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夫人心想事成——青青小艾
时间:2021-09-18 10:29:01

  宝钗想要找一门合心意的婚事,真不是那么容易。
  最可怕的是,她还得自己为自己筹谋打算。
  但这怎么可能?
  林蔻看出了宝钗的焦虑,干脆找到黛玉:“你与宝钗关系如何?”
  黛玉茫然地点点头:“极好啊。所有姐妹中,就只有宝钗与我关系最好了,虽然我们二人脾气喜好与追求都不同,但聊天仍很是投机,很多时候我说的话,都只有宝姐姐才能接得上。”
  林蔻点点头,果然在没了贾宝玉后,宝钗与黛玉之间的关系就真的亲如姐妹了。
  她笑了笑:“若你与宝钗关系不好,我也就不提了;但既然你与宝钗关系不错,你不妨回去与太太提一提宝钗的年龄。”
  黛玉懵了一瞬,旋即恍然大悟:“姐姐是说,宝姐姐的婚事……”
  林蔻点头:“我看迎春成婚之后,宝钗每次出现眼底都有几分忧虑,瞧着应当正是在为此而担忧。”
  黛玉有些为难:“母亲为二姐姐做媒,一则是因为二姐姐是贾家人,算是母亲的娘家侄女;二则是二姐姐父母都不在,老太太又年纪大了,没办法考虑太多。可宝姐姐的母亲兄长都在世,若是母亲插手……我相信宝姐姐不会介意,可薛姨妈与薛家长兄真的不会介意吗?”
  “那你就问问宝钗啊。”林蔻失笑,“我瞧着薛家真正做主的可不是薛姨妈与薛蟠,而是宝钗这个小姑娘。若是宝钗同意了,想来薛家人只有高兴的份儿。”
  如何不高兴?只是为了一个贾宝玉,薛姨妈就能将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以薛家如今的情况,贾敏为宝钗挑选的婚事怎么也比薛家能挑出来的好,他们别说怪罪,只怕还会欣喜若狂呢。
  黛玉一愣,当即点了头:“那我寻个机会问问宝姐姐。”
  说完看着林蔻,不由感叹道,“姐姐成婚了,二姐姐也成婚了,如今宝姐姐距离成婚应当也不远了……我们几个以后再想要聚到一起,只怕也难了。”
  但黛玉的性子天生喜散不喜聚,只感叹了一句便就此撒开了手。
  黛玉很快问了宝钗。
  如林蔻预料那般,宝钗得知黛玉愿意找贾敏帮她寻摸婚事,只有高兴的份儿,哪儿会拒绝?
  “也不怕林妹妹你笑话,”宝钗见自己婚事有了着落,一直高高提起的心脏也放了下来,“我那母亲耳根子最软,我不担心她对我不好,却担心她听了旁人的话,随意答应了一门婚事,将我……”
  “如今可好,若林伯母愿意帮忙,我可就放心了。”
  黛玉一开始还不理解宝钗这话是什么意思,但等贾敏问过宝钗之后,为其挑选了几个合适人选,招来薛姨妈商议的时候,她一下就知道了宝钗为何会说出那番话。
  贾敏:“这人是五品校尉,年纪虽然有些大,却尚未成亲,家中只有一个老父,并无婆婆管教……”
  薛姨妈:“这个极好!”
  “这人是三等子爵家的庶子,虽然不怎么成器,但胜在年轻,且家中只有三兄弟,以后分家能分得不少家财……”
  “这个也不错!”
  “这人是从五品工部主事,性子还好,但家中已有庶子庶女……”
  “好好好!”
  “这个是四品……但家中有不少妾室,且原配留下了一对儿女……”
  “极好极好!”
  “……”
  贾敏:“……薛夫人,您是认真的吗?”
  就连旁边围观的黛玉,此时也是满脸错愕与尴尬,她完全没想过薛姨妈竟然是这么个性子。
  薛姨妈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表情立刻尴尬起来。
  半晌,她尬笑着看向宝钗:“嫁人后的日子到底是宝钗自己过,这未来的成婚人选,也让宝钗自己选择才最合适。”
  贾敏:“???”
  黛玉:“???”
  就连一直处变不惊的薛宝钗,脸上都难得染上了几分薄红。
  她赶紧端起茶杯:“妈妈(原著称呼),您渴了吧,先喝口茶。”
  薛姨妈接过茶杯,尴尬地开始喝茶。
  贾敏收回眼神,心里对薛宝钗这个小姑娘简直万分同情:沾上这么个不靠谱的亲妈,真是委屈宝丫头了。
  宝钗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开口:“林伯母,我家从家父仙逝后,便一直是侄女儿做主。伯母还请细细将剩下几位人选告诉侄女儿,侄女儿自己相中了合适,与母亲商量后再告诉伯母决定。”
  贾敏下意识就要拒绝,这世上哪儿有让小姑娘自己为自己挑选婚事的?
  宝钗虽然瞧着沉稳大方,但内里还是个真真儿的小姑娘呢,偶尔流出的情态也与小女儿无异,和当初的林蔻可是两码事。
  但……
  贾敏看了眼薛姨妈,叹了口气,干脆将自己为薛宝钗挑好的人选名单交给了宝钗:“你先瞧瞧,因为你之前说,希望能帮扶薛家,所以给你挑选的都是一些官职比较高的,人品当然都过得去,但其他方面的条件可能就要差很多了……”
  薛宝钗点头:“侄女儿明白的。”
  薛家毕竟是商户,即便荣国府败落了,商户出身的姑娘与侯门落魄之女也是两中完全不同的市场。
  薛宝钗既然想要身份高的,便只能舍弃掉其他条件。
  比如对方的脾气,子嗣,妾室等等。
  薛宝钗将所有人选过了一遍,最终将视线落在了名单上仅有的四品官员,那位大理寺少卿身上。
  说实话,这位大理寺少卿在名单的所有人物中,除了官位能拿得出手外,几乎是样样都比不得其他人:他不但原配留下了一对儿女,家中还有好些个妾室,庶出子女也有一儿两女,且他不但脾气不好,身为大理寺少卿还时常与尸体打交道,头顶还有一个不好惹的婆婆和不好惹的前岳家……
  但,他的官职是所有人中最高的。
  而且此人虽然脾气不好,也没有打女人的恶习。
  宝钗咬咬牙,几番纠结之后仍决定选这一个。因为这已经是她如今能接触到的,唯一可以成为高官儿夫人的机会了。
  但即便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宝钗仍旧与贾敏道:“伯母,我心里已有了些想法,想要与母亲商量一下,明天再给您答复行吗?”
  贾敏愣了下,这姑娘真的考虑好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做好了选择?
  但她也明白宝钗的窘迫,于是冲着她们点了点头。
  宝钗与薛姨妈母女很快告辞离开。
  不久,林蔻便从黛玉口中得知了宝钗婚事已定的消息:“姐姐,我不太能理解,母亲为宝姐姐挑了那么多人,每一个官职都不差,即便条件没有二姐夫条件好,她也没必要挑那位大理寺少卿啊?大理寺少卿可是要每天都和尸体刑具打交道的,宝姐姐以后与之同床共枕,真的不会害怕吗?”
  林蔻笑了笑:“宝钗既然选了他,定然是不怕的。玉儿,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宝钗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后也不会后悔就行了。”
  贾敏挑的人,人品至少是过关的,至少不会受到磋磨。
  而大理寺少卿每天判案,想来也是个很理智很讲究证据的人,至少宝钗嫁进去不会被他儿女与妾室冤枉,而作为正妻,地位又天然高其他人一等……
  虽然有很多不如意,但宝钗确实不是在瞎选。
  与迎春的丈夫不同,这位大理寺少卿是希望宝钗尽快入门的。
  宝钗也没什么纠结的想法,让薛姨妈答应了此事。
  可惜三书六礼尚未走完,宫里就传出消息,甄家老太妃薨逝了。
  老太妃的葬礼还未结束,又传出消息,太上皇病重,眼瞧着就要不好了。
  这中情况下,大理寺少卿也只能将婚事推后。
 
 
第56章 056
  老太妃薨逝除了对甄赋没有太大影响, 但太上皇如果薨逝,对甄赋就可能带去一些影响了。
  太上皇若是去世,皇帝彻底掌权, 就可能开恩科……
  事实与林蔻想象的并不一样,因为太上皇虽然病重,却一直没有传出不好的消息,但林蔻预想的恩科却如期而至了。
  按照皇上的说法, 他是希望能为太上皇祈福。
  之前林蔻提议修路,皇帝确实听进去了,他与林如海商量后也确实折腾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法子,于是这两年国库光是靠着卖水泥就赚了不少钱, 再加上一些价格昂贵的内务府制作出来的东西——
  是的,即便林蔻给出了更好的提议, 皇帝也并未放弃将内务府与工部做出来的那些东西转化为银子的想法。
  林蔻不在京城, 但只是做生意的话, 林如海也并非只能找林蔻。
  于是这两年, 国库与皇帝的私库的进项源源不断, 如今已经攒下了上千万的白银。
  虽然相较于一整个国家的用度还不算多, 但至少不管发生什么事, 国家都有了抗击风险的能力, 不至于一旦遇到事儿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毫无挽回的能力。
  皇帝最近意气风发, 脾气都好了不少, 连带着看太上皇的心情也比过去好。
  当然,他开恩科到底是不是为了给太上皇祈福……
  见仁见智吧,反正朝野上下都是一片称赞。
  开恩科对太上皇的病情到底有没有好处,林蔻等人不知道,但恩科对甄赋这样无奈错过一次考试就只能等三年的考生而言, 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但因为明年本就有一次会试,而今年又已经错过了二月会试的时间,所以皇帝在征求完朝臣意见后,直接将春闱定在了今年八月,就在乡试的前几天。
  而殿试则直接定在了九月。
  对很多身体比较差的读书人而言,八九月的考试可比二三月的考试好受多了,八九月正是酷暑过去,冬日又不曾来的金秋时节,这时候温度宜人,即便要在考场生活九天,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更没有生病的风险。
  毕竟京城的二三月,那天气是真冷。
  于是朝廷要开恩科的圣旨下达后,不少因为身体差,受不得严寒的读书人都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今年从乡试中考出来的举人是没办法参加会试了,但能提前送走一批对自己有威胁的读书人,同样对自己来年参加会试有好处。
  ——朝廷每次考试录取的读书人数目固定,有本事的人考中进士做官去了,剩下的读书人考中进士的几率就大了。
  于是读书人欢欣鼓舞。
  如今已经是五月,距离八月的会试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甄赋也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悠闲生活,开始高强度地刷题和写文章。
  客观题林蔻就能帮他批改,但会试的重中之重,策论却需要找林如海帮忙。
  但甄赋也不好频繁上门打扰林如海,于是便每隔十天左右,就拿着自己这段时间写的策论去找林如海批改,改完之后回来再重写一遍,再去找林如海,确定文章没有硬伤后才继续之后的复习与做题。
  甄赋出入林家的次数变多,林如海与甄赋的关系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正好今年皇帝想要让林如海担任今年的考官,于是便有不少官员上奏弹劾,于是……
  皇帝知道了甄赋今年准备参加殿试的事儿。
  皇帝对甄赋还是时很有好感的,甄赋无论是给他当探子打听情报的时候,还是给他做带刀侍卫的时候,都立下了不少功劳,若非甄赋一心想要参加科举,他如今只怕早就在南安郡王身边的扎了根,立下功劳的同时,官职也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皇帝很喜欢甄赋的心性,即便甄赋已经许久不曾出现在自己眼前,他也一直没忘了他,若不然之前赵姑娘想要面见皇帝哪儿有那么容易?
  是以皇帝在听闻甄赋准备参加殿试后,整个人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
  他甚至都没有思考多久,很快就有了决定。
  可是……
  皇帝不但没有如其他朝臣请求的那般,将林如海从考官的位置踢下去,反倒将林如海从副考官的位置直接提到了主考官。
  林如海:“???”
  其他官员:“???”
  别说是那些弹劾林如海的官员了,即便是林如海本人都没弄懂皇帝这番操作是怎么回事。
  林如海被任命为考官之后,其实一直在想办法辞掉考官的位置,那些官员的弹劾其实从某种程度而言,是符合他自己想法的。
  他很清楚甄赋有真本事,并不希望因为自己而让甄赋的才能蒙上阴影。
  但皇帝的做法……
  林如海一开始根本没反应过来皇帝的用意,一直到他想起一件事——
  甄赋是上一届的金陵解元。
  林如海当年也考中过解元,只是在会试的时候生病,没发挥好,于是只拿了会试的第二名,等到殿试,又因为生得太年轻太好,原本的状元之才愣是被太上皇点成了探花郎。
  而且每年每地都有上百个解元出现,而这么多的解元,真正能考中贡生成为进士的都少之又少。
  所以,林如海从未将一个小小的解元当回事儿。
  但如果将皇帝的做法与他对甄赋的信任和欣赏,以及甄赋考中解元相结合……
  林如海但凡是个私心重,权利欲重的人,只要甄赋考得不是特别差,都可能直接让他得会元,等到殿试,皇帝又有给前十名考生排序的权利……
  林如海:“……”
  皇帝这是想要自己造一个三元及第出来啊!
  不对不对!
  即便皇帝想要生造一个三元及第出来,也完全没必要一定要甄赋不是?那么多的解元,挑一个比甄赋更不起眼,关注更低也更不容易被发现的考生出来不是更好?
  林如海找到甄赋:“你当年县试院试府试的排名是多少?”
  甄赋茫然:“县试院试府试?”
  林如海点头。
  事情过去太久,甄赋都已经快忘完了。
  他认真回忆许久,才开口道:“我当年好似,接连考了三场案首?”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