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秋的六十年代日常——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时间:2022-02-17 09:22:13

  “这么快就找好了?”才几天,房子就找了好几处。

  “我想尽快搬出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于少林不愿跟她多说于家的琐事,没的惹她心烦。

  林红秋也没问,他这人不想说你问也没用,想也不过是于家人口多,一大家人住在一起,难免磕磕绊绊的,于少林搬出来也好。

  于少林骑着自行车带着林红秋,在平城跑了一上午,看了四处房子。

  最后看中两处。一处在城东,一处在城北大杂院附近。两人合计一番之后定下了城东的房子。城北的就是在一处大杂院里的,虽然是三间正房,可没有楼房的统一供暖,冬天得自己烧炉子。他们都怕麻烦,就选了城东的小洋楼。

  说是洋楼,是因为这楼还是解放前外国人建的。楼高两层,每层举架不到三米。外墙是土黄色的,就是平城人们口中说的“小黄楼”,以前大家都这么叫的。

  小楼的建筑面积不大,只有五十几个平方,带着个小院子也不是很大,城东这一条街有不少这种小居民楼,现在都不叫“小黄楼”,叫新民路几号楼,他们看中的是新民路靠里的九号楼,这家男主人是平城政府的,因为工作调动,全家都准备搬走,房子不打算留着,就张罗卖掉。

  于大伯人脉广,早得了信儿,跟人家一说,人家就给留着了,不然早被买走了。

  这一片可以说是平城最好的几处住宅之一了,又是楼房,有价无市,非常不好买的。

  唯一不太好的是这里离市区远,交通不是特别方便,在平城第一制药厂附近,距离林红秋他们学校倒是不远,比较靠近城东市郊了,房子有合法手续,他们看着没大问题就交易了。

  九百五十块钱,外加三百斤粮票。可真心不便宜 ,这还是看于大伯的情面,卖给别人听说要上千块钱呢。不过也值得,毕竟独门独院。至于交通不方便,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于少林已经准备买自行车了,而且这边有去市里的公交车,周边也有供销社副食站,基本生活设施都齐全。两人看过之后挺满意的。

  房子当天就更完名了,暂时还不能住,于少林打算收拾一下再搬进去,不过收拾房子也不着急,他们还要去杨学文家,等回来再收拾也来得及。

  之前跟人家杨学文说好的,这都已经脱了好几天了,再不去,杨学文那家伙都要找来了。

  定好了去乡下的时间,于少林提前给杨学文发了电报。

 

  【花花花花花花 】

  【

 

 

 

41章 老家

  林红秋他们到了杨林村……

  不说火车上如何, 单说林红秋姐弟三个跟于少林到了三合县。

  跟上次来时不同,上次是白雪覆盖的冬季,这次是烈日炎炎的夏日, 从火车上下来就热出一身汗。

  到胜利公社的汽车是下午一点的,他们出火车站没急着去坐汽车,时间还早先找地方吃午饭, 中午了,都饥肠辘辘的。

  还是上次那家国营饭店, 就在火车站出站两三百米远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到。

  “红月想吃什么?”进了国营饭店,找了稍凉快的地方放下东西, 于少林就问红月。

  穿着粉色连衣裙, 扎着两个羊角辫的红月歪了歪脑袋,“五哥, 我想吃肉酱面。”她刚才进来时, 看见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今天有肉酱面。

  于少林点点头,“好,红星你呢?”

  “我跟她一样吧, 四姐你吃啥?”红星转头问一旁的林红秋。

  林红秋正拿着打湿的手绢擦着脸上的汗, “就面条吧。”她吃什么都成,天热没胃口。

  于少林到窗口去点餐,要了四碗肉酱面, 四个馒头,一份肉沫茄子, 一盆绿豆汤, 他跟红星饭量都大, 一碗面条肯定吃不饱, 就要了几个馒头。

  他点完餐去跟服务员要了一大茶缸子热水端回来,放到桌子上晾着。

  林红秋把手绢洗干净递给他擦脸,然后问红月,“红月晕车吗?”一会儿还得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呢。

  “不晕的,我坐公交车就不晕。”红月第一次出远门,满脸都是好奇,在火车上叽喳的高兴了一路。

  “没事儿,一会儿咱找靠窗户的位置,”于少林擦完脸,没等多久面条就好了,他叫上红星一起去端过来。

  一大碗肉酱面,林红秋是吃不完的,不用她开口,于少林就把她碗里的面条夹了些出来给红星。

  红星是饿极了,几口就把一碗面条吃光了,还吃了两个大馒头,喝了一大碗绿豆汤,最后满足的摸摸肚子,他十四岁比林红秋高出半个头,像林家人个子都高,这饭量也大。

  吃完午饭,他们在饭店里稍歇了一会儿,等到了时间才赶去坐长途汽车。

  再次坐上回老家的汽车同样心惊胆颤,林红秋挨着于少林坐在靠窗的位置,强迫自己不往车窗外瞅。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