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知道姑娘和太姨娘关系不一般,可姑娘孝顺,太姨娘也该考虑考虑姑娘的处境才是。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平时在外走动,若被人知道与她的关系,以后如何自处?
“还有老夫人那,老夫人可是拿姑娘当亲孙女看待,她叨扰姑娘不打紧,可若是惹得老夫人心里不痛快,最后吃苦受气的不还是姑娘您?”
无双喝了几口水,复又靠了回去,耳边是白露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她心里也乱得厉害。
其实如果按血脉来算,太姨娘才是无双的亲祖母。
太姨娘是老长阳侯的妾室,生有一子,也就是无双的爹郿战。
郿战战死后,其妻苏氏殉情而亡。
无双当时年纪太小,又因父母双亡生了场大病,失去记忆。她二叔也是现长阳侯郿宗,怜她幼年失怙,便将她收养在自己膝下,当亲生女养着。
所以在十岁以前,无双是不知道自己父母另有其人,一直以为自己是二叔的亲生女。
那时她唯一感觉有些异常的,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被人带到京郊的庄子里去见一个老妇人。
一直到后来无双再大一些,才知道这个老妇人,就是太姨娘,也是自己亲祖母。同时她也知道了自己并不是‘父亲’的亲生女,而是二房的孤女,因父母俱丧,才被二叔收于膝下。
……
在无双记忆里,她未出阁前确实有这么一件事情。
太姨娘病重,她前去探望,只是她前脚探完病,后脚刚回去就听说太姨娘过世了。
而这一次,一直‘顾念旧情’、‘慈悲为怀’的老夫人,却没有让再让她调转过头去给太姨娘的办丧事。
甚至连太姨娘埋在哪儿,无双也只知道大致就是埋在那庄子附近,别的就不知道了。
当时老夫人的说辞是,她年纪小,不适合搀和死人这种事情,交给下人办就是,太姨娘若泉下有知是会理解的。
彼时她心里记挂和魏王的婚约一事,本就六神无主,也是白露屡次在她面前说方才那种说辞,让她顾忌怕惹得老夫人不悦,不敢过多询问。
再加上她从小到大和太姨娘接触的不多,之间没什么感情,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所以说这一次就是太姨娘临死之前,她去见对方那一次?
似乎也知道赶路赶得有些急,路走到一半时,马车在官道旁的一家茶铺前停了下来。
像这种设在官道上的茶铺并不少见,除了供应些简单的吃食,还供赶路的人取水、喂马、方便。其实后者才最为重要,毕竟有时候出门在外,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露天解决。
无双在白露的搀扶下,下了车。
白露可能急着去方便,叫来随行的小丫头小红侍候无双,便转头消失不见了。
这时,从后面马车上走下来一个穿着秋香色比甲的婆子。
她生得一张四方大脸,柳眉细目,油光水滑的圆髻上插了根老银插梳,耳朵上戴着绿松石耳铛,整个面相看起来十分和善。
她一下车,四周的下人们便恭敬地叫着‘赵妈妈’,看得出十分有地位身份。
此人便是白露口中的赵妈妈。
她丈夫姓赵,是外院的一个管事,其本身也在老夫人身边服侍,所以在府里颇有脸面,哪怕无双作为侯府的姑娘,见到她也得给几分笑脸。
这次无双来庄子上看望太姨娘,就是赵妈妈陪着来的。
说是陪着来,实际上随行的人和一路上各项安排,都是赵妈妈一并处置。
“三姑娘还好吧?奴婢听下人说,姑娘似乎有些不舒服?”
“还好,只是车坐久了,难免有些不适。”无双道。
赵妈妈笑着道:“再有一个时辰就到庄子了,姑娘再撑一撑,到底太姨娘也算和姑娘有血缘关系,如今太姨娘卧病在床,难免就惦记着姑娘,才会这么急着想见到姑娘。”
这话从表面上看去,似乎并无错处,相反还解释了下为何会赶路如此之急。
若是换做原来的郿无双,自然听不出其中的机锋,可有着‘两世’的经验,这话里的机锋无双又怎会听不出?!
依稀记得当年就有这么一出。
她那时候年纪不大,由于从‘亲生女’变成了寄人篱下,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再加上秦师傅多年来的教诲,让她不光自卑寡言,性格也懦弱胆小。
白露等人又总是喜欢给她灌输‘老夫人慈悲为怀,太姨娘不知体谅姑娘处境,让姑娘难做’等等观念。
当时因急着赶路,她身体极为不适,前有白露那一番说辞,后又有赵妈妈这一番话,因此让她心中对太姨娘生出了些不满,觉得她不过病了一场,就这么折腾自己。
以至于后来到了庄子上,她只去见了太姨娘一面,之后就如白露所说的那样,剩下一切都交给赵妈妈处置了。
一直等到她回去后,收到太姨娘的死讯,才知道自己当时的不满有多么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