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这下有些不懂,前些日子,他让人暗中多去买了一些粮食,因为数量不少,价格几乎翻倍了,本想着以魏王府的名义捐出去就好,还能得民心,但何谋士硬是给拦住了,买了粮食,但却没捐出去,如今都在郊外庄子里放着。
“几十万两还是有的。”
魏王说完,放下了茶杯,他开王府的时候没多少银钱,但后来有外祖家,贵妃给的,在加上他自己私底下也置办了一些家业,每个月都是有收入,再者,他如今也没那么奢靡了,还没坐那个位置呢,还是得低调一些,看看慕辰,多有钱,可人照样不奢靡浪费。
别看魏王府后院妾室不少,但魏王对她们可没那么大方的,后院规矩很严,王妃一个月也才能从府里领上三十两的银子作零花钱,这点钱,其余妾室直接折半拿的,花完了就没了,当然自己的嫁妆肯定是自己的,嫁妆丰厚的人,自是过得好一点。
“先生是想我直接拿银钱捐献给受灾地方,我觉得还是粮食好,况且我已经让人买了,总不能放着一直发霉了。”
现在想大批量的购买粮食那是真的很难了,毕竟户部尚书哪里也盯着呢,一直在跟粮商谈判,慕杰可是要花了比别人多不少的价钱才私下从一个粮食商家哪里买了那一大批。
朝廷不让哄抬物价,但这些粮商也都是精明的,轻易不出手的,都说没存货,想大批量的买,那就得多加钱,否则没戏的,眼下户部采买粮食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商人宁愿藏着,也不给卖。
“殿下没在民间生活过,更不知民间疾苦,粮食是个好东西,但银钱对百姓来说也是很重要,粮食和银钱一起捐赠给户部也可,不过殿下买的粮食是新的粮食还是那种放了几年的旧粮呢?”
“算是新粮吧,去年的收成。”
“那就不行,绝不能让人知道,哪怕就是一直放着发霉,眼下陛下也让户部到处采买粮食,但这些官员手里银钱有限,很难买的,这个时候您拿出这么多粮食,陛下不但不会夸赞你,说不定心里还会对您起了疑心的,户部那边采购粮食都不顺的,您却能拿出这么多,您只管从家里拿银钱到户部去就好。”
“先生以为多少合适?”
“五万两足够了。”
“有点少吧?”
“不少,您毕竟只是一个亲王,一年的俸禄也才一千多两,若是太多了,那就让人起了疑心了,太少了,也拿不出手,五万刚刚好,再者日后您要用钱的地方也多了去了。”
“那好,就听先生的。”
慕杰本想着慕辰肯定会趁机表现自己的,慕辰手里可是不缺银钱,先皇后留给他的那些东西,让多少人都红了眼,皇帝当年还是亲王的时候,先皇后就用自己的嫁妆钱暗中帮着打点了。
慕杰也听自家母妃说过,贵妃出身世家,但要说家底自是不如先皇后,更何况她还只是一个庶女。
傍晚,屋内十分燥热,两个孩子都不在,秦烟让宫人又多放了三大块冰。
宫里的冰都是冬天的时候宫人去郊外河边自己凿冰,存放在冷库里的,东宫有自己的冷库,也是放的满满的冰。
“这回南北方同时遭灾,朝廷财政压力很大,还要保证前线的供给,孤想着拿出三十万两的银子,让户部拿着一起去赈灾,在从各地的粮商哪里筹集一千万石的粮食,南北方各个五百石,百姓们也不容易,怎么也要让他们熬过这个冬天。”
慕辰也知道,户部没了钱粮,他迟早还是要出手的,银钱和粮食这东西,迟早还会有的,现在机会正好。
“好。”
秦烟自是没意见,这年头风雨顺百姓们都不一定过得好,更别提大灾之年了。
户部的钱粮就那么多,各地可能也有存粮,但肯定不多,还要供给郊外的大军,边境的大军,肯定是吃紧的,平时也都是勉强够用罢了,慕辰了解自己的父亲,他嘴里没说,但也不代表心里不想着呢。
所以,不如他主动提出。
第二日一早,在上朝的时候,慕辰就率先开口,皇帝看着大儿子,嘴角微微上扬。
“父皇,北方田地干旱,而南方又有了洪涝,百姓们生活困苦,儿臣实在不忍,儿臣愿意捐献三十万两银子,让各地的粮铺筹集一千石粮食给户部,让他们去各地赈灾。”
官员们都知道,太子殿下手里有钱,但没想到,他这一出手也是阔绰啊,户部尚书闻行眼睛都亮了,慕辰这一出手,这可是极大的帮了他啊,这一千万石的粮食都估计都要将近一百万银子了,还单独加了三十万两的银子。
慕杰听着众人夸赞慕辰,心里也不是滋味,可想到先生之前的一番话,只能忍下去,随后也上前说了自己要捐款的事情。
先生让他无比在太子开口之后跟着,不让他提前说,这件事他比起慕辰,优势不大,所以跟着就行,可别先出风头,出了也是没用。
“儿臣愿意出五万两银子,帮父皇分忧。”
赈灾最重要的是粮食,慕辰把大头都给解决了,对皇帝来说大大的缓解了压力,其余人在出也都是锦上添花,但愿意添也是好事。
“好,你们二人心系百姓,这是好事。”。
慕杰这一开口,皇帝也夸赞了他,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也连忙上前,表示愿意捐献一些银钱帮朝廷渡过难关。
“这回太子主动开口,还拿了这么多,慕杰也拿了一些,你回去之后把官员们捐献的都整理一下,回头给朕上份折子,在把要去各地赈灾的人都安排好了。”
“是。”
闻行在出去的时候,看着天上的大太阳,感觉也没那么刺眼了,要知道这段时间,为了钱粮,都快愁死他了,吃不好也睡不好,甩了甩袖子,准备回去好好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