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别别别!我尽量……”
“必须保证,否则我就不帮你了。”
“好嘛好嘛!”邵曦无奈地签订了这份口头不平等条约,没办法,求人的嘴短呀!
*
一周的时间邵曦却觉得过得极其漫长,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到了周六。
魏启文果然在周五的时候跟邵老爷子说要去图书馆找资料复习,问能不能带上邵曦一起。
邵老爷子当然是不疑有他,爽快的同意了。
周六下午一放学,邵曦就按着胡源之前托张媗给自己的地址找到了永嘉影视公司的办公地点。
这里其实邵曦是知道的,永嘉影视公司是开放后最早一批引进海外电影的公司,以往海外电影想要进入花国市场需要层层审核,观众们能看到的大多是国外已经放映过好多年的旧片。
而从永嘉影视公司成立开始,就以每个月两到三部的速度引进海外电影,并在几年后进行了几次商业合并,最后将整个海市的绝大部分电影院整合成一条完整的影视产业链,从此永嘉影视公司打造的“星海院线”也成为后来人们观看国内外大片的不二之选。
不过此时,这家影视公司还只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小企业,办公室都是借在一家毛巾厂里。
邵曦和魏启文刚走近大门,就听门卫岗亭探出一位老大爷问:“找谁啊?!”
邵曦说:“我找胡部长,和他约好的。”
大爷听这话,打量了她一眼,半信半疑地拿起亭子里的内线电话,嘴上还说:“等着,我问问。”说完缩回岗亭里,跟电话那端说起话来……
过了一会儿,老大爷又探头出来指了指一旁的小门:“去吧,在二楼。”
*
邵曦和魏启文上楼,邵曦看了一眼写着地址的小纸条:“204室……哦,在那儿!”
叩了叩门,里面便有人应声:“进来!”
邵曦于是推门进去。
办公室不大,放着三张办公桌,桌上是那个年代办公室标配的报纸,茶杯……
胡源已经迎到了门前,笑着说:“来啦?”又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哟!真准时!好!这个态度我喜欢!”
邵曦笑着说:“胡部长……”
“不用叫部长什么的,你叫我胡伯伯!我跟你师父以前是老同事,咱们也别生分。”胡源笑哈哈地说。
邵曦有点懵,转念一声胡源口中的“你师父”指的应该是张文声,心里一热,看来张爷爷这个师父自己是拜上了!
她连忙笑着改口:“胡伯伯,那……我们现在就去录音棚吗?”
胡源点头:“对,现在就去,走走!”说着抓起办公桌上的包带着邵曦往外走,一出门发现门口杵着个高高的男生,吓了一跳,“哎呦,这是……”
邵曦赶紧解释:“这是我……哥哥,叫魏启文,他陪我过来的。”
魏启文绷着一张脸,只朝胡源点了一下头说了句:“您好。”
胡源打量了少年一眼,笑了:“哦,对对,小姑娘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是要有人陪一下的,那一起走吧。”说着也不在意,径直往楼下走了。
他那坦荡的模样倒让魏启文有点儿懵,明明自己想给对方个威慑啥的……怎么好像没啥用……
邵曦过来拉拉他,示意跟着走,难得看到魏启文这种模样,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就算平时教功课的时候再老成稳重,也到底只是个十七岁的大孩子,哪能跟胡源这种已经在社会上滚了大半辈子的人比?
出厂门,胡源说:“录音棚离这里也不远,我们……”一看魏启文正在那儿开自行车的锁,乐了,“你们骑车过来的啊?那正好了,骑车过去。”
邵曦知道录音棚在哪儿,海市音像制品厂的录音棚是当时市内唯一一家对外开放的专业录音棚,当年做着明星梦的邵曦也曾梦想过有一天能在这家录音棚里灌一盒自己的专辑……
胡源说的近,其实距离有两三站路,走过去至少二十分钟。
说来奇怪,以前这样的路程,人们也并不大乐意乘车的,往往会走路,或是骑自行车。而三十多年后,这样的路程,往往是扬手打个车过去的,亲眼看到跨越三十年的两个时代差异也是件相当奇妙的事啊!
邵曦心头感慨着,自行车很快便到了录音棚,看到海市音像制品厂门口那块大招牌上的金漆字的时候不禁又是一阵感慨。
这家厂后来成了海市音像公司,从磁带到CD,VCD最后被数字音乐逐渐逼出了用户的视线,之后转型成为了资料留存用的工具型产业……彼时辉煌,彼时落没,而今却都还不为人知。
有胡源带着,门卫很快就放了他们进去,录音棚的走廊里光线暗暗的。
胡源解释:“里面在放电影,让他们拉了幕布遮光。”
走进去是调音室,透过巨大的隔音玻璃可以看到录音室里,几名配音员正拿着台词坐在那儿看着正前方的荧幕上正播放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