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荣耀,化学强国——星辰夜色
时间:2022-02-19 09:54:48

  文靖安道:“那好,中途要是有人想退出我也不强留,只是我有言在先,我们做的是亘古未有、利国利民的大事,你们十二个人算是我第一批学生,我必然倾囊相授,中途而废的人,趁早别浪费你我的时间,把你的位置留给可以坚持下来的人。”

  十二位学生皆起立,给文靖安拱手拜了一拜。

  文靖安道:“去吧,我这里不留饭,回去说服你们的父母,明天早上到翰林院印书局等我。”

  众学生再拜,行礼之后依次退去。

  这些学生走后,文靖安让两个小待诏也放班回家,他自己则到翰林院印书局那边察看印刷报纸的情况。

  经过这两日连轴转,印书局的官员又从外面的私人印刷作坊招了不少师傅进来帮手,已经印好了五万多份报纸,但进度仍然是赶不及,因为之前那八万五千份的印刷量增加了,这两天陆续又有书商过来请求加量订货,现在超过了十万之数,按理说京城就算是读书人云集的地方,识字的人比其他州郡要多,潜在读者群就更多,可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卖不出十多万份报纸,这里面必然有问题。

  文靖安问清楚前因后果,得知这些书商已经不满足于做京城的报纸生意,有人开始把报纸倒卖到京城周边的州郡,还哄抬价格,把原本一文钱一份的报纸定为两文钱甚至更多,同时还有“黄牛”等等情况出现。

  这种情况文靖安考虑到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在各个州郡的府城开设《新华月报》分部,让那些分部开设新的印刷线,到时候新一期的报纸出来,通过朝廷的驿马把母版送到各个分部印刷,再把成品直接卖给当地州郡的书商,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做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件事做起来也不难,前段时间他亲自监督改造翰林院印书局这条印刷线的时候,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除了詹事府的两个记事官,还有印书局七八个小官,他留心观察了几个能力出众且脚踏实地做事的,若是到其他州郡开分部,派这些人出去就行。

  如此想罢,他找那几个靠谱的官员开了个小会,跟这些官员说清楚了自己的想法,这些九品甚至是未入流的小官听闻自己有机会外派到其他州郡到出任“一部之长”,无论权力还是报酬都比现在这个小小的印书局芝麻官高出一大截,这种好事他们自然千百个愿意,连连答应下来。

  当然,为了避免这些人到了地方腐败,和当地书商勾结,文靖安要部分让利给地方,请当地官府负责帮忙监察,这些事他没办法逐一去细化完成,只能找个时间厚着脸皮再请严素光帮忙具体实施。

  不过话说回来。

  怎么又是严素光?

  第一时间就想起严素光。

  明明他也可以找萧慈祐帮忙啊。

 

 

155章 学生 详细说明逐条解释

  “为了公事,公事公办!”

  他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回到北城西南角那栋小房子,勉强把严素光“赶出”了自己的脑子。

  还好一日忙碌,筋疲力竭,一沾床便沉沉睡去,整个过程也没有做梦,睡了一个深度的好觉,生物钟让他在凌晨四时到五时之间准时醒来,简单洗漱,穿衣戴冠,便又开始新的一天。

  清早六时到翰林院点卯,昨天从国子监挑过来的那批学生准时在门口等他。

  可惜的是昨天的十二位学生,今天只剩下九个人过来,那三位要么是家里不允许,要么觉得跟着文靖安做这些事、学这些东西没有意义,人各有志,文靖安并不强求,只是跟这九位留下来的学生说道:

  “先带你们进印书局,跟你们说说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

  说罢,领着九个学生进了翰林院大门,绕过办公区域到最后面的印书局去参观。

  印刷房里墨香浓郁,同时混合着纸张和各种物料的味道,数十位官员和印刷工人各司其职,埋头苦干,新印出来的报纸晾干后一摞摞堆叠起来,看得这些学生眼花缭乱。

  文靖安却跟他们说道:“这样印刷还是太慢了,等周大人和林大人从西海回来,我们要想办法把这种手工印刷的方式改成机器印刷。当然,这里边难度不小,有很多技术问题要解决,你们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往这方面发展,这份报纸很快就会在我们大盛个各州郡差创立分部,创办新的印刷点,你们有能力的话我也可以派你们出去筹办。”

  这些学生纷纷颔首,专心致志纪录,文靖安给他们讲述了报纸的整个制作流程,然后请印书局的官员讲解了相关的印刷技术,这些学生更感神奇,这种课堂比他们在国子监读“之乎者也”有趣太多了。

  从印书局离开之后已临近中午,文靖安先带他们到詹事府,正式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入册,让那两个小待诏按照名单去唐府丞那边给他们办理出入詹事府的腰牌,文靖安趁机背下他们的姓名,记清楚他们的容貌,接着来了一段班主任式的开学讲话。

  “以后我们既是师生也是朋友……”

  这句经典,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说过。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学习办公的地方,座位先按照现在这样坐着,后面我再调整……”

  “国子监那边我会以詹事府的名义发函,让司业大人保留你们的学籍,昨天我说不希望看到你们中途而废,但也会给你们留一条后路,在我这里学不下去的,可以回国子监继续读你们的四书五经……”

  这时,九位学生一起拱手,齐声道:“老师放心,学生绝不负老师信任,势必追随老师左右,荣辱与共!”

  文靖安:“……”

  整齐得像是排练过似的,但其实确实是这些学生的肺腑之言,他们这些人对“老师”的概念和文靖安在前世认知的不同,这里的老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师生关系,在他们眼里,他们对文靖安的态度应该是“侍奉”和“追随”;相对的,文靖安除了教学之外也会回馈他们“前程”和“提拔”,这是一种联结,他们对文靖安这位老师敬若神明,他们充当信徒。

  文靖安一时半会没法打破他们心里的这种认知,便顺着他们这份心意说道:“接下来我先给你们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堂课!”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