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先生方才为何一直盯着我妹妹身边那个新来的丫头?”
作为教书授课的先生,总是盯着主家的丫头看,还是府中姑娘身边的丫头,这可太失礼了。
贾先生不想会被林瑶问责,但他却不敢让林瑶误会他看中了府中大姑娘身边的丫头,忙起身开口解释,“公子误会了,我方才一直盯着那个丫头看,只是觉得有些像故人之女。”
“故人之女?”林瑶心中一跳,有这样的巧合?他皱起眉,不太相信的看着贾先生。
贾先生也看出林瑶眼中的怀疑,不由苦笑道,“我可真的没有骗公子,我这位故人是姑苏阊门一带的望族,姓甄,年过半百才得了一女,取名英莲,这英莲眉心有一颗米粒大小的胭脂痣,但她五岁那年被人拐去,至此下落不明,不上两月,一场大火将我这故人的家烧了个精光,我那故人只得带着妻子投奔岳家,又过两年便出家不见踪影,我当初外任大如州,正好是故人岳家所在,故人之妻当时尚在,还托我帮忙找她女儿。”
似乎是怕林瑶不信,贾先生一口气说了很多,恨不得将他知道的都告诉林瑶。
这些信息都很完整,完全不像是胡编乱造的,何况还点名了是姑苏阊门一带的望族,姓甄,只要派人去查,很快就能证实这话的真假,贾先生完全没必要撒一个那么容易被拆穿的谎言。
既然他这么说了,想必是确有其事。
故人姓甄,闺名英莲,眉心还有一颗米粒大小的胭脂痣。除了姓甄这点不能确认,名字和那颗胭脂痣,可以说都对上了小莲的特征。
若贾先生真有这样一位故人,还真怪不得他一直盯着小莲看。
第13章
“是我错怪先生了,实在对不住,我向先生道歉。”林瑶躬身一礼,表示歉意,而后解释,“不瞒先生说,舍妹身边这个新来的丫头不是府中的丫鬟,是我昨日从拐子手里救下的,她说不记得小时之事,只记得名字里有个莲字,方才先生说故人之女名叫英莲,我觉得小莲说不准就是先生那位故人被拐的女儿,还请先生告诉我,您那位故人之妻现在何处,可否请她来认人?”
贾先生解除了林瑶对他的怀疑,整个人就轻松了下来,待听完林瑶的话,他苦笑道,“这怕是不成,上个月我受到夫人来信,提到我那位故人之妻已经病逝了。”
封氏年过半百才生下甄英莲,本就伤了身体,家里遭了灾投奔娘家,夫君又跟疯道士出家不知所踪,她只能自己做活贴补家用,因此不上几年,身体就彻底垮了,回天乏术。
林瑶原以为很快就能让小莲和家人团聚,不想却得了如此噩耗。
他现在倒不希望小莲是贾先生那位故人之女了。
林瑶揉了揉额角,问道,“那甄家可还有什么人?或是亲戚?”
见林瑶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贾先生叹道,“我很理解公子想帮忙的心意,但我这故人本就是老来得女,家里的长辈也都没了,他那个岳家也是个靠不住的,若这丫头当真是英莲,送她去亲戚家里,倒不如把她留下来。”
林瑶闻言默然,他明白贾先生话里的意思。
若小莲当真是甄家之女,如今父母皆亡,她又是从小被拐卖过的,想必亲戚家里都传遍了,即便送了回去,也会遭人非议。婚事什么的暂且可以不提,单说那些亲戚们,虽说是亲戚,但这些年来都没有见过小莲,感情肯定是没有的,说不准遇到个心肠歹毒的,小莲的下场怕比遇到拐子拐卖还要凄惨百倍。
如此一来,还真不如听了贾先生的,把人留下来。
可真把她留下来,非亲非故的,以什么身份留下来呢?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可小莲跟咱们家非亲非故,若留下来,以什么身份留下来?”让她做黛玉的丫鬟?若不知她从前的身世倒也罢了,明知她是被拐的乡宦之女,总觉得有些不厚道。
贾先生见多识广,林瑶这点心思他一眼就看穿了,说到底还是人年轻,没经过事,处理这样的事情没有经验,心思单纯了些。
“公子不必觉得愧疚,能遇上你,已是那丫头的幸运,要不然还不知往后会被拐子卖到什么样的人家遭罪呢,”贾先生宽慰道,“林家家风清正,因此府里的下人也没那些偷奸耍滑的,哪怕是在林家做个丫鬟,也比被拐子卖了强。”
林瑶看了贾先生一眼,眉头微蹙,并不接话,心里却隐约对这位先生的品行有了质疑。
既然称是故人之女,想必那位故人是这位贾先生的旧友,过了四五年都还记得故人之女,想来关系还不一般,可今日这形势,要不是他看出不对,主动问及,贾先生究竟会不会说出小莲是他故人之女这件事呢?
他心思急转,过了一会儿,心神平复,淡淡的道,“先生,我们继续上课吧。”
贾先生隐约感觉到林瑶对他的态度有些冷淡,不过他也不甚在意,他原也不过是来教林瑶读书的先生,又不是来跟林瑶交朋友的,孩子嘛,都是这样一句话让他不高兴就要变脸的。
一天的课业结束,林瑶便直接去正院书房找林如海。
“这么急急忙忙的过来找我,有很重要的事?”
林瑶把从贾先生那里问到的消息都告诉了林如海,林如海听完,有些惊异,“竟这么巧?你救回来的那个丫头,正好是贾先生的故人之女?”
“起初我也觉得只是巧合,但贾先生说的那些特征,都对上了小莲身上的特征,小莲十有八九便是贾先生那位姓甄故人的女儿。”林瑶道。
林如海微微点头,不止林瑶这么想,他听完了林瑶详细的说明,也觉得小莲就是那甄家女。
只是,如今甄家已经没人了,也就是说,小莲已经无处可去。
“不管怎么说,还得等官府那边的消息,若是官府那边能查到拐子从哪里拐走的小莲,也能更进一步的确认小莲的身世,”林如海想了想,道,“今天的事,你先不要跟小莲提。”
“我知道了,父亲。”林瑶应了一声,转而道,“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想问父亲。”
“什么事,说吧。”林如海道。
林瑶正色道,“我记得父亲曾告诉我,贾先生是考过进士,当过官的,可是?”
“确实如此,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林如海疑惑道。
林瑶把之前贾先生劝他的话原复原说给林如海听,然后道,“我就是忽然想知道,贾先生是因为什么被革职的。”
林如海被问得愣住,这他还真没查过,只考校了贾先生的学问,确认学识极好,便请了回来给两个孩子做先生。
但如今,他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欠考虑了。
林瑶原复原的把贾先生劝他的话复述给他听,又问他贾先生是因为什么被革职的,这不摆明了质疑贾先生的品行吗?
林如海眉头紧蹙,一时无言。
“还请父亲派人去姑苏阊门一带打听打听甄家的消息,虽然过去了几年,但甄家既然曾经是当地望族,想必还有人记得他们家,贾先生明明是胡州人士,如何认得姑苏阊门的望族甄家老爷?贾先生说是故人,但我觉得,这其中大有问题,贾先生必然隐瞒了什么。”
一旦对一个人生出了反感和怀疑,这些负面的感官,如果没有被消弭,就会成倍的递增。
林如海听得眉头紧皱,“这……”无缘无故的去调查贾先生,这似乎有些不妥,但林如海也担心贾雨村品行有问题,到时候害了他一双优秀的儿女,思及此,顿时坚定了心思,“此事我会派人去姑苏探听,你安心读你的书,别的事不用操心。”
“是,父亲。”得了林如海的准话,林瑶微蹙的眉头松开,起身,“那儿子回去了。”
“去吧去吧。”
等林瑶一走,林如海便叫了许章来,吩咐他去姑苏阊门查查甄家,还有甄家和府中先生贾化的渊源,查得到最好,若是实在查不到,那就罢了。
许章虽然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何要去调查什么甄家和府中贾先生的关系,但既然老爷吩咐了,他自然是要照办的。
过了三五日,衙门那边传来消息,被抓的拐子已经招认,口供抄录了一份送到了林府。
当时林如海正好去了盐院处理盐务,尚未回府,口供就送到了太太贾敏跟前。
得了东西,贾敏就让人去请林瑶,至于黛玉那边,没有通知。
林瑶到了正院,给太太问了安,贾敏便主动将口供给了林瑶,“这是知府衙门刚刚送来的,像是一份口供,你前些日子不是刚救回来一个丫头吗,或许跟她有关。”
林瑶接了口供,拿起就看,口供上写得清清楚楚,被抓的人已经承认自己是拐子,说小莲是他在四五年前元宵佳节时拐回来的,就在阊门一带,小莲是谁家的姑娘他起初也不知道,但后来听说甄家丢失了女儿,女儿眉心有颗米粒大小的胭脂痣,他就连夜带着甄英莲跑到了扬州,一直养到今日。
好的,拐子这份口供锤死了小莲的身世,正是贾先生那位故人之女,甄英莲。
见林瑶看了口供,不但不开心,反倒神色更沉重了,贾敏不由道,“口供我看了,那拐子不是已经说出那丫头的身世了吗?你怎么还一脸不高兴?”
林瑶把口供一折,在贾敏身边坐下,将前几日从贾先生那里问到的消息全告诉了贾敏,“甄家的人都没了,家资也被一把火烧光了,连爹娘都亡故了,想必外祖父母也都不在了,即便如今身世查明又有什么用?小莲已经无处可去了。”
“贾先生居然认得小莲的父亲?这真是巧了。”
林瑶不欲多提贾雨村,他道,“还请母亲暂时不要把小莲的身世告诉她。”
那丫头可一直盼着能见到自己的亲人,重新拥有一个家呢。
若从前没有希望,倒也罢了,给了她希望再给她绝望,林瑶真怕她受不住,一时想不开……
贾敏闻言,心思一转就知道林瑶在担心什么,笑道,“我省的,你放心吧。”顿了顿,道,“但一直不告诉她,也不是个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她?”
“我还没想好,再等等吧。”林瑶心情沉重的道。
贾敏知道林瑶主意正,在一些事上愿意让林瑶自己做决定,比如今日这件事,她就不打算干预。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我相信你。”
林瑶素来稳重,自打到他们家,还真没做过让她担忧的事。
从贾敏这里回去,林瑶无心读书,一直在想甄英莲的事,等林如海回来,林瑶忙去见林如海,把口供也给林如海看。
林如海看完,感慨,“也是个可怜的丫头。”
第14章
“父亲派去姑苏调查的人,可有了消息?”
正感慨的林如海闻言一怔,旋即道,“哪儿能这么快就有消息?我派去的人怕是才刚到姑苏的地界,”说着他揉了揉林瑶的脑袋,道,“瑶儿为何对贾先生成见如此之深?难道就因为英莲之事?”
林瑶听得一愣,“什么?”
“几日前,你告诉我贾先生和甄家之事,又劝我派人去姑苏打听甄家的消息,不就是因为贾先生劝你把英莲留下当丫鬟,令你质疑他的品行吗?”林如海道。
林瑶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这么容易被看穿,他怔了怔,才道,“儿子质疑贾先生品行,并非是因为他劝我留下英莲,”顿了顿,“英莲家中亲人俱亡,亲戚们同英莲素不相识,毫无感情,如何会对寄人篱下的英莲好?我知贾先生劝我留下英莲的建议是对的。”
“既然如此,为何你对贾先生成见如此之深?”林如海有些疑惑。
“贾先生说英莲之父是他故人,但英莲之父甄老爷是姑苏阊门本地的望族,而贾先生据我所知是胡州人士,贾先生今年至多不过四十多岁,而英莲是甄老爷年过半百之后才得的,英莲已有九岁,其父必有六十高龄,贾先生并非同龄,又不是同乡,如何认得甄老爷的?”
林如海颇感意外,他这继子看着纯善,没想到脑子却是个不笨的,也并非好糊弄之人。
他没打断林瑶的话,默默继续听他分析。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贾先生是在赶考途中,路过姑苏阊门,因此而认得贾先生,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但过了四五年,贾先生还能认出英莲,想必当初同甄老爷是深交过的,贾先生曾同我说过,甄老爷已经出家,而甄夫人也已经病逝,甄夫人娘家那边的亲戚并不可靠,贾先生若同甄老爷不熟,何故对甄老爷家甚至甄老爷亲戚家的事知之甚详?”
林如海听得这里,不由皱起眉,如此说来,贾先生和甄老爷之间还有什么事被隐瞒了。
“儿子推测,贾先生赶考途中许是病了,或盘费不济,因而在阊门落脚,继而认识了甄老爷,而甄老爷既然能成为阊门当地的望族,家中即便不富贵,也必然家风清正,当家老爷更是在阊门一带颇有名气,贾先生可能受到过甄老爷的帮助。”
林如海神情肃然,若真被林瑶猜中了,贾雨村此举可不太厚道。
虽称不上恩将仇报,但如此品行,也着实令人堪忧。
“当然,贾先生受过甄老爷的帮助,仅仅是我的猜测,并不能当做实证。儿子便当甄老爷是资助了贾先生上京赶考,贾先生知道故人之女被拐走,如今认出,却劝我将小莲留下当丫鬟,还道是小莲的幸运,这就让儿子有些心里难受。”
林如海眉眼舒展,笑道,“是否觉得贾先生在奉承我林家?”
“有些这种感觉,但这并不会让儿子讨厌贾先生,或许是小莲的身世过于可怜,贾先生让儿子留下她当丫鬟,儿子心里着实不舒坦,贾先生也让儿子觉得……为人不够真诚。”
林如海看着情绪恹恹的林瑶,知他还不曾见识过人心险恶,不由一叹,揽着林瑶坐在软榻旁,语重心长的道,“世间之事,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贾先生这种人,你或许觉得他不够真诚,不够厚道,甚至不够正直,你可以为此不喜他,甚至讨厌他,但这并不代表,贾先生他就是个恶人。”
林瑶眉头紧蹙,“儿子不是觉得贾先生不帮英莲,就是坏人,我只是……”
“我知道,我明白,”林如海摸了摸他的头,笑着叹道,“你只是觉得,贾先生不应该对英莲如此漠视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