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分。
根据刚刚发布的分数线,她刚好超过一本线十来分,这无疑是她有史以来考过最好的一次!
顾盼先是愣了几秒,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后才挂掉了电话,她看了看四周,有些遗憾身边无人一起祝贺,不过自己欢呼一下也可以呀?
下一秒她大声地欢呼起来,原地跳了好几下。
然后赶紧给妈妈打电话报喜,朱女士接到电话时语气也小心翼翼地问她是不是查到分了,在听到结果之后也是喜不自禁,连连说太好了。
“想吃什么,晚上回来给你做!算了,我闺女考这么好还在家吃什么,走出去吃,妈妈请你,想吃什么随便说!”
“我想吃牛排。”
“必须吃,下班回来就带你去!”
朱女士喜气洋洋地挂了电话,顾盼傻笑着一蹦一跳地回到电脑前,询问王晨的分数。
王晨的成绩向来比自己好,她觉得自己都能考这么多,王晨肯定能过600分吧。
果不其然,对方比她高了整整五十多分,考了621。虽然说还没达到去年科大的分数线,但是也是非常厉害了!
陶老师也在群里询问同学们的分数,考得不错的同学大多数都第一时间在群里报喜了,顾盼也说了自己的分数,从群里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她考得算是不错,老师也夸她这次可以说是超常发挥了。
分数一出来,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她实在是无心顾及其他事情,此刻她只想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高三那些辛苦的日子还历历在目,每一个挑灯夜读的晚上,每一次濒临崩溃的瞬间,今天的分数真的是用无数汗水和泪水浇铸而成的。
请允许她骄傲一下。
晚上她高高兴兴和妈妈出去吃了牛排,吃饭的时候妈妈问她有没想过报什么学校。
这个问题顾盼之前一直都没想过,她不像王晨那么有目标,而且她也不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出远门固然很有新鲜感,但却没有留在熟悉的地方令人心安。
此时她能想出无数个留在本地的好处,比如可以每周回家,对当地熟悉不会被出租车司机载客,每年可以剩下不少路费等等等等……
最关键的是,可以留在故乡。
朱女士得知她的想法后也很高兴,做父母都是矛盾的,既想让子女出人头地,又希望她们能陪伴在自己身边。
虽然很高兴,但她嘴上却说着:“你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恋家,我就是把你宠坏了,家务也不会做,一个人去上大学还真不知道要出什么岔子,算了,还是留在本地吧,万一有事还能回来找爸爸妈妈帮忙。”
以前顾盼觉得世界的尽头是高考,只要考完试一切烦恼就没有了,奋斗三年好不容易翻过了这个坎儿,她才猛然发觉原来一山还比一山高,高考后还有一个折腾人的东西,叫做选专业!
既然想留在本地,那也就没几所学校可以选了,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要读什么专业呢?
第61章 志愿 为自己这场无疾而终的感情画上句……
在这件事情上, 她父母显然比她更上心,朱女士只要一下班就开始抱着那本报考指南翻阅,她爸爸也是以一天一个电话的频率密切关注此事。
朱女士的想法就是让顾盼跟她一样学会计, 理由就是好找工作,且工作稳定,算是一个铁饭碗。而她爸爸的想法则是学工科, 搞技术的人永不落伍。
但顾盼既不想当会计,也不想搞技术。她妈就让她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喜欢什么。可她高三几乎断了所有的兴趣爱好,哪有这个时间去培养和接触呢?
顾盼在家里冥思苦想了几天, 最后看着一书柜的各种名著小说忽然悟了。
她跑去跟她妈说,她想学小语种, 本来她对外语一直就很感兴趣, 英语成绩也不错, 但光是学英语实在是太平淡了, 不如去考虑学学其他国家的语种。
朱女士在和丈夫交流后也同意了, 小语种的人虽然就业面小, 但是学的人也少啊, 起码也算是门技艺了,实在不行也可以去培训机构当老师嘛!
于是在填志愿那天,她在第一志愿上填写了本市工大的法语专业, 第二志填了另一所学校的俄语专业。
而王晨则选择了北方某所重点大学的心理专业。
“心理学, 听上去好酷啊!”
“没你想的那么炫酷,我觉得所有讲究理论的学科都很无聊,你肯定受不了的,不过这是我的梦想。”以前她就买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书回来看过, 接触过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对这个是感兴趣的,所以这一次她想好好学学。
“我觉得你学外语挺好的,全球用法语的人也不少,经济全球化需要法语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多的。”
“嘿嘿,我也觉得挺好的,不过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分开了。”一想到这儿顾盼就有点伤感,这三年来她几乎跟王晨形影不离,她不在了自己可怎么办呀。
王晨心中也是有万般不舍,但这就是长大的弊端,得到自由的同时总得放弃点什么。她安慰顾盼:“我逢年过节肯定要回来的呀,而且平常也可以在网上聊天,打电话啊,想见面肯定能见面的,再说了,我们都见三年了,你不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