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糙汉相公请指教——禄祜
时间:2022-02-11 16:33:40

  还有人紧张的时候,跟个木头人一样。瞅古言谨那同手同脚的样子,明明他心里紧张得不行,板着一张脸不知道如何反应,却把周围的人,看得都害怕了。
  这种事,想想就觉得有趣。
  宁家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宁夏月你到底是从那里看得出他的反应。
  像他们,都不敢多看古言谨一眼,真不知道他可爱在那里。
  “这夏天的肉不能久放,古家小子拿了半只猪过来,回头我们留几斤自己吃的,其余的拿去分给村里其它人吧。”
  这门亲事成了,看看人家古家送过来的聘礼,这种程度也就只有镇上的姑娘家,才能有的待遇了吧。
  向来人家提亲也就几斤猪肉,像古家送过来半只猪的,还是很少见的。
  “这村里的人也不像是缺肉的样子。”宁冬尽不乐意了,今天虽然因为古家的人过来提亲,家里做了两道荤菜,可是他还没吃上几口呢。
  “瞅你个馋样,我说的村里人,不是现在的,而是之前的。如果不是分到了不同的村,他们来下定的时候,是要请村里的几位长者吃饭。虽然我们现在不是同一个村了,但彼此之间的来往是不能断了。”
  宁啊父想了很多,女儿跟虎哥的事成了以后,他们在当地也算是了有靠山。这事传出去,对其它村里的人也是有好处的。
  这古家小子的名声在外,别人想要欺负他们村里的人,听到虎哥的名声,应该会有所顾忌。
  “先用盐腌好,村里的人分散住在各村,要把肉送给他们,今天肯定是送不完的。”
  宁夏月自然也想照顾一下自己村里的人,这次的肉多,刚好用来走人情。
  送肉这种事,也不用宁家人自己动手,之前分地的时候,有几户人家想跟他们分在一起。
  最后虽然地没在一起,但到底是同一个村的,先分一些给这几户人家,然后叫他们家的人一起把肉分出去,人手多了,很快肉就能分出去。
  虽然人多,肉肯定分不了太多,但一斤半斤的,那也是荤腥。这年头,他们家家户户都缺油水。
  肉分出去后,宁家又迎来了林媒婆。
  上次林媒婆上门下定的时候,宁啊父跟她提了春临的事,今天终于有了回信。
  托虎哥的福,说到宁春临,村里的人都不认识,可说到跟虎哥做亲家的那户人家,村里的人就知道了。
  当然了,同样是做媒,有些人就眼巴巴的等媒婆上门,有些人会主动一些。而主动一些人,肯定会优先介绍的。
  “宁家大哥,咱也是老熟人了,这一次先给你介绍的人家,是村里同大有家,同大有早年去打猎的时候失了一只手臂,这些年他家的日子是有些不好过。
  但好在几个小子都长大了,他家姑娘打小执家,家里里里外外都忙活着,是个特别勤快的姑娘。”
  “他家母亲呢?”
  要一个小姑娘执家,宁啊姆立马就想到了家里的长辈。
  “她娘亲去世得早,不过她家几兄弟对她都不错。”
  宁家人才来村里没多久,对村里不了解,不敢多发言。不过林媒婆敢介绍,那个姑娘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那还有呢?”
  宁夏月想多点,家里几个兄弟都长大了,可是姑娘却没嫁人,不管是她年龄刚到还是其它的,现在想嫁入她家,肯定不是冲着哥哥来的。
  “村头牛家,他家的人长得有些瘦弱,一家子男人都不是打猎的料。不过这个姑娘长得有几分姿色。”
  这个不说宁夏月,宁家其它人也不满意,他们家都难,更别要说去帮衬别人家了。
  “还有一个,是我娘家的侄女,先前订过亲,但前不久退亲了,他们双方都打算找难民出身的人成亲。”
  至于娘家的这个侄女,肯定是林媒婆自己做的媒,其它两个,是人家找上门让她打听的。
  “可以让我哥哥见一见这三个姑娘吗?”到底是哥哥的婚事,肯定要自己喜欢才行。
  至于那种连面都没见过就订亲的,宁夏月不看好这种婚事。虽然说感情是处出来的,但眼缘很重要。
  “见是能见,到时候我约他们到地里做活,你们两个可以偷偷见一面。”见面这种事就好办了,毕竟成亲是双方的事。
  “行,到时候劳烦林大姐安排了。”
  林媒婆走了之后,宁啊姆内心还是有些不安。这事也太过顺利了些,女儿的亲事一定下来,好像什么事都解决了一样。
  “夏月,我们是不是太依靠着古家小子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女儿订亲后开始。这好像有他们巴着女儿的嫌疑。
  不仅宁啊姆这么想,宁家其它人,也开始有了这种想法。
  刚才林媒婆上门的时候虽然没说清楚,但明显能听得出来,这些人家想跟他们家订亲,其实是冲着虎哥来的。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娶当地的姑娘,或是嫁到当地,一开始我们就是冲着双方利益而来的。如果我们没点靠山,他们也想跟我们家结亲,那才要担心的呢。”
  换成是她,也希望能嫁一个对自家有帮助的人家。谁家娶亲不想娶一个对自家有帮助的人呢?这本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好计较的?
  “可人家是冲着虎哥来的。”
  宁春临有些担心,他并没有什么本事。而当地的居民,打小就进山,人家的优势比他多太多,姑娘嫁给他这种外乡人,肯定要吃点苦。
  “那哥你应该高兴,至少知道他们为什么想跟我们家结亲。我们现在人生地不熟的,要是连人家的目的都不知道就结亲,那才真是抓瞎。”
  “春临啊,这三个姑娘你先看看,要是不中意,我们再选其它的。”
  夏月都不介意了,宁啊父心里的那点郁闷也散得差不多。
  人生地不熟,确实是个大问题。他们不了解,人家姑娘为什么这么大还没成亲。
  一般家境好点,人品不差的姑娘,十四五岁就开始看人家,那些年纪到了还没有找着人家的,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他们外人想要了解并不容易。
 
 
第16章 娶宁家姑娘
  宁春临的婚事有着落了,至于被宁啊父看好的高家人这头,也收到了宁家放出来的消息。
  高家在老家的时候,家里有自己的铺子,家境殷实。虽然因为海啸,失去了大半的身家,但到底之前家境不错,如今安顿下来,只要努力一把,还是有希望过回之前的日子。
  宁家的人放出的消息,高家的人知道后各有反应。
  “这门亲事……树仁你怎么看?”
  高父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现在他也正犹豫着,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他们家做行商的活。
  而如今到了这个镇上,也想要跟之前一样行商,但难度太大,想要融入到当地行商当中并不容易。
  “宁啊父他主意正,跟他做亲家肯定很轻松。”
  高家的人此时并不知道,逃难中途,宁家出的那些主意,出自宁夏月之手。但他们跟着受利是真。
  “他家如今地多,那片地又肥沃,夏种的时候没错过时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收成是没问题的。只要熬过这半年,他家基本是恢复了。”
  他们逃难而来,很多人家是吃了上顿还愁下顿,可宁家已经把明年的粮食都准备好了。
  分了地后,请当地人帮开荒,这种事没几家人干得出来。可正是出了这一份钱,庄稼种得急时,这钱出得并不亏。
  听说那几户跟他们走得近的人家,也跟着请了人帮开荒地,这宁家开始立起来了。
  “除了这个,她姐订给了当地人,听说那个人在本地名声很响。”
  高家的人并没有见过虎哥,不过对他的事,却是听说了不少。
  都说他那个人有本事,除了长得吓人,并没其它缺点。宁家姑娘嫁过去,有她的帮衬,宁家肯定能在村里立起来。
  当地姑娘能给的方便,宁家也是能给的。而同样出身难民,不用担心有谁家看不起谁家的这种情况。
  “不提宁家的情况,就说那个小姑娘,人呢,树仁你也是见过的,你感觉如何。”家境没问题,那眼缘呢?
  “她……她平时都是躲在后头做事,话不多,没她姐会来事,但胜在乖巧听话,逃难的这一路上,没见她说过累,想来也是个能吃苦的。”
  大半个月一起出行,什么事他们不了解?
  “如果你们没意见的话,这门亲事我就应下来,回头就找个媒婆上门。”
  “不过要注意一点,她到底年纪小,就算你们成亲了,也要等年纪到了才可以同房。”
  “你们想得这么美,不得先考虑一下,小弟之后还要不读书的事。”
  说话是高家的大儿媳妇,在老家的时候,不敢想的分家,逃难来了以后,就可以分。
  分家的好处在于,小弟之后读书,他们就不需要供了。可没了他们几个哥哥的帮衬,小弟拿什么钱去读书。
  “我……”宁树仁看向了高父,读书他肯定是想读的。
  他天生就不是种地的料,如果不读书,回来种地他又有些不甘心。
  至于人家说的,识得几个字容易找活的事,他只能说呵呵。
  你不认识人,好的工作会等你?别的不说,就说一个账房,这么重要的位置,肯定要留给熟人才安心。
  而他们家才搬到这里,哪来的熟人?难道让他种庄稼,这他可不干。
  “读,这两年再困难都要读的。咱家融入镇上行商的关键就在树仁这头,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都家里有点闲钱的人家,我们要通过树仁,去认识这些人。”
  普通的人家想要融入镇上这群行商里有些困难,但如果家里出了个读书人,这事就会简单些。家里出了个读书人,代表着他家有几分底气。
  “小弟读书我没意见,可是谁供呢?之前咱家做的生意,现在一时之间又捡不起来,光就地里的庄稼,能供得起吗?”
  高家大嫂叫黄丽英,她一想到家里这群没下过地的大老爷们就急。
  先前开荒的时候,主力竟然是她们这做儿媳妇的,虽然请了人,庄稼已经种下去了,可家里这几个爷们,那是种地的料。
  不能做行商,又不会种庄稼,他们拿什么供人读书。供一个人读书,你以为容易呢。就是为了供小弟读书,他们家才没存下什么钱的。
  继续供,也要看他们几个做嫂嫂的有没有意见。
  这一点,高父肯定是想到了,但种地这种事,现在不会,之后多学就会了。比起行商,难道种地不更简单些?
  “新开荒的地三年不用交税呢,怎么就供不起了。这几年我们辛苦点,等找着门路就轻松了。”
  “咱家这么多人,房子总得建,粮食都得买,供一个读书人,你们以为容易。最近粮食都涨价了,同乡镇的粮食又比我们老家的贵,这一件件事,那样是容易的。”
  想到这,高父叹了口气,读书太费钱了。
  “如果小弟真的继续读书的话,可以订镇上的姑娘,小弟一个读书人,想娶一个能帮衬到他的媳妇,还是容易的。”
  后头这话,才是黄丽英的想法。她这么说了以后,几个弟妹的眼神里都是认同。
  高家可就只有小弟一个适婚的小子,他的婚事就事关他们家能不能在本地安顿下来。
  宁家跟他们一起逃难,听说之前家境也不富裕,能帮到他们家什么呢?
  “想娶宁家姑娘的人多得去了,娶了她,就不怕当地的居民欺负我们这些外乡人了。”高树仁说道。
  除了在钱财上帮不到他们家,其它方面还是能帮的。宁家姑娘肯定不会拖他家的后腿,但能帮到多少就另说了。
  “可如果没有人帮衬,小弟这书怎么读?”作为儿媳妇的,肯定不能明说,让小叔子别读了,会被高父骂死,被家里人埋怨的。
  可不敢明说,心里能没想法吗?家里可不仅小弟一个小孩,他们也得为自己的儿女考虑。
  “而且咱这一大家子的人,建房子的钱,阿父打算怎么分配呢?”
  事关房子的事,提到这儿,几个儿媳妇还有儿子,都竖起耳朵听。房子肯定是要新建的,比起读书,房子的事更重要。
  最近建房子的人多,要建的话,不知道入冬之前能不能做好,可如果不能做好,冬天就难了。
  “宁家的人打算建房子,听说是建泥瓦房。”高树仁多嘴的来了这么一句。
  他们之前家境看着是比宁家好,但之后就不好说了。宁家是不富裕,但却能拿出盖房子的钱,而他家,要拿出建房子的钱还有些困难。
  高父惊讶了一下,宁家竟然还有点钱,他们家都不敢说建泥瓦房呢。
  “树仁啊,这事你是要看你的,如果你想娶宁家姑娘,可能到时候就读不了书。如果娶了本地的姑娘,还有机会读书。”
  最终,高父不敢做决定。娶当地的姑娘,也不一定能供儿子读书,不熟悉的人家,哪里敢下这么重的血本。
  “娶宁家姑娘吧。”
  读书的事从长计议,但成亲的事容不得他考虑。
 
 
第17章 生计
  宁秋月的婚事订下来了以后,两个待嫁的小姑娘,就在家里做风铃。
  风铃她们是会做,不过嘛……
  “姐,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这么做的。”打下手的宁秋月发现,这次做的风铃,跟以往的都不一样。
  谁家做个风铃又是花又是草,光打磨就费了她们这么多工夫的?
  风铃嘛,不是把贝壳清洗干净,再简单打磨一下,选些好看的串起来就行吗?
  这是宁秋月的认知,之前他们做的时候,明明很简单的。
  “以前是以前,以前赚几个小钱就觉得不错了,可现在做不好,就赚不了钱。”如何把贝壳做出花来,宁夏月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青雅阁的图样她没见过,只能靠自己想像了。
  “为什么赚不了钱?”宁秋月不明白啊,之前不是说镇上的风铃价钱比在老家的时候要贵吗?怎么就赚不了钱了?
  赚不了钱,她们还费这等功夫干嘛?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