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还发愁家里的豌豆太多了,还怕卖不出去。”二婶同二叔咬耳朵。
“橙子,豌豆快卖完了。要不我和你二婶先回去做。”江王氏担心的问。
“不用,这东西吃多了上火。和其他东西一样卖就行,不过明天咱们可以多做点。”趁着别人还在钻研配方的时候,自家任性点,想卖多少就卖多少。
一家人开心的笑了。
江家的小本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也终于攒下了一定资本。
江远水的学业被江德柱提到了明面上,这孩子的好学,想学,全家人都看在眼里。有条件了,当然要送私塾里!
“水娃也不小了,我和他娘想着要送就早些送。”
没有存在感的老太太听了后只说了一句话:“你同老二商量。”
意思就是她不反对。
二叔想的很简单,现在供你们儿子,以后我们有儿子,大家也一起供就是了。
“好事,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前程。”
二婶,大概是被江二叔敲打过:“咱家有钱都是因为谁?”
反正,全票通过了。
山水两兄弟终于可以一起读书一起写字了。江橙江桃也不用再费脑细胞记文章了。
大家都很开心,最开心激动的当然是要进私塾的主角江远水。
“大哥。”激动的睡不着的江远水小声喊。
“嗯?”困的要死的江远山迷迷糊糊的回应。
“私塾的先生凶不凶?”
“不凶。”
“先生布置的任务要是没完成怎么办?先生会不会罚?”
……
没人回应他,江远山的鼾声在静谧的夜里被江远水听的一清二楚。
太过分了,四年前大哥去私塾激动的没睡着的时候他都陪着大哥激动。现在他都没人分享!
淡了,十几年的兄弟,感情淡了……
睡着的江远山:这几个问题你都问了几遍了!让不让人睡觉了?
进私塾,先生要面试,就是弄清学生的底子,对学生家庭情况做大概了解。
私塾的先生姓张,是个老秀才。张秀才一看送来的学生又是个大孩子,那眉头都快结疙瘩了。
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等着成亲,来私塾气我?
一问,好家伙,原来是远山的弟弟。果然有其兄就有其弟,都是这么大岁数了才来私塾。
也不晓得这家人怎么想的,别家的孩子这么大岁数是决计不会送进来读书的。都快能成亲了,折腾什么折腾?
咋滴,准备兄弟俩一起少年老成?
这江家,是起来了?这么有闲钱?
想起江远山的家庭情况,张秀才开口问:“你也是准备考功名?”
江远水点头:“想。”
四年前,张秀才自认还是个青壮年,从一问三不知教起还不成问题。现在,他只想拒绝这个学生。
看着都比他哥皮实,老夫抡不动戒尺了!
“考功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少得读个七八年的书。你们家俩孩子都来读?”这家里……
老秀才没和其他酸秀才一样在目不识丁的农人面前拽文嚼字,用的都是白话。
老父母自然听懂了:“家里做了点小生意。”后面的话江德柱不好意思说出来,总觉得在夫子面前提钱太俗。
老秀才点点头,内心痛苦的表示晓得了。
“先生,我弟弟很聪明,东西一学就会。我在家也教过他认字背书。”江远山竭力向夫子介绍弟弟的优点。
张秀才就当没听见,你也很聪明,聪明到经常不尊师重道!想到这儿老秀才心生一计:“远水,来,写个字让我瞧瞧。”
你不是认过字吗?不是读过书吗?那就写字,你们那家庭,字肯定没写过多久吧!
“先生,写什么字?”江远水恭敬的问。
“随意写即可。”张秀才为自己的机智点赞。这随意的可操作范围就大了。
江远山与江远水一道走到书桌后,远山磨墨,远水在旁学着。待一切妥当,江远水沉吟一会儿,提笔看了看兄长,见兄长没任何提醒以后动手下笔。
“勤学苦练。”
工工整整的四个字让老秀才无刺可挑。这字一看都是练过一段时间的,比江远山刚入学写的鸟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就是这个字,一看就是江远山教的,完全就是把笔画拼在了一起。(注1)
江远山:不,我们都是妹妹教的。
“识多少字了?都会写吗?”
张秀才又问了几个问题,江远水一一答了,把老秀才满意的当场改了主意:“明日,不,今日就与你兄长一道进学。”
“谢先生!”
江德柱与江王氏听了这话就知道成了,喜气洋洋的将束脩奉上,又恭维着说了几句没什么新花样的好话。
“这,这是我们自家做的吃食,请先生尝尝。”江德柱想起来之前女儿教的话,磕磕绊绊的复述出来。
张秀才拒不了,让小仆接了送进后院。
等张秀才忙完一天的授课回到后院用饭,老妻破天荒的打听前面私塾的事。
“今日是何人来访?”
张秀才刚吃完饭还正在进行漱口环节,有些诧异老妻的心急。
这还是自家有食不言的规矩,若是没有,只怕他一进来都问了。
“怎么了?”
“嗨,就是今日松香从前面带回来的吃食,小孙儿喜欢吃,想打听打听哪儿买的。”
“什么吃食?”张秀才问,那么多吃食谁知道是哪一样。
“一包豆,也不晓得怎么做的,吃起来又酥又香又脆。”
这样说张秀才就想起来是什么了,江家送的那包东西。
张秀才把吃食的来历同老妻讲了:“明日让松香去问问远山。”他亲自问多掉面。
松香这一打听不得了,私塾里的熊孩子们都知道私塾里最大的那个哥哥家里有一种好吃的吃食。
好吃到先生家的小孙儿都说好。
“什么,我怎么知道的?”
“我隔壁的隔壁坐的是先生的长孙。”
这一波广告打的,江家的生意又红又火,隔壁一条街都是一股浓浓的酸味。
这一忙,又是大半个月。期间经历了风大不能出摊,下雨不能出摊等各种自然意外,弄得江橙都想在镇上租赁铺子了。
这烧柴做饭太受风雨的影响,风大,烟大,火苗乱飞;下雨直接不能出摊;烧炭又舍不得。但是租铺子又得一大笔钱,江橙又是稳健型的人,支出前必考虑家庭日常开支。简单来说就是买买买之前留钱以应对后续意外。
之前采的蘑菇已经晒干了,江橙觉得是时候去一趟县里了。
江橙寻了个机会指着晒的干蘑菇对老父亲说:“爹,咱们去县里把这些换成钱吧。”
“行啊,这事得同你奶奶商量商量,我就去过一次县里。”
江橙找到正带着杏子转悠着收拾院子的老太太,先帮忙把活做了,等老太太不耐烦要撵她时才问出口。
“有钱还怕摸不到地方?在镇上租个车,来去也快。”
“奶奶你去不去?”江橙邀请老太太同去。
“我老骨头了,就不找罪受了。”老太太不出意外直接拒绝。
等两个学生党回来后,江德柱宣布了要去县里。
“我也想去。”早就得了风声的江桃最先表达。
“我也是。”
“俺也一样!”
等等,二哥你是不是上学上傻了?跟谁学的这是?
江远水:跟你学的啊。
“大哥,娘,我也没去过县里,我也想去。”二婶也没忍住,表达自己的渴望。
江橙看自己娘也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男人。
怎么办?
--------------------
作者有话要说:
注1:硬笔字与毛笔字还是有区别的。
谢谢各位小天使们的收藏,开心*^_^*
第17章 进县城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都去了。
“这两个多月大伙都辛苦了,挑个日子一起去,就当歇歇。”
除老太太不想颠簸受罪以外,其他人都去。
“唉哟,你都不知道,这两三个月可把我累坏了。天天不是在出摊,就是在准备出摊。”江王氏等老太太走了小声表达她的辛苦。
“就是,就没停过。”妯娌一起抱怨。
“谁不是?地里就我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江德柱加入吐槽行列。
不是,好好的饭后茶话会怎么变成吐槽大会了?
“要不,请点伙计?”江橙小声提议。
“不用!”
四张嘴异口同声。
好家伙,那到底是累还是不累?
晚上睡觉前,江橙偷偷问老母亲:“娘,咱们这两个月挣了多少钱?”
江王氏沉吟片刻,拿不准:“大概两三贯钱吧。”
“怎么了?你是不是要用钱?”江王氏小声问女儿。
“不是,我就问问。”江橙没多说。
进县城的时间定在了三月二十九,私塾休沐的时间。
三个生意人甚至想去县城摆摊。
“不是说了去见识见识,怎么还想着干活。”江橙的话说完,大伙都笑了。
这才两个月,就敢进城了。
江家除了两个老男人,其余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头一次。因为人多,江德柱心一横,干脆从车行雇了辆敞篷马车,把受邀同去的江英惊住了。
三奶奶家现在这么有钱了?
江英仔细回忆江橙家这段时间的变化:七婶与九叔九婶在镇上摆摊,江橙江桃两个小伙伴也整天忙的没影。她们如果不找她,她自己根本找不到她们。她们家还在村里收韭菜,收豌豆。这两样东西还能卖出去?
好想和他们一样赚钱,江英默默的吃柠檬。
江英原本不想去,地里正忙着,草都长的比麦子多了。但是江橙想让她去,疑似女主啊,你窝到村里能逆袭吗?
说不定去县里就能遇见“男主”了!
最后还是五奶奶说:“收成不在乎这一天半天,你去卖了现钱是正事。”
傻丫头,橙子凡事想着你,你还不知道往上贴。多在人前露露脸,他们家生意做大了缺人了,咱不就是现成的人。这话五奶奶不敢明着说,只能想着法暗示孙女。
请来的车夫坐在车前赶车,江橙一家和江英挤坐在车板上,孩子们一个个又兴奋又激动又开心,大人们一直上翘的嘴角也能看出来他们的心情。
不过一会儿就都笑不出来了。
车夫操控着马儿跑起来,官道再宽也有坑坑洼洼,颠来簸去刺激的江远水哦吼乱叫,小杏子不懂事,被夹在中间只觉得和荡秋千一样,一上一下好玩,也跟着二哥兴奋的哇哇乱叫。
江王氏妯娌二人紧紧抓着车边的扶手,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俩男人一左一右坐在车夫旁边,手紧紧攥着车身。三个老男人有一搭没一搭的瞎扯。
其他四个人观看周围的风景缓解难受。
江橙则再一次想念前世的各种便捷交通工具,心想等赚大钱了一定要把“自行车”给造出来。其他机动的因为江橙本人不懂所以选择放弃。
花了快一个多时辰,一行人抵达县城的车行。众人互相搀扶着下车,缓了好大一会儿才离开车行照着车夫指的方向直奔大街上。
一路上已经向车夫打听过了,县城分内外城,中间隔着不算大的护城渠。从外到内,居民的地位与收入越来越高。
内城有两条大街,一条东西向,一条南北向。县城所有的铺子与摊贩都集中在这两条街上,越往中心越繁华,物件自然也是顶好的。
循着人声,众人越过城河沟,很快就摸到了集市上。
与青阳镇不一样,县城的各种吃食摊贩用的都是炭火加热,也就没有干柴灼烧产生的浓烟。
此时正是熙熙攘攘时,路边是各色各样的摊贩。有卖花的,卖头绳的,卖胭脂水粉的,卖各种幼童玩的小玩意的,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调料的,卖饼,卖面等各种吃食的。
啊,吃食闻起来比青阳镇的诱人的多了。
还有卖各式铁具,卖小农具,卖杂货,还有代笔写字的,还有算命的……
江家众人一出现,旁人就知道是乡巴佬进城了。
首先,衣着打扮。衣虽是净衣,但款式一看就是几年前的,穷的舍不得穿所以才没洗破没被淘汰。头上身上素净极了,女的都是只扎俩头绳,男的都是用旧布条包头。
其次,眼睛看来看去,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最后,表情,眼神。与旁人视线相遇就怯怯的收回去,啧,小家子气!
江橙也特别好奇,把各个摊贩摆出来的东西都挨个看了。
考察市场,考察市场。
一直从最南端走到十字路口,也没看到有卖菇的。
江英先前提醒过江橙,她奶奶一般都是把蘑菇卖给酒楼。
县城并没有江橙前世的县城那般大与繁荣,江德柱安排两个女人带着孩子们逛街,嘱咐又嘱咐:“这儿人多,看好孩子们,就在街上看看别乱走。看完了回这儿等我们。”
之后江德柱便和二弟带着女儿与江英,江远山一起去找卖家。
十字路口一共有两家酒楼,一家“醉香居”在东北角座北面南,一家“味食苑”在西南角坐西面东。
江橙建议先让她和江英分别去两家店里询问价格,哪家给的多就去哪家。
“那要是一样呢?”杠精江远山上线,收获妹妹一个大大的白眼。
老父亲和二叔都同意了,江橙和英子兵分两路进了酒楼询问。因不到饭点,两人很快就从里面问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