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遥在宣城当地是有些名气的,所以她一到,便已被许多读书人认了出来,周围便有些窃窃私语的,有些人说李才女定是案首且言之凿凿,而有些人则酸着表示否认,说这不一定是吹得好便是真的有才学。
气得叶南要上去与那些人理论,终究还是被李之遥压了下来,她不想多生事端,清者自清,横竖好事者的嘴是堵不住的。
“怎么还没放榜呀,我们得坐到什么时候啊?”
江一见已闲聊了好些时候了,这放榜的官吏还是没有到,而这下方看榜的队伍比她们方才来时人更多了,江一这才体会到了科举的可怕,幸好她决定不走这条路,不然她肯定争不过这么多人啊。
“等等吧,放榜本就不是这个时辰,只是大家习惯了早些过来,毕竟科举可不就等着这一日吗?“
秦子衿出声解释道,她们确实来得过早,只是有些学子比她们更心急罢了。
如此折腾了好一会,下方那些挤在最里层的学子们也渐渐有些支撑不住了,只是人流拥挤,她们也出不去,只能被迫原地寻了个支撑点歇息一会。
而那些本就在外层的学子们,反正也无法第一时间看到榜,倒也有许多暂且不着急的,便也就近寻了地方歇息下来。
日头渐渐升上来了,大家都晒得有些吃不消。
相反,一开始便选择去茶楼的秦子衿她们便显得明智了许多,依旧是优哉游哉地喝着茶,聊着天,丝毫没有紧迫感,除了叶南一人,紧张得茶也喝不下去,偏榜又一直不来,急得她即便是在这阴凉的茶楼内,面上也渗出了一丝细汗。
“来了来了,榜来了。”
“哎呀,别挤我呀。”
“王姐,快帮我看看我上榜了没?”
“……”
随着下面的一阵躁动,放榜的官吏们终于姗姗来迟,学子们心急虽心急,却还是自觉给官吏们让了道,那些坐在远处的,虽无法看到榜,此时也是站起了身伸长了脖子。
近处的那些学子们待官吏贴好后,全都一拥而上,趴在榜上细细寻找起自己的名字来,有的找到的,高兴地手舞足蹈出了人群,有些没找到的,则是肉眼可见的垂头丧气。
这番变化瞧得叶南心里是七上八下,她又想挤进人群里去早点瞧上一眼,又怕找不着自己的名字心上难受,很是纠结。
待人群散开了些,叶南还是没忍住,拉着江一下去挤进了人群里,秦子衿只瞧见她们二人好不容易从一处人少的地方挤了过去,结果却又被人群给挤了出来,便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这二人在这方面倒是越战越勇,终于是叫她们给挤到了前排,不知瞧见了什么只见兴奋地朝茶楼上挥手,江一也在朝茶楼上的她们不知在说些什么。
秦子衿瞧见了,便被她俩那快乐的气氛感染了,询问李之遥的意见说:“不若我们也下去瞧瞧罢。”
李之遥也正有此意,二人刚到楼下,江一便拉着叶南跑过来了。
“你们俩猜猜你俩谁是案首?”
秦子衿听到此话,心上倒是突然间紧张了起来,毕竟能上榜和拿下案首还是有区别的,她对上榜有五成把握,但是对于案首,她倒是一直没想过的,毕竟科举能人众多,她向来也不喜欢对尚且没有结果的事情寄予厚望。
但是江一这么一问,便代表这案首是出在她与李之遥之间的,她衣袖中的蜷缩的双手登时一紧,但还是强装镇定回道:“别卖关子,快说罢。”
“李姐,子衿,我上榜啦,正好是二等后面的部分,差一点就去三等了,好险好险。”
“不过,你们快猜猜嘛,你们俩到底谁是案首?”
叶南兴奋地先汇报了自己的成绩,只是这次她却与江一却一齐选择了卖关子。
李之遥正想去敲叶南的脑袋,旁边却传来别人的议论声。
“这秦子衿到底是何方神圣呐?从未听过呀。”
“是啊,我也想知道她是谁,竟把李才女给比了下去。”
“别是哪个权贵人家的吧……”
“你当是沈家呐,咱们女尊哪有姓秦的大户人家!何况这科举是出了名的公正,不然我等考了作甚?”
“是是是,这倒说得极是,只是真想认识下这个新晋的案首呐。”
周围人的议论明显已经揭晓了答案,江一她们再打哑谜,也没意思了。
二人齐齐恭贺秦子衿:“恭喜你啊,子衿。”
李之遥也大大方方朝秦子衿抱拳,道了声:“恭喜。”
面色真诚,语气和软,是当真恭喜她。
“不过李姐,你也很厉害,你是第二名哎,说不定下次了,就超了子衿去了。”
叶南怕李之遥失落,一向神经大条的她这次倒是出声安慰起人来了。
“好啊,子衿,那我们明年乡试再切磋。”
叶南瞧见李之遥真的全无半分难过的样子,还与秦子衿约定了明年再战,这才放心了。
回到李家,李氏便高高兴兴迎了出来:“子衿呐,你可真厉害,街坊邻居都在打听这次的案首秦子衿到底是何许人物呢,我帮你呀,好好美言了一番,日后呐,定能娶个好夫郎。”
秦子衿发现,李氏与江奶奶都有一大爱好,就是催婚,且是无形的催婚。
秦子衿面上尬笑:“多谢大娘了,只是子衿还得准备明年的乡试,暂时还没有娶夫郎的心思。”
“哎呀,先相看着嘛~”
李氏依旧是与上次相同的话术。
“娘!您今日生意已忙完了?”
“哎哟,我一高兴呐,给忘了,遥遥啊,你招呼她子衿她们啊,我去铺子里。”
“知道了知道了,娘你快去吧。”
李之遥三言两语将催婚的李氏给忽悠走了,显然是已经驾轻就熟了。
“子衿,考过了院试,便有入县学的资格了,你可有心怡的学堂?要不要呆在宣城与我一道入宣城的学堂?”
李之遥这话倒是提醒了秦子衿,先前她在玉师傅的学堂学习,主要是做的开蒙的作用,如今院试已经通过,明年便有乡试,她得去新的学堂学习了。
哎,又是一笔开销。
“我……我再看看吧,我得回去跟我娘商量一下。”
其实秦子衿的内心是:我看看哪个学堂学费便宜……
只是这话她是不敢说出来的,不然江一她们必得争着替她将学费的钱给付了,秦子衿前世便是什么都靠自己,这一世自然也不能全靠朋友,实在不行,她再接点活计就行,总能凑到银两的。
李之遥心想也是,入学这么大的事情,确实是得跟娘亲商量一下,便也就没再坚持说服秦子衿了。
如今榜已经看了,江一家中还有生意要操心,二人也不便在宣城久留,便决定明日下午就启程回去,叶南虽有些不舍,但她也明白,这个年纪确实该慢慢担起家中的重担了,便也没有强留她们。
李之遥是个心细的,自江一说要回去后,便连夜准备了许多宣城的特产给江一与秦子衿带走,她还特地去打包了好几份酥炸小黄鱼给秦子衿带着,直言让她们得闲便来宣城游玩。
回去的路上,江一瞧见秦子衿好像有心事的样子,她隐约猜到是什么,便出声道:“我来时听县城钱家正寻先生给自家幼女开蒙呢,报酬颇丰,你得了案首,名头正响,要不要去试试?”
秦子衿一想,这不就是前世的家教吗?她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可比抄书挣钱多了呀。
第二十三章
秦子衿回去好生打听了一番,确实是县学的学费偏低一些,一年只需三两银子,于是她便决定还是去县城入学,寻常若是回家也是方便些。
只是江一给的银子她早已在路上还给了江一,秦大丫那边的几两银子,秦子衿想先给她们留着养老,若非万不得已,她并不想开口要过来。
如今,她正愁着去哪挣出这三两银子呢,毕竟抄书是需要时间的,入学却是耽误不得的。
江一这话可真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既是县城钱家,必是与县学相距不远,她若能拿下这差事,便能省了许多麻烦。
于是秦子衿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暂未回家,而是先去这钱家,看能否拿下这教书师傅的差事,本以为还需得考验一番,谁知她于宣城拿下案首的事情竟已有人传了回来。
这钱家待知晓来寻教书师傅差事的竟是刚刚放榜出来的案首,便什么都没作要求,当即应允了下来。
要说这钱家,本意只是寻个普通的教书师傅,给幼女开开蒙即可,连玉师傅那样学问的她们都没有抱希望能寻到。
谁知竟是新晋案首来应这差事了,且这银钱只要了四两银子,包吃包住即可,从县学回来后她便能教学,钱家自是求之不得的。
钱家也算是富庶人家,这县上的几家药材铺子都是钱家在经营着,银钱自是不缺的。
幼女钱宜呢,尚且只有三岁幼龄,倒也不需如学堂那般早日便晨读,学一日方休。钱家老太太只是希望幼女能在家中有个教学的氛围,多识得几个字,懂些学问即可。
这钱宜日后若是有读书的天赋呢,便去科举,她们也是供得起的;若是想继承家业呢,也自然可以。
所以这秦子衿的教学时间呢,看似不多,实则对于钱家而言,已经足够了,何况新晋案首的学问可是花再多银钱也买不到的嘞,人家一年只要了四两银子,可真算得上物美价廉了。
秦子衿觉得自己寻了个好差事,钱家呢,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这桩差事,是两全其美,人人都满意。
江一也很是满意,秦子衿喜欢自食其力,不愿意白白接受她的帮助,但是她也不想看着自己的朋友为了银钱发愁,如今这个差事正好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当初刚刚听到时,便觉得秦子衿可以一试,只是也不知她情不情愿,后来去宣城玩闹间便忘了,还好钱家还没找到合适的师傅,不然真是可惜。
与钱家说定之后,秦子衿明日便要过来教学了。
县学的入学是三日后,所以秦子衿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回家中一趟,拿一些所需的物品,明日过来后,再与她的小学子先熟悉一下。
教导小朋友,秦子衿不算有经验,她前世只是去做过一次公益活动时与小朋友接触过,其中有调皮的,有腼腆的,一天下来她累得够呛。
也不知这钱家幼女究竟是何种脾性,若是个顽劣异常的,秦子衿还真觉得对她是个莫大的挑战呢。
“子衿,回来啦,娘听说你得了案首嘞,娘就知道我们子衿最厉害嘞。”
“子衿啊,在宣城可还吃得惯嘞,奶给你备了好多你爱吃的,快进来。”
秦大丫与秦老太瞧见秦子衿从马车上下来,忙从门口迎了上来,也不知站在门口等了多久了。
“江一也下来啊,大娘准备了好多嘞,别嫌饭糙,先吃点再回去,跟你奶说好嘞。”
秦大丫瞧见江一也在马车上与她们问好,便将江一也喊下了马车,秦家两位盛情难却,江一最终也没太推辞,毕竟她祖母已经知晓了她会晚些回去,她也不怕她老人家担心了。
“娘,奶奶,明日我便走嘞,我在钱家寻了份教书先生的差事,不辛苦,还能赚个县学的学费,人家包我吃住嘞。”
秦子衿今日便是回来收拾东西的,自然得早点切入正题,省得娘亲和奶奶晚间知道太失落,毕竟她只能在家中呆一晚。
“好,好嘞,子衿现在都不用咱们操心嘞,哎,都是娘没本事,上学的钱还得你自个来挣。”
“奶把你上次剩的银钱给你,去了县城身上也得有点钱,你娘和奶不用你操心,我们有口吃的。”
秦子衿好说歹说,才没让秦奶奶将这笔钱拿出来,她一再保证她身上还有些银两,人家给的银钱交了学费也还能剩下些,为了让她们放心,秦子衿还特地多说了些报酬。
秦大丫听见之后才肉眼可见地放心了,秦老太也没再提这事,不过二人却心照不宣地明白,这笔钱她们是不会动用的。
吃了顿丰盛的早晚餐后,江一将车上李之遥带给秦子衿与家人的礼物全都拿了下来,分给秦老太与秦大丫后,她才与秦子衿告别回去了。
祖母已好几日没见到她了,肯定是想念地紧,而且她也与学堂告了好几天的假,得回去补补功课,免得明日又被玉师傅抽查。
“哎哟,这许多东西嘞,子衿啊,你下次去啊,咱也得给人家带点特产去嘞。”
刚刚给礼物时,江一便与秦大丫她们解释了李之遥与她的亲戚关系,并且秦子衿也与她们如今是朋友。
秦大丫这才知道,原来秦子衿这次去考试竟遇上了江一家的亲戚,一面感叹真是巧,一面又感激人家送这许多东西。
早知要见朋友,秦大丫肯定得给秦子衿塞上许多特产带去的。
如今,平白拿人家这许多东西,秦大丫和秦老太心中都有些过意不去。
“娘,奶,你们就放心拿着吧,女儿下次去啊,您们再给我多带点给人家去就行嘞,之遥与叶南都与江一一样,是极好的朋友。”
听到秦子衿的宽慰,秦大丫和秦老太才将这些都收进了屋,只是仍有些不好意思,暗暗盘算着当地有哪些特产可以下次让子衿给人家带去的。
秦子衿只当这二人已坦然接受了,她便也进屋去收拾点日常家用物件带去钱府,当然,最最要紧的是她学习的物件,接下来,她便得一边挣钱一边准备明年的乡试了。
乡试可没有那么简单,这“四书五经”呐,她念完顶多是入个门。
女尊国的乡试中增加了一门考试内容叫“帖诗”,她得现场吟诗作对,考察你引经据典的能力,又考察你诗中的意趣与情境,可不是随随便便便能出彩的。(注1)
除此之外,你还得尽可能去熟读你所能知道的,可能会用上的古籍,例如你若选择《礼记》作为自己的本经,那么《仪礼》和《周礼》你便必须熟读且研究透彻;若你选择《春秋》作为自己的本经,那么你必须要读的还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更别说那些研究经史子集的了,《老子》、《庄子》等等外加《史记》与二十四史中其他的史书,没有哪一本是不需要熟识的。(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