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花跟他握了下手,等着他接着说下去。人也没用夏菊花多等,直接说道:“现在华国虽然在海南和西双版纳都种植了橡胶树,可产量远远供不上需求,我们真的很需要向国外购买。”
“这一次A国有一批橡胶,他们要价三百二十元一吨,比国产橡胶高出了两倍。我们谈了几次,他们都不松口,跟我们希望的价格控制在三百元之内,差的太远了。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想借着夏同志你跟友人们的良好关系,再谈一次。”
杨得田越说,眉头皱得越紧,最后直接拧到一块去了。夏菊花有理由相信,他头上早早变白的头发,都是因为相同的原因。
这让夏菊花心里升起一股敬意,想也没想的说:“那咱们现在就去A国的展位吗?”
杨得田现在完全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哪怕夏菊花参与讲价还是不成,这批橡胶华国也得拿下,想想多花出去的钱得来不易,杨得田的眉头就舒展不开:“走吧,咱们再会会那些人去。”
夏菊花跟着杨得田走,才发现人家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可见级别不低。级别不低的杨得田出面,都谈不下来的价格,自己答应的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就在自我否定间,杨得田停下了脚步,指着眼前的展位对夏菊花说:“那就是A国的展位,你看看里头的人,去过L省的展位没有?”
夏菊花听了真往展位里看了一眼,茫然的摇了摇头:“不记得了。”博览会开始以来,到L省的友人太多,在夏菊花看来长的都差不多,还真分不出哪个是哪个。
杨得田微不可察的叹了一口气,还是带着夏菊花等人进了展位。展位里的人早迎了上来,看起来笑的很憨厚,说着生硬的华语:“啊,杨,我就说你还是会来的。”听起来有点儿欠揍。
杨得田跟人点了点头,那个跟他打招呼的人已经放开了跟他握着的手,一脸惊喜的看向他身后:“哦,夏,神奇的夏,你竟然跟杨一起来了。”
说着又向夏菊花伸出了手。夏菊花冲他微笑了一下,并没有握手的意思——这几天来L省展位的友人不少,几乎每一个都想跟夏菊花握下手或合个影。对于合影夏菊花没啥意见,握手则是能免则免。
而且,夏菊花带着明显抗拒的表情告诉友人,她和杨得田只是偶尔走在一起的。
友人大概也见过夏菊花拒绝别人,对于没能握手不以为意,对于夏菊花郑重声明不是跟杨得田一起的,更不放在心上。而是用生硬的华语问夏菊花来他们的展位,有没有啥喜欢的东西,同样拿出了腰果请夏菊花品尝。
夏菊花拿起一颗放在嘴里,眼神在A国展位上打量着,看不出哪样橡胶,于是便问友人:“我听说你有橡胶,在哪儿呢?”
友人哈哈大笑起来,杨得田脸上则是苦笑了:这个夏菊花看来是真不懂,哪儿有人把橡胶原料摆在展位上的?再说,她刚才为啥强调不是跟自己一起的呢?刚想到这儿,友人已经用手指着一个轮胎,告诉夏菊花,那就是他们的橡胶做成的,很结实耐用。
夏菊花装模作样的上前摸了摸,唯一的感觉是自己按不动,只好问:“那这个咋卖的?”
跟在杨得田身后的翻译,替夏菊花把“咋”的意思翻译一下,又引得友人笑了两声,才告诉夏菊花,他不单卖轮胎,而是要成吨的卖橡胶原料。
夏菊花顺势问他要卖多少钱,友人的目光便扫向杨得田。杨得田不经意的回看他一眼,没有参与他们之间话题的意思。
这让友人不得不想起刚才夏菊花说过,她跟杨得田不是一起的,就有些拿不定主意,报出的还是三百二十块钱一吨的价格。夏菊花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这么贵?你能卖得出去吗,你手里有多少呀,卖不出去压在自己手里,这玩意变质不?”
一连串的问题,又不是友人简单的华语水平能理解得了的,杨得田带的翻译好心的再次出场,原原本本把夏菊花的话翻译了过去。
友人脸上带了些自得:“全世界对橡胶的需求量很大,我不怕卖不出去。我说的价格不贵,是按照国际价格定的。”
夏菊花立刻表示对他话的不认同:“就算能卖得出去,你能保证那些买的人不挑你的毛病,然后给你压价?他们要是收到货不给你钱咋办?”
这个问题一下让友人和杨得田都愣住了,因为两人都知道夏菊花说的问题的确存在:友好国家国力并不强,对本国商人的保护力更弱,他们的产品卖给发达国家的结果,往往是被人挑出不是毛病的毛病,然后恶意压价,甚至因此拒不付款。
正因为如此,友人们才带着一丝侥幸心理,想在华国的博览会上给橡胶找个买主,毕竟有华国这个中介平台在,不用担心血本无归。
可是友人们手里的橡胶量有点儿大,如果分开卖的话成本会增加,不确定因素也会随之增多,这才有了跟杨得田的几轮谈判。
本来一个有心买,一个有心卖,谈起来应该不难。难就难在买的人出的价格,达不到卖家心理预期,一直无法谈拢。现在夏菊花一个只知道编东西的人,都能看出卖家存在的问题,让友人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自己不把橡胶卖给华国,还有人能一下子吃下这么多橡胶,或者说肯用他的心理价位吃下吗。
而提出问题的夏菊花,凭借的都是上辈子看电视的经验,九十年代的电视节目里,可没少报道发达国家掠夺非洲国家能源,她在看电视剧的空档就听了不少。
杨得田看了友人一眼,想说什么又停了下来,要听听友人咋回答夏菊花的问题。不想友人直接问:“那么夏,你想买下我手里的橡胶吗,我可以便宜一些卖给你。”
自己谈了几次没谈成,友人竟然想直接把橡胶便宜卖给夏菊花?她象是买得起那么多橡胶的人吗?杨得田眼里闪过一丝嘲弄,看在友人眼里就是他跟夏菊花有着竞争关系。
两人之间为啥出现竞争关系,友人不关心,他反而乐见这种竞争关系存在——来到华国之前,友人也了解过华国的局势,知道其中有一些思想碰撞。如果杨得田跟夏菊花存在竞争,说不定他可以利用这份竞争关系,把橡胶的价格卖得理想些呢。
夏菊花也觉得友人是在开自己的玩笑,毫不犹豫的说:“可以呀,你多少钱卖给我?我可没啥钱,你要是卖的贵了,我就不买了。”
“三百块钱。”友人想试试杨得田跟夏菊花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竞争,咬了咬牙报出让杨得田想吐血的报价——上一回杨得田报出的最后价格就是这个,可友人愣是不同意,今天竟然直接开给了夏菊花。
更让杨得田想吐血的话是夏菊花说出来的:“是你们A国的货币吗?”
“不,不,不。”友人坚决的摆手,A国货币对人民币的比价,还不如G国,近乎五比一的比价,他要是按这个价格卖的话,连回国的路费都赔没了。
夏菊花还一脸不解呢:“不是都按照你们本国的货币报价嘛,我刚才买腰果,他们报价就是按本国报价的。”
杨得田很想提醒夏菊花一句:同志呀,你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谈判,请不要这么随意好吗?
友人已经开始怀疑夏菊花是不是真的想买橡胶了,可人是他招呼进来的,话也是他刚刚出口的,只好无可奈何、费劲巴力的给夏菊花解释着他手里大量的橡胶,与夏菊花在G国展位上论斤称的腰果之间的不同。
夏菊花那边又突发其想了:“干脆我回去问问G国的友人,看他们手里有没有橡胶,要是有的话,说不定能给一个我接受的价格。”
第124章
如果不是对夏菊花编织品的好印象打底,友人真会把夏菊花从自己的展位里赶出去。可几分钟前他才盛情邀请夏菊花参观自己的展位,现在撵人实在说不出口。
再说友人知道,G国还真的有一些橡胶存量,只是还不到他手里橡胶量的四分之一,而跟他谈判未果的杨得田,同样是出于运输成本和不确定因素的考虑,暂时没有与G国人接触。
没错,到现在友人的最终目标还是杨得田,给夏菊花报价,不过是想刺激杨得田的购买欲。
用余光观察着杨得田的反应,发现他似乎在看戏一样平淡,似乎笃定自己与夏菊花的谈判不可能成功,这个认知让友人越发警惕起来——在非洲的友好国家比较集中,出产的东西也差不多,如果杨得田跟自己谈不下来的话,费上一些工夫、多承担一些风险,不是凑不齐需要的橡胶。
杨得田一脸看好戏的样子,是不是已经把橡胶凑齐了?
“杨,”友人决定不再理会夏菊花,而是向杨得田挤出一个笑脸:“夏,不会谈判,她没有钱,不如我们再谈一谈。”
杨得田笑了:“我们华国有一句古话,做买卖讲究先来后到。夏菊花同志正在跟你谈着,我现在跟你谈对她太不礼貌了。”
一心尝着腰果的夏菊花很想说:我不需要你的礼貌,还是你跟他谈吧,接下去自己还能说点儿啥呀?
有着同样想法的,一定包括被迫不停反思的友人,他向夏菊花摊了摊手:“夏,我想我们的谈话,可以结束了。”
夏菊花还得强装不解:“为什么,我觉得我们谈的很愉快,你究竟准备多少钱把橡胶卖给我?”
哪怕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人觉得不礼貌,友人还是压抑不住心里的怒气,有意想为难一下夏菊花:“如果你现在可以付我百分之十的订金的话,那么我可以以二百九十元一吨的价格,把五万吨的橡胶卖给你。当然,是人民币,你觉得怎么样?”二百九十元一吨的话,他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利润。
挺好呀。
夏菊花用余光扫了一眼杨得田,见他向自己微微点了点头,很有信心的对友人说:“二百八十块人民币一吨,如果可以我马上付订金。”没办法,讨价还价刻进骨子里了,夏菊花近乎本能的开口还价。
本来就带着些难为人意思的友人,认为夏菊花是因为拿不出订金,才往下压价,看向她的目光里带着蔑视:“可以,但是我要求你在十分钟之内拿出订金。否则,你就要按双倍赔偿我的损失。”
说完,他竟然对着自己的同伴嘀咕了几句,拿出几页写满字的纸来,在上面空着的地方写上了几串数字,递给夏菊花。
夏菊花很淡定的又一次麻烦杨得田带来的翻译,请他给自己念了念上头的内容。数量、价格、交货日期都很清楚也很详细,翻译特意小声告诉夏菊花,内容没有问题,时间规定、不到货赔偿也很合理。
这是杨得田带来的翻译,夏菊花自然相信他说的话,看了友人一眼,平静的在翻译的指导之下,在该签的地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后的夏菊花,友好的向友人点头,却把手伸向杨得田:“是不是可以给他支票?”她记得上辈子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做买卖需要的钱多,主角掏出支票就行。
杨得田既然让她跟友人谈价格,应该跟电视里的主角一样,随身带着支票吧。
跟着杨得田过来的随行人员同时被友人的报价惊呆了,二百八十块钱一吨,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价格呀。就连见惯了起伏的杨得田,也没想到夏菊花能把价,不,是友人能报出这样的价格,全都没注意到夏菊花伸过来的手。
而友人,完全被夏菊花这种无视自己的操作惊呆了——你刚才不是还告诉我,你跟杨得田不是一起的嘛,为什么现在伸手向他要支票?!
“杨同志。”得不到回应的夏菊花有些急了,不会是不能用支票吧,那她不就得按两倍订金钱赔给这位友人?让她算算五万吨乘以二百八十块是多少,再乘以百分之十又是多少,还得再乘以二……
夏菊花的脸一下子失去了血色,她一时算不出具体金额,却知道编织品这些天接到的订单,一定不够赔的。
想到这个后果,夏菊花看杨得田的眼睛都要冒火了:现在的杨得田,不应该跟电视上演的那样,直接一张支票甩到友人的脸上吗?咋自己都叫他了,他还一动不动呢?
夏菊花盯着杨得田的目光实在太沉重,他想感觉不到都不行。定睛一看,夏菊花眼睛里已经有火苗在燃烧,杨得田终于回过神来,明白自己要是再没有动作的话,夏菊花敢当着随行人和友人的面,骂他个狗血淋头。
虽然没见过夏菊花发火,杨得田却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能变成现实。
于是他清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失态,向随行人员中的一个看了一眼,那人也醒过神来,却还不敢想信自己刚才听到的,意意思思的递过一张支票来。
夏菊花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这东西好象跟电视里演的变化不大,应该能顶用。不过她还是看向身边的翻译,征求他的意见:“在上头填上数就行了?”
翻译同志应该见过更大的风浪,一直保持着得体的笑容,现在还能提醒夏菊花:“不是随便填的,上头得有大写、小写,还得有单位名称和日期。还是让小王写吧?”
术业有专攻,夏菊花此时当然不逞能,由着掏出支票的小王填好支票,才递给友人。
如此操作,友人再好的脾气也得发火,何况从他刚才为难夏菊花就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抖着手里的支票:“夏,这不是你的。”
“咋不是我的?”夏菊花一脸无辜的问:“这支票不不我递给你的,还是上头的数不对,你拿着这张支票取不出钱来?”
“不能,不可以,这不对。”友人的华语词汇量堪忧,只能一遍遍重复着这几个字。他的一个同伴凑了过来,仔细看了看支票,又把本国翻译叫过来,指着支票叽哩咕噜说了一通,然后三个人凑到一起,声音低了下来,语速却都挺快。
夏菊花不由看了翻译一眼,翻译小声告诉夏菊花,凑过去的友人在劝跟夏菊花谈判的友人,翻译也告诉友人合同已经签了,夏菊花也已经把钱付了,如果友人反悔的话,赔偿两倍定金的就变成了他。
一句话又让夏菊花眼里冒光了,她巴不得友人现在就反悔——想想刚才支票上填的数字,平安庄的妇女们得编多少年的编织品,才能赚到呀——跟友人签合同的是她,赔偿金也应该由她拿吧?
世界上的事儿,往往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被夏菊花激怒的友人因为希望得到赔偿,所以赌气跟夏菊花马上签了合同。而夏菊花的希望,没等升多高就被戳破了。
友人竟然同意了同伴的意见,表示会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将橡胶运送到华国。不过有脾气的友人,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将来的提货人,必须是夏菊花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