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嫔喜不喜欢前面两任皇后先不说,但是她不得不承认,在很多地方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可做得比佟佳贵妃要好很多了。
别管私底下是怎么样的,但是人家面上做得让人无可指摘,哪里像佟佳贵妃?
“也不止是吓怕了吧?没看到贵妃今儿身边站着的柳嬷嬷吗?”惠嫔道,“她回来了,贵妃也就没有之前那么不着调了。”
“柳嬷嬷之前去哪里了吗?”
因为天冷的原因,所以其他的嫔妃们也没有心思在外面多逗留,在承乾宫门口闲聊了几句之后就都散了。
在回去的路上,静好就问起了杨梅,这丫头简直就跟八卦小能手似的,打听消息的能力是一流。
“奴才听说柳嬷嬷之前是病了。”杨梅也不负静好的期望,她一问,她就直接回答道,“小主,您没瞧见贵妃这段时间做事情都少了许多分寸吗?大伙儿都说那肯定是因为柳嬷嬷不在,所以贵妃才这样的。”
要是佟佳贵妃一直以来都这么不着调的话,那么即便她是康熙的表妹,康熙也不会那么放心地让佟佳贵妃统领六宫事务。
正是因为佟佳贵妃私底下小性儿归小性儿,但是至少在大事上面她还是很端得住的,而康熙短时间之内不会,也不想再册立一个新皇后。
但是谁能够想到柳嬷嬷一走,佟佳贵妃就原形毕露了呢?这要不是因为她姓佟佳的话,就冲着她最近干的那些糊涂事,康熙绝对不仅仅只是冷落她那么简单了。
“难怪呢。”静好心想原来她觉得她看到的佟佳贵妃和原主记忆中的佟佳贵妃不像是一个人是真的,不是她的错觉。
静好一开始以为是因为佟佳贵妃以前吃醋也没有吃到原主的身上,所以造成了偏差,谁知道结果居然是因为前段时间柳嬷嬷没有在佟佳贵妃身边替她出谋划策。
“还有啊,奴才还打听到了原本贵妃是想着让柳嬷嬷回去荣养的,听说柳嬷嬷她向来身体不好,每到换季的时候总容易生病。”
杨梅跟在静好身边之后就知道她有多得宠了,能够跟着这样的主子绝对是她上辈子烧高香了,所以杨梅觉得必须得好好地抓住机会。
见静好对承乾宫的事情感兴趣,杨梅就连忙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跟静好说了,“只是柳嬷嬷现在回来了,怕是她想走,贵妃都不会放人了。”
静好回想了一下原来的佟佳贵妃,然后道:“让柳嬷嬷留下也好,至少贵妃身边有个人能够劝住她。”
之前静好对荔枝说佟佳贵妃不会把使在德嫔身上的手段用在她的身上,但是事后她转念一想又觉得这种事情好像也不一定。
毕竟佟佳贵妃之前被宣贵人利用的时候,也没见得有多聪明,所以要是哪天她头脑一热,仗着自己是康熙表妹的身份就不管不顾地对她下手的话,别管事后佟佳贵妃会不会被处罚,但是该遭的罪她怕是都已经遭了。
所以静好觉得有柳嬷嬷在她身边约束着她,提点着她也挺好的,反正就之前的情况看来,佟佳贵妃打理后宫也打理得挺好的。
——
这天康熙处理完了政务,想到了尚书房的两个儿子,便起身决定去瞧瞧他们。
到了尚书房之后,康熙阻止了要请安的奴才,静静地站在门口听着里面小太子和大阿哥两人朗朗的读书声,脸上不由地露出了一个笑。
所谓望子成龙,康熙和天底下所有的父亲一样,都是盼着自己的儿子长大之后有出息的。
皇位确实是只有一个没错,但是不代表除了太子以外的其他皇子都可以浑浑噩噩的度日,所以康熙严格制定了相关的教育制度。
因为爱新觉罗氏祖上是满人,所以满语是必须要学的,但是除此之外,蒙古文和汉书也同样是皇子们的必学科目,所以小太子和大阿哥两人每天光是读书就得进行三种语言的无缝隙切换。
现在他们已经入读了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情况倒是好一些,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尚且不能接受这样无缝隙的切换,以至于有时候脑子会停顿或者转不过来。
康熙在门口站着听小太子和大阿哥两人读完一段之后,便抬脚入内。
一看到康熙出现,别说是师傅们了,就连小太子和大阿哥都坐不住了,小哥俩连忙起身,率领师傅们给康熙行礼。
“都起来吧。”康熙升座后,便问师傅们,“太子与大阿哥今日读书如何?”
康熙既然看重皇子们的教育,那么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的给他们挑选师傅了,康熙选定的师傅个个都是一代名儒,如张英、徐元梦、汤斌、熊赐履、李光地等等等等。
这会儿给小太子和大阿哥传道受业的是汉文师傅张英,听到康熙这么问,被他认为勤慎可嘉的张英自然不敢随意糊弄康熙了,拱手便跟他实话实说。
小太子自幼聪慧,且曾经得康熙启蒙过,在读书这件事情上面,他十分有灵性,经常能够举一反三,用静好的话来形容,这孩子确实是文曲星下凡了。
至于大阿哥嘛,则比小太子要逊色一些了,但也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只要肯下苦工的话,那么必然能够以勤补拙。
但是偏偏大阿哥喜武不喜文,于是就导致小哥俩明明差着两岁呢,课业进度居然相差无几,严格比较起来的话小太子甚至领先于大阿哥。
张英心里头明白这两位皇子的学习进度,但是他是谨慎没错,却又不是傻的,尤其是他自己也是当父亲的人,所以不用和康熙互换一下身份,他也知道他肯定不喜欢听什么。
所以该表扬的,张英会表扬,但是该批评的,张英就悠着来了。
康熙虽然政务繁忙,但是对于这两个进了尚书房的儿子的学业还是挺上心的,所以小太子和大阿哥两人的情况如何,康熙自己也不是一无所知。
等张英说完之后,康熙就笑骂了一声:“你这个老匹夫,什么时候学得这么滑头了?”
张英虽然是汉人,但是康熙对他颇为赏识,康熙十六年设立南书房(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之所)的时候,亲自钦点了张英入值。
每次幸临南苑的时候,更是必点张英随从左右,今年更是直接将他升为侍读学士。
在康熙身边和他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这么久了,不仅康熙对张英的为人有所了解,张英对这位大清天子的脾性也略知一二。
要不然张英刚刚也不会那么回话了,因为他知道这样康熙不会与他生气。
果然,康熙笑骂了张英一句之后,也没有跟他计较,而是开始考小太子和大阿哥的功课了。
小太子自然是不用说了,背诵起来流利畅顺,想来为了可以这般滚瓜烂熟,背地里肯定是下足了苦工的。
而大阿哥则和小太子相反了,背得磕磕巴巴的,不管他背得难受不难受,反正康熙这个亲爹听着都觉得难受。
所以结果不用说了,大阿哥肯定是考糊了。
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喜武不喜文的事情康熙早就知晓了,但是见他背书背成这个样子,康熙还是忍不住摇头:“保清,你这个做大哥的,怎么就不知道给保成这个做弟弟的树立一个好榜样?”
虽然两个儿子当中,康熙偏心小太子,只给他做过启蒙老师,但是对于大阿哥,他也没有忽略不管,在尚书房没有建成之前,也有派大儒给他单独上课的。
“皇阿玛,那是您来得太早了。”都说康熙偏心小太子,但是大阿哥作为他第一个立住的儿子,在康熙的心目中地位肯定也不轻的。
不然的话大阿哥现在也不敢当众反驳康熙了,他说,“您要是晚些来的话,在校场上您就可以看到儿臣是怎么给太子当榜样了。”
康熙是皇帝没错,但是大臣们毕恭毕敬地对着他就算了,底下的儿子要是也这么对他的话,康熙怕是也高兴不起来。
大阿哥这话虽然说得有些不客气,但是这也是亲近他这个皇阿玛的表现,因此康熙听了是好笑又好气。
这小兔崽子,敢情是他也很清楚自己错哪儿了,但是偏偏就是死不悔改是吧?
大阿哥表示自己男子汉大丈夫,绝对顶天立地,坦坦荡荡,所以别问,问就是嗯呐。
就是死不悔改。
……
康熙考了小太子和大阿哥之后也没有急着离开,他起身到一旁去翻阅他们小哥俩的字帖,等张英给他们把课上完之后,父子三人就干脆留在尚书房用膳了。
如果说九月底的京师只是开始冷起来的话,那么如今十一月底的京师就已经冷到开始下雪了。
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小太子就算再想回去和静好一块用膳他也回不去了,毕竟即便没下雪外头的风刮在脸上也跟刀子似的,更别提下雪的时候。
而且小太子每次到景秀宫用膳之后必然要在景秀宫睡个午觉的,如今天这么冷,睡醒了身子正暖着呢,就得匆匆忙忙地赶去尚书房,这换谁都容易冻着。
于是这段时间静好都拒绝了小太子的约饭邀请,让他乖乖地待在尚书房用膳睡觉。
不过不让小太子来景秀宫用膳睡觉归不让他来,但是偶尔静好弄什么好吃的也会给小太子送来,就像静好今天让人送来的煲仔饭。
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吃火锅会让人觉得幸福之外,吃煲仔饭也同样让人觉得幸福。
冬天可是最适合吃腊味的季节,其貌不扬的砂锅端上桌之后确实是不比其他精致的菜肴吸引人,但是当把锅盖掀开之后,将提前准备好的秘制酱汁往锅内一浇,一股浓郁的香气就会伴随着滋滋的响声迎面而来。
煲仔饭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追根溯源的话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只不过那时候并不叫煲仔饭,周代时称之为淳熬或者淳母,到了唐代就叫御黄王母饭。
朝代不一样,用料也肯定有所不同的,而静好今儿让人送过来的煲仔饭则是特别正宗的广式煲仔饭。
底下是粒粒分明的白米饭,上面铺着切片的、油滋滋的腊肠和腊肉,还有绿油油的小青菜和荷包蛋。
简简单单的一锅煲仔饭里面有肉有菜有饭有蛋的,明明用料都不是什么特别昂贵的食材,但是偏偏卖相勾人,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了,更别提那不断涌入他们鼻子的香味,更是将他们肚子里的馋虫都要勾起来了。
静好知道小太子的性子霸道,但是也知道小太子只要完全拥有这锅煲仔饭的话,那么他肯定不介意让大阿哥蹭饭的。
所以即便静好只准备了一锅煲仔饭,但是分量不小,可见她是预了大阿哥那一份的。
只是静好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康熙今天会去尚书房,更没有算到他会和他们一块用膳。
于是那一锅煲仔饭就有点不够他们父子三人分了,毕竟煲仔饭里不论是腊味还是拌了酱汁的白米饭,都是越吃越香的。
尤其是煲底烧出来的那一层金黄喷香的锅巴,干香脆口不说,吸收了腊肉的油脂之后更是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
战国时的韩娥她的歌声是不是真的可以绕梁三日先不说,反正大阿哥觉得今天的煲仔饭他可以回味三天了。
惠嫔:“……”
煲仔饭先放一边吧,想吃的话她可以先赏他一顿竹笋炒肉!
“我不是跟你说了,让你读书上点心,上点心吗?你这是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是吧?”知道尚书房今天发生的事情之后,惠嫔真的气到想自掐人中了。
“什么点心?”大阿哥脱口而出,反应过来后见惠嫔脸色都黑了,他连忙道,“我的意思是额娘您别太操心,皇阿玛今儿也没有说我什么。”
“皇上嘴上没说而已,你怎么知道他心里是不是对你失望透顶了?”惠嫔道,“你说你,平日里要是下足了功夫读书的话,你知道你今天会得到什么吗?”
惠嫔这么问,大阿哥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他想如果平日里他头悬梁、锥刺股,废寝忘食、分秒必争地下足了苦工读书的话,那么他今天会得到什么呢?
大阿哥:“痛苦。”
惠嫔:“……!”
大阿哥:“难受。”
惠嫔:“……!!”
大阿哥:“还有崩溃。”
惠嫔:“……!!!”
我现在瞅你也想崩溃了!!!
第33章
惠嫔不知道其他母子在谈起学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她只知道她和大阿哥每次提起她都能被自己好大儿给孝死。
虽然惠嫔不是小太子的生母,也没有照顾他,但是别以为这样她不知道小太子在尚书房读书的情况了。
毕竟惠嫔现在确实是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更没有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小太子,但是同样都是皇帝的儿子,也同样都是在尚书房读书,出于比较的心理也好,不服的心理也罢,惠嫔在关注大阿哥学业的同时也忍不住关心小太子的。
一开始惠嫔满心以为自己的儿子岁数在小太子之上,理解和学习的能力肯定也在他之上的,毕竟小太子岁数小,说不定还没有开窍嘛。
结果一开始有多期待,后面就有多失望,尚书房里确实是有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面迟迟没有开窍,但是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好大儿!
惠嫔:“……”
小丑竟是她自己?
虽然没有人知道惠嫔的心思,但是她也还是觉得尴尬,同时也气得呀,她儿子就那么不争气?
明明都比小太子要大两岁,结果在学业上没有压他一头就算了,居然快要被人反过来压一头了?
“我看你是想活活把我给气晕过去了。”惠嫔扭了大阿哥的耳朵一下后道,“让你多花点心思读书能要你的命吗?”
大阿哥:“……”
嗯呐。
“额娘,您以后要是不想生气的话,我也有一个办法。”大阿哥揉了揉被扭的耳朵道。
“什么办法?”惠嫔问道,“你以后埋头苦读?”
“额娘您真逗。”大阿哥笑道,“当然是您以后只管问我骑马射箭学得怎么样就是了,旁的您就别问。”
“我保准您这样做的话,天天能把您给乐坏了都。”
惠嫔:“……!!!”
能不能乐坏她不知道,反正她现在快给气坏了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