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逃难而来
有了行商的带路,想象中的逃难场面并没有发生,越是到关键时候,越是会发现,他们请了这几个行商有多方便。
行商赶路的时候,都是有数的。他们每天会规定走多久的路,会规划好最好走的路线,就连休息的地方,也是早有安排,虽然赶路确实很辛苦,但还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
有行商带路的好处,不仅是在赶路的时候。他们虽然说好逃难到南边,但具体在哪个地方,一开始就没商量出来,是走一步算一步的。
但有了行商的带路就不一样了。要知道同样是当官的,还有好官和坏官之说,同样对难民的安置,还有好坏之分呢。
而这些好坏,外人一时之间很难了解到,但行商就不一样了,那些地方好住人,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数。
华南州的同乡镇背靠着大山,小部分的人靠种庄稼过活,大部分的人靠在山里打猎过日子。
因为背靠大山,经常有山里的野物下山来祸害地里的庄稼,因此种庄稼的人就少了。而种庄稼的人少,就代表着可以开发的荒地就多了。
行商说了很多个地方了以后,村里的老人一致认为,同乡镇是最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
于是他们拖家带口的,在镇外的一处荒地停了下来,然后由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去找镇长,看看能不能把他们安顿下来。
话说到同乡镇这边,镇长一听说有一队的难民在镇外候着,吓得他都从椅子上掉下来。
难民代表什么,代表着麻烦。要是处理不好闹了事,他这位置不保,要是把他们安顿下来,后继的种种问题还需要处理。
北流离他们这里不是很远,早听说今年北流那里又是旱灾又是海啸,那边的老百姓如今都不好过,有想过他们会逃难出来,这事他最近有关注,但这不是没听说有人逃难出来吗?
“你们逃难来的一共有多少人?”见只有几个老者,镇长问出了心底的疑问。他们镇上没什么衙役,但这些难民肯定要有人在一边看管着才行。
“我们一群人一共一千三号人,其中有八百来号人跟我们是同一个村的,余下的五百号人是我们逃难的时候遇到的其它难民。不知道大人能不能把我们安置下来。”
虽然是逃难而来,但几个族老还是很有底气的,他们一个村的人,再加上后来遇到的五百来号人,官府的人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安置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要我查看一下实际情况才行,听说你们一群还停留在镇外的山脚下,我同你们过去看看。”
一千三,这人口可不少,他们镇原本的人口本就不多,再安置千来号人是可以,安置得好了,对他来说可就是政绩了,不过这些都不急,先看看再说。
镇长跟着几位族老来到镇外,实话说他想象中逃难来的人,个个都一副面黄肌瘦,衣不裹腹的样子,一开始他还担心迎接他的是一群老弱病残,等真见到了这些难民,比他想像中的就好太多了。
人群中有老人,有小孩子,虽然他们精神都不是很好,但凡事要往好处想。
这些人拖家带口的,又是老人又是小孩,真安顿下来了,肯定不会遇到点困难就走人。
安置难民怕的是什么,你明明出钱出力,刚把人安顿下来,回头一个不如意,或是想寻亲又走了,那就亏大发了。
“我听说你们一个村八百来号人,这一路上肯定很辛苦吧。”
虽然是同一批逃难过来的,但镇长一眼就看得出来,这群难民分成了几群人,从他们休息的安排就可以知道,这些人应该都是从不同的地方逃难来的。
这其中最让镇长意外的是,人数最多的这群人,其中的老人小孩竟然是最多的。
“这也没办法,我们原先靠种地过活,这回的海啸太大,一下子把海水冲到了地里,一时之间种不了庄稼,不逃就得等死,只能拖家带口的,全都逃了出来。”
“你们住的地方,离我们镇应该不远吧。”
“不算很远,走大路的话,应该要一个月才能到,我们走的是小路,所以快了些。”
也是逃难出来遇到其它人了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一路上不仅是他们村的人,有些人家比他们更早逃难,但这一路不容易,他们好点,事先请人带路,少走了弯路。
“你们竟然知道走小路?”这逃难大家怕迷路,一般走的都是大路才对。而且走大路容易遇到人,真有点什么事,也能找个帮衬的。
“走小路我们是不知道,但逃难出来时,我们全村凑了点钱,请了镇上的行商给我们带路,这一路多亏他们照顾,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来到这儿。”
镇长点头表示解理,这行商他知道,走南闯北的,那里有小路他们最了解不过。
听到这儿,镇长看着这群难民的眼神都有些变了。一个村的人逃难出来,能有这么多人安全到达,可不是运气使然。
“这样,你们先在这里安顿一下,回头我跟其它村长讨论一下安排你们的事,等会太夫过来给你们检查一下身子,要是有什么问题,及时跟太夫反应。”
虽然这群人精神没那么差,但凡事都意外,这些难民将来可是要居住在他们这里,要是有什么传染病,那的罪过就大了。
“大人你们要讨论多久呢?我们就在这里等两天,要是两天之后还讨论不出个结果,我们还得继续赶路。”
去见镇长之前,村里的人已经讨论过了,要是镇长考虑太久,他们就继续走下去。毕竟拖家带口的,他们可赌不起。
“你们也不用再继续走了,我做主把你们安顿下来,不过你们这么多人,真要安顿下来,肯定要跟当地的村民商量一下,你们放心,问题不大。”
镇长会放人走吗?肯定不会了,都已经出现了难民,这一批的人走了,之后肯定会再来其他的人,这一批他要是不安顿下来,其他人来了,肯定也得安顿。
对这一批村民他的印象还不错,镇长已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民了。
这逃难来的他也是知道的,越是到后面来的人,精神会越差,在人员上,也会从一家子逃难,变成一群青壮年,没了家人的牵绊,后头来的人可比现在这一批难安置多了。
“镇长大人,草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这两天我们可否进镇子去打听一下?”
虽然行商的人说这个镇子还算可以,但他们并不是当地人,了解得有限,如果他们要在这里安顿,还是需要向当地的村民了解。
“等太夫过来看过,没什么问题你们就可以进去逛,但太夫过来之前,你们还需要留在原地。”
“那是一定要的,真有问题,我们也不敢进镇里。”几个族老松了口气。
他们村里本就有太夫,太夫家本来是打算去投靠其它亲戚的。
懂得点医术,不管到哪里都受欢迎,但听说他们逃难的安排了以后,硬是跟他们逃难过来。
这一路上要不是有太夫多加提醒,他们也会像其它村落一样,损失些人口才能到这里。
如今他们村里的老人跟小孩子,虽然身体差些,但路上有车坐,一路上休息的时间也是足足的,有些小问题是肯定的,但问题并不大。
第4章 安置之法
一个有心留下,一个有心安排,镇长很快就派人过来,跟大家说了难民的安置之法。
基于他们是一个村出来的,第一个安置之法就是规划一片土地,照他们村原有的人口和土地,分配给他们相对应的荒地。
第二个安置之法,基于他们都是逃难来的,想要一时之间安置下来并不容易。
但当地的民村可以给他们适应的帮助,但这样做的话,要把他们的人员分散开来分配。
难民在安置的时候,前三年开荒种庄稼,是不交粮税的。
不仅如此,头一年还会发放种子给他们,至于安置费,这个要等他把情况上报后,看看上头的人怎么安排的。
除了这个,难民中如果与当地的居民通婚,婚后分户出来,这些人家也能享受头三年不用交税,前一年的种子由他们官府发放的优惠。
后面这一点,就跟本地的居民有关系了。
平时他们开荒地,头一年不用交税收,过后这税收就上去了,不仅如此,开荒也是要开税钱才行。
但跟难民成婚,税钱不用交了,还多了两年不用交税的时间,再加上半年的种子钱,很多人家都心动了。
要说先前难民来的时候,跟他们当地的村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如何安置,村民们并不会多关注,如今为了这三年不用交税的荒地,难民们都成了香饽饽。
要说这镇长手段着实是高,这一手通婚玩得好,难民们要是跟当地的村民通婚了,就成了姻亲,真有困难他们当地的居民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而难民呢,只要在他们当地成了婚,总不可能又返回他们的故乡,再苦只能在他们镇坚持下来,人员的流动基本就稳定了。
别人家有没有未婚的儿女,宁夏月是不知道,但她就一个未婚的姑娘,如果说跟当地的人成婚,她就是最好的人选。
除了她,大哥还有三妹,都可以享受这一个政策。三妹虽然才十三岁,但可以多报一两岁,先把名份坐实,等过两年再成亲,自家屋里的事,外头的人再清楚,名分已经在那里了,还怕人家说假吗?
眼下放在宁家人眼里的难题是,他们是要跟村里的人一同安置,还是打散后分配到各个村去。这事村里的族老们还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要看村民自己的意思才行。
虽然说同一个村安置的话,不怕被当地的村民欺了生。但他们才安置下来,地还是一片荒野,房子还没影,对当地的节季不了解,该种什么庄稼得自己摸索才行。如果不分散,他们要走很多的弯路。
要说分配开来,分配到其它村落去,就怕村民不喜欢外来的难民,怕他们欺生。
不过分散开来的好处是多,村民的家中,或许有空余的房子,可以先租住一段时间,平时有什么问题,也能找到人请教。
当然了,分配到村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村里有什么活需要人工,他们可以去做,这比他们自己挖野菜,吃老本强多了。
“要怎么安置的事,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通过逃难时提的建议,宁啊父发现,他在村里有了点声望,好几户人家过来问怎么安排了。
不过他心里也是没底,本来他是打算跟村民一起安置,有苦大家一起吃,但现在想想这路不好走。
虽然是问家里的人,但是宁啊父眼神看向的是宁夏月。他倒是看出来了,他这个女儿是个有主见的。
“如果是我的话,更乐意分散开来。如果我们三个的婚事都成的话,到时候分配到同一个村,村里有三家姻亲,还怕没人帮衬吗?”
宁夏月想过,他们这次逃难过来后,还会不会回到原来的家乡。她觉得回去的可能性并不高。
被海水浸泡过的土地,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复过来,等地恢复过来,他们在这里已经安了家,总不可能丢下这里的一切回到老家去。
如果不回去,就要选对他们最有利的安排。融入到当地的村民中去,是好的解决之法。也不怕当地的居民欺生,成了亲家就是一家人了。
“那要是家里没适婚后生的人家,怎么办好呢?”
经过这次逃难,很多户人家之前谈的婚事就不算数了,就像他们家,大儿子的亲家也跟着逃难了,但目前最有利的法子是娶个当地的姑娘。
夏月的话,虽然订了亲,但当初逃难之前,前亲家有说接夏月过去,当时夏月不同意,这亲门事已经作了废。
“那就要考虑这一家人,在一片荒野中,要如何生存下去了。”别人怎样她是不知道,但她家人是没那个本事,在荒野中生存了。
“别忘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片山林中有那么多野物,听行商们说,林中的野物平时还会伤人呢,当地的居民都怕这种情况,更别提我们对这里的情况又不了解的人了。”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吧。
他们村的人,新开的荒地,能不能守得住是个难题。就怕到时候庄稼种下去,被什么野物祸害了去,想哭都找不着地。
“这种情况,就算分配到其它村去,也会出现吧。”
“那其它村肯定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防护之法,我们分散到他们村去,他们再不管,在他们管辖的范围内,也比我们自己安置的强。”这分配到村里的好处多了去,但这一点,镇长并没有明说。
比如说买东西,在镇上的商铺上买,跟在村民手中买,是两种不一样的价格。分配到各村去,到时候他们买菜就方便多了。
“除了这些,分配到各村去,还有什么好处吗?”这一些他们多少有点了解,但他们一个村子的人,只要大家居住在一起,人多了野物也不敢打扰吧。
“如果分配到各村去,村子里有荒宅,肯定会给我们安排,总好过在野外吧。就算没有空的院子,跟村民租间房间,暂时先住着肯定也行。如今的我们,连吃饭都还没着落,更别提建房子了。”
住的地方问题就大了去,他们自己是能搭些棚子先住着,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有处安身之地就尤为重要了。
“啊父如果有人来问你,你只要把这些情况跟他们说,他们怎么选是他们的事,你不要多提,免得到时候人家过得不好了埋怨你。”
家里的情况,宁夏月能不了解吗?这跟逃难不一样,日子过成怎样,是要凭自己的本事。他们只能提议,却不能帮他们选择。
“那咱家就分配到村里了?”宁啊姆说道,这么一听,分配到村里去,好处就大了去。
“我去跟大家伙说说。”宁父想到了那几户来问他的人家,希望他们别选错了路。
第5章 分配到地
放在宁家人眼下最重要的,却不是分配到哪个村,而是三个儿女的婚事。虽然他们打算跟当地的村民联姻,但这么做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宁夏月原本是打算在同一个村找的,但这个难度有点大,几天之内要完成这事,就跟儿戏一样了。
“啊父,镇长不是说,我们有半个月的时间考虑吗?我们可以慢些找人家,但却不能浪费半个月的时间不去开荒,这半个月,都够我们把地开出来了,地里的事耽搁不了。”
他们打算分散到各村去,安置难民时,一个人可以开三亩的荒地,同样是荒地,也要看这土地的肥沃程度。现在不先去选,好的地方都让别人占了去,到时候想哭都找不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