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阁老也都来了,皇家无家事,礼部尚书元大人已经不想说话了。
每当他想奏请陛下选秀时,总会闹出各种事情,这次他又默默地把选秀的奏章收起来了。
看到陛下和懿诚长公主,一行人就察觉到陛下心意已定。听完陛下的理由后,一众阁老无话可说。
皇家为百姓表率,陛下顾虑承国人口,想要鼓励女子再嫁。
陛下就想要先从皇家开始,公主不用说,和离再嫁是常事。只有后宫太妃和离再嫁,才能引起百姓争先效仿。
被说服了一点点……
之后又说道人伦之事,皇子公主出宫建府后,极少能见到母妃,现在宫里又不用她们伺候,与其留在宫里惹人闲话,还不如放出去,让母子(女)团聚才好。
成王想到自己的母妃,先帝不放太妃出宫,她就这么老死在宫里了,唉!他也被说服了一点点。
懿诚长公主在旁边帮腔,她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的,宫里的娘娘们花销不菲,那些娘娘们年纪最大的也就四十多岁,年纪轻的才十几岁,要是养一辈子,都可以再建一座行宫了。
两人不亏是姐弟,思路差不多,都是心疼钱的主。
户部尚书贾大人立马被说服了,后宫的用银是国库拨给内库的,能少给,还是少给一些。
其他人想了想,觉得勉强能接受。
见大臣们都被说服了,谢奉盈才说他的一些考虑,一众大臣听了后,下意识地回忆先皇是否有苛待陛下,这也太优待了。
不是说优待错,但是你要给太妃配个婚也就罢了 ,结果还让太妃随便去玩,要是以后都这样,女儿进宫当个后妃,也挺好的,一辈子都有着落了。
成王挑了一堆刺,给出了一堆限制后,看着依然宽容的条例,心中酸楚不已,他母妃要是活得再长点就好了!
事成定局,朝野看着那份告示,想到承国人口,纷纷觉得陛下深谋远虑,皇家都豁出去允许太妃再婚,他们要是还拦着不让寡妇再婚,就有点过分了。
一时之间,从一而终这些话鲜少挂在人嘴边,民间女子的作风也开始大胆起来,贵女们抛头露面、骑马投壶这些她们以前也干,现在更肆意了。
慈元、永宁两宫内的太妃太嫔听到后,不敢置信,早先是有消息传来,但她们并不抱希望,能有现在的日子已然不错。
她们都是先帝后妃,在陛下登基后随太后迁宫,她们也知道现在寄人篱下,十分安静,希望况太后能忘记她们。
但这只是希望,特别是以前受宠的太妃们,每日请安就是折磨,膝盖弯一个时辰是常有的事,好几次她们都想一死了之,但宫妃自戕是祸及全族的事情,她们不敢。
不过这些人也都是有心计的,况太后让她们不好过,她们就让况家不好过。
至于况太后要对皇后下手的事情,她们知道,只是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她们不会冒险去帮另一个人。
只是在况太后想要拉兰贵妃下水的时候,她们拦了一下,那个气性大的孩子,在太后磨搓她们的时候看不过眼,顶撞了太后。
虽然她是宠妃,太后不敢明面上为难,但暗地却让她吃了不少亏,不过这孩子聪明,见皇后和稀泥,她直接找了陛下,这才让况太后收手。
因为这份善意,在况太后想要把皇后之死嫁祸给她的时候,她们出手了,保下了这个孩子。
后面兰贵妃掌凤印这个纯粹是意外之喜,没想到皇帝这么不信任太后。自她掌管宫务后,宫六局再也没克扣过两宫的东西,让她们好过了不少。
“知雨,把那位姚嬷嬷的消息透给咱们陛下知道。本以为皇后的分量不够,没想到陛下居然会这么重视这件事,况嫔,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贵太妃躺在卧榻上,嘴角含笑,话里透出几分嘲讽。
她无儿无女,对谢奉盈的感情也一般,自然也不会在乎死的是谁,照她的意思,被况嫔害死的人,对皇帝越重要越好,这样,况嫔才能被她儿子厌弃。
所以这些证据她一直压着,只等筹码足够时,再让皇帝看见。
“娘娘,这件事要是让陛下知道该怎么办?”
“知道又如何,大不了就是去陪先帝罢了,不过,我还真想出宫去看看,如今外面是何等模样了?”
慎刑司内,况园园已经快被折磨疯了,他们未伤她分毫,只是把她关在一处狭小的地方,寂静,极致的寂静,四周没有一丝声音。
在古代也有这样的地方吗?
况园园知道这种刑罚,她以为自己能坚持下去的,结果不到半日,她就奔溃了,在牢房里又哭又闹。
在她想来自己只是去偶遇皇帝而已,电视剧里不是都这么放吗?妃子打听到陛下的所在,想要制造偶遇,然后被皇帝宠幸。
怎么到她这里就变了?!
太后姑母这么喜欢自己,她一定会来救自己的,况园园自我安慰着。
到第三天的时候,她已经神志恍惚了,看到外面的亮光觉得刺眼极了,却连用手遮挡都不会了。
“尔等何人?”
“我、我是况园园。”
“从哪里来?”
秦中郎有些奇怪,为什么陛下一定要问这两句话,还说要等她说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后再往下问。
“我、我……”况园园想说什么,然后回神,说道:“我是况家四娘,是上京况家的女儿。”
秦郎中听到后,便示意下面的人把她关回去。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你们这是滥用私刑,你们这样对我,太后姑母不会放过你们的,我要把你们全杀了……”随后是一连串的脏话。
看着况园园满口污言秽语,一点大家小姐的样子都没有,秦郎中若有所悟。
又在默室关了四天,况园园的精神彻底恍惚了,一五一十的交代了一切,看着这份认罪书,秦郎中有些不敢置信。
她说她是后世之人,陛下将开创承国的盛世,之后又说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秦郎中都给记下来了,呈交给陛下。
谢奉盈看着一切,这个况园园知道的事情比他多,她说了很多赚钱的东西,像是玻璃、肥皂这类的,谢奉盈略过去了,倒是这个水泥有些意思,但他最想知道粮食还是没有。
“秦郎中,问她后世的事情,特别是粮食。朕不需要知道后世如何评价朕,朕想要的是,能让承国更加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的东西。”
秦源看着坐在位置上的陛下,缓缓拱手,说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们的陛下心系子民,身为臣子定然要为君分忧才行。
看着况园园的痴言妄语,谢奉盈觉得可笑,承国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女子,在盛世刚刚开启的时候就进入内乱,从而民不聊生?
“陛下,下面的人找到姚嬷嬷了。”
冯晨进来禀报,他们跟着太后的人也没找到这个嬷嬷,却在上京郊外意外寻到了姚嬷嬷的去向。
她像是知道早晚有这一天,一路上十分平静。
谢奉盈看着下面那个眼熟的嬷嬷,这件事过于顺利了。
作者有话说:
第118章 古穿文中的皇帝
听着下面那个妇人一点一点讲述太后如何吩咐自己, 她又是怎么利用食物、按摩,让皇后一点点虚弱而死……
谢奉盈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他并不觉得愤怒,也没什么悲伤, 有对皇后的惋惜,也有对太后的不解,为了况家, 值得吗?
让那个嬷嬷签字画押,又拿走了她手里的证据后, 直接押往慎刑司。
“陛下,小的在调查的时候, 除了太后的人,还遇到了另一伙人, 是长信公府的。”冯晨回道。
“朕知道了,皇后的事朕需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谢奉盈看着手里的诉状,会是谁,能把姚嬷嬷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藏到如今?
知道姚嬷嬷事情的前提是知道太后的意图,兰贵妃不可能, 依她的性子,在知道后立马就会去跟太后对峙。
排除两人, 那就只有那些太妃太嫔们了,如果因为况太后折辱她们想要报复, 在发现况太后要谋害皇后时直接揭发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是因为那道出宫圣旨才让姚嬷嬷出现的吗?前世姚嬷嬷可是一直没出现过呢。
能在宫里做这么多事,并且有这份心计的, 谢奉盈只想到了一人,贵太妃!
“我知道陛下会来, 但没想到陛下会来的这么快。”
贵太妃看着谢奉盈有些感慨, 当初的孩子长大了, 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贵太妃起过抱养的心思。
可惜只是迟疑了一会儿,就被圣安太后抱走了。
有的时候她也在想,要是当时没有因为这个孩子的出身迟疑该多好。
“贵母妃,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件事的?”谢奉盈问道。
“挺久了,在况太后有这个意思的时候,怎么?难不成陛下还想迁怒于我?”贵太妃笑眼盈盈,只是心里却无多少喜悦。
看来她是出不了宫了。
谢奉盈看着她,前世他是自己一点点“查”出来的,只是事后他也觉得蹊跷,现在看来是贵太妃把真相放给他的。
气吗?他不是很气,虽然贵太妃的目的是况太后,却也没让他做个枉死鬼。
“并未,只是贵太妃明知旁人将被杀害,却未提醒,触犯承国律法,需要罚银百两。”谢奉盈说道。
承国律法是有这一条的,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他人因你的不作为而死,便要受到惩罚。
一般百姓需罚银一两或参加劳役,商人、士人另定,像贵太妃这样的皇亲国戚,则是百两。
贵太妃一愣,随后笑出声来,她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说法,居然在后宫中用律法,先帝的后宫,不沾血的少有。
以前先帝在时,动不动就砍别人的脑袋,因为救治不利而死的医官、殉葬的侍从不知凡几。没想到现在出来了一个遵守国法的皇帝,真是少见。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交了钱,我依然能出宫对吗?”
“只要贵太妃想,便可以。”谢奉盈说道。
皇后之死并不是贵太妃下的手,谢奉盈没有过多为难。
“以前常听太子仁厚,我不屑一顾。照我看来,太子的仁厚没什么,重要的是当了皇帝后,还能不能仁厚。果然,我们这些人都不如圣安太后教的好,陛下,你想听一听这件事的始末吗?”
谢奉盈叹了口气,说道:“不用。”
“但本宫想讲,知雨沏茶。”
贵太妃坐在塌上,腰背笔直,说道:“自从陛下登基,吾等随况太后迁宫,从此再未得一日安宁。”
“吾知陛下非这等人,便想把太妃太嫔们的处境告知与你,不求能锦衣玉食,能过下去便可。可惜,这道奏章被皇后拦下了,因为她怕陛下和太后心生嫌隙,她怕陛下会为了这事,忤逆太后。”
“那个柔顺温婉的皇后啊,昔日还是太子妃时可没少到我们跟前来说话,相处几年,总有些面子情,不过也对,一些无权无势的太妃,哪有太后的面子大呀。”
“在知道太后想要朝她下手的时候,可真是一件快事!”
贵太妃笑出了声,当时她也犹豫过,只是她的善心本就不多,自然懒得浪费在皇后身上。
谢奉盈看着贵太妃的样子,转身离去,一啄一饮皆有定数。
当初皇后拦截了太妃们的奏章,之后太妃们对皇后之死冷眼旁观,不施援手。至于皇后为什么会这么做,谢奉盈不想去深究。
贵太妃看着谢奉盈远去的身影,说不出的怅然,这件事她本打算过几年,看清皇帝对况家的态度后再透露。
只是没想到谢奉盈会这么快反应过来,并且一直在追查姚嬷嬷的下落,在发现况太后再无权柄后,她就没打算让姚嬷嬷出来了,不然容易牵扯出她。
所以她需要一个稳妥的办法,不能让谢奉盈的人追查到她身上。
拖着拖着就到皇帝颁布后妃荣养诏书的时候,不得不说她被触动了。
自从进了宫,她就不再把自己当人,旁人提起先帝后宫,只有心狠手辣四个字,她们斗的你死我活,就算是孩子,她们也能狠心杀害。
但看到诏书内容后,她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是人,至少陛下还是拿她们当人看的,而不是一个物件儿。
一时感伤,她就把东西放了出去。
本以为会被皇帝迁怒,却没想到谢家竟然还有不迁怒人的皇帝。
“郑立,让人把含寿宫主殿围起来,随后去请七皇叔还有长信公等人来宣政殿。”谢奉盈说道。
宣政殿寂静无声,一群人盯着那个嬷嬷看,手都在颤抖,陛下这是想干什么?
最后,还是宗正寺卿,谢奉盈的皇叔出声:“陛下,此为皇室家丑,你、你把这些人叫过来干什么?”
随后看到老脸漆黑的长信公,又说到:“长信公为皇后之父理应知道,但其余人……”
看到大理寺卿,谢永良只感到窒息。
“皇叔,当初是你告诉朕,帝皇没有家事,太后谋害皇后,百姓理应知道一国之母是怎么死的。”
“你知不知道一旦让天下人知道,皇家的威严将会大损,后世人提起承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承国宫闱混乱,太后杀害皇后。”
“朕知道,但要是因此束手束脚,把我们承国的律法置于何地?”
“太后是朕的生母,是拥有极高的地位,但这地位不能超过律法,她既然害了人,就躲不过惩罚,也能让承国的宗亲们醒醒神。”
其余大臣有些沉默,这件事情有利有弊,就如陛下所说,太后受罚,承国的其他人绝对没胆子再冒犯国律。
但是因为此事,让陛下受他人取笑,他们也是无法接受的。
长信公的心情有些复杂,虽然陛下所为不是因为女儿,但也能让罪魁祸首得到惩罚,这已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请陛下三思。”成王谢永良说道。
“臣倒觉得陛下所言有理,承国开国已有百余年,皇亲国戚的数量不少,就算有朝试制约,也出了不少欺压百姓的纨绔子弟,是该压一压了。”
其余臣子默认,说实话,这个办法的确有用,但是里面的尺度极难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