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漂亮亲妈——火折子
时间:2022-05-18 06:42:11

  他每天带几十条喇叭裤出去,根本不用发愁销量的问题,甚至还好几个人跟他压低价,一次性都直接拿上好几十上百条。

  就算再压,也低不过第一批12块的价格。

  最先开始买的那批人,甚至庆幸自己12块一条买的,还送海报相片,简直占大便宜了。

  而后面想要买的,觉得能买着就不错了,裁缝铺自己做,要排队不说,还要自己扯布,一共算下来也没便宜多少,而且没有从摊贩手里买的好看。

  要问为什么过个年,喇叭裤的需求突然就增大了。

  自然是因为过年家家户户天南海北总有走亲访友、通书信电话的人,别的不说,就从京城和沪市这两个地方,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就不少。

  这群人带回家的,不仅是这一年的学习成果,还有大城市悄然流行起来的“喇叭裤”。

  以至于过个年,那些没见过喇叭裤长啥样的人,都开始把能拥有一条喇叭裤,而当做新年愿望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市场需求的口子被拉开,可是那些嗅到商机的人,又不像刘美云他们动作这么快,等别人还在去羊城甚至沪市找这种喇叭裤的时候,姚顺六他们手里的货都出掉差不多有一半了。

  而刘美云年后开学,当然是更紧张得投入到学习中了。

  她想在明年80年提前从华清大学毕业,光是嘴上说说可不行,她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前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的学分。

  不仅如此,她还得写几篇经济学方面的论文争取发表到专业的学术报刊,这样跟学校申请提前毕业,才能有优势。毕竟这时候,大部分心里都没有提前毕业这个概念,自己没有两把刷子,学校怎么可能让你提前毕业。

  也就在这一年,国外某交响乐团首次访华,刘美云有幸作为大学生代表接待团,和京城各高校挑选出来的大学生,一起站在机场迎接,并且作为辅助翻译,在旁观摩学习。

  当然,这个机会也是她从上千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来的。

  1000人,最后只留下5个名额,从英语读写、到口语、再到外国文化交流,刘美云几乎都是碾压竞争对手的存在,一路挤进千分之五的入选名单,最后带着华清的校徽,一脸骄傲的站在接待团里,华清校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们华清是理工科学校,报名的1000名学生里,京外、京大、京师范就占了半壁江山,校长本来都不抱啥希望,哪能想到,刘美云不光经济学得好,外语也这么强悍,才学不到两年时间,就能如此突出,真给他们华清长脸!

  然而让校长更没有想到的是,刘美云那头还在京体给他们华清长脸,他在经济部的老朋友,就激动的找来办公室,往他桌上丢了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专业书刊。

  “老曾,你们学校有个叫刘美云的同学,快,把她给我找来,我要见一下。”

  曾校长还一脸懵:“她不在,你找她干啥?”

  “她不在?去哪儿了?”男人着急。

  曾校长就把刘美云在首体代表华清参加交响乐团接待的事,骄傲的给老朋友一说。

  看吧,咱们华清可不光理科生优秀,这英语也很厉害嘛!

  曾校长的朋友也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位同学不仅经济学得好,其他方面也这么强。

  “你找刘美云啥事啊?”曾校长才有空去翻桌上的经济专刊。

  曾校长朋友等不及,直接翻到中间那一页开始,激动的说:“刘美云同学的这篇经济学文章,写得太好了,你看就这篇,《经济与未来》。”

  曾校长眼皮狂跳,他手里这本经济学术专刊,要没有一点真才实学,可不是那么容易能被刊登上的。

  擦了擦眼镜,曾校长认真看了一遍,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老朋友就等不及又指着后边道:“还有后面这两篇,她一共发表了三篇,都很优秀,但我最喜欢第一篇!老曾,你们学校真的培养了个人才啊,这位同学看问题的眼光很独特,而且宏观,文笔也风趣,引经据典的例子用得也很生动,让经济学没那么枯燥了,而且人人都还看得懂!”

  曾校长这一刻才明白,老朋友为什么这么激动了!

  能在这种学术专刊上发表专业文章,而且还是一次性三篇,换了他也激动啊!

  “这个刘美云同学啥时候毕业,把她分配到我们单位来吧,我们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啊!”曾校长朋友这一趟过来,也不单单只是来夸刘美云的,他是来找曾校长要人的!

  像刘美云这么优秀的人才,本身又是学的经济专业,来他们单位工作是再适合不过。

  “她还有两年才毕业呢。”

  曾校长一盆冷水,泼老朋友头上。

  “……”

  刘美云结束交响乐团访华接待的光荣任务,重新投入到紧张学业中的时候,校长又把刘美云叫到办公室,一通鼓励表扬,当然老朋友来学校专门挖人的事他没说。

  说出来怕刘美云飘了。

  可曾校长哪晓得,刘美云压根就没想过毕业等分配那事儿。

  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好好表现积累成绩,争取提前毕业,专心干她的个体户咧!

  而姚顺六那边,也不用刘美云操心。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