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一志把余生带出红星生产队,他在朱家住了五年,直到考上医专上学离开。
可以说余生就是朱安、朱静的家教老师和兄长,关系很是亲厚。
后来三个人自然而然的就聊到余生的家世。
朱安、朱静走了以后,苏音半夜竟然梦到了余生敲门,自己起身去开门。
掉下床的苏音从梦中醒来,窗外月色皎洁、屋里寒冷孤凉,铁炉子里的火熄灭多时。
余生在时,半夜会起来给铁炉子换过新煤再睡下。
第二天苏音起得早,先到的仓库,把存折上的钱又汇入基建系统一部分,兑回来二十袋水泥、十捆油毡纸和用来烫房顶的沥青。
她准备接下场部学校翻新教室的工程,物资赠送,只收干活的工钱,为学校省下一笔开销。
苏音另外又从系统里兑出了两套塑钢窗。
虽然这时候的建筑用的都是木制的门套和窗套,可是在比较大的省会塑钢窗虽不普及还是能见到的。
朱一梅校长的办公室实在太破旧了,太阴暗了,还不在今年翻修的名单里。
苏音大胆的想给朱校长换两组大一点的塑钢窗,阳光照进来的多些。
挑来拣去,苏音又从备品库俩挑出几本旧版的安全手册和建筑学最早期的大学课本,码齐放到办公桌上增加大家的知识层面。
唐娟、柳三和隋二军来时苏音正站在仓库门口神色忧郁,望着天空。
隋二军:
“怎么了,苏音,咱这队伍越来越壮大,你该高兴啊?”
柳三:
“苏音,你是愁没工程养活不了咱这些人吗?没事,何一帆那要不成,我和二军两个天天趴零工市场,接货连带销售物资。”
苏音笑了,别说柳三说的办法真不错,零售带活,还能扩大影响,看来给柳三定技术方面的工作方向不对,他脑瓜活适合跑业务。
苏音:“我不是担心咱们几人,咱们班同学家境不好的多吗?”
柳三:“这个……怎么说呢?咱们上初二那年,BBZL场部要成立一个小工厂,就从下面各生产队招收了不少有手艺的职工,这些职工子弟很大一部分分到了咱班。
后来这小工厂也没办成,半路出了什么问题,就一直拖到现在。
那些招来的职工想退回原来生产队,各个生产队都不接收。
场部这些年也是人员爆满,招收来的这些职工没有空置岗位安排,现在每个月只能拿最低生活费。”
苏音;“最低生活费,那是多少?”
唐娟:“每月每个职工8块钱。”
“8,8块钱?”还不够半杯奶茶,好在是八十年。
苏音:“你们家里老人都是?”
“嗯,”唐娟、隋二军、柳三依次点头,
“我也是!”老武伯和徐大叔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我们那批招来的有三十多人,现在定岗的只有一少部分,其余的都和我一样靠打零工维持。”
见大家到齐了,苏音坐下招呼了一声开会,几个人围拢坐在办公桌的四周。
“长话短说,大家既然都同意跟我一起干,我先谢谢大家的信任。”
“有件事要和大家商量,在商量这件事之前,我们大家要把我们各自的岗位和职责、待遇谈论明白。”
二老三小端坐椅子上,每个人面前的水杯里热气氤氲,透过弥漫的水雾,苏音依稀看到了自己实习工作期间,第一次参加工地工棚会议的情景。
这一轮商议很快每个人的分工都明确下来,只是最后定工资待遇时,大家都不同意苏音的安排。
“好了,就这么定了,每个月每人固定五十块钱,奖金是每个月毛利拿出其中的两层给大家平分;
另外徐大叔和老武伯作为技术人员,每个月额外有十块钱的岗位津贴。你们三个以后按照各自的职务达到相应的级别也一样享受岗位津贴。”
“老伙计,没想到咱俩这老不死的还挣上高工资了。”
“是呀,比我在大学时的工资还高,苏经理,这不行太多了,我们每个月三十块钱够花,够全家花。”
“是呀,苏音,咱们这还没赚钱呢,你就给定这么高的工资,不妥,我不同意。”
唐娟举了举肉肉的小拳头,柳三和二军一起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