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陆战之王,没有不喜欢的。
柳冬生作为作战参谋,不但要琢磨战术,更要熟悉装备。
相比起来,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够先进,跟人家有很大差距。如果,把这辆坦克研究透了,是不是能仿制出来,提升一个档次?
柳冬生画了几张草图,像设计师那样吹了吹图纸。
兴致一来,还给图纸上了颜色。他想给小苗看看,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也会有的。他想着小苗,就想起了那辆玩具坦克。
小苗有没有带着身边?是不是也会想起他?
研究室那边,柳进原翻着战报,很欣慰。
参与作战的是一支年轻队伍,指挥员是第一次上战场,可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他们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赢得了这场胜利。
要说,苏联军队经过二战洗礼,可谓坚不可摧。而这场战役打破了神话,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我们不怕,再厉害的敌人都是纸老虎。
柳进原激动的同时,也有一种担心。
苏联那边报复心特别强,不能不警惕。
跟五十年代不同,那时亲如兄弟,是并肩作战的同志。而后来,崇尚大国沙文主义的苏联,走上了霸权主义道路,不断孤立我们,限制我们,甚至打压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再也回不去了。
想到这些,柳进原抓起了电话。
他要跟江立峰联系,该提醒还是要提醒,防止出现麻痹大意。
*
进入六月之后,西北边境摩擦加剧。
不过一个月,大大小小的冲突四百多起。我边防军很克制,一边保护着边民抢收庄稼,一边继续巡逻。而苏联方面一边集结兵力、制造紧张局势,一边在国际上大造舆论,用“冒险家”等称呼,把破坏国际秩序的罪名扣在我们头上。
我外交部澄清事实,予以反击。
双方你来我往,言辞激烈。
田小苗注意到,西方媒体一边看热闹,一边暗自窃喜。
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个大国,开战了。
这一系列动作,米国自然注意到了。
中苏之间彻底决裂,是米国乐于见到的。刚当选的米国总统,忙不迭地下了指令,要想办法跟大陆接触。
对米国来说,这是个机会。
他们的头号敌人是苏联,拉拢中国跟苏联对抗,符合米国的利益。可中米两国积怨很深,早就不来往了,连个对话的渠道都没有,米国就通过第三方传话,想跟我们恢复大使级交流。为了缓和关系,还酝酿着放松对华贸易管制。
田小苗心说,战略对决开始了。
苏联为了打压我们,在国际上孤立我们,采取了各种手段。还拉拢印度、越南等国家,在印度洋岛屿部署了大量飞机,推动所谓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名义上是趁着米国战略收缩,接管米国退出后的真空地带,实际上是对我国南北夹击,实施包围。
“珍宝岛”事件是个转折点,让全世界看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也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策略。
对米国来说,也无法容忍。
苏联把手伸向了亚洲,触犯了米国的利益。亚洲是米国的势力范围,岂能让苏联插手?过去,中苏联合对抗米国,米国两线作战很吃力。现在,拉拢中国跟苏联对抗,欧洲压力骤减,就可以把手伸向东欧,去苏联的场子搅合。
在这个微妙时刻,田小苗回顾着后世的解密资料,想象着此时此刻的交锋。
这时候,国际问题研究小组提交了书面看法。
中、美、苏三国,是一个三角关系,相互之间都有矛盾。米国和苏联都是超级大国,争霸已久,可谁都不能吞掉谁,处于冷战状态,外交关系趋于缓和,只是表面现象。
我国虽然底子薄,可人口多,面积大,地形复杂,有战略纵深。陆军很厉害,跟两个超级大国都交过手,毫不畏惧。在三国关系中,有很强的存在感,谁都无法忽视。可同时,国力较弱,对米国、苏联构不成威胁。只要米国、苏联不联手,我们就相对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谁是我们的头号敌人?谁的威胁最大?哪些问题迫在眉睫?哪些有缓和余地?
要说,米帝的重心在欧洲,一时半会地不会跟我们动手。相比起来,苏联的威胁更大一些。
老总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打开跟米国的关系。
利用米帝、苏联之间的矛盾,通过米帝牵制苏联。反过来,跟苏联保持谈判,避免边界武装冲突,同时,又能刺激米国加快步伐,跟我们靠近。这种借力打力,既能化解危机,又能改善国际环境,打破目前的外交困局。
田小苗佩服得五体投地。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打破条条框框,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把坏事变成好事,在危机中寻找突破口。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