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是如
时间:2022-03-17 09:01:08

  “那小子现在在哪儿?”
  “我非揍死他不可。”
  “哥~你能不能别这样,孩子还在呢。”
  欧晓峰悻悻的坐下来,心里还是不痛快。
  欧荣和女儿解释道:
  “妈妈确实找到爸爸了,但是我们不和爸爸住,就妈妈和晓丽两个人住好不好?”
  晓丽问:
  “妈妈,爸爸是不要我们了吗?像小美的妈妈一样。”
  小美是他们隔壁村的小朋友,虽然不属于一个村但属于同一个生产队,大人们忙的时候小孩们就在一起玩。
  小美是晓丽的好朋友,她的妈妈也是城里的知青,也在知青回城那一年跑了。
  和吴振华不同的是,小美的妈妈跑了,生产队的人却没有多少骂她的,都知道她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老公动不动就打的她遍体鳞伤,婆婆天不亮就喊她起来干活,一个人得伺候一大家子,做完家务时间刚好又要下地去挣工分。
  那是个好姑娘,白白净净的,漂亮,有文化,性格也温柔,村里多少人替她不值,可是没办法,那是人家的家务事。
  所以她跑了,除了小美她们家的人骂骂咧咧的,其他人都觉得是跑的好。
  和吴振华这种白眼狼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小孩子又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绕,爸爸说是妈妈不要她,她就这么觉得了。
  欧荣不会像小美爸爸那样说,她不想让女儿受伤,于是她解释道:
  “不是爸爸不要你,爸爸和妈妈一样爱你,只是以前爸爸妈妈住在一起是因为我们互相喜欢,就像你喜欢大黄,总想钻进他的窝里和它一起睡一样。”
  “但后来爸爸和妈妈不互相喜欢了,就不想一起生活了,虽然我们两个分开了,不互相喜欢了,但我们对小美的喜欢还是一样的,爸爸今天还给妈妈钱,叫妈妈给小美买糖吃呢。”
  晓丽纠结了半天,最后说:
  “妈妈,我想姥姥姥爷,想大黄,想小美,想小伙伴们,晓丽想回家。”
  欧荣点头:
  “好,那晓丽明天和晓峰叔叔回家好不好?”
  晓丽紧紧抓着欧荣的衣服:“妈妈不回家吗?”
  “嗯,妈妈不回家,妈妈得留下来工作,妈妈工作了,晓丽才能有好吃的吃,有好看的衣服穿,才能上的起学校啊。”欧荣回答。
  村里确实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他们都很羡慕那些能背着书包上学的小伙伴。
  晓丽也是羡慕的。
  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晓丽不要好吃的了,不要好看衣服,也不上学了,晓丽想要妈妈,妈妈和晓丽一起回家。”
  她想问妈妈,不是能和神仙要东西吗?为什么一定要工作?可是想起妈妈的话。
  叔叔在,她不敢问。
  欧荣摇头,对晓丽说:
  “你看,你说要回家,妈妈也很痛快的同意了,没有逼你陪着妈妈吧?为什么妈妈说要留在这里,晓丽要逼着妈妈陪你呢?你是个大孩子了,为什么要逼别人做你自己也不愿意做的事情呢?”
  晓丽被欧荣说的哑口无言,哭都忘记了。
  她张口结舌想了半天,最后说:
  “那我也不回家了,我要和妈妈在一起。”
  成功!
  欧荣微笑。
  给晓丽倒了水,让她自己洗漱。
  中间欧晓峰没有多说一句话,等哄孩子睡着了,欧晓峰才小小声的问:
  “怎么回事?你们娘俩儿不回去了?”
  “那不行!!!”
  “我爹非得打死我。”
  “再说了,我也没法向你爹娘交代。”
  “不行!”
  欧荣掏出两百多块钱。
  欧晓峰眼睛瞪得贼大:
  “这是……”他抖着声问:
  “这么老些?……这得是多少钱啊?”
  欧荣说:
  “看着多,但实际上也就两百九十五块八毛。”
  “都是吴振华他妈给我的。”
  “分手费。”
  “我拿了这钱,从此就和吴振华没啥关系了,我们娘俩留京,她还答应每个月给我们十五块钱。”
  欧晓峰又要起身去找吴振华了。
  欧荣赶忙拦下:
  “不是她们家欺负我,我也不想和吴振华过了才同意的。”
  “哥,你自己说,抛下过我们娘俩儿一次的男人,我还该不该和他过?”
  欧晓峰听是妹子不愿意和吴振华过了,这才消停,他骂骂咧咧的说:
  “那种瘪三,还过啥过,村里随便抓个男的都比他强,我看柱子就挺好,等回去哥给你介绍,和他过日子去。”
  欧荣敬谢不敏:
  “哥,你可得了吧,别乱点鸳鸯谱啊。”
  不过即使这么说了,欧晓峰还是不同意母女两个人留在京市:
  “就为了每个月十五块钱?”
  “你在这连个认识人都没有,要是有人欺负你和孩子,都找不到人出头。”
  “听话啊,咱们回家,留这里吃亏都找不着人说理去,咱们队效益那么好,你家又是队里的养猪大户,不差这几个破子儿。”
  欧荣解释:
  “不只是十五块钱的事儿,主要是晓丽该上学了,京市里的老师学问大,懂得也多。”
  “你瞅瞅咱们那地方,城里那些知青自己初中都没毕业呢,就在生产队里当老师,学个拼音认个字还成,稍微深奥点的知识就不会了。”
  “我不想耽误了晓丽,现在这个年纪正是学习的好时候,而且……而且,我,我也想跟着学点儿。”
  欧晓峰不知道欧荣还有这层考量,顿时不知道怎么劝好了。
  乡下人都特别崇拜那些文化人,尤其是当老师的。
  京市有那么多大学生,让侄女在京市上学,没准以后他们欧家村儿也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来呢。
  想想都挺美的。
  但是老爹那边……
  他没有勇气同意妹妹这个疯狂的决定。
  欧荣看出他的顾虑,对她说:
  “哥这事儿你不用操心,反正我要留这里还有挺多准备的呢,我先拍个电报回家和爸妈说。”
  “等消息的这段时间,我还得找住的地方,总不能一直住招待所吧。”
  “介绍信只有三个月,现在都过去二十多天了,也就一个半月时间,我得找到工作,要是没单位接收,我就算想留下也不行。”
  “你在这帮我照顾晓丽,等我找到工作和住的地方你再回去,到时候我爸妈的信也差不多到了。”
  “中!”
  “那要是你没找到工作,就和我一块儿回家。”
  “行。”
  欧荣答应了,欧晓峰才忧心忡忡的出门,妹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他没法放心。
  欧晓峰走后,欧荣洗漱,从空间拿出席梦思。
  明天开始就不用再出去找人了,终于能睡个好觉。
  一大早欧晓峰聊欧荣起来吃早餐。
  欧荣说,不用了,这几天找人太累了,要多睡一会儿,中午再下楼,晓丽知道妈妈能变出好吃的,也不去吃。
  母女俩一人吃一个大苹果后接着睡。
  真的等到午饭才出门。
  欧荣下楼续了十天房费,给欧晓峰又拿了三十块钱,吃过午饭,欧荣和前台的小姑娘聊天。
  主要就是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租房子的地方,前台是京市本地人,又不像刘招娣一样在郊区工作,京市里什么地方她都门儿清。
  “大姐,你们想留在京市不走啦?”
  尽管欧荣还很年轻,但她是孩子妈妈了,前台还是叫她大姐。
  欧荣说:
  “是有这个打算。”
  前台抿抿唇,眼里闪过轻蔑:
  “京市的工作可不好找。”
  不过她还是给欧荣指了条路:
  “去大院儿那边看看吧,楼上房子小,自家人住都不够,腾不出地方出租,大院那边都是平房,还是老房子,没准有人愿意租。”
  “不过大姐,我劝你还是先找到工作再租房子吧,京市房子不便宜,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好找,你找不到工作不还得回乡下?到时候还把房钱搭进去。”
  欧荣心想:
  我再怎么搭房钱,也比你这一天一块钱便宜吧?
  结果老天都不让欧荣省这笔钱。
  这年头,城里谁家不是住的挤挤挨挨的?欧荣压根没找到住的地方。
  什么小说里的老两口,双职工,儿子死了,就老头老太太两个人过,住着单位分的大房子,还有一间空屋出租,不存在的。
  反正欧荣是没见到。
  在重金的诱惑下,只有一对住四合院的新婚夫妇心动了,
  六零年代的四合院儿一户可不止住四户人家,而是十几二十户,差不多四五户人家挤一个房子里,小夫妇他们这个院子是供销社的。
  里面只住供销社员工。
  ◎最新评论:
  【妈妈的兄弟,不应该叫舅舅吗?怎么叫叔叔呢……】
  -完-
 
 
第17章 、外国工程师
  ◎女主的小心思。◎
  供销社员工少,所以院子住的还算宽敞,但只是和别的院子比而已,这里一栋房子也住了三户人家之多。
  还有一栋房子住四户。
  小夫妻因为刚结婚,还没孩子,所以才能腾点地方出来,还有一个人也住的宽敞,但是,那是人家供销社的单身男领导,死了老婆的,和他住不合适。
  小夫妻要把自己的屋子再改出一个隔间来,尤其欧荣带着孩子,还要求隔音,这得拿实心砖再砌一堵墙。
  这种工又占地方,又花材料,砖头也不好弄,还花钱,花人工,反正就是费劲,要不是欧荣给的实在是太多了,连着材料费一起,给50块钱。
  两夫妻一合计,她们能挣二十的话,小夫妻也不会给她弄。
  不过为了省人工费,小夫妻决定自己干,所以欧荣想要搬进来,还真得再在招待所住上一个月。
  行了。
  欧荣回去的时候又乖乖补上二十天房费。
  收银员脸上笑的像朵花:
  “地方不好找吧?”
  欧荣点头:
  “是不好找,好不容易找到愿意租的,还要等一个月才能搬进去。”
  收银员万万没想到,一个外地女人,对京市人生地不熟的,才一天就找到房子了,这也太幸运了吧。
  不由的问:
  “呀,那还真不错,在哪儿的房子啊?一个月要你多少钱?”
  欧荣说:
  “供销社员工的大院,一个月五块钱。”
  “五块钱?真不少。”收银员感慨,突然反应过来:“你说住哪儿?供销社大院?”
  欧荣点头:
  “是啊。”
  收银员态度立马就变了,眼睛里还带着些讨好。
  “哎呦,那可是好地方,供销社的工人不多,大院里住着宽敞,大姐啊,你赶紧出去找工作,一定得留在京市啊,赶明儿个你搬过去了,我去你那里看你。”
  那口气,一下子就熟络了,仿佛她们是多年好友而不是房客与员工的关系。
  收银员小李是势利眼了些,这也正常,欧荣没必要因为这下她的面子,出门在外不就是这样吗,多个朋友多条路。
  再说了,想也知道,小李突然这么殷勤无非是想借着欧荣的面子,买点东西,供销社的东西想买得靠抢,还有好些东西,不用等上架,社员们私底下就卖给亲戚朋友了。
  供销社没东西,欧荣有呀。
  小李呢,是京市本地人,年轻,工作也好,这不正是欧荣的优质客户嘛。
  那点看不起算什么,只要那些看不起她的人最后都能成为给她送钱的人,那就让看不起,来的更猛烈些吧。
  于是欧荣大方的回答:
  “行啊,正好我在京市也没个朋友,心里还有些打鼓呢,你愿意来当然好啦,天天来我才开心呢。”
  “欧姐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我去的多了你可别嫌我烦。”
  “不会的。”欧荣说。
  “那欧姐,以后京市你有不知道的尽管来找我啊。”
  欧荣也不客气:
  “要说想打听的,还真有一件事儿。”
  “啥事儿?”
  “我想给晓丽找个好学校上学,小学的话哪个学校好一点?哪个老师好一点?”
  京市的人口多,父母都在厂里上班,所以有很多子弟小学,几乎每个大厂都有一个子弟小学,比如肉联厂小学,钢铁厂小学,纺织厂小学等,还有分片区的,比如老城区小,新城区小。
  六十年代的小学都不大,一栋平房,六个房间,一个年级一个房间,总共五个年级,再加一个教师校长共用的办公室。
  每个年级有二三十个学生,一共一百多个学生,老师身兼数职,加校长总共两三个老师,有时候校长也兼职老师。
  这就是六十年代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所有配置,到了大学才会有不同。
  小学太多,欧荣不会乱选,肯定要打探一番。
  收银员小李说:
  “咱们京市最好的学校,就是机关学校,机关小学,机关初中,机关高中,一条龙,不过这个学校可不好进,里面全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孩子,有些孩子家长工作还挺敏感,人家怕孩子被间谍绑架拿来威胁父母,这一块儿的审核特别严。”
  “首先你得是政府大院的,就算不是,得有政府大院的人担保,一般的高层还没资格做这个担保呢,然后查你全家,政审过了之后,才是高昂学费,书本费,等等等等,不像我们子弟小学,一年一块多钱就够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