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政把吕不韦召到章台宫,直截了当地问他那条关于纳粮赐爵的政令。
吕不韦对阿政能知道这条政令并不觉得奇怪,眼前的少年秦王政聪慧异常,无论是为他讲学的博士或是他的同学,他总能从那些人口中听到外界的消息。
吕不韦不慌不忙,拿出了他草拟的文书,请阿政过目。
阿政仔细看着文书上的内容,和熊发传来的消息并不完全一致。吕不韦确实草拟了纳粮赐爵的政令,但那些纳粮的百姓虽然能得到爵位,但并不能得到良田房屋和奴隶,最多能免除一些劳役,并没有真正的实权。
吕不韦解释道:“王上,蜀中的粮食虽然能应对此次关中的大旱,可也不能次次都依靠蜀中的粮食补给关中。更何况,秦国军中粮食的补给不能断,是以臣才想出了这个法子补充军粮,并无动摇秦国立国根本之意。不知王上听信了哪个小人的谗言,竟然这样污蔑臣对秦国的一片忠心?”
阿政对吕不韦的这番话,一个字都不信,他问道:“既然如此,吕相为什么不和朕商量一下,再将法令颁布?”
吕不韦作出诧异的样子,道:“王上,臣已经将这件事和王太后说过了,难道王太后没有转达给王上吗?”
事情绕来绕去竟然绕到了赵姬的头上,阿政当然不能当着吕不韦的面说自己阿娘的不是,他指着那份政令补充道:“纳粮赐爵的最高爵位,不能超过第四等的不更爵。”第四等爵位之上的第五等,就是拥有实权的大夫了。
吕不韦捏着竹简的手紧了一下,应声道:“臣遵令。”
吕不韦毕竟手握国政大权,阿政也不想把他逼得太紧,让人上了茶点,摆了棋桌:“朕还记得幼时阿翁曾经教过朕下棋,趁着今天天光正好,阿翁陪朕手谈一局吧。”
有了阿政的这个台阶下,吕不韦脸上也浮现了笑意,和阿政对弈起来,顺便聊起晋阳平叛之事,他道:“蒙将军如今已经平定晋阳,王上觉得是将他召回,还是继续对外作战?”
阿政笑道:“朕还等着蒙骜将军夺回二十七城,将他的上卿之位拿回去呢。若是秦国想要继续出兵,阿翁觉得应当先攻哪国?”
吕不韦跟着笑道:“六国之中,韩国国力最弱,自然应当先攻韩。”
作者有话要说:
韩国:怎么倒霉的又是我?
郑国:修水渠,修水渠,修水渠,咦,怎么打起来了?
欠15号的更新:0/1,作者高估自己了,努力找时间补
1.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来自网络
2.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见《史记》,不过史记中发生在秦王政四年,请勿当成真实历史)
第36章 特训
韩国在六国之中一直是最弱的存在,所以无论是阿政还是吕不韦,对外攻城略地的第一想法就是攻韩。
韩国在韩昭侯时期有过非常短暂的一段辉煌崛起,当时的韩昭侯和秦国一样,实行变法图强,任命申不害为相邦,确实收获了一些进展。只可惜,韩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韩国一直处在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的包围之中,福气太大,被四个国家轮流揍。
之前的几年里,韩国已经被秦国夺走大半的城池,这次蒙骜再次出兵攻韩,想必韩国距离亡国已然不远。
和吕不韦商量好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阿政送走了吕不韦,他站在高高的章台宫上,整个咸阳城都在他的脚下,那些在城中四处活动的百姓、工匠、商人、卫兵,渺小得就好像蝼蚁一样,机械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又乏味的工作。
秦国志在天下,他终将成为天下之主。
只可惜,帅不过三秒就被人破坏了。
“崽,你那里的气候应该是秋天了吧,站在这么高的地方应该很冷吧,记得多穿点衣服。”
阿政叹了一口长气,拖长了声音道:“我、知、道、啦。”
远处安静等待传唤的侍女听到王上的声音,以为是他有所吩咐,连忙上前等待。
阿政自知是自己刚才和阿橘说话的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挥手叫她下去。
刚才阿橘说秋天了,他记得秋天好像要做什么事情来着?
是什么事来着?
然后,等到第二日大朝会的时候,阿政就想起来需要做什么事了。
秋天到了,到了秋狝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