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说:“你这么说我也是不会亲自下厨的。”
赵小宝,“啊呀,被阿娘发现了小九九。”
“哈哈哈。”
赵小宝鼓着说:“技艺久不用会生疏的,阿娘。”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在女儿期待的小眼神里,杨久说:“也不做。”
赵小宝可怜兮兮。
杨久,“过两日我再做,这两日身上犯懒,不想动。”
赵小宝紧张了起来,“妈妈,你没事吧,让御医诊脉了吗,怎么说?”
这时候,刚才没一起来的小甲走进了亭子里伺候,听到这笑着温声说:“公主又要当姐姐了。”
赵小宝先是呆了下,然后瞪大了眼睛,嘴巴里发出“哇哇哇”的声音。
杨久搂着女儿温婉地笑了起来。
母女两个在亭子下坐着说着话,差不多是赵小宝在说杨久在听,赵小宝叽叽喳喳地说着对新生命的畅想,她纠结着是要弟弟呢还是要妹妹呢,她有弟弟了,有点想要个妹妹;但弟弟慢吞吞的,她又想要个活泼的弟弟……好难选啊。
忙着公务的赵禛暂且不知,自己又将当父亲了。
一国之君不好当,半个的没有因为管辖面积减半而减轻,面对的情况反而更加复杂。他说过,他不会南下,他也说过,终将一生都会是宁王。但不南渡不称帝,并不代表就将统一视为儿戏!
第149章 开荒第一四九天
当北境大军集结于京都, 大齐的天就变了。
当北境的一套班子站在朝堂上,身份就变了,他们不再是王府的幕僚、从属, 不再是北境的官员, 而是重新架构起大齐朝堂的支柱。
赵禛的身份没变,但幕僚拥有的权力彻底变了。
书房内,讨论的不再是北境一地或者幽州三地的事情, 而是全国, 从最北的幽州到最南的礁岛,从东边的海岸线到西边的戈壁荒滩……
普通人只看到皇帝所在的南都多么繁华,多少达官贵人豪掷千金, 却没看到南都周围像是有个透明的壳子再不断缩小缩小缩小……皇帝实际能够掌控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但南都依旧生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太阳西斜, 日头没有正午的明亮,书房的门被推开,有内侍于鱼贯而入又悄没声息地离开,留下的是各位手边饱腹的薯饼和一盏鲜汤。
土豆大面积种植之后,变得越来越寻常,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短短几年就开发出了许多土豆的吃法。当然,薯饼还是杨久给出的办法做的, 油炸的小吃,各种香料磨碎成看不出原来样子的小颗粒零零星星地撒在薯饼上, 吃一口,香料混合的香味与油香首先出现在舌尖, 紧随其后的就是薯饼本身的味道, 再然后, 表面的酥脆与内里的柔软在唇齿间谱写了和谐的协奏曲。
打开茶盖,入目的不是清亮的茶汤而是菌菇汤,颜色很清,竹荪等菌类沉在白瓷的碗底,打眼一看里面混着一两点绿色,还以为是葱花呢,仔细端详竟然是嫩嫩的豌豆。
忠大臣交换了眼色,一些人谨慎地没有先动,不是怕宁王暗害什么的,跟着宁王做事几年已经了解这位天之骄子的为人,阴谋会用却绝对不会做阴损的事情,想要人性命不会拐弯抹角那么麻烦。之所以没有端上来喝汤,是这些人的身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点尴尬,他们是原先朝廷的官员。
虽说宁王赏罚分明,但界限始终有那么一点的存在。
总之,与原先北境的官员比起来,这些人就显得没那么放的开了。
赵禛说,“王妃送来膳食大家先用,用完后再商议。”
众人应诺。
没大一会儿,就有咀嚼声起来,见沈长年慢悠悠地喝汤,慢悠悠地吃饼,那怡然自得的样子宛若坐在自家的后花园,而不是宫内的书房。
其他人稍等了下也开始吃,薯饼味道很好,菌菇汤更令人惊喜。
轻轻抿一口,鲜美滋味瞬间入喉。
“还以为是水……”
不知道谁嘀咕了一下。
菌汤的确看起来就和水一样——清水煮菌菇,但喝一口发现汤是高汤,也不知是用的鸡汤还是猪骨汤,味鲜却不浓,没有抢走菌菇的鲜美,而是衬托了滋味。
虽然开春了,但远不是吃青碗豆的时候。
都说皇庄里的暖房已经到了登峰造极之境,没想到真切地感受到了。
青豆甜甜的,反而成了这午后加餐中最令人回味的一份子。
吃完后,含一颗丁香去去口中残余的味道,继续投入到公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