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合是不用时知多说话的,她一边安静听崔教授与崔玉烟说话,一边悄悄观察他这个人
崔玉烟的相貌大概随了母亲,鼻梁高挺、眼窝深邃,是个漂亮的青年,依稀间可以看出有胡人血统。
大概是因为从小就入了军队,所以言行举止都透着一股英武直爽气,但又因为出身世家,他的举止并不粗犷,礼仪都是很到位的,说话爽利却不让人觉得轻浮,让人很有好感。
时知见过的所有崔家的族人,论好感度这个堂叔要排前三,想来也是,从崔三老爷处理事情的风格和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很靠谱,不靠谱的是原家主崔清。
以前三老爷就俩儿子,崔玉烟是庶长子不可能不被重视,要不是他读书没有天分,又加上上不了族谱,不然也不会送去军营拼前程。
崔玉烟拜访结束后就直接回都尉府了,原本按照规矩礼节他应该住在家主府,崔清与崔静海虽然分了家,但回清河后他们代表的是一家,崔静海是家主的亲弟弟自然要住在东武城家主府的,这是家族关系问题。
家主府之所以修这么多院子也是为了给子孙居住,可惜如今子嗣稀薄,偌大的宅院只住了两个主子。
都尉职位特殊,崔玉烟还是适合住在府衙,不过时知还是让人收拾出了院子,并安排好了仆人,过年的时候崔玉烟还是要住回来几天,毕竟他家眷没跟过来,也不能让他一个人过年。
崔玉烟走马上任第一时间就把清河这两千人马调动起来日日操练,这里是大祖房的根基他明白自己回来是为了什么。
今年又是国丧且遇到了战事,过年和祭祀都从简了,崔玉烟并没有来家主府过年,腊月二十六他接到了桐州防御使的命令,带着东武城城外剩下那一千驻军前往济阳城听命。
桐州驻军接到了朝廷军令,要与燕州、湖州一起配合晋州的大军合力围剿冀州叛军,朝廷与地方终于结束了扯皮,火烧完了眉毛后下定决心要保住眼眶和鼻子了。
时知估摸了一下,各地的粮食应该快见底了,如果这场仗再拖下去反的就不是一个冀州了,那真就不用打了,大良可以提前下课了。
这场仗打到了开春前,叛军死的死跑的跑,十几万叛军最后被俘八千人,平叛大将军薛民亲自将几个叛军首领斩在马下,游明却带着几个亲信逃窜不知所踪,冀州之乱落下帷幕。
上百万的流民被朝廷强制召回原籍,并承诺取消冀州与并州赋税一年,让百姓休养生息,主战场冀州在这场近半年的战乱里已经千里凋敝,百废待兴。
历时半年之久的冀州之乱看似短暂却造成了惊人的伤害,这场祸事至少有五十几万军民丧生,几百万人颠沛流离,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它让原本就腐朽的王朝更加摇摇欲坠。
崔教授把空间里存的春小麦和蜀黍种子只留了两袋做样本,其余全都派人送去了冀州和并州,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总算是能多给百姓们一点活路,一时间“清河崔氏”仁善的名声传遍冀州与并州。
同时崔教授决定把南瓜种子在民间推行,之前他还有些顾虑,但今年北方大多州郡已经“弹尽粮绝”,如果遇上天灾几乎要“团灭”,普通百姓一年口粮中有小半年是各种瓜菜相杂。
这南瓜生长期不长,储存好了保质期能有两三个月,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就算这时候崔教授和时知还是没动过要拿出红薯、玉米、土豆的念头,如果南瓜不是因为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他们也不会这么轻易拿出来。
原因很复杂,一部分现实原因是这些作物突然出现会引起怀疑,带来危险,时知和崔教授不愿意多生事端,但这其实只是他们刚来时的状态,如果有心,运作几年还是可以顺利把这些作物平安推广出去。
可他们绝对不会这么做,或许一般人觉得这些高产粮食是“开挂”般的存在,但崔教授作为专业农科人员却很清楚这些作物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危机”。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并不高,对比时知他们那个时空,也就明清时期一半的生产力,要知道他们那个时空,在引进玉米、红薯并且度过本土驯化期后,玉米和红薯几乎迅速就改变了北方的食物结构。
传统本土农作物变成了金贵“细粮”,大部分土地都开始只栽种这两种粮食作物,也因此产生了一波“人口爆炸”,这某些方面是好事是进步。
可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明清隔着五六百年的距离,现在这时候拿出来这些高产作物,崔教授几乎可以确定没有几年大良不分南北都只会大规模种植这两三种农作物,哪怕是江南最上等水田也会放干水去种植,毕竟这里差了几百斤的粮食产量。
明清时期本土粮食作物的种子其实已经驯化非常成熟稳定,再加上耕作方式的进步,“精耕细作”已经到了一个高峰,所以小麦、小米、稻米这些作物最好的田亩产四五百斤也不是问题。
所以“细粮”作物占得比重下降但不会直接“消失”,可现在不同!
如果突然出现“神种”,那现在已经驯化的粮食作物就可能“退化”甚至“绝迹”!但凡有些生物学常识的,都知道作物物种丰富人类才能抵抗大自然的威胁。
而且现代的高产作物种子在培育条件达不到时,多次耕种留种的种子会出现“减产”退化现象,这也是现代农业耕种几乎每年都要买新种子的原因。
空间里这些高产作物对于这个时空来说都是外来的物种,除了崔教授哪怕时知也不怎么了解具体培育和种植,以后万一出现病变或者退化,种植的作物又单一,那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这些年崔教授一直努力推广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适合本土高产的小麦、蜀黍就是为了先把大多数作物平均亩产量提高上去。
只有这样,某一天那些高产农作物问世时,才不会让所有人陷入高产作物疯狂的耕种模式,导致人类努力驯化万年的多种粮食作物消失在人类食物结构中。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事,崔教授认为自己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这个时空文明发展进程的“罪人”。
以上这还是“百年危机”,往更远处看,千年后如果这个文明也能进化成他们那个时空一样,那么现代的“种子危机”只怕也会降临,这颗雷也许会把千年后“种子危机”炸得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