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燕想着糖是个精贵的东西,用来泡桃子太糟蹋了。索性学着书里面讲的那样,做些咸水桃子出来尝一尝。
把桃子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到竹编的席子上晾干。等着桃子晾干的工夫,程晓燕去到厨房,把碗柜下的盐罐子拖了出来。
她们这边算是靠海,海盐非常便宜。她家就是渔村的,经常能从娘家带些不要钱的盐过来。
海盐的水分比较高,放在罐子里面都能看到底下潮湿出的咸水。
程晓燕拿了个兜子,直接舀了一大碗的海盐出来。
把大铁锅烧热后,直接把带着水意的海盐倒进锅里翻炒。经过铁锅翻炒的海盐水分渐渐地蒸发,等海盐变得白花花一团团后,程晓燕就把海盐起锅。
这些经过翻炒的海盐不止把里面的水分蒸发了,还把里头含有的细菌都杀死了。
夏天天热,很快桃子都晾干了。
程晓燕把桃子全部收起来后,抱着翻炒过的海盐,两种东西一起拿进了小仓库。
接着就是一层桃子,一层海盐这样,把这两种东西放进一早准备好的瓦罐里面。最后,再加入晾凉的白开水。整个过程非常简单而且不费工夫。就是不知道等做完后,味道到底怎样。
等封好瓦罐的口子后,下工的钟声也响了起来。
程晓燕赶紧起身,往厨房走去。
之前炒过海盐的大铁锅,上头沾着的那点油花都没了。幸好,她上午留了点腊肉的猪皮。那薄薄的猪皮上还沾着点肥肉,正好可以重新把锅刷一遍。
刷过油花的铁锅又从快要生锈的样子变回原来油汪汪的状态。
今天的晚餐她准备继续做好吃的。启生虽然说他这几天在外面吃得都是白面馒头,但是人看着还是精神头不太好。
外头,林启生跟郝二、大头几个关系好的已经凑到一起,正边走边说着话。
刚好遇上下工的时间,一路上遇到的村民们个个用好奇的眼光看向林启生。有那辈分高的,更是直接问了出来。
这些问题大部分跟程晓燕遇到的差不多,都是跟他打听这几天在外头干了什么。糖厂什么时候会付买桃子的钱票。小汽车是哪里来的,怎么会载他回来等等。
好不容易脱身后,大头直接说了句:“启生,你这是成了大英雄了。”
林启生呸了声,这才把这次找他们出来的目的说了出来:“这两天帮忙盯紧知青。”
大头立刻眼神微微凝了凝:“你不说我们几个都盯着了。你走的那天,大队长跟嫂子都说了知青有问题,让我们几个帮忙盯紧点。这几天你不在,他们没有动静。不过,你现在回来了。今晚,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动静。”
郝二一直听着,忽然问道:“其实,那个刘知青到底什么来头?”
林启生看了他一眼:“我都没说是他呢!”
郝二:“你就差没直接明说而已。”
林启生:“就这两天了,等糖厂那边完事后,就轮到他了。”
大家伙一听,脸上喜色都冒了出来。
这几天盯着知青点,他们那气都没空发出来。现在好了,他们坐等那几个搅屎棍的下场。”
接着,林启生详细地跟他们几个交代了后面几天主要盯着哪几个人。
知青点,这会儿知青们也都下工了。
自从分家后,知青们把屋子连同厨房都分开,更加不用说做饭这活儿了。
刘江他们九个知青被分到了一个用木棚子搭的厨房里面,灶头都是直接用泥巴糊的。每次一烧火做饭,就容易呛烟。九人不是没有意见的。只是,就这厨房,还是大队的小年轻过来帮忙搭的。当时,他们除了搭这个厨房外,还帮着把知青点用篱笆分成两部分。
当然,趁着那个机会,林启生也让人把董家英埋起来的银元都找了出来。
这会儿,刘江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边上是他的跟班。
“刘哥,那林启生回来了。大队长也没被抓走,我们以后可怎么办啊?”说话的人神色慌张,眼神飘忽,语无伦次,一副害怕的样子。
刘江瞪了他一眼:“抖什么抖。有什么好怕。他回来就回来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话的人一听刘江的话,顿住了。接着哀嚎一声:“刘哥,怎么不干你的事?本来就是你让我写的举报信。”
刘江嗐了一声:“我哪里有让你写举报信?饭可以不吃,话你可别乱说。”
“你……你……明明是你让我写的。”
这人说着,还拉住身边的人:“小文,你说,是不是刘江让我写的。那举报信还是你去送的了。”
叫小文的男知青听到这话后,眼神微微闪躲:“小汪,信是我去送的。不过,我这是帮你而已。至于这信是谁写的,我可不知道。”
说着,他挣脱了叫小汪的男知青,一副撇清关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