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静,说啥呢?”
田小苗着急回家,是担着心事儿。
爹娘可好?三子高中毕业了,是待业在家还是下乡了?跟五一那会儿不同,参军名额有限,应届毕业生挤破了头,除了特招的,主要倾向于农村地区,基本上没啥希望。
大学招生也一样。
去年秋天,高校恢复了招生,采取推荐方式,名额都分到各县、公社,从“知青”中选拔。选拔的前提是思想好、劳动好、肯吃苦,文化课也要过关。
田小苗怕三子脑子一热,就下乡了。
十七岁的少年,得锻炼多长时间才合格?地方上的推荐看似简单,里面的道道多着呢。不如留在城里,等到七七年恢复高考,凭自己的本事上大学。
另外,她还想见一个人,那就是冬子。
他们有一个约定,却耽搁了一年零九个月。在这期间,未打电话,未通信,全靠想象交流着。
田小苗急匆匆地往家赶,连电话都没顾得上打。个人私事不好打公家的长途电话,去邮局打电话太贵了,不如把钱省下来,买点好吃的。
路过金陵城,田小苗想着冬子,还是忍住了。
搞突然袭击固然浪漫,可那是部队,要注意影响。反正,早晚都要见面,不用急着这一会儿。
列车抵达沪上,已临近中午。
田小苗提着大包小包下了车。
跟京城不同,九月的沪上还很炎热。旅客们穿着短袖衬衣,一副夏季装扮。
田小苗到了家,热出了一头汗。
看到三子坐在桌前看书,才放了心。
“三子,你咋这么老实啊?”
“姐……”
三子呲呲牙,有点不好意思。
原来,跟三子同年毕业的凯凯,拿了特招名额,要参军入伍了。在部队当兵的五一,通过了文化课考试,要上军校了。三子受了刺激,不再贪玩,就老老实实用起功来。
田小苗问起爹娘,三子说:“爸爸去干校了,周末才回来,妈妈快下班了……”
正说着,孙梅英提着一篮子青菜进了门。
她看到小苗,就一把抱住。
“小苗,瞧你瘦了一圈,快躺下……”
孙梅英把小苗按在床上,啥都不用干。田小苗顾不上疲劳,悄悄地说:“娘,可不能让三子下乡哦!”
“放心,娘早有打算,娘准备办退休,让三子顶替……”
“娘,您还不到退休年龄……”
“小苗,娘今年四十九,就差一年……”
按照规定,女职工五十岁退休,想提前就得医院开证明,按照病退办理。孙梅英想跟单位商量,让三子干个临时工,到明年满五十岁的,就办退休手续。
“小苗,闭上眼睡一会儿,等饭好了,娘喊你……”
田小苗的脑袋一挨枕头,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小苗闭着眼,就像小时候那样,乖乖的……”
孙梅英看着小苗,一脸慈爱。
做好饭了,也舍不得喊人。
在家里格外安心,田小苗睡了两个小时。
当她醒来时,已恢复了元气。
“娘……”
“哎……”
孙梅英调休了半天,守着小苗。
她最关心的就是小苗的个人问题。柳大哥跟她提了,冬子来探望,也吭吭哧哧地汇报了,就等着小苗回来呢。
可小苗的工作太特殊,就忍不住问道:“小苗,以后不会再出差了吧?”
“嗯,不会了……”
田小苗怕梅英同志担心,就做出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
孙梅英把话题转到了冬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