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重生守则——阿呆点点
时间:2022-04-15 08:25:35

  殿试名次颁布的干脆, 太元帝直接省了一些步骤,让一甲三人进内殿,传胪在外面继续喊名字。
  看着自己亲自挑选的探花, 太元帝很满意,当初殿试的时候他看出是个姿态容貌极佳的, 今日细细一打量果真如此。
  稍微询问几人几句,太元帝暗暗点头, 回答的都不错。
  “祝卿,朕记得你是出自争鸣书院的, 对于‘儒’你可有不同的意见?”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大臣的眼神都看过去了,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其他人不清楚,但朝廷里的官员可都知道争鸣书院的情况的。
  “回陛下, 学生认为格物致知是儒,以人为本是儒, 微言大义是儒,互敬互信是儒……”
  “学生觉得它是包容的, 所以数千年儒分为八,千年前秦成帝儒法合流, 从而创安佑盛世。虽然秦已亡,而此法, 已延千年。”
  “所以臣认为, ‘儒’并无正统不正统之说, 光臣所知的流派就有数百家。臣觉得只有此法有利于国家百姓,圣人定会包容的。”
  祝文乐觉得自己将一生的急智都用在这里了,这位陛下的恶趣味真是让人难以承受。
  殿内的大臣们默默收回目光,他们能说他说的不对吗?要是针对他,那就说明儒学是不包容的,但当初的儒法合流怎么算?
  不管承不承认,现在的庆朝也是儒法合流,甚至还有点外儒内法的感觉。
  “好,祝卿说的有理,朕也是如此觉得的。”这嘴皮子不错,争鸣书院出来的,不是嘴笨话拙的,就是一口气能说倒好几个人的,也是有趣。
  看着外面的阳光,祝文乐觉得自己活过来了,就是状元和榜眼腿有些虚,刚刚他们也被波及到了,那目光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祝兄,好胆识。”陈状元郎说道,他长相俊朗,笑起来很是爽朗,现在看来性格也是这般。
  榜眼稳重些,年纪也不大,长相偏硬朗,三人出来后,被内侍引着去外室换衣裳,马上就要跨马游街了。
  -
  祝文乐头上插着金质银簪花,看着身后师兄师弟们带着彩花,这扮相还真有股风流的味道。
  骑马看京城,听着周围笑闹声,祝文乐也喜悦不已,他现在已经远超自己的目标了,下面只要守护好玉坠,让它不要影响其他人就好。
  “这样的大好日子,祝兄怎么发呆了?”陈状元郞轻声提醒道。
  “这样的情景,实在让人无法回神,这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了。”
  “可不是,愚兄现在还有些发虚呢,榜眼,远超吾预料。”一旁的榜眼也附和道,他自知自己的样貌不是文人所欣赏的,不过他才学不错。
  路边的人间一甲三人这般和睦,又是一阵花雨朝他们飞来,与之相伴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荷包香囊。
  孙纬在酒楼上看着五人,不仅感慨事态炎凉,致远那有多热闹,陈师兄那边就有多凄凉,连花都没几朵了。
  实在看不下去了,想着祝文乐他们也不会差这几朵花,就把自己准备的一桶花,全都撒给陈睿了。
  身为同进士的一伙人早就预料到这样的待遇了,骤然遇到花雨,有点不可置信,本想着是哪个善解人意的美娇娘,一抬头却看到了一张圆润的脸……
  两两相望下,陈睿一下子就认出来人了,只想着快点过去,别唤他,千万别唤他。
  “陈师兄,不用伤心,我这还有一桶花,全送给你!!!”
  陈睿听到这话,权当没听见,他是陈睿吗?他不是。
  只是紧跟着他的鲜花不是这样说的,看着那些鲜花扔去的方向,一次两次是意外,三次了,那位进士一定就是“陈师兄”。
  这人射箭投壶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好准头!?然后,他躲得更快了。
  周围的人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两人实在是逗人。
  -
  回到院子里,陈睿直接上手让孙纬知道同进士的怒火,就算是同进士,也是要面子的。
  另外四人蹲在一旁笑。
  第二日还有琼林宴,此宴过后,由状元带头上表感激皇恩,等待吏部派官。拿到任命书和官服后,进士们能回乡祭祖一趟,再到任地就任。
  祝文乐是探花,进士及第自然是要进翰林院的,成为正七品编修。
  进士出身的周清元、严奇志和汪夏山,其中周清元和严奇志想要参加选馆,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正式成为翰林官员。
  汪夏山则打算去任地,若是运气好去个中县,成为从七品知县,运气不好只能去中下县了,那就是正八品的知县。
  这一品之差,可能要花三年时间才能升。
  同进士出身的陈睿就更轻松了,左不过中下县和下县,正八品和从八品之差,好吧,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
  不打扰两个正在备考的人,祝文乐和孙纬帮着出主意,只是保不齐还是要送礼才行。
  “师弟,我还未想好是否要成为朝廷命官……”
  想到自己那些亲戚,汪夏山有些为难,只是就此不干,他也有些难受。
  只是干了,这礼也不好送,他的俸禄得照顾家里。同时他暗下决心,回去后一定先把家事理顺。
  陈睿则另有担心,送礼他没压力,但是治理他有压力呀,他怕自己当不好这个知县,整个人都有些焦虑。
  祝文乐见这情况,也不想这些了,帮着他解压,发现没什么效果,并且把汪师兄也传染了后。
  祝文乐认命地带着两人,拜访当过地方官的师兄们,请教知县要注意的问题。
  本来以为师弟们前来托关系的师兄:……真不愧是我们的师弟,以后定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注意着新科进士们动向的官员,知道情况后,对两人的行为颇为赞赏,也算阴差阳错了。
  -
  翰林院只招十位庶吉士,三年一招,因为只有新科进士才能选馆翰林院,考试的人倒也不多。
  周清元和严奇志殿试的名次都不错,可惜严师兄还是与翰林院失之交臂了,到最后只有周清元和祝文乐能留在京城。
  派官下来后,几人打算返乡,他们还能一同返乡!
  -
  今年的环省、环禹府、岑竹县都极为风光,没办法进士多啊。
  今科共一百四十二位进士,环省占了三十多位,怀禹府和岑竹县更不用说,进士的数量远超从前,能不风光嘛!
  路过环省,几人去了争鸣书院拜见师长,然后才回岑竹县,和长辈一起。
  这次祭祖,祝家本家的人也来了,以前祝文乐考中举人时也来过,但在祝文乐回绝去本家读书的要求后,就不再过来了。
  如今他成为新科进士,本家再也无法忽视,十八岁的探花,这是绝佳的助力。
  祝文乐他们也知道,只是他们只想让儿子安安生生的,互助自然会互助,毕竟虽然本家没有特地照拂,但祝家能在岑竹县立足,还是有本家的原因在的。
  只是成为本家少爷的左膀右臂,让儿子在朝堂上对他马首是瞻,这还是免了吧!
  -
  祝文乐去周家拜访的时候,周先生虽然高兴,但眉宇间带着愁,于是便问他怎么了。
  要知道培养出五位进士,周举人的愿望已经超额实现,现在应该更为轻松才对,怎会犯愁?
  见自己的得意门生如此关心自己,再想到这学生如今也未娶亲,给他一个提点也好,于是他说道:“还不是由之,本来家里已经看好一贤淑女子,只等他点头便可,若是不喜,他母亲便跟着去京城,看看有没有看得上他的官家女子。”
  “结果他不要,说是喜欢那个尹家姑娘,现在他母亲还在哭呢,这孩子也不知道犯了什么犟。那尹家姑娘是个学医的,日后还要抛头露面,如何能帮他料理后宅?”
  “原来是这事儿啊。”祝文乐下意识地接道。
  “你知道?!”
  “学生知道,师弟已经动心许久了,学生也觉得尹姑娘甚好,倒是一个为官,一个救人,倒也般配。”
  周先生的胡子抖了起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问道:“你莫不是也喜欢这样的?”
  “那倒也不是,只是学生不喜女色,这辈子是没有后宅之忧了。”
  祝文乐笑的漫不经心,却让周举人震了一下,颤着声音问道:“你这是何意,不喜女色,难不成你!”
  “不是,学生也不好男色,两个色都不喜。”
  “你父母也同意?”
  “他们只望学生平安无忧,喜乐顺遂便好。”
  本来知道祝文乐来,想要前来接待一番的周家夫妻:……他们是不是太严苛了,和祝少爷比起来,他们的儿子愿意成亲,已经极为不错了。
  周举人看着他,只觉得脑袋疼。
  “先生,难道你们不想要由之喜乐顺遂吗?若是连自己所喜之人都娶不到,又何谈喜乐顺遂?”
  周举人有些沉默,周父周母依然觉得不行。
  僵持几日后,周家父母终于妥协了,儿子现在已经是进士,羽翼已丰,他们的态度不好太过强硬,导致儿子和他们离心。
  -
  听到周清元的话,尹素云眨了眨眼睛,觉得自己产生幻觉了,不然他怎么会朝自己说出这样一番话?
  “我喜欢学医,就算嫁了人,我也想给人诊脉看病。你娶我,别人会笑话你的,而且我不会打理家务,你会很累的。”
  “我知道的,成亲后,我赚钱跟你一起开药馆,只是我现在赚不了这么多钱,你能等等吗?”
  “不过我在京城有一座小院,你可以在小院开个小医馆。这样白日我去翰林院的时候,你也有事干,我还能抄翰林院里的医书给你,我知道你喜欢这些。”
  “你如此为我考虑,这让我受之有愧。”尹素云无所适从,但她很快就冷静下来。
  “而且,每个人的喜欢都会变的,你现在说的很好,谁知道最后会不会变。”
  “我可以写契书,如若有负心之举,你可以带着嫁妆、医馆离开。”周清元知道尹家妹妹没什么安全感,所以提前考虑了这个。
  “纸笔这儿都有,写吧!”尹素云拿出纸笔给他。
  周清元并不含糊,写下了一张契书,在旁边看热闹的严奇志还在一旁指点。
  祝文乐和汪夏山他们就成了围观的吃瓜群众,守在两人周围,可不能让人见着这些,不利于尹家姑娘的名声。
  两月后,两人大婚,周家人虽不满意这门亲事,但架不住周清元乐意。
  而且尹素云的医术也确实好,婚后周母本想劝她放下,但在被尹素云治好腹痛之后,就帮着一起出主意,怎样把家事和学医两手抓。
  -
  师兄弟六人一齐来到环省,在环省码头分别,此去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聚,只望师兄(师弟)平安无忧。
  孙纬看着船只远去,自己又回到争鸣书院去了,他还有点盼头,三年后还能跟致远和由之在京城重聚。
  -
  来到京城后,祝文乐他们各自回了自家小院。
  京城祝家现在只有他一人,父母现在还在岑竹县,得把东西收拾出来,才会带着弟妹来京城。
  至于两个妹妹自然也要在京城出嫁,反正不管在哪里,都是要坐船过去的。
  翰林院的日子比想象中的清闲,于是祝文乐开始不务正业了,不对,应该是在正事办完的情况下,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
  所以他常常往工部跑,本来还想打压一下的其余朝臣:算了吧,这人应该没这心思。
  于是翰林院编修,在闲暇时成了工部的编外人员,并且他还真带着工匠做出了些成果,成了这一科升官最快的人。
  做着工部的活,升着翰林的官,奇葩二字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其中不乏人操心这位探花郎的婚事,可惜祝文乐早有准备,拿出圣清道观观主的批语:此生无缘,不然,祸及自身。
  有人不信邪,结果第二天这个探花郎就起不来了,于是再没人提这事。
  祝文乐觉得想出这个办法的自己,果然聪慧。就算周先生他来信询问,他也不惧,当时他也不知道这件事,到了京城去圣清观上香时,才被观主批的。
  等到祝家父母到来,他们一家人在京城安顿了下来。
 
 
第155章 锦鲤文中的秀才(全文完)
  时间匆匆, 又到春日会试之时。
  孙纬已经来了京城,依然住在祝家小院,这次有祝母悉心照顾, 可比上次舒服多了。
  祝家两个妹妹已经出嫁,十四岁的祝文远由陈伯带着,去了岑竹县参加县试, 至于住,有老宅和外祖家在, 根本不用操这心。
  这三年,祝文乐和周清元成了翰林院里的两朵奇葩, 一个身在翰林心在工部,一个在空闲时去抄医术,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媳妇会医术。
  但他们又不得不捏着鼻子交好这两人,祝文乐是因为他于机关器械之处确有建树,而且博学多才,出口成章,深得陛下喜欢。
  而周清元除了自身学识过人外, 另一部分原因是沾了尹素云的光。
  身为京城里为数不多的女大夫,谁家没有女眷?虽然大夫的地位不高, 但还是得敬着。
  今年祝文乐依然呆在翰林院,因为农具机关之功, 升了两级,工部尚书本想直接把人要过来, 可惜翰林院不放人。
  翰林院掌院学士是个地道的儒生,对祝文乐虽然有些恨铁不成钢, 但也没多少恶意, 甚至还起了爱才之心, 在翰林多待几年也是为他的仕途着想。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他的思想扳回来,就算不能像他一样,也要偏回来几分,要是就这样进了工部,那就是肉包子打狗,真回不来了。
  周清元也正式进了翰林院,成为一名编修,有了俸禄。庶吉士是没有没有俸禄的,每年只能得些茶碳钱,要不是当初陛下赐下一笔钱,他怕是连自己都养不起。
  因为周清元没俸禄,他又不愿意用妻子的嫁妆,所以两夫妻不敢多雇人,也不敢这么早要孩子,就拖着。
  这正和了尹素云的意,她不想那么早生孩子,除了影响她行医外,更是因为对身体不好。
  两夫妻这样紧巴巴地过了三年,如今也算宽裕些。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