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这一屋子的金尊玉贵的人,除了贾母也就黛玉的身份最高了。就连宝玉也不过是个从五品员外郎的次子而已…………
这的确令所有人都有点尴尬…………
贾母一面觉得下了薛家母女的面子,心里很舒坦;一面又觉得湘云把自己也绕进去了,丢了史家的面子,心里又觉得不太自在。于是就说乏了,大家也就趁势散了。
只因这一世黛玉有了自己的院子,不曾住在贾母的碧纱橱内。是以每每湘云来贾府就住在碧纱橱内,今天也不例外,大家都纷纷安歇暂且不提。
第二日,黛玉收到林如海的家信,信中说自己公务虽然繁忙,但是一直没有忘记女儿的叮嘱,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现如今身体状况不错,虽不多强壮,但是也少有病痛。又问黛玉身体如何,与姐妹相处如何,银钱是否够用等语。
黛玉知道,寄到贾府的信件不过都是日常问候而已,真正重要的信件都会寄到林府,再由林管家转交给自己。这几年黛玉和林如海的通信一直是这个习惯。
因为黛玉知道,寄到贾府的信就没有什么私密性可言了。
黛玉刚来贾府的第一年就通过林管家给林如海寄了一封信。信中有一段写到:“父亲身体近来好吗?有没有什么不适?父亲平时吃的、喝的、熏的都要万分小心,不为别的,您万一不在了,您的财产和女儿就一并归了别人了!”
据说林如海收到信以后就把整个林府大换血,留下的人没有几个,而且都是林府几辈子的老人了。
至于其他的下人去了哪里,黛玉也不是很关心,反正当年贾敏带过去的那些人是不会再出现就是了。
而此刻在江南,林如海也在思念他的女儿。
女儿进京已经五年了!自从黛玉点醒了林如海,他就开始重新布局了。
开始他以为自己是皇帝的一把剑,只要把女儿送到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自己再严于律己,做出一副铁骨铮铮的样子,皇帝自会信任自己。于是隐藏起自己的关系网,对江南盐政铁面无私,誓要还江南一个海晏河清!
只是没有想到女儿提出了另一个可能:自己如此孤勇,待到一切障碍扫除,皇帝想要丢弃他这把剑也的确没什么可顾虑的。毕竟该得罪的都得罪了,杀掉我一个,幸福好多人!
黛玉说:如果爹爹不在了,黛玉也就不在了!
林如海想的却是:去他娘的不在了!老子为什么要不在了?为了以防万一,从此以后,我林海就要做一个谁也舍不掉的棋子。
黛玉进京的第一年提醒他注意身边的人,他就换掉了林府所有的人!然后上折子给皇帝,求皇帝派侍卫保护自己!
林如海当然知道自己身边肯定有皇帝眼线,大换血说不定把皇帝眼线都换掉了,跟皇帝要保护正好一举两得,既得到了保护又让皇帝顺利安排眼线进来。
然后京城的故旧关系网开始重新走动。这是为了让黛玉在贾府过的舒服,让他们那些势利眼看看二品大员的嫡女是如何的受欢迎!
再然后江南关系网也浮出水面。这回好了,想送礼的有了门路,七拐八拐总能送进来。送来了林如海酌情能收的就收了。然后转头一封折子递上去,顺带银票也递上去,一方面迂回的缓解了国库的空虚;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麻痹对手的作用,以至于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至于最后收了人家钱还抄了人家的家么——家都抄了,谁还管你以前送没送钱啊!反正钱都上缴朝廷了,我问心无愧啊!
皇帝龙心大悦,于是赏赐了黛玉好多东西!
林如海想,好在女儿这几年性子有所改变,据说的确有点跋扈,这样才好,这样自己才能放心!反正江南这边的事情也快了了,过个一两年就能回京了!只差一个甄家……
林如海知道,甄家完了贾家也就快了,所以自己一定要在贾家倒了之前把女儿接回家!
第十二章
这一日下半晌儿,黛玉午睡起来正无聊呢,就听丫鬟说:“太太身边的周嫂子来了。”
周瑞家的进来,手里拿了个盒子,说是宫里新鲜样的堆纱花,薛家姨太太让拿来送给府里的几位姑娘戴。
黛玉就着周瑞家的手朝盒子里看了一眼,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十二只宫花,黛玉不禁心中感叹,这是先给自己送来了,可见并不是周瑞家的不懂规矩,只是原著中欺负黛玉一个孤女罢了!
黛玉笑着说道:“烦劳周嫂子跑一趟,只是我自来不爱这些纱啊啊的。我有个毛病,这头上只喜欢戴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头上,“周嫂子何曾见我带过花?”
周瑞家的一看,可不是,黛玉头上戴着整套的翡翠头面。头饰外围几只疏落的枝条,上面缀着翠绿的翡翠叶子,中间五颗小巧的红宝石聚成一个红色的花朵图案。端的是光彩夺目,华贵又灵动!
周瑞家的不禁咂舌,这还是黛玉家常的打扮配饰!以往黛玉出门那穿戴就更是华贵无比了!
再一看这盒子里的宫花,怎么都觉得灰扑扑的了!
黛玉:“只是这是姨妈和宝姐姐的心意,退回去反倒不好!放到我这里浪费又可惜,我这一屋子的丫头也配不上它。如果嫂子不嫌弃就拿回去给你女儿戴吧。只是别让人看见就是。”
周瑞家的推辞了一下也就收下了,乐呵呵的往三春的院子去了。
黛玉看着周瑞家的走出去了,心里却想到了另一件事。原著中送宫花是在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家以后,周瑞家的送完刘姥姥,顺便去了薛姨妈那里,才有了送宫花。
而原著这一章的题目是: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黛玉一回想,好像是前几天东府的梅花开了,请了贾母去赏花来着,看来时间对上了!
原著中宝玉随着贾母去东府赏花,后来在秦可卿的屋子里睡着了,梦中神游太虚,醒来以后回到家中,与他的大丫鬟袭人“同领梦中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引自原著红楼梦)
一想到贾宝玉此刻已经跟袭人有了首尾,虽然看着小,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通人事的男人了,黛玉心里就一阵恶心。心想,从此以后可得远着点他了。
又想到那秦可卿在原著中应该就是今年去世的。黛玉虽然跟秦可卿没什么交集,但是也跟着贾母见过那么两回,确实既漂亮又得体,可惜了!
原著中一笔带过的这五年,贾府也没什么大事发生,随着秦可卿的去世,一系列故事才徐徐展开。
黛玉忽然想到了凤姐,这几年相处下来,黛玉觉得凤姐其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人,泼辣能干,心肠也不坏,她后面做的那些放银子钱,帮人平事儿打官司的事情,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她的行为会闹出人命,如果她知道可能真的就不会去做了。
没穿过来之前的林雨墨,虽然是一个富三代,平时有些骄纵跋扈,但是同时她还是一个人民警察,林雨墨从来都不缺乏正义感!相反林雨墨是一个极具正义感的人,她最后也正是为了救自己的战友才牺牲的!
如今的林雨墨,以黛玉的身份在贾府生活了五年,除了黛玉本身因为自己穿过来,境况不同了之外,贾府的其他人和其他事情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
黛玉看着剧情正一步步按照原著原来设定发展,想着后面即将发生的事情,和即将逝去的生命,黛玉觉得她必须做点什么……
这一日,黛玉去赴小姐妹的生日宴,下午回来,进了贾府仪门刚下车,正好碰见凤姐和宝玉从东府吃了酒回来。
宝玉因着最近些个日子都没见着黛玉,心里正惦记着呢,没想到这就碰上了,别提多高兴了!上去拉着黛玉的手笑着说道:“妹妹可是回来了,见天儿的不见人影,我看你比凤姐姐还忙些!”
黛玉抽出自己的手在鼻子前扇着:“快离我远一些,这一身的酒味儿!还不赶紧回去换衣裳!正好我跟二嫂子说句话。”说着拉起凤姐就走。
宝玉想跟上去,无奈黛玉回头指着他说:“赶紧回去换衣裳,今天不要来找我,最受不了这酒气了!”
宝玉只好停住脚步,自己抬起袖子闻了闻,也没有多大酒气吧?!摇摇头只好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刚进门就听袭人说宝姑娘病了。宝玉闲来无事就换了衣裳,又洗了脸簌了口,往薛姨妈住的梨香院去了。
进门见宝钗正穿着家常衣裳看着莺儿收拾针线,宝玉道:“姐姐可大愈了?”
宝钗见宝玉进来,忙起身笑道:“已经大好了,多谢记挂着。”又问老太太、姨妈安,姐妹们都好吗?”
又说:“你这块玉听说已久了,就是一直没有仔细鉴赏鉴赏,今儿我可要仔细瞧瞧。”说着凑上前来。
宝玉也往前凑了凑,把玉摘下来递给宝钗,宝钗仔细一看,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温润如酥,周围五色花纹缠护。
见上面有两句话: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在口中念了两遍。
莺儿在旁边笑嘻嘻的说道:“我听着这两句话跟姑娘项圈上的倒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忙道:“原来姐姐项圈上也有八个字吗?我也要鉴赏鉴赏。”
宝钗笑道:“也是有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否则天天戴着沉甸甸的什么趣味儿!”
说着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灿的璎珞掏了出来。
宝玉忙托了那锁看,只见正反两面,一面四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念了两遍,笑着说道:“姐姐这八个字果真与我的是一对儿。”
宝玉因看项圈,此刻离宝钗极近,只闻到一丝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是何香,遂一边深吸了两下,一边问:“姐姐熏的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过这味儿?”(以上引自原著红楼梦)
此时恰巧湘云听说宝玉到薛姨妈这里来了,也就跟着寻了过来,此时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站在门口。
宝钗见了赶紧笑道:“云儿还不快进来,站在门口做什么?外头怪冷的。”
湘云见宝玉和宝钗站的极近,宝钗外衫排扣解开着,露出里面的大红袄,宝玉正托着宝钗的金项圈看。又听宝玉方才问宝钗熏的什么香,心里顿时觉得酸溜溜的难受。
遂板着脸说道:“本是我见外面下雪了,巴巴的跑来给人家送斗篷,不曾想人家在这里亲亲热热的鉴香呢!可见白瞎了我的一片心!”
宝钗本来脸有点羞色,此刻听湘云这样说,反倒换上了平时坦然大方的样子,顺势拿回项圈、扣上扣子。
宝玉一听下雪了分外高兴,说道:“难为妹妹惦记着我,我这里给妹妹施礼了。”说着稽首躬身一礼。
湘云撑不住“噗嗤”一声乐了。
随后薛姨妈留饭,宝玉又喝了一点酒,回去因为一些小事跟丫鬟们发了一通脾气才算完事。
再说黛玉拉了王熙凤就走,王熙凤一边笑一边说:“林妹妹这是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我吗?哎呦你可走慢点儿,当人人都跟你是的能飞檐走壁呢!”
黛玉放慢了脚步说道:“还真是有好东西要给你,不快些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二人说说笑笑的来到了黛玉的院子,进得屋子,雪雁、紫槐赶紧上来伺候姑嫂两个洗手。
二人落座,凤姐一边拿起茶碗一边笑着说:“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我?还不快点拿出来,我可忙着呢?”
黛玉嗔了凤姐一眼:“二嫂子这是打算把自己累死吗?你可还没给我生小侄子呢!管家的功劳大还是生个能继承爵位的嫡长孙功劳大?”
凤姐一愣,随即神色立刻暗淡了下来。垂眼说道:“我何尝不想?只是……许是子女缘分还没到。”随即意识到黛玉还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又强笑道:“你个促狭的丫头,你才几岁就说这个,也不害臊!”
黛玉认真道:“二嫂子,我来府里这么几年,咱们姐妹两个最是投脾气。我也感念你平时对我多有照顾。这才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第一个,嫂子千万别再逞强,养养身体吧!二一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将来有的是你的好处!”
又道:“嫂子知道我今天为什么非拉你来说话吗?”
凤姐摇头:“不知。”
黛玉:“今天我不是去刘侍郎府上给我大姐姐庆生日去了吗……”
这事儿凤姐知道,要说这个黛玉性子真是讨喜,京城的达官贵人的太太夫人们就没有不喜欢她的。凤姐心里私下以为黛玉颇有几分自己的风采。况且人家还有个好爹,现在林如海在江南任上官声极好,多少人争着抢着巴结。这还不算,去年因林如海的功劳,圣上还特意赏赐了黛玉好些奇珍异宝,送到贾府黛玉的院子里来。
前两年黛玉更是跟户部左侍郎的嫡长女刘月影,还有刑部尚书的嫡次女邹晓棠,以及工部郎中崔贤的嫡女崔书源,以及催书源的堂妹崔书韵五人义结金兰,结成异姓姐妹。
黛玉:“在那儿听人讲了一件有趣的故事,所以特特的回来讲给二嫂子听……”
凤姐看着黛玉没有做声,心里知道黛玉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既然特特的要讲故事给自己听,恐怕这个故事与自己有些关系,于是不做声只静静的听着。
第十三章
黛玉继续说道:“说是在南方有一户人家,上一辈本是封疆大吏的人物,只是后辈儿都是纨绔,没有什么出息的人才。
等上一辈的老人都走了,现在的当家大爷也做着个不大不小的官儿,虽没有什么长材,只因有多少老亲以及父亲的故友照应着,官儿也做的极稳当。”
“这大爷有个庶弟,跟大爷关系极好,又因庶弟媳妇极能干,前两年大爷的原配去世了,一直没有续弦,这个府中事务就由庶弟夫妻代管着。”
凤姐听到这里不自觉挑了一下眉毛,不知为何觉得有些刺耳。
黛玉继续讲故事:“只因这家里上下没有出钱的地方,又都是享受惯了的,大爷的那点儿俸禄够什么?于是庶弟夫妻使尽浑身解数,钱财依然一日比一日艰难。
于是这庶弟媳妇就耍起了小聪明,偷偷的放印子钱,还经常以大爷的名义和府里老一辈的名义拿帖子替人走关系办事儿。
只是她一个内宅妇人并不知道,印子钱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她以为说句话就平了一个官司,却不知道人家苦主回去就抹了脖子。苦主家里不依,写了血书层层告上去,最后牵连出来这家的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