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闻内容趋于不同的情况下,开辟新题材?
呆在烟馆里不抽烟的邵主编,急得团团转,直到听到烟榻上某两位贵妇太太的聊天。
“喔唷,吾刚从沙龙来额,碰着堵车算了,里向人七兜八兜,轧来轧去,急煞人了!”
嗯,这太太一听就是上海人。
好在邵主编虽然从北平来,却能听懂上海话,他一个箭步冲到烟榻附近,问:“然后呢!”
“侬吓色特人额!”被大烟熏得迷糊的太太,差点被吓软身子。
好在烟民们总是自来熟的,所以太太并没有怪罪他,继续讲起沙龙趣事,为了邵主编,她还贴心换成国语:“那个黎小姐,穿着一身时髦法国时装,踩着一双露趾的高跟鞋,哎哟,衬得肤色可不要太好看了!”
“没挤进去的太太,就远远望上一眼,立刻打车去外滩找裁缝做衣服了。”
上海太太的朋友捂嘴笑:“真的不敢想象,以后全上海的裁缝得多忙。黎小姐每穿一身新衣服,一堆女人照着做,每换一个新妆容,一堆女人冲到沙龙消费。”
…听到这,邵主编有想法了。
趁烟民们醉生梦死,他赶紧抽身出去,朝报馆快马加鞭赶去。
**
连续几天的新闻轰炸,黎觉予本人感受不到,却直观体现在书籍售卖上。
玛丽亚女校西学班,几乎都是黎觉予曾经的同学。她们眼睁睁看着黎觉予回来,爆红,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令人羡慕心生向往。
而曾经吐槽过《京阪梦》和《巴黎梦》不真实的人,在知道书中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后,全都懦懦不敢多说什么,只敢羡慕又挽尊地吐槽一句:“谁让她不提前说这是日记?”
至于本身就喜欢两个梦的人,知道这是事实后,更开心。
班长甚至将《巴黎梦》女主登上百老汇的片段,誊写在本子上,用来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因为喜欢,她们还打算自费,将两本梦翻译出来。
还没等女校做出这种壮举,商务印书局就承接新闻浪潮,推出黎觉予小说的中文版。
消息一出,万人惊喜。
“我也听说了,刚准备放学后去买呢!”
“我想让母亲带我去彩妆沙龙,被骂小女孩家家化什么妆。我一说黎觉予和我一个年级,她们顿时就不说话了!这下我终于找到父母的弱点了,等我买好书,回去让她们开开眼界!”
“我也是!我说我要唱歌剧,母亲拒绝,我提起黎觉予她们就不说话了。”
“你们也要去买书吗?带上我吧!”
…能在圣玛丽亚女校上学的,都不是穷人,因为太喜欢某样东西,买走十个八个是常事。班长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就买三十本。”
“一本收藏,一本阅读,一本誊写…其他全拿来送人,送到北平、苏州去。”
班长家搞水路物流的,人脉广得很。
她又是一家族里能接受教育的娇小姐,想让谁看书就让谁看书,不敢违背的。
可大家想法很好,从白利南路走到宝山路东方图书馆的时候,大家却都集体傻眼了——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局出资打造的印书局,五层的铜骨水泥大厦,容客量极大。
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图书馆门前,居然还能站一排人。
虽然往日宝山路人也多,却也不应该那么多啊?!
现在可是工作日啊!
像是意识到什么,班长问队伍最末尾的女生:“你们在干什么呀?”
“买书啊!”回答者是附近普通中学的学生,外语水平不足以支撑看懂原版书,听说小说出中文版后特地翘课来排队:“一层能买到《梦》。”
“那这一整条队伍?”
“自然都是在买《梦》的。”
商务印书局翻译《京阪梦》,《巴黎梦》,将它们合成同一本,书名单字《梦》。
这个[梦],可以指梦想,也可以指白日梦(野心),总之都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是傅主编苦思多日后,和众编译决定的名字。
最终结果也如同这梦幻般的书名,像是一场绚丽又令人感动的梦——图书馆从开门起,一层销售间迎来络绎不绝的顾客,都是冲着黎觉予不同身份来的,有歌剧迷、时髦小姐太太、小说爱好者…一早上功夫,销售小姐就看到各种各样、往日里不会出现在图书馆的人物。
而且这种场面,在学生放学后达到顶峰。
有人买一本,有人买十本,哦吼,还有买一百本的人!
最后有人为抢书架上最后一本纯白封面,居然大打出手,搞得图书馆主负责人都顾不了楼上四层的维护工作,跑过来调节顾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