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妮在旁边说好话:“对,别看她年纪小,业务能力还是很过关的。”
宋锦一愣,看了看这位女工,还不过是个孩子而已。
她柔声道:“我知道,所以你更要赶紧好好的去把伤给治好,这样才可以更快地重返岗位,对不对?”
李招娣点点头,这才放下心来。然后乖乖的在林妮的陪伴之下去医务室了。
没想到宋总能对她这么温柔。她暗暗的在自己崇拜的人这一栏填上了宋锦的名字。
宋锦问严如玉:“咱们公司没有招童工吧?”
“你放心吧,满18岁才行。”
“那就好。”
刚刚那孩子看着大概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她差点以为公司缺人到都已经开始违反规定招童工。
她又问严如玉,眼神疑惑:“我看着很吓人吗?”
为什么那个孩子看到她之后那么害怕?
严如玉想起公司里面的那些传闻,忍不住拍了拍她的肩哈哈大笑起来。
……
晚上的时候,俩人一起和市里面的领导吃饭。宋锦这次过来本来就是为了响应市里招商引资,所以这样的饭局也必不可少。
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除了招商局和开发区的几位领导之外,副市长居然也出现了——原本岐山县的县长已经在前两年升任了主管经济的副市长。
副市长看到宋锦之后,高兴的说道:“宋总可回来了,来来,坐这边。”
宋锦汗颜:“您还是继续叫我小宋吧,不然啊,我连坐都不敢坐下来了。”
她和这位副市长打的交道颇多,俩人也比较熟悉。说起来县长之所以变成副市长也有宋锦的功能——要不是岐山县抓住了配饰的这一条产业带,经济迅速发展,他的升迁是不可能有这么顺利的。
“小宋,岐山县之所以能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得感谢你呀。”副市长感叹道,“要不是你和小严两位女同志发现了这么一个商机,说不定现在岐山县就和别的地方一样,要焦头烂额了。”
他是岐山县走出来的官员,对那个地方自然是有感情的。他现在主管经济,说实话在这个时候可不是一个好缺。首当其冲要面对的就是市里面好几家要破产的国营工厂。现在柳市的几个区县对比起来,只有岐山县看上去红红火火。
“您这话说得严重了,”宋锦赶紧谦虚说,“我们不过是带了个头,后面的发展主要还是靠了政府的引导嘛。”
饭局参加多了,她现在说话也一套一套的。
副市长就指着她和旁人笑道:“你看看,小宋同志自从去了南边,这场面话可越说越漂亮了。”
宋锦自己也忍俊不禁。
严如玉就问:“市长,市里面现在情况真有那么严重啊?”
她们在南方,其实也接触过很多破产和被出售的国营工厂。但那边经济活,工人们并没有闹得有多大,情绪都不算太激烈。毕竟,就算是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儿,开个小饭馆,也都能活得还不错,机会很多。
提到这个事情,市长叹了口气,对着她俩也没藏着掖着:“市里面之前大大小小的国营企业有七八十家,现在能够留下来的不过十几家,大多都是像电力水利这样涉及到民生基建性质的公司。其他那些工厂,估计都熬不过这一关呀。”
这也是现在国家的政策,抓大放小。
他转向宋锦:“你还记得国华制衣厂吧?”
宋锦一愣,从自己的记忆里面翻出了这个名字。她记得他们的销售科长比较傻逼,但是厂长人还不错,自己几年前还曾经向国华制衣厂下过代工的生产订单。
“也要倒闭了。”副市长说,“他们那厂长其实是个能干的人,可惜整个厂子里面,痼疾太重,凭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局面,无力回天。”
而国华制衣厂规模并不太大,还不算现如今市里面最头疼的,现在他们最头疼的是岐山县的钢铁厂。
岐山县的钢铁厂原本只是之前大炼钢时期上马的任务,其实说起来这边的铁矿石质量非常一般,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先进的技术,生产的钢材在市场上竞争力并不强。在几年前的时候颓势就已经显现,去年的时候靠着钢材价格大涨,钢铁厂稍微回春了一波,但是今年看来如果不彻底的改革,钢铁厂恐怕熬不过去。
好在钢铁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能撑得住改革的阵痛期。
当然,这种事情他没有在饭局里面说出来。
有其他领导就说:“现在国资委前面,工人们每天闹,他们都不敢从正门出入了,就怕被逮着。”
宋锦叹气:“下岗,下岗。这个名词还是广东这边先发明出来的,真形象啊!上一辈子岗,现在要下岗,工人们有意见也是正常的。”
“可不是。”大家纷纷附和。
开发区和招商局的局长就向宋锦和严如玉敬酒——两位女同志早就说了,酒量不行,因此她们以茶代酒。要放在以前,他们可不会答应,不过现在没办法,人家才是出钱的投资方。
“宋总,严总。咱们也不说虚的,你们如果能在开发区投资建厂,那我们肯定能给到你们最好的优惠政策。”
两人赶紧站起来,一饮而尽。
副市长也帮腔:“对,小宋小严,今天有我在这儿给你们作证。要是以后他们没有给你们最优惠的政策,我亲自替你们去找他们麻烦。”
“您放心,我是柳市出来的,这次回来也是想看看能不能给家乡做点什么。”宋锦笑容真诚,转向招商局局长和开发区区长,“如果明天要是有时间的话,咱们可以去开发区转一转。”
来的时候她已经了解过这个新的开发区离岐山县不远,可能是看中了那边的运输能力。又有铁路又修了新的公路,四通八达。
两位官员高兴起来:“有时间,明天就可以带你们去转转。”
……
国华制衣厂闹了已经有一两个月的工人,又一起围住了国资委的办公楼。
第119章
其实来,国资委门口闹的不单单只有国华制衣厂还有其他工厂的人。反正今天这个厂,明天那个厂,这半年来就没有消停过。国资委的工作人员面对这样的情况又是心酸又是无奈。
抓大放小从国企改革来说的确是重要的,对整体经济也更有利,可是对于被放掉的那些个人来说就太难了。
但问题是如果不放掉,那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陷入到艰难。所以这个决定也是壮士断腕,自己同样也忍着剧痛。
工人们的诉求也都不一样。
有聪明人知道形势已经很难挽回,早早的就去外面找到了其他机会,准备再就业。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买断金可以更高一点,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有踏踏实实就在工厂里面干活的,只希望自己的厂破产之后政府还能帮忙给安排新的工作。还有一些年龄也大了,也没什么文化,手上也没什么技术,对于下岗这件事情最惶恐,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诉求是什么,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茫然的哭诉。
国资委的卢副主任从办公室走出来,立刻就被一群人围住。
“王主任呢?把王主任给喊出来!”
“卢主任,你们的买断金讨论出来了没有?到底能拿到多少钱?”
“卢主任,我就想问一下,我们工作这么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政府可不能说放弃就放弃,这把我们都当成什么了!”
“就是,之前不是说要改革吗?那改革就好好改慢慢改嘛,就算是少发点工资,我们这不也没说什么。这怎么一下子……”那人声音哽咽起来,“一下子就说要下岗呐?”
卢副主任满头大汗的安抚大家:“大家先不要急,我们也正在研究各种方案。等研究出来了,肯定会第一时间向大家通报的。”
人群里面有人高喊:“你们研究来研究去,还不就是要让工厂都破产,把工人都解散!什么停薪留职?什么放长假?说得好听而已,最后变来变去还不就是要下岗!”
“这要是真下岗了,可怎么办啊?”有妇女嚎啕大哭。
也有工人含着眼泪抓着卢副主任的手:“主任,我们家里双职工,上面一对老人,下面两个孩子。我爱人身体还不好,每个月都要吃药。小孩子也要读书,您说我和我爱人要是都下岗了,你让我们家可怎么活?”
“就是!他们那些小年轻还能去外面打工,我们这一把年纪的能做些什么?”
之前都说工人阶级最优越,纷纷的把户口给转到了城里,现在看他们还不如农民呢,最起码在村里面有快地,就算是没工作也不用担心饿死。
卢副主任听得一片怆然,可是他并没有什么办法,这是时代大事,非个人意愿所能左右。
卢副主任也只能尽自己的能力来安抚这些工人,然后在市委的会议上面为他们争取到更好的买断工龄条件。
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国华制衣厂的厂长跑了过来。
“国华制衣厂的人,都给我回厂里面。”他高喊了一声。
国华制衣厂的几十个人都望了过去。
有人以为他是劝他们回去不要再闹事,不满的说:“你说得轻巧!你自己是厂长,这边不做了,还可以调到别的公司去当领导,我们可不行!”
“就是!做人得要有点良心!”
厂长很理解他们现在的激愤,哭笑不得的抹了一把脸:“不是,现在回厂里,咱们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好事儿!”
大伙儿一听将信将疑的回去了工厂。在工厂的小礼堂里面一看,国资委的王主任不正在自己厂里面吗?
他正在和身边一个大概30多岁穿着白色套装的女人说话,众人看了过去,觉得这女的好像也挺眼熟的。
“这不是锦玉服饰的宋总吗?”有人认了出来,和旁边的人小声说道,“之前她来咱们工厂,我有见过。”
“她来这里干什么?而且还和王主任一起?”
有脑子快的立刻想到了某种可能性,整个人都开始激动起来。
宋锦的确如他们所料,这一次过来国华制衣厂是想要来考察一下这一边的情况。
这两天,她一直在招商局局长的陪同下在开发区各处转,局长和开发区的区长给到锦玉服饰的条件也的确都很优惠。不过他们有一个附带的要求就是招工的时候尽量优先给有相关经验的下岗工人,比如国华制衣厂之类的国营企业。
宋锦当然一口答应下来。国华制衣厂和她有过合作,他们代工过的衣服宋锦曾经检查过,做工什么的并没有问题。而且招一个熟练工进来可比招一个新手进来要划算很多。
在和国华的厂长聊过之后,宋锦又看了一下他们的厂房和设备。国华的设备也是之前和南郊制衣厂一起更换的进口设备——即便如此也没有挽回他们的颓势,但是设备本身都还挺好的。
宋锦就提出来想要购买这一批设备。她也没有怎么压价,很爽快的给了一个不错的价格。
另外如果她们要建新厂,那不是短短的时间就可以建成的。因此宋锦想把国华制衣厂的厂房先租下来,她不想干等一两年,错过现在已经开始的外贸红利期。
厂长自然一口答应下来,他和国资委的王主任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一笔钱正好用来付给工人们买断工龄。有了这一笔款子,一些年纪大的快要退休的工人,他们的补偿也可以稍微的更丰厚一些。至于更年轻的那些,王主任想让宋锦直接对这些工人进行一下宣讲,稳定人心。
这就是宋锦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
“各位工友们大家好,我是锦玉服饰的宋锦。在座的各位应该有一些都认识我,毕竟咱们之前也有过合作。”宋锦拿着厂里广播站给递上来的小广播,站在台上面带微笑,温和的的对国华制衣厂的工人们说:“我知道国华制衣厂现在到了很困难的时期,对此我也非常痛心。大家在国华辛辛苦苦工作这么多年,有着非常扎实的制衣技术,这一点在之前锦玉和国华的合作当中,我就能看出来……”
“……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是,面对时代所造就的这种局面,我们个人可能很难去扭转和撼动。但是,大家也不用觉得太过于恐慌。纺织行业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而且这几年外贸出口也都在增加。锦玉服饰就即将在开发区建立新厂,我们也非常愿意欢迎像你们这样有资历和有技术的老工人们成为锦玉服饰的新员工。”
她这话一说,台底下开始爆发出一阵窃窃私语的讨论声。
有的人稍微有些失望,他们原本以为宋锦是想要直接收购国华制衣厂。没想到她只是过来招工。
宋锦其实之前也考虑过像买日化厂一样的,把国华制衣厂给买下来,后来又觉得招工是更加便利的方式。尤其国华制衣厂的50岁以上的老工人占比偏多,而且就像是前一晚副市长说的,厂内痼疾深重,很多人都有着之前销售科长那样的观念,所以她就改变了主意。
如果是直接买厂的话,原本国华制衣厂的工人在心理上可能会觉得事态似乎没变化,依然会抱团,这将很不利于新工厂后续的管理。
这是基于现实的选择。她虽然很同情这些工人,也抱了帮忙的心思,但终归是做生意,不得不考虑到自己的成本支出。只能在自己能力最大范围内提供帮助。
不过大部分工人在听了宋锦说的之后,情绪依然立刻就兴奋起来。他们在经过这几个月之后,其实早已经不得不接受了自己要下岗的这件事,只是对未来依然抱有着极大的迷茫和恐慌。现在听到她说愿意让他们去锦玉服饰上班,心里便莫名的觉得踏实了很多。
而且,柳市谁不知道锦玉的待遇和福利好啊!
“宋总,你们那儿有年龄限制吗?”
她回答:“针对技术工人,我们的年龄会放宽,主要看你们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如果你的技术过硬,后续也我们也会采取返聘的形式。”
“那我们在锦玉可以干到退休吗?”
“这一点要看你在锦玉上班的年限。锦玉虽然是私企,但是我们完全遵守国家的劳动法,该我们负起的责任,我们绝对不会推脱。”
工人们问得七嘴八舌,宋锦也都一一的回答清楚。一些细节上面有她自己不确定的地方,也会坦诚的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