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月何尝不想,但她婆婆扣扣搜搜,若是她雇人,届时她婆婆肯定会上门的,好不容易分家自在了,她可不想跟婆婆在一起了。
吃饭的时候,绣花询问吴松,吴松直接就把话说了。
“我倒是觉得你里正叔说的没错,这老人还是该好好孝顺,绣花回头你在劝劝你婆婆,让她跟着你们一起”。
绣花娘觉得里正说的没错,也是真真切切为吴松考虑的。
“娘,我婆婆那人你不知道啊,她要是不想,没几个人能让她回心转意的,在说了我们也不是不回来了”。
私心里说,绣花巴不得离吴母远远的。
“娘,我娘真就是这样,她想去,我们是拦不住的”。
吴松紧跟着开口说了几句,这下绣花娘也不说话。
夫妻二人傍晚才回去,回去后,绣花继续清点东西。
“夫君,你看那抬旧的织布机怎么样,我把梭子也找出来了,要是可以,咋们就不要新的了”。
绣花这是从家里地窖找出来的,之前她也没用过,看这样子,估计是之前吴姑姑还未出嫁的时候用的,如今荒废了这十几年了,也不知还能用不。
吴松闻言看了过去,随后摇了摇头。
这东西,时间太长了,估计是用不了了,绣花上前刚把准备用丝线试一试,谁知下一秒,这纺车突然倒塌了。
“算了,还是买个新的吧”。
“好”。
大年初三,一家子去拜访了吴姑姑,是吴母带着他们一起的,天月也去了,绣花把自己跟吴松去镇里的事情说了,吴姑姑也没表示反对,只让她好好练习针法,该教的都教会了。
初六那天一大早,夫妻二人就去村口坐着刘老伯的牛车去镇里了。
到了镇里,已经是中午了。
早上两人吃了汤面条倒也不饿,吴松直接带着妻子去了书院哪里。
松山书院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朱红色的大门很是气派显眼,这里出的秀才公是县里最多的,先生也是最好的,这也是吴松选择这里的原因。
带绣花看完之后,两人顺着小道走到了另一个街区。
书院方圆三公里内的民宅,有些人家是会出租家里的屋子给这些学子的,不但能挣些银钱,若是这些学子高中了,他们脸上也有光。
一般来说,这些人家门口都会贴上告示,从近到远,价格依次不等。
镇里都是青砖白瓦房,比家里的茅草屋不知道好了多少。
“夫君,我看这家不错”。
绣花突然停下,指着一户人家,看着吴松开口说道。
这是这条街道最里面的人家了,周围也很安静,门口有告示,吴松立马上前看了看。
“娘子,这家房子只出租一间,还是东边的房子,月租一千三百文”。
一听一两多银子,绣花二话不说拉着吴松往出走,这也太贵了,她的心理价位是最多六七百文,超出不考虑。
二人随后又走到了另一个街区,当然这里离书院就更远了,价格相对应的就更少了。
“夫君,这个多少钱啊”。
绣花走在大街中间,看着一旁的吴松,吴松上前看了看,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
“三百五十文”。
吴松这话一出,绣花立马敲门,这家房子看来也不错,三百五十文,估计也不差,二人要求很简单,一间遮风挡雨的屋子就行了。
“二位是有事情吗”?
门刚一开,就传来了一妇人的声音。
绣花瞅着她,年纪估计比自己要大,但肯定比吴母小。
“打扰了,我们是来租房子的”。
“你是年后在松山书院读书的学子吗”?
妇人看着吴松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是”。
“我们家房子价格便宜,但不是什么好房子,遮风挡雨是肯定没问题的,你们要看看吗”?
妇人看着吴松绣花开口问道。
“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