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年少——青城山黛玛
时间:2022-03-09 16:41:12

  短短一个月,宫里头的苦,就叫她有口说不出了。

  宝珠坐的地方偏些,反而能瞧出端倪:原来太子妃领口的花纹,恰好和那位戴珍珠钗的嫔御裙上绣的撞着了。

  但也不能出言挑明。尚仪女官就在上头站着的,有宠的年轻嫔御不好认真约束,盯她们这些宫人的一举一动却不在话下。

  再则,又不是什么逾越的式样,时兴的花色拢共就这么些,没有她一个嫔御用得,太子妃便用不得的道理。

  宝珠打算散了课后,在善善那里点一句便是——过后换下这衣服不再穿了,是太子妃谦和肯退让;不比立时去换,倒助长了旁人的威风。

  也算让善善在正妃那里表个忠心。宝珠知道,上回托善善捎信给太子,却不告知她底细,善善多少还怄自己的气呢。

  临走时,她便同善善挨得近些,二人目光一对上,宝珠抬起手,捋了捋自己的衣领。

  善善看看她,又反应过来,往前去望那名老看着太子妃的嫔御,旋即便明白了,轻轻一拉太子妃的袖口,含笑低声说了两句话。

  太子妃不觉滞住了脚步,片刻感激地深看了她一眼,复又匆匆往前走。

  应当是想快些回去换下这一身。宝珠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心想:太子妃还是稍稚嫩了点儿。

  在宫里头立足,若没有七窍玲珑心,那么宁肯温吞些,哪怕被针扎一下,隔一时再叫唤一声,多半强过猛烈地挣扎,遭来更多根针。

  宝珠如是,善善如是,柳芽儿如是。

  贤妃不是。

  宝珠内里自嘲一笑:都是二世为人,她和贤妃还真没法儿比。

  贤妃是以攻为守,她却唯能以守为攻。

  其实在皇后生病缺一味药材时,在太子大婚皇帝不肯回銮时,在很多很多压抑无望的时候,她都暗暗想过,要不要收罗贤妃的种种罪证,或者设法接近四皇子…

  答案始终如一:她没有那样的手腕,更没有那样的心肠。

  竟然也不深以为憾。宝珠呼出一口气,踏进凤仪宫,继续当她的差事。

  又接着缝给杏儿的羊皮小靴,用的是她旧年攒的几块儿皮子,做好了,再花花绿绿地钉了一圈儿散碎珠石——杏儿就爱这些五彩斑斓的,走在雪地里倒也好看。

  杏儿见着了,竟舍不得上脚穿了:“姐姐费了这么大工夫,若是叫雪水浸坏了岂不可惜?”

  宝珠便笑她:“是东西要紧?还是人要紧?”

  惜福爱物是品德,如此本末倒置却不好。她们做宫人的打扮过于寒伧了,亦是跌皇后的颜面。

  不过,今秋尚服局供给凤仪宫的皮料,成色确实远不如往年。

  好在皇后体质偏热,从前置下的皮袄皮裙也穿不完,对于新收进库的料子一句都没有过问。

  宝珠管徐姑姑要了只大木箱子,把这些皮子单锁在里头,搁在库房最角落。

  至于二等以下的宫人,棉袄倒是足够的。棉花据说几百年前中原就有了,不过种植得不广,还是皇帝掌天下之后,明令要求,“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用棉絮做冬衣的习惯才延续下来,对于不能用裘衣避寒的寻常百姓而言,这是天大的好事。

  总的来说,这一年除了巴蜀地动外,四境之内称得上风调雨顺、年丰时稔。

  腊月初八的时候,宫中还在城中心支了八口大锅熬制腊八粥分送,都中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可以来领一碗。那些有亲友在宫里当差的人还说,这是贤妃娘娘的提议,图的是与民同乐,愿的是盛世承平,万代不易。

  一时间妇孺皆知贤妃,倒不知皇后。

  皇后可无意和她对垒。一则无形中抬举了她,仿佛二人身份相当似的。二则,裁判的心是偏的,战与不战,胜负都是一样。

  她只叫宝珠代劳,用熬粥的各色果子在江米顶上拼出吉祥图案来,或是“福”字,用以赐给曹家。

  这种宫眷们送腊八粥给娘家的风气,兴许是从前朝传下来的,倒有些人情味,且不以位份高低区别对待,嫔御们都很乐意这样做。

  太子妃也不例外。今年因为要发嫁她,双亲皆在都中,待过了年,他们又要回封地了。

  未出阁时还想着同民间一样,三朝回门,后来审时度势,也就搁下不提了。

  正丹朝贺的时候应当可以见上一面,只不一定说得上话。

  她慢慢拼着那杂果,眼泪猝不及防地便掉进了粥米里。

  “殿下回来了。”外头有人问安,太子妃连忙擦干净脸颊,可惜来不及补粉,起身往外去迎。

  太子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挥挥手,让跟着的小篆将皇帝赐的福字贴在外头,自己抬手叫了起,问她:“想家了?”

  太子妃想摇头,但最终是点点头。她知道太子有为难处,也知道他对自己怀着亏欠,用度礼遇上格外优容。

  她被内心的犹豫左右拉扯着,摇摆不定。

  太子坐下来,手搁在膝上,太子妃瞧见他抚挲着扳指,片刻说:“初一事儿杂,腾不出空,初二我再陪你回去一趟。”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