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好人那些年快穿——麻辣拌肚丝
时间:2021-07-31 09:34:46

  这个,可是他们一辈子生活在村里的老太太最羡慕的事情了。
  孩子以后就能摇身成城里人了,他们老两口即使在乡下一直待下去,吃咸菜就着棒子饽饽也乐意啊。
  几个小的拿着这充满母爱的饭盒不知所措,沈小四特别想问一句,要是他没考好,这饭盒里的东西不会还要让他还回来吧。
  吃过饭,宋宁认认真真的给几个小叔子还有自家的老公检查了包里的东西,最后才把自己的检查了一遍。
  这个时候,谨慎为上,尽量都是一次性考过。
  很显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到了考场沈家几个兄弟一拿到试卷就乐了。
  这上的题,可是比嫂子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题目简单多了,虽然不能保证全都答对,答对个七八成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哥几个也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这考场上年龄最大的可以达到三四十岁,年纪小的就十二三岁,年龄跨度大,万一人家比他们学识渊博,对的还多,他们不就白搭了吗。
  谨慎仔细的作答,经过了这次考试,他们几个都觉得自己要褪一层皮下来,整个脑力劳动,实在是太累了,回家以后,倒头就睡。
  没睡太久就被自家的亲娘叫起来帮忙了,劈柴,挑水,因为他们考试,家里的活这些天有好多都没有干,需要帮忙。
  宋宁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觉得这几兄弟实在是太弱了,连这点事情都顶不下来,实在是白瞎了吃进去的好东西还有他们长得那身肉了。
  既然高考都结束了,那么这几兄弟在家里面的轻松待遇也就灰飞烟灭了。
  沈母看着他们考完试以后没事干,就把他们都赶去干活了。
  在家里面被压着学习了这么久,几兄弟表示,他们热爱干活,还是在地里面干活好,不用动脑子,动脑子实在是太累了。
  至于宋宁,她现在就是在家里面教沈峥还有沈珠。
  城里面的教学质量好点,怕他们到时候跟不上,还是在现在就准备起来吧。
  没想到兄妹两个格外聪慧,到了城里面,成绩远超其他学生。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宋宁还是觉得多学点,一点都不吃亏。
  兄弟几个下地去干活也就是边玩边干,沈渊已经过了喜欢玩的年龄了,干活也不好好干,成天就想着回家来看媳妇,看儿子姑娘。
  宋宁还私底下偷偷问沈渊觉得考得怎么样,宋宁是希望他们夫妻两个可以考上同一所大学,那样的话干什么都方便。
  沈渊一向是媳妇的应声虫,但是对这个考试,他是真心的没有啥把握,不敢夸下海口,说出各种承诺什么的。
  宋宁对于他的这种德行心里也是比较清楚地,就没和他多计较。
  录取通知书一个一个得下来,每接到一个,沈母都会笑的合不拢嘴,美中不足的是沈小四因为种种的原因,比如不喜欢学,没好好考,没有上大学的线,只能上一个大专。
  不过在这个年代,大专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沈父就是大队长,消息灵通,上公社开会听说了大学生上学不用家里给花钱,每个月都有粮票和津贴。
  再回家知道自己家的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多孩子没有白养,个个都挺争气的。
  他们考上大学了,他们两口子也不用为孩子以后操心了。
  本来以为高考就是结束的几兄弟,听闻自己要去学习更高级的知识,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立刻觉得生不可恋。
  自家嫂子讲的就够难的了,还要再复杂,就不怕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淹死。
  上了大学以后要动脑子的地方肯定更多了,问题就在于,这兄弟几个不喜欢脑力劳动啊!
  几个孩子为了谋求更好的未来报的都是京市的大学,因为宋宁经常在家里说,首都的教学质量是相对来说是最好的。
  当爹妈的也愿意让孩子去远处看看,再说了,京市也不远,就是他们的邻省,回来也比较方便。
  只有小四留在了家里面的县城上大专。
  小四是这么说的:“哥,嫂子,我这个分,上京市上学也是勉强,还不如好好的在县城里面,还能多回家来两趟,咱们都走了,就剩下爹娘,我不放心。”
  感动的宋宁还有沈母都是泪眼朦胧的,直说这孩子真孝顺。
  结果宋宁听见他和小三聊天,简直是一头黑线,因为感动流的眼泪就当是喂了狗吧。
  沈小四是这样说的:“哥,我和你说,我特意问了杨桃姐了,我们俩的分差不多,我是跟着杨桃姐一起报的学校,要是可以的话,我想和她学同一个专业,我可喜欢她了,你说我要是让她当我媳妇,她会乐意吗?”
  杨桃和沈小四差了整整十岁啊,也不知道小四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杨桃会喜欢他,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不过也没准儿,小四脾气好,性子活,杨桃性子柔,没准儿真能成。
  这都是没准儿的事,就看沈母能不能答应了。
  这孩子,装腔作势的厉害,感情就是为了爱情,抛弃了他的几个哥哥了。
  沈家出了一家子的大学生,这件事震惊了村里的一票人,要知道,知青点还有好几个男知青没有考上大学呢。
  沈母真的是激动地脸都红了,执着的要办大棚席,让村里人都跟着喜庆喜庆打算考大学的,也都去吃了,就是为了沾沾大学生的福气,争取下次也能考上。
  宋宁抱着孩子走的那天,沈母实在是舍不得,无他,孩子太小,舍不下。
  宋宁给这些皮猴子补课的这几个月,这俩孩子都是沈母带着的,感情深,舍不得。
  最后泪眼汪汪的送走了几个孩子,就剩下在身边的沈小四。不得不说,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有个孩子在爹娘身边的重要性了。
  大学的生活和宋宁想的差不多,她可是经历过那么多世界的人,这个大学的环境在她看来也就是一般般,但是在沈渊和几兄弟看来,那可是条件比家里都好啊。
  顺便说一下,宋宁考上了京市最好的京大,沈渊跟着老婆一起上。
  沈小二考的是航空航天大学,小三考的是外国语大学。
  虽然是不同的大学,但离得都很近,周末几个小叔叔还经常一起搭伴来看自己的小侄子小侄女。
  宋宁学的是电子通讯,她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个专业会非常重要,对她以后执行任务没准儿会起到作用。
  沈渊学的是商学院里面的国际贸易。他考的分低,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只能给啥上啥,调不了。
  为了自己的老婆,沈渊认为,这是值得的。
  不过阴差阳错的,这个也很吃香的,宋宁可是知道,很快就要对外开放了,他学的这个很有优势。
  学好了将来肯定饿不着。
  改革开放,这个专业能够帮助沈渊在商场上越走越远,如果他有这个打算的话。
  宋宁和沈渊上学还是带着两个孩子的,所以沈渊在学校外面租了一个小房子,价格不算昂贵,用一个人津贴就可以生活的很好了。
  不是没想过寄钱回去,但是每次寄过去又会被寄回来,宋宁和沈渊索性就不折腾了,直接攒下来了。
  宋宁长得好看,肤白貌美,看上去也不像生了孩子的人,她和沈渊带着孩子到外面去住,也没有人看见过两个孩子,再加上商学院和宋宁的学院离的比较远,两个人也不是经常性的在学校里见面。
  因此,大家都以为宋宁说的已婚是个幌子,在学校里面,宋宁的追求者很多,知道沈渊为了证明自己正宫的地位,不得已在校园里和自己家老婆秀恩爱,这种追求之风才彻底遏制下去。
 
 
第8章 知青(完)
  在大学上了一个学期,宋宁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和沈渊一起回了趟娘家。
  很长时间不回来,她对房间的布置充满陌生。
  只是母亲和父亲关心的问候还是让她这个一直漂泊在外面的女儿感到窝心。
  晚上,宋宁抛弃了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在小床上和母亲说了一晚上的悄悄话。
  宋宁在家住了很久,久到宋母偶尔都会嫌弃她这个闺女碍事的时候,他们才打包回了学校。
  宋宁的大学生活可谓是异常忙碌。
  夫妻两个人要带着两个孩子,过程实属不易。
  幸好两个孩子都不是吃奶的小娃娃,都可以上幼儿园了,给夫妻俩省了不少的心。
  沈渊作为一个在家里就十分能干而且头脑聪明的人,学的又是商科,在大三的时候就和室友一起搭伙做生意了。
  那个时候市场才刚刚开放,沈渊也是犹犹豫豫的,最后还是被宋宁鼓励了好几天才下定决心开始干的。
  本来就是小打小闹,没想到还真干出点成绩来。
  沈渊和室友一起搭伙从南方运进来一些电子产品还有时兴的衣服啥的,在校园外面摆摊卖。
  这是他们攒启动资金的方式,后来大学毕业的时候,资金攒足了,沈渊就不摆摊了。
  几个人合起伙来开了一家电子制作公司,专门生产手表,闹钟之类的小电器。
  沈渊学的是国际贸易,对口的专业是商科,他就负责销售这块。
  还有一个合伙人学的是电子工程,这个专业现在是实在不太热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家学的挺好的。人家负责产品的生产。
  还有两个人负责的是整体的规划,几个人就这么搭成了一个班子开始干活。
  沈渊虽然年纪不是几个人里面最大的,但是出力是最多的,年龄也是最大的,这个团队也是因为沈渊才建立起来的,所以沈渊就成为了这个团队的老大。
  任何人在创业的初期都是不会立刻又资金回笼的,为了保持家里面的开支一切正常,宋宁就不能和沈渊一起奋斗了。
  这还是沈渊的保守思想在作祟。
  宋宁接受了一家国营机械厂的邀请,前去担任技术指导工作。
  待遇十分优厚,朝九晚五,有时间陪伴孩子,宋宁比较满意。
  就打算现在这个公司里面干着,以后的事等着以后再说。
  宋宁的两个孩子沈峥和沈珠从小就展现出十分惊人的天赋,不同的是,沈峥的天赋是在学习方面,而沈珠的是在艺术方面。
  沈峥可以清晰地记得只听过两遍的古诗词,文言文,还可以在宋宁简单教导过一遍的公式算法后轻而易举的算出以此为基础的数学题目。
  沈珠对于音乐的天赋真的是不可言说的。
  她拥有绝对音感,对于歌曲的声调的记忆力也是常人所不能达到的。
  现在还不是特别流行这种特长生,和哥哥相比,沈珠的学习成绩要差很多。
  为了能让沈珠保持住这种音乐上的天赋,宋宁不得不在女儿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她小的时候就送她去学钢琴,练声乐。
  沈珠也是很喜欢音乐的,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
  沈渊的电子机械厂办的还算是比较顺利,但中途也免不了有一些波折在里面。
  新技术的研发没有那么简单,沈渊有一段时间就是零收入,那个时候,他就无比庆幸没有把自己的老婆也拉到这个创业团队里去,要不然的话,现在他们和两个孩子都得去喝西北风了。
  毕业的时候,对于沈渊没有加入国企,当时的系主任还特地来劝说过,沈渊成绩好,主任想为国家招揽更多的人才,但是沈渊向往的是更加广阔的蓝天。
  沈渊的弟弟们是和他一起毕业的。
  沈家老二读的是飞机制造,一毕业就被国家的研究所给挖角走了。
  老三学的是英语和法语,一毕业,就被外交部给挖走了,听老三说,领导的意思是让他先在国内驻守,然后后期派到各国的大使馆区或者是做翻译官,前景也是非常不错的。
  至于留在家里的老四,最后追上了心心念念的杨桃。
  当时,杨桃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给宋宁写了无数封的信,信纸上落满了小女生的心思还有纠结。
  无非是关于年龄方面的,最后也不知道小四用什么方式把杨桃拿下的,最后还让沈母松口,接受了这个和自己大儿子一样大的小儿媳。
  不过,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那么过程也就没有什么所谓了。
  毕业三年,宋宁已经做到了机械厂的领导地位,沈家老二也成为了研究团队里的骨干,自己带一个小团队,老三和自己的同事们一起,远赴米国,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老四和杨桃也顺利地从师专毕业,成为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的班主任。
  沈渊的小厂子也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成功生产了一种机械手表,在沈渊的策划主持下,销量不错,分红很多,加上这三年来的积蓄,两个人在京市买下了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
  沈渊出身农村,家里面都是大平房,敞敞亮亮的,因此也就格外喜欢这种房子。
  京市的房价现在其实并不贵,但是沈渊向往的是看着就舒服,喘的过来气的四合院,要不然,两个人早就买上房子了。
  看上四合院也好,将来的升值空间比较大,宋宁因此也就没拦着,在外面租房子租了几年。
  有房子才是家,这是人们的普遍思想。既然有了房子,那么把父母接过来的事情也必须提上日程。
  为此,宋宁特地请假回家,在家里呆一周,专门去劝老两口子。
  刚开始沈父并不乐意去京市,一是因为京市里面都是些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物,没有在老家住着有安全感。
  第二就是想守着这片老祖宗时候就存活的土地,故土难离,这是很多人的思想,人老了总要想着落叶归根。
  宋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家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是在家里面的,都出去了,有正式的工作,不会有人再回来长住了。
  就算是老四,也是在县城里面,不会回到村里了。
  老两口年纪大了,需要更好地照顾还有医疗条件也需要高质量的。
  几个弟弟岁数都很小,还是沈渊照顾比较合适,再加上家里面还有俩小的,需要老两口照顾一下。
  说是照顾,其实宋宁也是可以兼顾过来的。
  只是家里有两个孩子总会热闹一点,要不然冷冷清清的,多没意思。
  最后,宋宁还说,京市离老家近,可以随时回来,一年住个两三天的也是可以的,不会有问题的。
  老两口这才松了口,收拾行李和儿媳妇一起回去了。
  刚看到家里的格局老太太就笑了:“你们买了个小平房啊,真好,这下有院子了,我正想着要是住楼房我得适应老长时间了,这个好,还能种种菜,活动活动我这把老骨头。”
  宋宁拍拍脑袋,怎么把房子这事忘记交代了,失策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