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回来直接接替了要告老还乡的吏部尚书一职,成了一品大官。
恒哥初次上场考试,一切都很顺利,明月也长大了,绣花和吴松坐在家里庭院,看着两兄妹,眼里都是笑意。
时至今日,绣花是真的很开心,也不枉她重活一世。
阳光照进院里,绣花抬头看着,天空晴朗,微风不断,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嫁给吴松那天,好像也是这么个天气啊。
番外
第112章
进京的路上,吴母坐在马车上,随手打开帘子,看着窗外的风景,十分开心。
一个月前,京城传来了好消息,她的小儿子,吴松高中了。
儿子高中后,平生第一次有人巴结她,给她送礼,还坐上了马车,马车是新的,内里装饰精致,最关键的是县老爷送给他们的。
后面还跟着两个马车,装的都是吴母挑出来的,喜欢的好东西,日后要用的,那些不喜欢的,出了县城,她就给典当了,如今换成了银钱,就在她心口哪里放着。
活了那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钱,吴母睡觉都是抱着的,做梦都是笑着的。
“娘,吴松可真争气”。
“那是,这孩子可是我从小养大的,如今也算是发达了,咋们日后好跟着享福”。
吴母说道这里嘴角都是笑意。
一旁的吴大夫妇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看着吴母,却觉得心里有些凉,吴松是高中了,发达了,可他媳妇却走了,就那么病死了。
这么多年绣花勤勤恳恳的,为了吴家,为了吴松读书,早起晚归,通宵干活,不曾想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吴母给了绣花娘二两银子,就那么打发了人家,真的是让人寒心。
吴大看着两个孩子,若不是为了他们,他和腊梅怎么会跟着吴母一起走,有个当官的亲叔叔,对孩子们日后的好处,那可大了。
从前他因为一些事情,跟吴母起了争执,后来也入赘了,弟弟一直在读书,说实话他也没想过他还有这么出息的一天,吴母去了家里,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他还是点头答应了。
“不过啊,那个媳妇不好,这么多年了,连个孩子都没生,你看看你这都几个孩子了”。
“娘,可能绣花和吴松没有子女缘分吧,去了京城,到时候在给弟弟说上一门好的亲事,届时您也会抱孙子的”。
“那是肯定的”。
吴母说道这里语气很是坚定。
京城里,吴松正在家里收拾,家里人已经出发了多日,迟早要到,他得提前把屋子收拾出来。
想到贤惠勤快的妻子,吴松手上的动作不自觉的加快,日后就好了,她也不用在受苦,更不用下地了,他进了翰林院,俸禄没多少,但粮食灯油都有户部发放了,也没什么开销。
等过个几年,有官职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租了一个简单的小院子,吴松收拾干净,站在院里,十分开心,多年苦读,有了好结果,怎能不开心呢。
吴母一行人走了大概三个月,才到了京城里。
记得吴松来信的时候说过,让他们到了之后就在城门口等着,他会算着时间去接她们的。
看着人来人往,十分繁华的京城,别说腊梅,就是吴母都看花了眼。
傍晚,吴松才过来,他穿着翰林院的衣服。
在看到家里人的那一刻,他是很开心的,想到已经有几年未见的妻子,他更是激动。
从前因为读书的事情,二人一直聚少离多,现下好了,也可生儿育女,一家团聚。
在县里读书后,专心学业,他就没回去过了,逢年过节都是在官学。
“吴松,这里”。
吴母嗓门很大,见儿子穿着跟那些扮演官员的唱戏的差不多的衣服,声音大了一些,不自觉的抬头挺胸,这孩子真是争气。
久违见到亲娘,吴松闻言快步走了过去。
“真是太好了,咋家祖坟冒青烟了啊”。
吴母看着吴松连连称赞,吴松看了一圈在场的人,随后开口问道:“娘子呢”。
“先把东西拿着,咋们回去在说,娘有话跟你说呢”。
吴松随后看着天月和吴大,二人嘴唇动了动,话还是未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