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有那么好,反而可以以一个更合适的价格卖给其他普通人,仅仅作为有机营养大米之类的。
竹笙第一世的时候就火过类似概念,什么有机大米、免洗大米、现打稻谷等等。人们越来越有钱,对健康也原来越重视,大米就成为过一个小小的风口。那会儿没有说卖到灵米的120每斤,但二三十元一斤还是挺多的。
这个价格,可不是什么通胀所以涨起来的价格,纯粹是打开的高端市场。
因为国内的粮食,基本上不怎么涨价。
价格即使波动,也是在小范围内波动。现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是1.2,到十年后差不多还是这个价格。
那些米贩子、粮商可不是做慈善的,普通大米恨不得就最低价收购了,怎么可能再提高一点?
而且种花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是宏观调控也一定要控制住粮价,面向大众的粮食不能涨价太多,不然粮食一涨,人人都吃粮食,还有无数产品也需要用到粮食,顺着这个链条传导下去就是各行各业成本升高普遍涨价。
但是不涨价,对农民来说也是一件很绝望的事情。
过了这么十年,眼睁睁看着什么物价都涨,偏偏就自己的产品涨不了价,还怎么种地啊?
连化肥长得都要买不起了!
种地不赚钱。
这也是竹溪村大多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原因。一年到头赚了小几千,还没有外面打工一个月赚得多。
但是地里不能抛荒,不能不种地。没有人种地,哪里来的粮食吃呢?
进口?外国粮食确实比国内便宜。无论是南边国家一年三熟且品质好,还是隔海的灯塔国靠大规模机械种植成本压低,都比国内因为大部分地区因为地形不平整难以机械化、只能精耕细作种出来的大米价格低。
但是都什么时代了,谁敢把全国人的口粮这种大事放在外国人手上?
种花国自春秋战国时就有搞过这种贸易战。粮食,还是必须得把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种地越发艰难。粮食得能自给自足,又不能提价,还得有人种。
竹笙管不了那么多,她只能先勉强管一下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让大家跳出来这个圈子,过得稍微好一点。
在她到来的这两个月,很多人帮助过她。村长分给她房屋住,竹爷爷、林奶奶平日多有照料、教她种地,还有不少村民帮她收割水稻、晾晒、打谷,她也希望能帮助到他们。
“竹笙!你这种子看着真好!来来来,我这儿也没啥好东西,这篮鸡蛋你拿着吧!”
“竹笙,你地里的菜长不少了,你要是吃不完,我之类有个方子,回去了你做点榨菜,那味道可好着呢!”
“竹笙,我家也没啥东西,这样吧,我男人以前是做木工的,过几天闲下来了我让他帮你去修一下房子吧?”
从村子里转了一圈回来,竹笙很快发完了种子,对帮助过她的这些人家也多了几分熟识。
她手上挂满了东西,都快拿不下了,刚好又看见了狗蛋儿。
“狗蛋儿!帮我把东西拿回家好不好?”
狗蛋儿憨憨地笑了笑,接过一部分,竹笙手上终于没有塞满到容易掉了。
她领着狗蛋儿回到自己那小破屋,从旁边仓库中又拿出来一袋米,塞给他,“这是给你的,咱们悄悄的,谢谢你上次帮忙!”
竹笙指的是狗蛋儿告诉她有人偷水那回。
“记得多吃点儿,有好处。”她神秘兮兮地说着。
狗蛋儿也弯下腰,神秘兮兮地点点头。
竹笙都这么说了,他肯定会好好吃的。
第11章 .真卖出去了众人震惊
竹笙发放种粮时,食味轩也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发生了。
它竟然关上了门,后厨大师傅赵大厨并他的两个徒弟、洗碗帮工叶淼淼和一个阿姨,还有泡堂的小王、扣门的洪老板,整个餐馆上下员工齐聚一堂,都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那一口锅。
昨天,小王上错了米饭,本来洪老板是气得要发火扣工资的,可是客人偏偏把他喊住,还说要买这米!
他们餐馆用的是什么米?无非是批发市场上最便宜的那种。以洪老板抠门的性格,要不是家里没亲戚真的在乡下种田,来回交通费也是钱,他恨不得直接下乡去收米,谢绝任何中间商赚他的差价。
找来找去,最后偷偷煮了这锅饭的叶淼淼出场,把客人打发走了,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
洪老板和抠门相对应的,是他格外敏锐的观察力。他那会儿就发现都过了饭点店里顾客还不少,一时有些疑惑。加上小王又说那两个客人抢着那碗饭吃,叶淼淼偷偷煮饭又是偷了他的水电、用了他的厨具,他就要求再煮一锅。
淘米、下锅、加水,很快,他们闻到了那一阵有些熟悉的香味。
大米朴实清淡的香气从电饭煲中冲出,轻飘飘的回旋在后厨,在各类食物气味交杂中的小吃街上毫不起眼,却又无法忽视,像是家一般让人不知不觉就沉浸在这份气味中,情不自禁地靠近了,深深地吸一口让它沉在胃中,好似打了个底,顿时胃口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