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反派女知青——潆影
时间:2022-04-03 07:49:26

  后来更是雪上加霜,她工作的那间纺织厂因为效益不好,好多工人停薪保职,她也是其中之一。
  没了工作的美娟阿姨更不受夫家待见,夫妻关系一度很恶劣。
  又好在,她很及时的怀上了二胎,又缓解了恶劣的夫妻关系。
  这一次,美娟阿姨卯足了劲要生个儿子,孕期期间照足了老一辈人说生儿子的吃法吃。哪怕她很想吃辣的,也逼着自己吃酸的。
  然而生男生女,在怀孕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又怎么会因你孕期吃什么而改变。
  美娟阿姨的第二胎仍旧是个女儿。
  如果说以前他们的夫妻关系是不好不坏,在生下第二个女儿后则半死不活,在国家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断了他们三胎的希望后,彻底名存实亡。
  不能把希望寄托于生孩子后,美娟阿姨一度跟精神失常一样,老是来大杂院找婶婶。
  美曰其名关心婶婶结婚那么多年,连孩子都没怀上。
  有时候言语难听至极,她身为晚辈都听不下去,但婶婶却从不为所动。
  婶婶看得很透彻,美娟阿姨蹦跶的越厉害,说明她生活的越不幸福。
  可再不幸福都好,婶婶说美娟阿姨都不会离婚的。因为她失业了,丈夫却有个铁饭碗。
  婶婶说这叫生存妥协。
  也就是从赵美娟身上,施敏儿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无论处于什么低谷,都一定要有靠自己能基本活下去的能力。
  后来在上了大学后,她发现大自然中有一中活法很像美娟阿姨—寄生。
  因为这个发现,她一度迸发了非常强烈的倾诉欲,于是顾不得当时已经是晚上,仍拿起笔,给婶婶写了封三页纸的信。内容不乏对寄生生物的看不起。
  半个月后,婶婶给她回了封信,信的内容不多,其中有一句话问她,还记得当年在施家村后山发现的那些石斛吗?
  婶婶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把她的理智浇醒了。
  并非所有寄生生物都没有价值。
  又过了几天,在每周一次给婶婶的电话聊天中,婶婶分了几分钟时间,和她严肃探讨了美娟阿姨的生活。
  在这短短几分钟的探讨中,她收获良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的生存能力很多时候也是受时代局限。
  在封建社会,不说出仕,就看市井生活里,医者、夫子甚至跑堂那些,基本只限于男性。你能想到的女性可以做些什么?只怕除了刺绣也想不出其他一二。不然名流青史的女性佼佼者不会只有这么些。
  美娟阿姨虽然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可封建残余思想仍不容小觑。她明面上被尊重,实际上被摧残,这也是极可怜的。
  不是每个人都是陶然老师,陶然老师的幸运在于,父母对她的爱胜过世俗。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批判过去女性的无能。
  回忆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原来不知不觉中,婶婶对她的三观影响之深。
  施敏儿再次拿起笔,终于在草稿之上写下这次作业的标题:《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我的知青婶婶》。
  ---
  赵美美是在计划着去云南旅行的时候接到施敏儿电话的,电话那头她兴高采烈说着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得了A+,并被老师推荐登上了校报。
  “真的吗?婶婶可真是太替你高兴了。”电话这头,赵美美也跟着笑的眉眼弯弯。
  她是真的替侄女高兴,要知道,她这个小侄女,从小到大最苦恼的就是写作文了,考试经常都是写作托后腿。没想到上了大学,竟然突然开窍了。
  能被老师推荐上校报的作文,肯定写的非常好。
  施敏儿承下了这夸奖,在电话里卖了个关子,不肯说写的是什么内容,只说等校报出来后,给她寄一份。
  这样神秘兮兮,还真让赵美美有了几分期待。
  等施茂彦下班回来,她立刻把这好消息分享给他,他也立刻被勾起了兴趣。
  十天后,赵美美收到了侄女从学校寄来的一封挂号信。
  不用猜,肯定就是登载着侄女文章的校报了。
  回到家后,赵美美迫不及待打开,快速搜寻侄女写的文章。
  很快,她在校报醒目的地方看到了。
  只看了眼标题她就知道,原来是写有关她的。
  赵美美看的格外认真,说一字一句品也不为过。
  ---
  侄女的文章,让赵美美有一中回顾半生的错觉,也将她那些飘远的记忆一点点拉回。
  独自一人带三个孩子的那七八年,她其实没有孩子们看到的那么淡然。
  她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生病,这不仅会让她很无助,也会将她带入恐惧中。
  好在孩子们还算争气,生病的次数寥寥无几。
  她将这归功于两个原因,一是孩子们体质好,二是她饮食安排得当。
  该自己的功劳,她是不会谦虚让出去的。
  那个在小侄女心中经典的喝咖啡看书的恬静画面,很多时候其实不过是她在发呆。
  没穿越之前,她不爱发呆,因为日子太充实,她实在有太多可以做的事来填充每一分钟。
  看小说煲剧打游戏,哪一样不毁你青春?
  被吃喝玩乐腐蚀过的人,要过回平静无趣的生活是很难的,好在她努力做到了。
  那时候,看看张爱玲丁玲萧红等人的小说,已是很好的打发时光的方式。
  可是看的多了,她也会觉得无趣。一旦无趣,便容易陷入发呆状态。
  次数多了,她却是真的爱上了这种放空自己的方式。
  至于侄女在文章中说的,自己数次将差点踏入迷途的她拉回正道,这褒奖有点夸张了。
  对三个孩子的教育她不过是摸象过河,重要的还是他们基础被施茂彦打的很好,她才能只在关键时刻,仗着自己多活的那十来年经验提点一二。
  对于三个孩子,她其实并没有定下太高的培养目标。
  最开始,希望他们吃的饱,有个快乐的童年。后来条件好了点,目标就往上拔了那么一点点,比如希望他们能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等到他们再长大了点,她又根据实际情况把目标再次网上拔了一点,比如希望他们都能成为人格独立的人。
  其他父母那些什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她想都不敢想。
  可能是代入了自己去看吧,毕竟穿越之前,她可是在父母创造的财富堆中长大的。
  她觉得既然自己没能力为下一代铺垫多好的条件,那也别要求他们奋斗出多高的高度。
  普通人这一生,还是要知足常乐。但独立是基本的,这点不能丢。
  至于侄女在文章中提到的,她和施茂彦的爱情,她是真的觉得被美化了。
  爱情很美,但不是仅有美。
  对于施茂彦这样一个拥有赛潘安容貌的男子,要对他产生好感真不是什么难事。
  要知道,所谓一见钟情,大多不过是见色心起。
  古人又云,食色,性也。爱美人之天性。
  他拥有让异性为他爱的死去活来的条件,好在他本质又惧怕异性对他投以浓烈的感情。不然天时地利人和一碰撞,搞不好能造就一个花花公子。
  “什么花花公子?”施茂彦进门的时候,恰好听到赵美美在自言自语念这句话。
  赵美美抬起眼,倒也没有对他撒谎,笑着说:“说你呢,长得这么好看,没成为花花公子可真是难得。”
  尽管三年前两人一起在南方生活后,夸他好看的话赵美美说了不少,但每次听到,施茂彦还是会脸红。
  赵美美在打趣施茂彦这件事上,分寸拿捏的越来越准。比如这个时候,她绝对会适时的带入另一个话题,不让他由害羞陷入窘困。
  于是又开玩笑道:“今天回来那么早,不会是厂子生意不好了吧。”
  施茂彦和林志高在南方奋斗了那么多年,并没有像言情小说里的男主那样,创造了自己的事业王国。他们付出了青春努力换来的,也不过是一间百来人的外贸加工厂罢了。
  但这也已经比普通人好很多了,至少开厂获得的利润,是一般人家庭收入的几十倍。
  而她呢,如果不拿穿越前的生活来做标准,现在也基本上算是实现了享受生活。但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她盘下了一间西餐厅,经过大半年的亏损过后,现在经营的也算有声有色。
  餐厅经营上了轨迹后,赵美美基本半放权管理,继续享受她的生活。
  施茂彦知道她是开玩笑,给自己倒了杯水后挨着她坐下,笑道:“工厂的生意,现在以及预计未来五年都会处于欣欣向荣阶段。”
  “恭喜你哈,施总经理。”
  “哪里哪里,该恭喜的是总经理夫人。”
  两人互相调侃了几句后,赵美美把侄女寄回来的校报递给他。施茂彦接过后认真看了起来。
  约莫十分钟后,他的目光才从报纸移开。
  说实话,他独自在南方奋斗的那七八年,尽管偶尔能通过电话书信了解他们在那边的生活,但他仍然会因为缺失的这几年而感到遗憾。
  通过侄女这篇文章,他脑海中勾勒出了那些年赵美美的一些生活片段,他觉得很珍贵。
  因为这份珍贵,他做了个决定。
  当他把这个短短十分钟做出的决定告诉赵美美后,意外的,她非常赞同。
  于是,两人一合计,给学校的侄女写了封信。
  ---
  施敏儿没想到,自己即兴写的一篇文章,会引来这样的后续。小叔竟然希望她能以婶婶为原型,写一篇女知青的小说。
  这可真是难为她了,但又让她没办法去拒绝。写自己婶婶的故事啊,她自然也是心动的。
  为了学习如何写小说,她先是大量阅读了许多经典名著,还去图书馆找了不少写作指导的书籍来看。
  感觉准备的差不多后,她战战兢兢开始动笔。
  故事,开始于1977年的秋天……
  作者有话说:
正文到这里啦,写的很一般,还是希望大家看文愉快。
  下一本开预收文较高的《六零之真千金的反击》或《我妈逼婚手段太过残忍》,求收藏~~
  ◎最新评论:
  --
62章 番外
  ◎【3.27更新】番外◎
  番外·关于几个女知青的番外
  【刘小红】
  再知道许小莲的消息, 是在当地的新闻晚报上。
  版头醒目的地方,赫然写着:留学女博士学成归国。
  刘小红震惊的嘴巴都合不上,许小莲竟然读到了博士。
  想当年还在施家村的时候,对于她回城后想考大学一事, 多少人嗤之以鼻。然谁能想到, 十年后, 她都在国外读博回来了。
  再看看自己, 供销社倒闭后, 只能四处打零工帮补家用。
  刘小红被打击的心脏有点痛, 以至于在凳子上一坐就是一下午。
  丈夫回来,看到冷锅冷灶的,根本就没有做晚饭的迹象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