比之前快上好几倍了。
  各地不少地方需要修路,盐价才能进一步下去,免得叫苏叶辛辛苦苦想到的晒盐法,就因为福建的路不好通向内陆其他地方才居高不下。
  永璜想到福建有盐出不去,其他地方需要盐却收不到就觉得十分惋惜。
  皇帝就点头道:“你回去写个折子,看看先修哪里的路,规划一下呈上来。”
  永璜一听就喜不胜收,回去就连夜开始看地图查资料,弄到三更半夜的。
  苏叶知道后还特地让恭嬷嬷过去劝永璜道:“饭要一口一口吃,别想着一头热就把事情一下子就做完了,有错漏就不好了。”
  而且这么熬着,他把身体熬坏了怎么办?
  虽说永璜已经过了那个被皇帝骂死的时期,然而苏叶对大阿哥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当初第一次见面时候瘦弱的小团子,怎么都放心不下。
  永璜被恭嬷嬷盯着,终于又恢复了原来的作息,只白天的时候更努力了。希望短时间内能多看资料多写几个字,不至于一天下来没做多少事情就要睡了。
  皇帝听说永璜为了写折子弄得废寝忘食,还被苏叶派人去劝慰一番不由好笑:“你也太操心了一点,而且这孩子也不小了,高高壮壮的,少睡一会儿倒没什么。”
  永璜如此努力,叫皇帝心里挺满意的。
  要这个大儿子只敷衍自己,更想立功,眼高手低的,事情没做出来,折子就写得花团锦簇,皇帝就要不大高兴了。
  如果永璜第二天就送折子,不管写成什么样,这态度就很成问题。
  好在他到底是苏叶亲自教导出来的孩子,虽然有几分冲动,却还是足够谨慎认真。
  把地图都查个清楚,哪里需要的盐多,哪里的路好修一点,哪里的路更长一点更费人工云云,都需要仔细探查。
  还有各地送来的折子,关于需要盐的数量,皇帝也让李玉把这些抬去阿哥所,让大阿哥和二阿哥也一起看看。
  二阿哥看着满地的折子惊讶了:“这都是最近关于盐的,这么多?”
  他得知大阿哥又得了差事,心里别提多羡慕了。
  哪怕皇帝只让大阿哥先写个折子看看,那也是有考校他的意思。
  而且要折子写得好,这件事会不会就交给大阿哥来督办了?
  皇帝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那么多,肯定不会管这点事,交给大阿哥也不算稀奇。
  大阿哥正头疼这些成堆的折子,看见二阿哥连忙把人抓住:“好兄弟,快来帮忙。太监们都不识字,只能靠你了。”
  他又不能叫小吏来帮忙,这些折子不是外人能够看的。
  就自己一个人,要看到什么时候去?
  多一个二阿哥,就多一个人看了!
  大阿哥看着二阿哥还笑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
  永琏笑了:“好吧,我来给大哥整理一下,要先看哪边的折子?”
  永璜看着他道:“我跟皇阿玛说了,想请弟弟一起办差,可以吗?”
  永琏有点惊讶,还以为大阿哥只会让自己辅助,谁想到是一起办差,自然不会拒绝,两人一边看折子一边嘀嘀咕咕商议。
  小喜子进来点灯,他们才发现不知不觉就天黑了,两人只中间胡乱吃了两盘点心,如今是饿得头晕眼花的。
  永璜笑道:“小喜子提膳来了吧,走,我们去隔壁用饭。”
  这里到处是折子,乱七八糟的,也不好在这里用饭,油污用脏了折子就不好了。
  永琏笑着起来,看永璜兴致勃勃的样子问道:“小喜子,今天御膳房送来什么菜?”
  苏叶喜欢吃鱼,跟着她一起用饭多年的永璜也喜欢,御膳房的周玉是个会来事的,送的就是鱼肉打成的丸子,弄得不大,一口能吃一个,又用高汤来煮,犹如一颗颗珍珠似的,又香又漂亮。
  另外还有一海碗的面条,另外有十几个小盘的配菜,两人喜欢什么就让净了手的小太监夹进碗里,跟面条搅拌好,就是凉拌面了。
  配菜有黄瓜丝,有牛肉羊肉切成片炒熟,另外还有胡萝卜丝,焯过水i的鸡肉丝,豆腐,蘑菇。
  调料有芝麻酱、辣酱、醋、糖和盐等等,想吃酸辣的也行,想吃甜辣也可以,还能吃酸酸甜甜的。
  凉面吃完,两人也吃了个半饱,另外还上了一道荷叶鸡。
  一看荷叶,永璜就笑道:“这菜肯定是额娘想出来的,她以前去圆明园就差点把池子里的荷叶都摘了来吃,连先帝爷也是知道的。”
  永琏对此事有点印象,不由笑着点头:“荷叶糕挺好吃的,转眼间又到了炎炎夏日的时候。”
  他仿佛还记得小时候跟永璜一起到苏叶的院子玩儿,苏叶那边总有很多有趣的玩具,玩得自己都舍不得走了。
  每次去都可能有新的玩具,苏叶总是想尽办法让永璜过得高高兴兴的。
  那时候的永璜跟小老头一样一板一眼,长大后倒是被苏叶扭过来了,性子开朗了不少,跟熟悉的人也爱说笑了。
  永琏那时候羡慕永璜,觉得他自由自在的,苏叶对他又极为宠爱。
  当然皇后对他也很好,就是严母居多,加上皇后又忙碌,就没那么多时间陪着永琏。
  不像苏叶平日没什么事,几乎所有心思都在永璜身上的。
  永琏微微低头不由失笑,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频频想起以前的事来。
  好在这时候小喜子上了甜点,居然是一道酥饼,他不由奇怪:“这是什么?”
  跟平日的酥饼似乎不太一样,表皮金黄,中间还划拉几道,能闻到甜甜的香味。
  永璜就解释道:“这叫老婆饼,是额娘让御膳房做的。”
  小喜子接话道:“回二阿哥,这老婆饼是用糖冬瓜、小麦粉、糕粉、饴糖、芝麻做的,御膳房的糕点师傅试了许多遍才做出来。”
  永琏捻起一块咬了一口,表皮有点酥,里面软绵绵甜丝丝的,是糖冬瓜的味道,加上芝麻的香味,并没有那么甜腻:“吃着不错,哲娘娘总能想到有意思的吃食,就是这个为何叫老婆饼?”
  他是听说南方有些地方会把妻子叫老婆,那也可以叫妻子饼了?
  为何不叫夫君饼或者老爷饼呢?
  这事永璜还真知道:“我也好奇这个,特地问了额娘。据闻是前前朝的开国皇帝行军打仗,粮食不够,平日也不好就地煮食,于是他的夫人就想出用小麦粉和冬瓜,另外有什么都添进去,做成干粮让将士们随身携带。因为是夫人想到的,又是南边人,都叫自家妻子为老婆,于是这个饼被后人叫老婆饼了。”
  他三两口把不大的老婆饼吃掉,拍了拍身上掉下的酥饼碎又继续道:“那会儿老婆饼的味道不大好,这还是后人改良过的。只是这个故事你听听就好,也不知道额娘从哪里听来的。”
  苏叶还跟永璜说笑:老婆饼里没老婆,狮子头里面没有狮子,蚂蚁上树里面没蚂蚁,夫妻肺片里面没夫妻,鱼香肉丝里面没有鱼等等。
  永璜听得挺有趣的,都记住了,这会儿还跟永琏重复了一遍。
  永琏也笑了:“以前哲娘娘也很爱说故事,故事又特别有趣。”
  永璜微笑点头:“额娘就喜欢稀奇有趣的东西,还道民以食为天,吃得高兴,心情才好,身体自然跟着好了。”
  两人很快把余下的吃完,永琏犹豫片刻,还是去长春宫请安,又让御膳房另外做了一份老婆饼一并送过去。
  皇后看着云言把食盒打开拿出一盘老婆饼来,不由笑道:“这是苏叶想出来的吧?我之前听闻她指挥着御膳房的点心师傅费了好大劲才做出来的,做了好几回,她对味道都不大满意。”
  当然做出来后,苏叶就往各宫送了送。
  不过能让她送的,也就皇后的长春宫,还有高贵妃的景仁宫,再就是皇帝那边了。
  皇帝不爱甜食,最后还是苏叶自己吃掉的,不过她看着就是特地送来,反正皇帝不怎么吃,尝一块而已,余下的都会进她的肚子。
  皇后笑笑道:“怎么想到送这个来,不是在大阿哥那边帮忙?”
  永琏点头:“儿臣吃着好,就想着跟额娘一起尝尝。”
  皇后很受他这份心意,直接就吃了一块老婆饼,感觉味道甜丝丝的,心里也透着甜。
  因为永琏还道:“这酥饼甜而不腻,儿臣听大哥说得对,吃得高兴,心里高兴了,身子骨自然慢慢就好了。”
  他还是担心皇后的身体,她年长一些后就经常生病,叫永琏每每都放心不下,也觉得皇后实在是忧思过重了。
  若是皇后能高兴一点,永琏愿意每天带一份好吃的来,让她的身体能跟着好起来。
  皇后笑着安抚道:“放心吧,我还想看着你娶妻生子,然后再抱一抱孙子孙女的。”
  永琏被她说得有点脸红,又觉得他成亲遥遥无期,毕竟皇帝压根就还没开口,自己如今不上不下的,心里更是忐忑:“额娘,儿臣……”
  皇后却打断他的话,免得隔墙有耳,只拍了拍永琏的手背道:“放宽心就好。”
  她没多说,永琏只能点点头,很快回去阿哥所了。
  他和永璜忙忙碌碌了好几天才算是整理完全部的折子,把每个省份的折子放在一起,又提笔做记录,免得忘记,还能总结在一起。
  折子分开后,偶尔要查每个省份的零碎数据也容易。
  两人忙了半个月终于把折子呈上给皇帝,他们就站在书桌另一边,看着皇帝接过李玉递来的折子翻开仔细看。
  皇帝看得很仔细,永琏心里很忐忑,看向身边的永璜,发现他神色如常,似乎没自己那么紧张的样子,不由好奇。
  难道大哥不怕折子写得不够好,被皇阿玛嫌弃或者训斥吗?
  皇帝看的时间很长,然后开始询问两人一些细节。
  大阿哥对答如流,二阿哥有些紧张,却也回答得很快。
  足足问了一刻钟后,皇帝才露出一点笑来点头赞许道:“不错,你们做得很好,折子各方面很详细,看来是做足功课的。”
  他会直接问话,也是担心这折子并非两人亲自弄的,而是有谁帮忙做的。
  如今看来确实是两个儿子亲自做得了,不然哪能回答得那么快?
  “叫上工部和户部尚书,还有傅恒和军机处的人来商议。”
  皇帝吩咐着,李玉去请人,又让两人落座:“坐吧,等会大臣们过来,你们详细给他们说说。”
  这是打算把差事交给两位阿哥了,大阿哥微微一笑应下,二阿哥也面露欢喜。
  大臣们过来后,大阿哥跟二阿哥看了一眼,在皇帝点头后才起来侃侃而谈:“南边有盐矿,如今沿海又能晒盐,最缺盐的是西边和北边,运送就成了大问题,要是能尽快修路,就能把盐很快送到各处。西边人少,北边人更多,所以先考虑修北边的路,我和二阿哥商议后准备修一条主干道。”
  北边山多的地方都绕开,能让修路轻松一些,不至于费一年半年才修一小段路,那要修到什么时候去?
  大阿哥又道:“而且我们打算让这条路每一段由当地负责,谁修得越快越好就予以嘉奖。”
  闻言,傅恒忍不住问道:“要是当地官员为了得到这个嘉奖,只求快不求质量,让路修完后很快无法用了,那该如何是好?”
  这也是人之常情,听见有嘉许,官员们如何能不加紧修路,至于后面如何他们哪里会管呢?
  另外刘统也问道:“还有一事,要是这路没问题,官员为了能尽快修好,强制底下百姓丢下农事来修路,耽误了收成,又或者奴役百姓,让他们累死在修路上,很容易引起民愤。”
  大阿哥想了想,也没被问住:“既有嘉许,必然有惩罚。若是路在短时间内就坏掉不能用,当地官员必然要问责。至于奴役百姓这个,也可以发旨意明文禁止。”
  刘统轻轻摇头,觉得大阿哥还是太稚嫩了一点,虽然发了明文,但是上有政条下有对策,谁知道当地官员会不会表面看着听话,私下又偷偷还敢做呢?
  大阿哥就笑道:“这一点二阿哥也提了,我们商议后觉得该有一个监督员。”
  刘统又想摇头,毕竟监督员这个要跟当地官员同流合污的话该怎么办?
  毕竟天高皇帝远,皇帝又没千里眼顺风耳,不可能什么事都能知道。
  傅恒却若有所思:“大阿哥是打算让监督员随意巡视,一明一暗?”
  大阿哥连连点头:“傅大人说的正是我们所想的,监督员一个在明面上,一个在暗处,明处的并不知道暗处的监督员是谁,两边一起写折子送上来。”
  若是一样的,证明两人没说谎,若是不一样,那么必然有一个人说谎了。
  皇帝挑眉,也问了一句:“要两人写得不同,又如何判断谁才是说谎的那个人?”
  大阿哥就答道:“虽说臣子们对皇阿玛忠心耿耿,却也可能有别的心思,跟着监督员的侍从和侍卫都可以作为监察。”
  监督员不可能一个人上路,必然有侍从和护卫在,这些人也是皇帝最好的眼线和另外一重监督员。
  有双重监督员在,就不怕有人隐瞒真相了。
  大阿哥又叹气道:“要是双重监督都在说谎,除非他们所有人的口供都背得滚瓜烂熟,不然总会有破绽。”
  一个人说谎还能圆过去,三个人说谎就未必齐心,不止三个人呢?
  皇帝连连点头,觉得大阿哥这话确实有那么几分意思:“不错,就这样办吧。”
  大阿哥说得差不多,又让二阿哥开始提起各处修路的细节:“儿臣打算让人在中间位置建造一处水泥厂,围墙能挡住视线,不叫人知道水泥的配方。又在近处,能够从南北运送到各处去。”
  先在水泥厂这一处地方开始修路,然后慢慢向南北来延伸,路况好了,运送水泥也更方便。
  加上这个水泥厂的位置就在正中间,去两边都不算远,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