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到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心性坚韧的坚强面对,首先要做的,就是打消他们的优越感,让他们从小就认清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是什么高高在上,应该被人捧在手心里,所有人围着他们转的小姐、少爷。
第十六章 书院启动
随着李家在县城西郊这片原本荒无人烟的区域中,正式落户定居,又陆续招募近百户雇工家庭过来,这片无名之地已经发展成为不大不小的一个村子,由县里正式命名为李家庄,规西郊的江沿镇管辖。
当李家向高台县衙报备,打算在李家所在的山下建所书院时,顿时引起县里的高度重视,江南文风盛行,可是高台县因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在劝学与教化方面也都政绩不显。
县里经济条件好,或是有门道的人家,往往都会将孩子往外送,即便如此,在这竞争颇大的湖州域里,县里年轻后生的成材率依旧极低,连成功考取秀才功名的都少见,更别说是中举、中进士的,可以说是多年难出一个。
李家想要开设书院,就算还不知道未来发展如何,对于高台县官员来说,现在绝对是桩值得在述职报告中重点强调一番的政绩。
所以县里虽然给不了什么实质性的支持,在批文手续方面,极为配合,高台知县柳乔山甚至主动提出,等到书院正式落成之日,他会亲自前去参观。
知县在整个官员体系中,固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但是对高台县百姓,包括无权无势的李家而言,还是相当具有威望的,能得到他的亲口勉励与支持,可以给外来户李家带来许多无形好处,对书院未来的招生宣传也极有好处。
因书院不远处就有李家自己的砖窑厂,周围几大雇工家属区中,更是生活着大批随时等碰上接短工的雇工家属,所以由陈凤琪亲自规划设计的书院,很快就开始正式动工,并如火如荼的建造起来。
考虑到将来,陈凤琪将书院的建造分为几期,第一期的规模不算大,只有分为三个院子的十五间教室,可容纳十到二十名老师,两百到三百学子生活的宿舍规模。
如李家宅子般,书院中也建有从山上接下来的自来水管道,书院地下在打地基时,就分别修有可用来排泄雨水、生活用水、以及连通多处可冲水厕所的下水道。
重点是为方便乐姐儿与阳阳未来学习的书院,从开始就计划会招收女学生,所以书院还分男女学生生活区,连为夫子修建的宿舍区域,也分男女。
反正有生活区域中的那些雇工家孩子打底,又有玉娘她们这些候选女夫子做保障,陈凤琪压根就不担心会招不到女学生的问题。
若是数年前的高管家,看到陈凤琪对书院的这些规划,肯定会反对,因为他虽见惯女子读书识字,却还没见过女子可以光明正大的跟男子般,进入正规的书院读书学习。
可是现在的高管家,是已经大开眼界过的高管家,被陈凤琪毫无顾虑的教给身边人的那些知识一再震惊过后,身为这家书院的首任院长,他现在对这件事接受得十分自然,仿佛一切本该如此。
因材料充足,人工也很足,又有修建李家大宅的经验在前,书院从无到有,仅花三个多月,就正式完工,看着十分气派,接着就是已经提前订制好的大批桌椅板凳,床柜等器具用品入驻。
得知东家为照顾他们这些雇工家属,将会让他们的孩子免费进入书院读书,参与学院建造工程的许多工人,甚至愿意免费干活,活也做格外细致,还效率极高,才会使得学院的正式完工速度,超出陈凤琪他们的预计。
在高管家的陪同下,对书院进行最后的检查时,陈凤琪指着她特意让人留下的区域,为他介绍自己的规划。
“那块地向阳,可以留着种菜,让学生们自己种,种出来的菜,就直接供应给书院食堂,当然,不是免费的,卖的钱可以给学生们做班费,这些帐务方面,到时候一定要制定好完善的规则,不能有错漏。”
高管家知道‘班费’的意思,类似李家两个孩子每次帮忙劳作后,可以得到两文、三文的钱,或是物品,那些钱物可以交给他们自己保管与支配,用来购买他们在生活必需之外,想要的一些东西,或是赔偿他们损坏的物品。
“好的。”
口中应下的同时,高管家还随即就在他随身携带的自制小本子上,郑重其事的记下这条吩咐,这也是他在陈凤琪那里学到的方式,确实很方便实用,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遗漏。
“现在的学子讲究君子六艺,我们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将课程开设得这么全,但是这运动场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可以让他们跑步,回头还可以在这边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投球的,蹴鞠的,都不能少。”
这个时代有蹴鞠这项运动,陈凤琪打算将后世的足球规则在此发扬一下,还希望能将这项运动传播一下,期待这个时空的后世华国,不至于也在这个足球运动项目上严重拉胯。
“你们应该发现了,我这次没有规划种树的事,但是书院里的绿化,是必不可少的,在什么区域栽种些什么的工作,就留给你这个院长,带着你的第一届学生来完成吧。”
“若是我们的书院发展顺利,也能像那些有名的大书院般,成为桃李满天下的百年书院,不管是你这位院长,还是这第一届学生,将来都能在书院史上留名。”
听到陈凤琪的话,高管家莫名感到有些激动,他过去的大半生所谋之事,充满太多未知与不确定,如今能有机会成为一家书院的创始人,担任书院的首任院长,一展宏图,对他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个莫大的机遇。
“谢谢太太的信重,其实,您才是最有资格担任这家书院的首任院长的人选。”
陈凤琪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
“我对这些管理职位并不感兴趣,不耐烦操心具体事务,能做的也就是为你指个大概的方向,具体该如何经营,就要靠你用心操劳了。”
她是典型的学者性格,喜欢搞研究,不太喜欢应付那些繁琐的人与事。
说到这些,陈凤琪有些感慨,也有些遗憾,要不是命运的捉弄,她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历史学助理教授,有位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的老师照拂着,在自身水平也很过关的情况下,成为那所重点大学的教授,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虽然一辈子的命运,一眼就能看得到头,显得有些枯燥无趣,却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人生,也是她真正乐在其中的生活。
看得出正在眺望远方的陈凤琪,似乎想起什么心事,有些出神,高管家并没有打扰她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