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
第81章 、当兵走了
◎展飞娘追悔莫及。◎
因为他是大学生。
哪怕他不是京市大学的大学生,只要是大学生,就都在这个例外里。
没办法,建国初期人们的文化程度太低了,全国人加在一起,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九,这个数字一点都没夸张。
(文盲率毫不夸张,到□□十年代,华国文盲率仍然是个惊人的数字。)
在这百分之九十九里,会写自己名字的,不足三成。
剩余的百分之一里,百分之零点五小学毕业,或者小学没毕业,但上过几年小学能认字。
百分之零点四初中毕业,或者没能毕业,但是念过初中的。
只要能考上高中和大学就不存在毕不了业的情况了,因为郭嘉和政,府会资助你,但这些人仅占比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这百分之零点一里,能有一半考上大学,或者说愿意考大学就不错了。
高中毕业就能去厂里当小领导了,坐办公室,工资还高。
华国工人的工资是按级别发工资的,这是解放初期的特色, 第一次分级是按能力来分,后面每一次升级,要么就是能力提高了,要么就是资历提高了。
大部分高中生毕业的首先选不是考大学,而是去厂里工作,趁着年轻开始熬资历。
(ps:梅兰芳当年的级别是四十多级,工资一个月一百多块。——来自百度。)
足见大学生的稀缺。
后世都说解放初期大学生含金量高,只要是大学生,几十年后,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他们当时从事行业的领军人物,就没一个没成就的。
在当时确实是这样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政,府,工厂,军,部抢大学毕业生真是抢破头了,就属军,部最吃亏,一个都抢不来。
这时候有个不只是大学生,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孩子报名参军,就相当于鸭子进锅。
管你是独子,还是身高不够,还是眼睛近视,通通不是问题,军,部能让你个快要煮熟的鸭子飞了吗?
必须瞬间通过,马上安排进队,一天都不要耽误。
钱展飞没什么要收拾的,生活用品队里都给发,衣服鞋子什么都有,带几本书就行。
尤其是英语。
荣姐英语就很好,他也不能差了。
如果十年后,二十年后,或者三十年后有机会,他能去苏国,会英语总能打听到荣姐的吧?
他不求别的,死之前能见上荣姐一面就好。
钱展飞边往包里装着书,边说:
“妈,我问过了,我们队每个月一号发津贴,我是大学生,发的多点,一个月二十八块钱,我在部队没有花钱的地方,我都给你寄回来。”
“饭票粮票我就不寄了,队里训练量大,吃的多,别的票我也给你寄回来,你是京市户口,有粮本,要是粮本上的不够吃,你就去街道办申领军,人家属补助,只有独生子当兵才能申领,每个月五斤粗粮。”
“要是粮食够吃就别去领了,留给更需要的人。”
华苏两国关系破裂,苏国不但撤出所有在华工程师,还要求还钱呢。
华国欠钱,苏国要求还钱没毛病,可是华国没钱怎么办?
现在国际间的贸易只认鹰榜,华国这个新生儿哪来的外汇储备?
也是因为华国缺外汇缺的厉害,当年赵师傅才断定他去南方做生意,赚外国人的钱,就算被抓到也不怕。
没钱只能拿东西抵。
人家只要好东西,特等蜜面,还有肉类,茶叶,丝绸,瓷器(高等品)。
如今华国就这几样拿得出手了。
所以解放初期哪怕是京市,几乎都见不到丝绸这种华国特有的布料。
哪怕是两国关系好的时候,全部的丝绸,茶叶,高端精美的瓷器都是要给苏国的。
肉类怕坏,要给苏国还必须把肉制成肉罐头,光制成肉罐头还不够,调味也要以苏国人的口味为准,这样他们才会收货。
从今往后精米白面更是难得了。
郭嘉已经开始号召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了。
往后就连粗粮都不见得能吃的饱了。
市里人还好,最难过的还是农民。
所以钱展飞哪怕有这个补贴,他都告诉妈妈,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领。
“呜呜呜呜呜……”
展飞娘一个枕头扔过去:
“我稀罕你那点钱,那点东西吗?”
“你怎么这么狠的心,说都不说就要去当兵了?啊?”
“你是报复我。”
“你就是报复我把小欧撵走了。”
“你个臭小子,我算是白养你了,为了女人,这么对你老妈啊~呜呜呜呜呜……”
钱展飞不躲不闪,任由装满稻壳的枕头砸到身上,说:
“妈,你别这样。”
“又不是一辈子看不见,我们每年有七天假放。”
“等我以后当上营长,家属就能随军了。”
“当营长?猴年马月你才能当上营长?啊?”
“还不等你当上营长,你人就没了,你知不知道?”
儿子的话并不能安慰刘翠兰,但钱展飞显然不愿意多说。
所有书本装完了,钱展飞披上外衣说:
“妈,我明早六点走,你早点睡,今晚我不回来了。”
“你要上哪去?”
刘翠兰下床拉住儿子。
最后一晚上,展飞都不愿意陪她吗?
刘翠兰哭着问:
“是不是又要去找小欧?”
“我问过小欧,人家不喜欢你,她要是喜欢你,救不会扔下你走的那么干脆利索了,别去行吗?展飞。”
“最后一个晚上,陪陪妈,行吗?”
刘翠兰哀求着儿子。
“对不起,妈。”
钱展飞还是走了。
母亲不让他再去纠缠欧荣,他答应了,不是吗?
他都躲到部队去了,以后再也出不来还不够吗?
母亲还不够满意吗?
她辛苦拉扯他长大,身为人子,钱展飞不能责怪母亲,不能抱怨母亲,甚至都不敢说出他真正选择当兵的原因,生怕伤害母亲。
但他想任性一回。
最后一个晚上,哪怕是远远的看着,他也想见欧荣一面。
他以为欧荣还会向从前一样,每天六点钟送女儿上学。
然而他失望了。
市委大院里有太多晓丽的好朋友了,全是一个学校的,晓丽不再需要母亲的接送。
钱展飞在能望到市委大院门口的地方站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看到晓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学校,才黯然离去。
再没回过四合院的欧荣不知道钱展飞去当兵了。
钱展飞也不知道她不但没去苏国,还和孙和平分了手。
孙和平不是因为要回国才和欧荣分手的。
在欧荣明确回答他不会去苏国,孙和平等待回国的这段日子,他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那就是为了欧荣留在华国。
这个决定被苏国的其他工程师知道了,他们当然没能微笑着祝福他。
最后以工程师们闹进了公安局结束。
这件事闹得很大,还闹到了领导的耳朵里,佘市委听到消息时开心的都跳起来了。
孙和平还没出公安局,欧荣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佘市委的意思当然是让欧荣留住珍贵的工程师。
所以当孙和平从警局出来找欧荣,并且告诉她他愿意为了她留在华国时,欧荣没有很惊讶。
她只是淡定的说:
“no。”
看着从孙和平的蓝眼睛里溢出的泪水,欧荣走上前去抱着他,用鹰语对他说:
“不要难过我的朋友,正因为我是这样的喜欢你,才不愿意你为了我远离家乡,再也见不到亲人,还要背负骂名。”
“现在你会觉得可以忍受,但相信我,我的朋友,到了十年后,到了二十年后,你将会郁郁寡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我不愿看到你这样,所以我拒绝你,并且劝你回去,哪怕这么做会让我的郭嘉承受损失。”
这些话可真把孙和平感动坏了,他激动的回抱着欧荣哭喊道:
“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欧,我真不想离开你。”
欧荣和孙和平就这么分了手。
然而欧荣真的不怕郭嘉收到损失吗?
不是。
郭嘉不需要心在家乡的外国工程师,她把所有机器维修的理论知识都学到了手里,连孙和平都不知道。
他以为欧荣只是在学英语,学单词,不知道欧荣不止学了这些,还偷学了技术。
欧荣是理论派没有错,但华国缺实践派吗?
平行世界八十年代的工人个个身兼数职,就拿欧荣的爷爷来说,他年轻时就是一名工人,1902年参加工作,会开各种车和机械,比如摩托车,轿车,拖拉机,钩机,起吊机,一百号等等,不止会开它们,还会修它们。
爷爷会的技能太多了,让欧荣佩服不已,比如盖房子,爷爷家就是自己一个人亲手盖出来的。
盖完房子要盖火炕吧?
要铺暖气吧?
要做铺管道吧?
要拉电线吧?
这些爷爷一个人全能一手包办。
农村电路出问题了,电工很难找,没关系爷爷能干电工的活儿。
还会自己研究上网,只能手机的各个功能不说融会贯通吧,那是基本都知道的。
别人可能要说:
会用智能手机有多难?
有什么功能不是都清清楚楚写着嘛。
◎最新评论:
【要收尾了?那么快?这感情线不是才出来吗?而且把东西交给郭家也没开始啊?这就结束了?】
【作者能不能多写一些搞事业的,为国家做事的,看着更有激情(建议建议,作者主要还是按自己的来)】
-完-
第82章 、维修天才的诞生
◎无心插柳的傻瓜式培养。◎
可欧荣的爷爷是个文盲啊。
不认字。
连拼音都不会。
早年爷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需要签字的地方不是按手印就是盖章,后来才会写名字的。
连八十年代都那样了,六十年代就更不会有什么不同了。
理论知识工人们不行,论起实干个个都是一把好手。
欧荣要实践干嘛?
她只要会说就够了。
她故意没把这事儿和佘市委说,欧荣知道佘市委什么意思,她就想看看,当她没按佘市委的意思行事时,他会有什么反应。
欧荣刚进门,佘市委听到动静忙从书房出来,问题里满含期待:
“怎么样?”
快告诉我,人留住了。
欧荣说:
“对不起啊市委,我没同意和他结婚,孙和平要和同伴们一起回国。”
市委周身散发着失望的气息,他问欧荣:
“为什么?你不是早都答应了吗?”
欧荣说:
“要是没有回国这事儿我能嫁他,但是有这事儿了,就不行了,现在他爱我,愿意为我放弃郭嘉,放弃父母家人,以后呢?谁能保证他不会后悔?谁又能保证他后悔以后不会发泄到我身上?”
“市委,我是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人,我甚至不相信他会爱我一辈子。”
“而他要为我放弃的东西太重太多,我承受不起,你明白吗?”
“对,对,对。”
“你说的没错。”
佘市委失魂落魄的说。
他后悔刚才告诉欧荣郭嘉多么迫切需要外国工程师,他担心欧荣自责,还试图安慰欧荣。叫她别想太多。
只是勉强扯起来的笑容实在苦涩不堪。
见佘市委没有责备和发火的意思,欧荣才说:
“孙和平虽然走了,但他之前拿来教我英文的资料我都抄下来了,里面有机器的使用说明书,还有维修方法,我还抄了一本机械原理书,不知道有没有用?”
“有用的,你有心了。”
佘市委没有多兴奋,嘴上说着有用,但看起来完全不是那样。
佘市委不懂机械,他以为所有东西都像是机械的使用说明书一样,是买来就随机器一起赠送的。
留过洋懂鹰文的,华国不是没有,那些说明书全都能翻译出来。
说明书要是真的有用,华国也不能这么愁工程师的离开了。
佘市委不知道维修原理和机械原理这两本书,是工程师们的机密,是苏国工程师在来之前,他们的上司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落到华国人手里,真正有用的东西。
所以佘市委没有多开心。
但这些资料也不能说是没用就是了。
欧荣回房拿过厚厚的手抄资料交给佘市委。
“这么厚?”
佘市委说。
欧荣说:
“我大胆做了一份翻译版,一起放在里面了。”
佘市委惊奇道:
“你才学多久英文啊?这么快就能翻译专业书籍了?”
欧荣淡淡一笑说:
“老师教的好嘛。”
佘市委深以为然,觉得老外亲自教的肯定比国内教授教的好。
其实这又是佘市委的一个误区,他没想到苏国工程师的母语不是鹰语,是苏语。
鹰国人和苏国人都是高鼻深目白皮肤,佘市委就忘了这一层。
对苏国人来说,鹰语也是外语,他和欧荣并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佘市委来说,母语是鹰语的人教鹰语肯定比母语不是鹰语的人教的好。
这也是不对的。
会说不代表会教,事实上,很多留过洋的华国教师比外教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