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周忱
时间:2022-04-05 08:04:29

  她没有任何避讳,直接将那本册子翻到了后面递给了沈族长:“这两千两银子我说实话,我家虽然现在看着有钱,可一旦淮哥今年中举肯定要去京城的,再加上我哥也要去京城看病,所以我家很需要这笔钱,我拿五百两出来一分为二,一半用作修缮祠堂,另一半我想用来建个族学。”
  沈族长全程满脸庄重,沈延东也很能绷得住,听到两千两银子的时候只有些诧异,可沈家二叔三叔听到两千两银子沈惊春却只拿五百两出来的时候,脸色就不大好了。
  在场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这俩兄弟就坐在沈族长对面。
  他一看俩儿子的神色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狠狠瞪了他们二人一眼,立刻起身朝沈惊春郑重的行了一礼:“我这个做族长的代表沈氏一族谢谢你。”
  族学并不是那么好办的,哪怕在平山村这个地方,族学也只是起个给族里孩童启蒙的作用。
  祁县这边,除了县城里面有几家蒙学,这十里八乡的也就赵三郎他们那个村子有个学堂,陈淮当年回京,一开始就在那个学堂里读的书。
  如果族学真的能办起来,那么沈氏一族才算真正的在这祁县立起来了。
  而这个牛痘,虽说是经由他们家的手才弄到的,可仔细一想,即便没有他们家,沈惊春弄到牛痘也是迟早的事情,先前他腆着老脸提出想要匾额已经是非常无礼的要求,可沈惊春非但不生气,现在还愿意拿钱出来资助族里办族学,这样的大恩,岂是一个谢字就可以还完的。
  沈惊春起身微微往旁边让了让,只受了半礼,先请沈族长坐了回去,才又道:“我之前说还有两个庄子,一个在京城,一个就在咱们祁县,是朝廷封赏的爵田,只此一代不能后传,但好在不用纳税,祁县这边的庄子,我愿意拿出来给族里的人种,因为免税,所以这地里的收成,种田的人得四成,另外六成便用作族学以后的日常开支和维护,大爷爷您看这样可行?”
  行!当然行!这可太行了!
  要不是当着这么多小辈的面,沈族长简直都要跳起来哈哈大笑了。
  原先沈惊春说拿钱出来建族学的时候,他还在愁以后怎么办,这个钱是死的,五百两的一半就是二百五十两,看着是不少,可历来只要跟读书扯上关系,那钱花起来就跟流水一样,根本不经用,但现在有这一百亩地收成的六成在,供起来一个族学,那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了。
  他虽然拼命的压抑住了喜悦没有做出什么失礼的事来,可到底还是坐不住了,站起身在堂屋里来回走了几遍,脑子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细想一遍,才道:“阿淮如今不在家,这个事情你可需要跟他商量一下再行定夺?还有三郎媳妇,这可不是小事,你们一家还是商量一下吧。”
  陈淮对外虽说是上门女婿,可自家人还是知道自家事的。
  陈淮这样的人,若是想成家,只怕媒婆都能将陈家的门槛踏破,他一直没成家,纵然有给亡母守孝的原因在内,可关键还是他之前不想成家,别的不说,单说他是陆祁山的关门弟子,这祁县就多的是想把闺女嫁给陈淮的人家。
  而听沈惊春透露出来的消息,今年的院试和乡试,陈淮是有很大把握的,原先沈延富这样一个秀才,都给老宅那边挣足了脸面了,更别说陈淮今年很可能就是举人了。
  沈族长虽然很想现在定下来这些事,可到底还是怕陈淮知道后心中不快。
  方氏虽然也心疼这笔钱,可在她心中闺女说话办事,那都是有她的道理的。
  方氏自问自己不过是个乡下妇人,大字都不识得几个,更别说什么大道理了,唯有一点她是知道的,闺女说什么就是什么,如今这个家能吃穿不愁,都是闺女的功劳,她别的忙帮不上,只能尽量不脱闺女后腿,因此沈族长这么一问,她立刻就表态道:“他大伯,我们家如今是惊春当家,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沈惊春也道:“淮哥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这个事情她早跟陈淮商量过了。
  牛痘防天花可不是什么小事,金银的赏赐总是少不了的,再者像古代这样的生存环境,没有亲族的人是注定走不远的。
  周家那边,自从陈莹跟周桐和离之后,陈淮长这么大两家也没再来往过,周桐可能都已经忘记还有陈淮这么个儿子了,显然是靠不住的。
  再说陈氏一族,当初将他们母子赶出来,陈淮就对陈家就没什么好感,外人只当他们生活落魄,其实陈莹是有钱的,只不过不敢花罢了,抠抠搜搜的养活一个陈淮还是没问题的。
  如此一来倒不如帮扶人品还不错的沈氏。
  再说陈淮自己,先前那些都不提,单只说柱国公府的忠仆找过来后,也试过给银钱,可陈淮都没拿,只跟着他们学了些拳脚,还有被迫接受了一些其他的教育,陈莹从长公主那里得到的银钱,如今也密封了起来没动,后面几年用的钱,全都是他抄书和打猎所得。
  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为了这么点蝇头小利而生气?
  沈族长听方氏母女这么一说,终于露了笑容出来,站在一边看着后面条案上的匾额高兴的道:“那这匾额?”
  “我这就将银子拿给大爷爷,烦劳您去找几个靠得住的泥瓦匠,这修缮祠堂和建族学的事情同时操办起来,族学落成之日再将匾额挂到修缮一新的祠堂里,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63
  沈族长带着几个儿子回了家, 激动的翻来覆去大半夜才睡着,第二日一早,才一睁眼, 第一件事就是叫沈延东兄弟几个去找泥瓦匠。
  沈志清兄弟几个前一晚没跟着去沈惊春家, 也是大早上听自家老爹说了几句才知道了沈氏要办族学的事情,一时间都喜不自胜。
  他们排在前头的几个兄弟本来也没什么天分,再加上年纪大了, 倒是不去想什么读书考科举光宗耀祖的事了, 但后面几个小兄弟最小的也不过才七八岁, 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再者族学可是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尤其对于老大沈志辉来说,他如今也是有儿子的人了, 只需等个四五年就送儿子去开蒙, 从小培养,说不得也能供出个读书人来。
  一家人凑在院子里商量了好一会, 也没商量出到底请哪些泥瓦匠来, 最后还是沈志清说不如就请上回替沈惊春家建房子的杨工匠。
  沈惊春家的房子那建的真的是没得说, 众人一想也就定了下来, 请这杨工匠主事, 再请几个别的泥瓦匠给他打下手,其余的杂活什么的, 自然有沈氏族人来, 这样的大事, 恐怕没有哪家会不愿意吧。
  一时间整个沈家都忙了起来。
  陈淮那边却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由陆昀的小厮给送了回来。
  陆昀在县城的宅子里, 除了一些老仆小厮长随, 剩下也就是一个洗衣做饭的婆子,伺候起来自然没有那么精细。
  沈惊春闻着他身上还有些酒味, 眼下一圈淡淡的乌青,就知道昨晚多半是没有休息好的,当即就叫杨婶烧了热水,叫他去洗了个澡。
  等洗漱完穿了干净的衣服出来,整个人也精神了些,夫妻二人就到了书房里说话。
  如今他也不过是个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中,若是平时别说是陪着那京城来的苏公公一起吃饭了,恐怕连在他面前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高桥却是念着之前的恩情,有心想卖他一个好。
  朝廷外放的官员回京述职,都是分两批,一批在年前,一批则在六月,如今已经是四月初了,最多五月中旬高桥就要启程回京,这一走,祁县这个地方就不会再来了。
  虽然很看好陈淮,可到底还是不确定他能否一次中举,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将他带在身边见识见识,毕竟能陪着苏公公一同吃饭的,无一不是祁县或有权或有名的人。
  以陈淮的身份,虽然从头到尾也说不上两句话,可到底还是在祁县这些大佬面前露了脸,且大家看在陆昀的面子上,态度也都客客气气的。
  而他之所以喝了这么多,全都是这些祁县大佬带着来长见识的年轻人给灌的,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已经考中了秀才,今年打算下场参加乡试的,约着这几个月没事大家多聚在一起交流交流,这样的酒不喝还真不行。
  “家里怎么样?族长可跟你提了匾额的事情?”
  说完在县城的事情,陈淮又问起来家里的事。
  这家里是他媳妇当家,他自然是不担心的,也不过随口一问。
  沈惊春便将昨晚的事又说了一遍,陈淮听完便道:“这么做是再好不过了,张承恩也是寒门出生,连他这样的人都想着扶持家族,更不要说是你我,何况我们以后有了孩子,有家族做后盾,对孩子也好。”
  沈惊春一听孩子两个字,脸色就不受控制的开始变红了。
  这具身体的生日是七月初七,现在已经四月,再过三个月就是她的生日,也就是说年满十七周岁,虚岁十八了,按照京城那边的嫁女儿的规矩,也是能圆房的了。
  这种事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沈惊春平日里再怎么淡定自若,真到了那时候也难免紧张。
  一抬头,正对上陈淮清亮的双眼,深深吸了口气,才勉强稳住心神,只说要去厨房看看午饭好了没有,就借口跑了。
  ……
  沈氏一族的动静太大,没几天,不说平山村,便是连附近十里八乡的村子都知道了,沈家得了朝廷的封赏,不仅要翻新祠堂,还要建个族学。
  反应最大的就是同村的徐氏和陈氏两族。
  徐氏还好,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羡慕嫉妒了一会,就开始高兴起来,这沈氏一族在村里不过也才三十多户,他们一个村的想将孩子送进去读书,总比外面人来的轻便些。
  而陈氏其他人大多也都是这么想的,只有陈里正满心的烦闷。
  事实上赏赐下来的第二天,他就想通了,不是谁都是沈惊春。
  这乡下的牛生痘疮也都是常有的事,这么多年了也没见谁说牛痘可以防天花的,沈家小丫头的这份荣耀都是凭她的本事挣来的。
  但是道理谁都懂,真到了自己头上,想想那个牛痘是从自家的牛身上取下来的,陈里正还是觉得满心憋屈,但是再憋屈还是不得不堆起笑容去跟沈族长道声恭喜。
  如同徐族长想的一样,这个族学虽说是沈氏的族学,但既然建在村子里,那就是全村的大喜事,村里若是有想读书开蒙的,也不用再每天跑远路去别的村子了,有没有读书天分先念几年再说,再加上学堂就在村子里,来往都方便。
  三家族长凑在一起,商量着沈家族学建起来后教书先生和收学生的问题。
  沈族长如今也算的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非常好说话:“这教书先生的问题,阿淮说了回头会去问问闻道书院的陆院长,请他帮忙留意留意这祁县有学问的秀才可有愿意来我沈氏族学任教的,至于收学生……”
  沈族长看着另外两位族长笑道:“咱们三姓人家在一个村子里也住了这么些年了,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关系自然是不错的,我也不跟你们乱开口,只要是咱村里的孩子,入学的束脩都是五百文一年。
  要知道平田村那边的学堂,就算是本村人,每年束脩也要一两银子呢,这沈家族学却一下少了大半,堂中坐着的几人明显都有些不可置信。
  沈族长看着他们的表情,心中的得意再也压制不住,忍不住翘了翘嘴角:“惊春丫头不愧是京城侯府教出来的,目光就是长远,这次她立了这样的大功劳,朝廷的赏赐就有一百亩免税的官田,虽说比不上咱们自家的上等良田,可毕竟是免税,她愿意将这地无偿免租给我们沈氏族人种,这地里收成的六成,她愿意拿出来供族学平日的开销用度。”
  这话一出,除了早就知道这个消息的沈家人,其余的人再次愣住了。
  一百亩田地的收成啊,哪怕只是六成,对于他们这些农户人家来说,也是一笔巨额了,沈惊春竟然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这还不是一年两年的。
  这下所有人不羡慕这个族学了,倒是羡慕起来沈氏一族居然出了个这样厉害的人物。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