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金谷飘香
时间:2022-02-15 16:22:31

  心说,婆婆八成想占便宜。不然,哪会让她使机器啊?

  袁氏也没再坚持,只是掐着日子,等着大旺汇钱回来。

  转眼进入了十二月。

  天越发冷了,山上覆盖着一层白雪,泉水也结了冰。田小苗换上了棉衣棉裤,戴上了花帽子,裹得圆滚滚的,就像一只小花猫。

  屋里冷,土炕烧起来了,很暖和。

  田小苗喜欢猫在窗前晒太阳。吃饭、学习都在炕上,能不来就不来。

  可识字班照常上课,对小苗是一种考验。她想偷个懒,可孙梅英很努力,不管天寒地冻,从不旷课。小苗也只好裹得严严实实的,陪着娘一起去。

  村民们都在猫冬,能行一点都不想出门。

  借着这个空档,村里开大会,推举了新一届农协委员。

  接着,成立了村支部委员会,田秋山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妇女救国会也改成了妇女联合会,田春华当选为妇联主任,孙梅英被推举为妇女委员。民兵队伍也扩大了,一批青壮小伙子在打谷场上训练,口号喊得震天响。

  基层组织培养起来了,上级就做了安排。

  江队长接到通知,要回县里报到。余教员暂时留下,等区里安排了教员,也将返回县里。其他同志继续驻村,协助村里开展工作。

  “江同志要走了!”

  消息一传开,村民们很是不舍。有去找田秋山的,有拿出山货挽留的,说:“江同志,您走了,俺们咋办?”

  “乡亲们,这是组织上安排的,咱要听从指挥……”

  江队长也很动情。驻村一年多,对这里有了深深的感情,可县里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

  孙梅英听到消息,呆愣了半响。江队长是主心骨,以后可咋办啊?

  田小苗也对着手指。

  江队长代表着新文化、新思想,对那些旧习俗、旧势力是一种震慑。一旦走了,那些老封建们怕要抬头了?可江队长是县里抽调来的,早晚要离开的。

  田小苗很是不舍,就跟孙梅英一起把柿饼子装起来一包,让江队长带回城里。

  临行前,孙梅英请江队长来家里吃饭。

  她宰了一只老母鸡,连汤带肉炖了一大锅,还加了山菌蘑菇,鲜美得不得了。

  江队长就着高粱面饼子,喝得浑身冒汗,连声夸道:“大姐,这鸡汤可真好喝啊!”

  余晓华也笑着说:“哎呀,咱山里的水就是好,做啥都好吃。出产的东西也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很有特色……”

  田小苗也喝了一大碗,肚子撑得鼓鼓的,脸红扑扑的。

  孙梅英收拾了碗筷,就跟余晓华说:“妹子啊,你们说话儿。”

  江队长和余教员要办婚礼了,让人家单独说说话儿。田小苗想偷听几句,孙梅英赶紧拉走了。

  *

  冬至过后,江队长离开了靠山村。

  那马车一走,袁氏就蹦跶起来了。

  她揣着袖筒子,来院里晃悠了几圈。让孙梅英赶紧织布,说过年要做新褂子,她跟田老汉一人一件。

  孙梅英答应一声,并未说什么。

  田小苗趴在窗棂子上,瞅着奶奶。这是来耍威风的,以后怕要不太平了。

  过了几天,邮递员来了。

  送来了一摞报纸和一张汇款单。跟上次一样,田大旺汇了十万块(十块钱)。孙梅英正在听课,被袁氏抢先一步拿到了。

  孙梅英心知不好,赶紧去西院。

  袁氏歪在炕上,斜着眼睛说:“小苗她娘,天冷,让你爹去取,你就不要出去跑了。”

  “娘,俺不怕冷。”

  “不怕冷?那把家里的被子褥子拆了,好好清洗一下。”

  袁氏趁机发威,孙梅英气得说不出话来。寒冬腊月的洗被单子,亏得婆婆想得出来。

  孙梅英到村委会找田秋山评理儿。

  可田秋山去区里开会,还没回来。其他几个村委员哪敢掺和?这是家务事儿,弄不好被袁氏追着骂,族里也会怪他们多管闲事的。

  工作队的同志也不在,只有余晓华能说上话。

  可余晓华一进西院,袁氏就蒙着被子装起病来。甭管余晓华怎么说,袁氏一声不吭。田老汉也避开了,不晓得去了哪里?田大顺和许凤莲就更不用说了,连头都不露一露。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