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漂亮亲妈——火折子
时间:2022-05-18 06:42:11

  部队后勤部也能打家具,可就是太慢,因而大部分家里,都是上农村找农民打的。

  葫芦岛上的农民,大部分都是靠捕鱼为生,冬天不能出海的季节,就窝在家里,也没啥事干,也就为建设祖国增添人才呗。

  所以,等刘美云他们骑着自行车,饶了大半个葫芦岛到军区另一边的原住民村子的时候,村口涌出来一大群小孩儿,个个脸上冻得通红,眼睛却亮晶晶的。

  自行车是陆长征找战友借的,刘美云抱着刘博文从后边跳下来,双脚都快冻麻木了。

  推着自行车往村里走,小孩儿就跟在他们后头,叽叽喳喳的,把他们当新奇的人物瞧。

  “你们知道哪家能打家具吗?”陆长征随手抓了个年龄大点儿的小孩问。

  结果回答他的,是一群小孩儿参差不齐的声音。

  “我家!”

  “张爷爷家!”

  “我三大爷家!”

  陆长征被吵吵得头疼,他看向刘美云。

  刘美云忍不住笑,半天不说话,也懒得废那个嗓子,只等小孩儿自己安静下来,她才就着刚才陆长征挑的那个,年龄大点的小孩儿,低声在他耳边问:“你把他们支开,带我去家具打得最快最好的哪户人家家里,姐姐就奖励你三颗大白兔奶糖。”

  小孩儿眼睛一亮,目光炯炯看着刘美云,然后跑开,抓着几个同龄孩子也不知道说了啥,反正没一会儿,那些小孩儿就自觉散开了,只剩下两个跟他年龄相仿的还留在原地。

  陆长征佩服得不行,干脆也不添热闹,就跟在刘美云身旁,像个打杂的跟班。

  “我们村,张爷爷的家具打得最好,也是最快的,他们都可以作证!”男孩儿声音洪亮,眼珠子比黑宝石还要亮。

  刘美云不禁多看了他两眼,小孩儿约莫有十一二岁,精精神神的,还知道找两个小伙伴给他作证。

  “那好,你带我们去。”

  路上小孩儿闲聊,才知道人家是岛上老村长的宝贝孙子,也是刚才那群孩子的头头,已经十三岁了,大名叫张志强,不过大家都喊他黑娃,刘美云一看,可不么,这小子是够黑的,一看就是整天撒丫子岛上疯跑的。

  到了黑娃说的张爷爷家,刘美云也不吝啬,给了他们三颗大白兔奶糖。

  仨孩子本来半信半疑,见跑一趟腿真能一人分一颗糖,立马高兴得跟啥似的,还在门口帮他们扯着亮堂的大嗓门喊了张爷爷一声,这才一溜烟又跑开了。

  张老头刚吃完饭,正在编鱼篓子,冷不丁听到几个孩子的大嗓门,还以为又是来疯玩的,走院子一看,居然是个当兵的军官。

  “同志,快进来。”张老头很热情的把陆长征他们带进去。

  院子有些杂乱,脚下随处可见都是碎木屑,角落还有几个成品柜子,不大,外表看着也不打眼,和后世摆在卧房用的那种床头柜有些相似,刘美云一看到,心思就动了。

  “大爷,这柜子你打的?”

  张老头瞥一眼,点头:“我用剩下的废木料打的,别人都嫌小,放那儿好久了。”

  “我能不能要这两个柜子?”

  “那怎么不行呢。”张老头一听有人要这两个小柜子,哪有不乐意的,“你不嫌小就行。”

  两个柜子放她和陆长征的卧房里,一边一个正好。

  刘美云和张大爷谈好两个柜子的价钱,又说了其他家具的要求,碗柜、吃饭的桌子、长板凳、矮板凳还有洗脚盆……七七八八算下来,也要五六十块钱。

  这时候不允许私下交易,但葫芦岛的村名大部分靠捕鱼为生,补上来的鱼也是统一交到收购站,岛上又没有足够的土地能让他们种粮食,所以一到冬天日子就很不好过,因此岛上的村民,大部分都会接点部队打家具的活儿,只不过不能私下接,得过明面上,要走村大队,开了条子,把钱交到支书会计那儿记账,再折算成一定的工分给老张头。

  定的家具,快的三五天,慢的十来天就能打好,刘美云心里有了数,就跟陆长征还有张大爷一块儿上村大队开条子交钱,先交一部分定金,等全部家具打完,再付剩下的。

  从村子出来,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了,岛上天黑得早,吃完饭收拾完,刘美云一看手表,才晚上七点半。

  这个点,睡觉还太早了点,可不睡觉吧,又只能坐在炕上干瞪眼。

  “咱们行李啥时候能寄过来?”

  “明天吧”陆长征吃饱了没事干,正在炕上逗小舅子玩,“明天我叫人去码头上看看。”

  刘美云点头,邮寄的行李里边,有她在沪市买的毛线,实在无聊可以打两件毛衣,就是得先找个师傅带带。

  和陆长征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时间也才过去一个多小时,刘博文倒是高兴得很,炕床上暖呼呼的,姐姐就在跟前守着,还有人陪他打闹,一开始还不情不愿的小崽子,没一会儿,就跟陆长征扔枕头玩了,笑声也越发明朗,还贼胆包天的往陆长征脖子上骑。

  陆长征对小舅子,那也真是个没脾气的,要让刘美云说,孩子让他一个人带,得惯得没边。

  不过刘美云倒是很少看到刘博文这么开心的时候,眼睛笑的都眯着一道小月牙了,想着陆长征这么长时间花在刘博文身上的耐心,今天可算是看到一点回报。

  九点多睡觉的时候,三个人照旧是一炕滚,这次换刘博文睡在中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