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互相寒暄了一下便进入正题了,在李同这位货真价实的新闻工作者的前情回顾下,几人再次敲响了这户人家的门。
因为上次上报纸的事,这户人家算是出名了,其实也算不上,毕竟也没暴露地址,只是拍摄了被圈进家里的电线杆还有拥挤的房子而已,但这毕竟是当事人,这段时间对这篇报导的讨论并不少,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这时候也有点难堪。
所以在看到敲门的人后下意识就是堵住门。
开门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男性,他脸上带着种生活带来的颓废,他眼神警惕地看着李同,他还记得就是这人说要改善这种拥挤的住宅情况,可谁想他在报纸上报导的是那些东西,导致他这几天都不敢出门,生怕别人来问自己,这下他又看见李同,更加恼火了。
但他也不敢做什么,因为李同是有工作的,又是记者这种能写文章拍照片登报的人,所以他还真不敢得罪。
“谁啊,半掩着门?”
这是这户人家女主人的声音,她是个五十来岁的阿姨。
就在她说话间,她已经从打开的那个门缝里看见了韩见晴,她原本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也是一惊。
“你们又来干什么的,害我们家遭闲话还不多嘛?”她眼神凶狠,说完不理自己呆楞住的小儿子,拉着他就想把门彻底关上。
韩见晴当然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她一抬手刚想阻拦就和李同撞到了一起。
韩见晴和李同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只是马上他们就止住了这户女主人想把门关上的动作。
“婶,我们不是来让你们遭闲话的!”
“不是?不是你们来干什么?上次不也是说得好听,结果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
“婶,我哪有干什么啊,我就是想把这些事暴露在政府面前,政府知道了这事,才会来处理不是?”
大婶半信半疑,她探出头打量和韩见晴同行的几人,狐疑道,“这些都是政府的?来帮我家解决住房问题吗?”
“那当然了,我虽然报道了这事,但还得政府的过来确认才行啊。”
大婶的表情明显有些松动,“那是要给我们房子还是给我们地?”
李同表情一点变化都没有,他好声好气,“大婶,这哪有那么快,你看这下乡回来的知青还少吗?家家户户住房都紧缺,国家不也是在想办法吗?”
“那你意思是现在还没有办法?”说完,大婶就想把门关上。
“别别别,大婶,这房子的事又不是一朝一夕的,房子的事没那么快解决,但是电线杆的事可以先解决啊!”
大婶掩着门回头望了望自家圈进去的电线杆,顿时,她的语气更加不好了,“怎么,你们难不成还想把我家给拆了?”
“婶,我们没这意思,这不是都来商量了吗?你放心吧,肯定不是把你家给拆了的,毕竟大家的住房都不够,要是拆了大家都得拆,那剩下那么多人可怎么住?”
李同说的理所应当。
但大婶依旧不太信任,“你说真的?”
“那可不,这人都来了。”
大婶这才半信半疑的打开门。
接下来就是大婶这家人和韩见晴一行待在狭小的空间里开始了谈话。
谈话的主要是一起过来的电力局其他同事。
韩见晴则是跟在谢先华身边听着谢先华和那位电力局主人说话。
习书瑾也在两人身边。
“老谢啊,像这种情况可真是不少了,这也不是其中一个,我之前也听到不少下边的兄弟上报说影响了修电,可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要是人口住房的问题不解决,那么我们这也不好搞啊。”
谢先华点点头,“确实,现在主要是没什么发展,但是人又多,东西就那么点,不够分的。”
“就算够分的,我们这电路系统也不好搞啊。”
“怎么?这里边还有什么由头?”
“人啊,物啊,你看要整改这些电路问题,材料要不要,时间要不要,做事的人要不要,像我们这里平时修电的人都勉勉强强,别说再来点事了。
主任也没在这多待,因为实在太挤了,几人都是小声说话,所以几人在跟李同示意后便先出了门,“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如果改要怎么改。
“如果改那么肯定是想要能够多用几年的,所以系统线路一定得有方式地排列好,虽说很多电力人才都来了我们这,可毕竟都还差一点,要那种专门学过的才行。”
谢先华顺着他的话提起,“那现在国家不是恢复高考了嘛,那些老师教授们也都回来了,肯定会有人才的。”
那主任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他们没再待多久,因为这时候李同也差不多谈好了。
这次的在报道不再偏重于知青下乡,而是偏重于住房紧缺包括住房紧缺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回城人口的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