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白谨亦打从出生就过继到钱家,可后来又回来了。而智勇侯只说了白谨亦从出生就过继的事情,没说之后的,这不像醉酒的人会说的话,醉酒了还能这样保留?
再则,智勇侯说这些话是在丢白家的脸,让大家取笑白家,可目的呢?
白贵妃猜到他的用意了,也因此她更加生气。“去传智勇侯,本宫要见他。”
智勇侯刚下朝不久,正在衙门里,今天上朝的时候,满朝百官看他的眼神都很奇怪,大概是惋惜或者嘲笑他失去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吧,对此,智勇侯不在意。他只在意白贵妃,从下朝开始,他就等着白贵妃召见他。
果然,白贵妃差遣内侍来找他了。
智勇侯跟着内侍进了宫,就看到了白贵妃一脸阴沉得坐着,连伪装都没有了。她很明白的告诉智勇侯,她在生气。
智勇侯走到白贵妃的对面坐下:“小妹……”
白贵妃冷冷的看着他:“不敢,我不过后宫一个小小女子,哪里做的了智勇侯的小妹?”
智勇侯叹气:“娘娘何必说这样的气话?”
白贵妃:“如若不是,大哥又何必这样欺负我?大哥答应过我,帮我皇儿谋取那个位置,可是大哥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智勇侯道:“我知道你觉得我出尔反尔,你生我的气。可是娘娘,我欠谨亦啊。我帮你,是因为你是我妹妹,是因为当年你进宫是为了养活家人,可是这个家人不包括谨亦啊。他不是你我养大的,也不是白家养大的,他不欠你,也不欠我。所以,我不想逼他。”
白贵妃嘲讽:“大哥可真是伟大。”
智勇侯道:“你放心,我说过会帮你,便是付出我的命,我也会帮你。或者,你可以把谨亦当成退路,将来我们失败了,至少白家还有后。”
白贵妃的双眼红了,她知道大哥的性格,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事情,绝对没有反悔的可能。而且,外面都传成这样了,如果再传出白家出尔反尔,谨亦又回到了白家,那么白家在这京城还怎么立足?而到时候,她的名声、四皇子的名声又该如何?“到底是妹妹不如儿子。”
智勇侯:“娘娘何必说气话。”
白贵妃走到门口,看着外面美丽的院子,她道:“大哥,有时候我忍不住在想,如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繁华的皇宫,那该多好。”那就不会沉迷在权势中无法自拔。而今,她见识了这个皇宫的繁华,她走不出去了,只有只能努力的,爬的更高。
智勇侯心一沉,白贵妃的话让他想起了灾荒的那些年,他当时不在,一家子的人吃尽了苦头,甚至他爹还死在那场灾难里了。他何尝不知道白贵妃为什么提这个,他欠她的,从来没有否认过。“娘娘放心,娘娘的心愿肯定会实现的,我手中还有五万的兵权。”最差不过是兵临皇宫,控制京城。
白贵妃转过身,看着智勇侯没有说话。
气氛有些沉闷,最后还是智勇侯开口:“娘娘如果没事,那微臣先告退了。”
白贵妃点点头。
智勇侯出了宫里,没有再回头。
而白贵妃看着他的背影,淡淡的收回了视线。她说,到底是妹妹不如儿子。在她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吗?谁也不能和她的儿子比。
第243章 第二更
半个月后, 朝廷的公有制改革正式开始了。
首先,全国每个县城都成立司农司衙门,既然有了司农司衙门,必要要司农司官员, 全国上百个县城, 京城的司农司可没有这么多的官员。于是,晖武帝下令, 让今科的进士去任职县城的司农司衙门。
不得不说, 晖武帝的这个点很好,那么多进士都闲着, 就算安排在朝廷里, 那也是闲职,让他们去地方司农司衙门, 确实是物尽其用了。
于是,以朱策为首的今科进士们,开始朝着自己任职的地方司农司衙门出发了。不过离开前,朱策倒是来胡同巷钱宅拜访过, 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两家本来就是亲戚,顾灵和白谨亦来京城了, 他们情理之中也是该来拜访的。
朱策和白谨亦倒是有话聊, 相处的十分融洽。两人都是大格局的人, 一个是男主,六元及第, 一个是在朱策之前, 最有可能六元及第的人。而在小说里,一个是文臣之首,首辅。一个是武将之首, 战神。两人颇有一番豪情逸致。
而顾兰是顾灵招待的,两人客客气气的,平平静静的聊着。往日的一切都已经过去,走出了桃水村、走出了吉祥镇、走出了洪旗县、走出了府城,来到了京城,身为女主的顾兰也在快速的成长。
朱策和顾兰离开京城,去地方司农司衙门的那一天,顾灵和白谨亦也离开了京城,他们要去北关了。顾灵和朱策一样,她任职的是北关的司农司衙门。
北关和桃水村不同。北关天气干燥、少雨,田里存不住水,所以北关不适合种植水稻,比较适合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旱地上生长的庄稼。
当然,北关还有一种优势,那就是种植棉花。棉花不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北关种植棉花更合适。不过,一切要等到了北关再说。
“别看书了,歇一歇。”马车上,顾灵正在看农作物、地质方面的书,竟然要发展北关的司农司,顾灵对北关的地理环境自然要了解。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从她在吉祥镇成立司农司之后,她对相关方面的书籍就从来没有落下过。以前在现代的时候的,大概是网络通全世界,所以她没有体会到过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可是在这古代,对于不懂的东西需要问,需要看书,她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嗯。”顾灵放下书,“到北关还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