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敛财人生之重启——林木儿
时间:2021-08-24 10:30:02

  这通知一下发,完了,忙的就是四爷了。她在上面动嘴,四爷得跑腿。你这县城里的市容市貌,是不是得注意点。还有这个安保工作,这得相关闭门负责的吧。
  说是三天后来,那这三天不要讲条件,全员在岗的。除非不得已的事情不要请假。
  天冷的吼吼的,预报还要降温的,这要是在外面值勤,可就麻烦了。
  桐桐晚上跟四爷打电话,说这个去保安县视察这个事情,当地的情况四爷比林雨桐要清楚,这一年多他一直在县上就没挪窝呀。可四爷挤兑她呀:您是谁呀?您现在考虑的是国家大事。我谁呀?我就是一小警察,我这会子就想的是钻营到哪里我能不挨冻。
  有这么诚心挤兑人的吗?
  挨冻那事真没有,黄爱华很善解人意,早上走的早,不叫跟任何说轻车简行这就上路了。过了界碑了,林雨桐才打电话告知了一声,说是半个小时之后就道。等他们人聚齐了,这边也就到了地方了。
  下来也不是坐下来开会的,见个面彼此认识一下,直接就下乡吧。看看情况。林雨桐跟领导坐副驾驶,她看见四爷在前面那辆警车的副驾驶位上。
  其实冬天的果园并没有什么看头,抬眼望去,大致就是这种果树而已。
  县上的领导在介绍县里的情况,黄爱华只看,并不表态。
  林雨桐在前面还能听见对方说要引进果汁加工厂这些企业等等这样的话,微微的垂下眼睑,心里也不由的有些沉重。这不是引进深加工能解决的事情。
  连着看了三个乡之后,是县里给安排的项目:万亩果园。
  车停在这里,有承包这么大果园的老板过来汇报,说这一年投资多少,收入多少,果园的效益怎么怎么好。
  全程黄爱华只含笑点头,临了了,黄爱华扭脸问林雨桐:“小林,你是本乡本土的人,你怎么看?”
  这个不好回答,但还必须得说。叫自己说话,就是借自己的口点下面的人呢。林雨桐没说之前人家那个汇报的不对,也不说这个万亩果园的老板这话里有多少水分,只说客观存在的,“往北走一百多公里是山南,山南全县跟咱们一样,也都是苹果种植。往东,是萝北,那里是山区,那里种植的也是苹果。不管是山南还是萝北,这两个地方产的苹果品质都是有口皆碑的。当初,咱们当地是以棉花和小麦种植为主,后来,经济林更有吸引力,苹果是从这两个地方引进过来的。咱们的苹果害怕滞销,为何其他两个地方的苹果不怕呢?”她从手里拎着的包里取出两个苹果来,这是昨晚就准备好的,现在分别放在两只手上,“色泽红的,是山南的,色泽红里泛青的是本地的。个头小些的是山南,个头大的是本地的……”她将两个苹果都给黄爱华,“您拿在手里就知道重量,小却沉的是山南,大却轻的是本地的。也就是说,人家的东西更耐储藏。”她把果蒂指给黄爱华看,“人家采摘下来,细心的将果蒂剪去,然后储存,他们可以慢慢的卖,从果子下来一直买到明年三四月里,只要不叫外皮破损,他的折损就很少。但咱们这里产的果子,才到了年跟前,苹果就绵软了。储存不仅容易坏,而且水分流失大,这就意味着储存的成本变的更高。说到底,这是果子品质的问题!”
  换言之,当地未必适合种植这种东西,农民们并没有因地制宜。
  这样的话大家不知道吗?都知道!但她却先点了这个炮!
 
 
第44章 重启时光(44)
  得罪人吗?
  话是突然问的, 但拿出来的苹果却是早就准备好的。
  要么,就是人家上面什么都知道,这才把道具都准备好了, 等着你们给递个话把呢。要么, 就是这姑娘早就知道她要被拎出来当点炮的人,所以, 也早就准备好了。
  但她才多大年纪?打扮的再老成, 也还是那张显得过分年轻的脸。
  因此, 站了这么多的人,都以为是黄爱华授意的,这姑娘不过是个被拎出来点炮的那把火。
  但只有黄爱华知道,她什么也没说。
  真就是这姑娘提前把什么都准备好了。
  她手里左一个苹果, 右一个苹果,然后拿出色泽更好的这个, “这个什么价钱?”
  “应季的时候, 七八毛, 八九毛,这是地头的收购价。”林雨桐就道,“到了现在,储藏到年节跟前,就得一块一二, 一块三四这样的价格, 等过了年,开春了果子基本没有了。价格得在一块五六,品相好的价格更高些。”
  黄爱华又拿了当地的, “这个呢?”
  “应季的三四毛的有,着急卖不出去的时候两三毛也有人抢着卖。”林雨桐叹气, “你不卖,有人卖,市场行情被农民自己给搅乱了。便是山南,只怕也咱们对这边怨声载道,这边的价压得低了,他们那边就卖不上价钱。应季就没那么好卖,走储藏的路子也是人家不得已的选择。”
  这个真不是政府说能管就能管的,市场这东西,它有它的规律。
  这倒是说的是实在话。
  黄爱华就叫了承包果园的老板过来说话,“没关系,咱们有什么说什么。目的还是解决问题嘛。”然后跟后面跟随的一圈人道,“这没什么可避讳的,大部分也不是你们的过失,这个咱们小林最知道了。”
  这话就是给林雨桐回护了,她说了实话,但是背后也说了不少好话。
  林雨桐就接茬,然后苦笑道,“大家都盼着过好日子,听说南山人家靠着苹果赚钱了,咱们当地头脑灵活的人就学人家,也确实赚钱了。然后第二年一个村的都跟这一户学,那时候咱们当地没什么水果,一个村的货当地就能销完了。因此,一个村的就都赚了。大家发现人家一个村的都成了万元户了,于是,家家户户的都开始学。转两年再看,规模就大到叫人惊讶。既不能拦着大家,毕竟各自有在自家的田地上种庄稼的自由,选择种什么,只要不违法,谁也没法干涉。便是讲道理,他们的道理永远比你多。你跟他讲市场规律,他跟你讲实际的例子……这是非在市场的大江大河了撞了南墙不回回头的!”
  算是给当地的领导讲了一句公道话。
  这也不是县上推广的,完全是自发形成的。成了这样,县上怎么办?能让砍了吗?栽树养树至少得三年。三年零星挂果,四年才算是树长成了。这三四年里,不仅没有收入,还得不停的往里投资,好不容易树养成了,之前拉的饥荒还没还上呢,你说砍树?
  没这么办事的!
  所以,就是烂了,当地能做的,也就是把这个底都兜住了。若不然呢?
  难不就难在这里嘛。科学的道理谁都懂,可事要是都按照科学理论那一套去办,那就真简单了。
  帮上面敲下面,又帮下面跟上面说为难的地方。
  为啥为难?不还是因为秉持着公心吗?不切实的想到小老百姓这些难处,能这么做呢?至少,没有一拍屁股就瞎做决定,而是审慎的在尝试着用别的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便是没有大功,但这不算是错了。
  老祁跟在后面都松了一口气,也就她能这么直白的将这些东西摆在了明面上。要是跟领导直接这么回答,那么便有了狡辩推卸的嫌疑。但这话叫她这样一个身份的人说出来,效果最好。以为她会得罪人的,但这孩子就是有能耐用事实为两边说话。
  各有各的道理,剩下的就是已经形成的局面,该怎么解开这个局。
  黄爱华点头,看向这承包老板,“咱们这位小林……说的对不?”
  对!
  事实上就是这么一码子事,“大家都奔着挣钱去的。这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烂果子也能卖出好价钱。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好果子烂到地里也没人要。咱们也不懂市场,反正就是年年种。今年收了,明年又不收了。反正农民嘛,就是靠天吃饭。真收成不好了,也只能说是年景不好……”
  怨人家政府干啥呀?
  黄爱华就细问,“那什么时候算是行情好的时候?”
  这老板就道,“有一年,山南赶上果树开花坐果的时候,一场霜冻……哎呦,基本绝收了。那一年咱们县的果子,那都抢着要的。往年没人要的次果,那一年都能卖三两毛一斤。”
  这就是市场规律了,需求大于供给了嘛。
  黄爱华就看林雨桐,“你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你们当地的领导也都在,咱们就在地头,畅所欲言。其实比起他们坐办公室的,你们才更有发言权。”
  说的是包地老板和林雨桐,以及周围围着看热闹的人。
  但这么多人乌糟糟的说话,也听不清楚,可大家想表达的大致意思,还是传递出来了,那就是:要是叫大家砍树,这绝对不行。
  有这树,大家好歹有收入。要是没这树,那种啥?要是种棉花种小麦的能挣钱,大家为啥要改种果树呢?再说了,你们能保证种什么东西一定挣钱吗?若是砍了树,在有新的收入来源之前,大家这日子怎么过?
  看!现实遇到的问题真不是只将科学那一套就能解决的。
  这么吵嚷也不是事,林雨桐就先扬声问,“我记得早几年,咱们当地的谁家的果园子里都有几种杂果,各家都有,对吧?”
  对!
  这老板就道,“其实那果子好吃,酸甜口的,熟的也早。我家原来有几十棵那样的树,可这果子没人要呀!一年有那么一两个收杂果的,这家一点那家一点,客商当天想凑一车都费尽。后来都给嫁接了,我家现在只剩下两棵,是为了自家吃的。”
  林雨桐就道,“咱们的品质不如人家,那就不能跟人家同时期成熟上市。这好的跟坏的摆在了一起,大家自然就奔着那品质好的去了。咱们县的苹果,多是走低端市场……全国各地,跟咱们县情况一样的只怕还有不少。如果这方面比不过,那我们是不是不要跟人家放在一起这么比。咱们打个时间差,他们选的品种在九月十月这个点成熟,咱们是不是能在之前抢占市场,打早熟这张牌呢?”
  这老板就道:“不是不行,就是每种果子它优劣不同。口感好的这种吧,一成熟就绵软。说熟好了再采摘吧?可熟好了,不等运到地方,果子就烂了。客商赔了,就不愿意要这种果子了。要想运到保证不烂,那就是不等成熟就摘,然后路上捂着,这又影响口感。市场不认可!而且,这东西没法储存!不像是晚熟的品种,留到第二年还能卖。这个就是当季的,咱们也冒不起这样的风险。”
  林雨桐点头,这她哪里不知道?不过是抛砖引玉,这才是正常的讨论事情的样子。只一味的反应问题,扔问题过来,可不跟土地打交道的人,又怎么敢轻易的下这样大的决定。
  这不,这就引出了又一个问题――运输和储藏。
  这种果子不是不行,如果采摘收购上来之后,直接上冷库储藏,甚至小批量的走空运,其实是完全可以的。
  “早熟的果子不是一哄而上都熟了,它有一段时间的成熟期。咱们拣先熟的,比如挂色的这种……每家每户每天的量也就那么些,各家的客商可能一天都凑不齐一车的货,但只要他们能赚钱,他们就会想他们的办法……”
  这老板摇头,“那这成本……到了市场上得多贵?好几块钱一斤的苹果?谁吃呀?”
  林雨桐就笑,你觉得没人买,那是因为当地的收入所限。但大城市,尤其是南方新兴城市,是消费的起的。要是品质再好点,出口也是一条路子。
  黄爱华跟着也笑,这是基于不能砍树之后提出的一个思路。但这也给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了要求,比如,引进新品种,引导大家更新换代,然后帮着推介新品种,招商收购。甚至牵扯到了换品种之后的技术管理,包括新品种带来的仓储问题,冷库需要建设,运输需要跟的上,这又牵扯到修路……这其实是一些系列的问题。
  可要不然,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嫁接这东西,可以逐步的替换,今年换三分之一,明年再换三分之一。可以挑选小年的果树先换,这就能最大的保证不减产,大致不影响大家收入的情况下,平稳的实现更新换代。
  谁还能有更好的法子?
  今天的视察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回到县城,只吃了一顿工作餐,然后赶在晚上还得回去。
  眼看就过年了,再有工作安排,那也是年后了。林雨桐心说,今年好歹安稳的就算过去了吧。
  结果转天,送走了青阳市过来汇报的领导之后,黄爱华叫自己去办公室。
  她带着本,看还有什么安排没有,好随手记的。
  结果黄爱华看着林雨桐就笑,把林雨桐笑的莫名其妙。
  怎么了?脸上有什么不妥当的吗?
  黄爱华几乎是笑难自抑,“你知道人家今儿除了来汇报工作,还来干嘛来的?”
  干嘛?
  申请资金?这也不干我的事呀。
  黄爱华又笑,“来跟我要人的!说想从我这里借个人!”
  借个人?
  谁?
  林雨桐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
  黄爱华便笑,“怎么样?有什么想法没有?”
  这叫人怎么说?自己扔了个雷,但确实是一条可行性比较高的路子,但对方人家跑来借人,大有‘你给的路子你试着走走’的意思。
  这个……要是干成了,是人家大胆敢用人。不成吧,好像也没啥过错。当然了,谁都不会把这些往不成的想。
  但是,“我才入职半年,从部里到省里,这完了又去市里……”人都没认全呢,转脸继续往下走。干什么呀这是?
  结果人家领导不笑了,“不是市里!要下去,就去乡镇挂职,去村里蹲点去。敢不敢?”
  您这是认真的?
  我像是开玩笑吗?
  林雨桐一下子就认真起来了,这个变故太突然了。
  人家就问:“不是要干事吗?基层的事就是大事中的大事,贫不脱,你之前所说的社会弊端就永远不会清除。你要知道,贫是百病的根源。”
  这道理我当然明白。
  不是不敢,只是觉得……我怎么不管怎么扑腾,都是往下掉的呢。
  我以为就这个岗位上过渡一两年,然后去我想去的部门。不太忙,又能干点想做的事,这就挺好的。等四爷到了省城,我们俩优哉游哉的过我们的日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好。结果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