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这边走的是紧抱皇阿玛金大腿的路子,所以跟大哥闹僵了也不怕,对太子也不上赶着,对四弟倒是比对两个哥哥的亲近自在些。
一来这是个倔小孩,明明是皇室贵胄,但那副倔强的样子,总让他想起上辈子小时候的自己,很难不生出几分怜爱。
二来嘛,倔小孩是未来的雍正皇帝,既然知道,那不妨提前先处好关系,五十岁之前靠爹,五十岁之后就得靠弟弟了。
作为上书房的团宠,四阿哥脸上却甚少有笑容,他把太子作为自己的榜样,把三哥作为自己的目标,只是榜样遥不可及,目标也越追逐差距越大。
明明他和三哥入学的时间差了没几日,三哥带着哈哈珠子们游戏时,他在念书,三哥放学直接走人时,他还会留下来向太子请教,他每日临睡前拉弓都要拉足十次,可臂力还是比不上三哥……
皇额娘以前教他认字念书时,还夸过他天资聪颖,现在想想,皇额娘怕不是在哄他。
四阿哥只能安慰自己,他比三哥小了一岁,等到他六岁时,肯定可以像三哥这样厉害,不,是比三哥还厉害,那时候他可是都已经入学一年了。
作为上书房里的倒数第一名,四阿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五弟的到来。
养在宁寿宫里皇太后膝下,年仅四岁的五阿哥,可不知道上书房里有个哥哥从这会儿就开始盼着他入学了。
这一年对后宫来说,是丰收的一年。
五月,皇贵妃生皇八女。
八月,宜妃生九阿哥
九月,德妃生皇九女。
十月,钮钴禄贵妃生十阿哥。
可惜的是,皇八女生下来不到一个月便早夭了,连皇贵妃也跟着病重,闭宫养病半年,直到过年时才出来见人。
年底,后宫最风光的不是得了十阿哥的钮钴禄贵妃,也不是有子有女还有宠的德妃,更不是最得皇上恩宠的宜妃,而是惠妃。
良贵人靠不住,这么个木头美人,白长了一副好皮囊,复宠没几日便又失了宠,因着这事儿,惠妃没少被笑话。
不过儿子是最能靠得住的,皇上已经下旨,来年让大阿哥和太子同去御前听政。
这就意味着可以接触朝政了,只是早上听政,下了朝堂,还是要回上书房念书的。
但这也是整个后宫,除太子外的独一份儿了。
不知后宫里的娘娘们羡慕,上书房里,四阿哥也是满脸羡慕。
“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御前听政。”四阿哥期盼道,他真想赶快长大。
胤祉的期盼比四弟还要远些:“我就盼着咱们出宫开府的那一日。”
到时候在自己的府邸里,想干什么干什么,也不用早起念书了。
虽然离额娘和二姐姐远了点儿,但在宫里也是只有初一和十五请安时才能见的到,出宫开府后,初一和十五他也是要进来请安的嘛。
两个人肩并肩走着,自从大阿哥和太子被允许去御前听政之后,和下面的两个弟弟的距离好像一下子就拉远了,四阿哥也不再是上书房的团宠。
太子更加的矜贵,大阿哥更加的倨傲。
胤祉现在见到太子,哪怕是在平常的场合里,也是要行君臣之礼的,不止是他,大哥和四弟也一样。
御前听政后,太子和大阿哥越来越多的时间放在朝政上,待在上书房的时间则是越来越少。
三阿哥和四阿哥便成了先生们教导的主要目标,四阿哥一直期盼着上书房能有新生入学,可好不容易等到康熙二十四年,养在宁寿宫里的五阿哥已经六岁了,皇上却以陪伴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为由,免了五阿哥六岁搬宫的规矩,也不曾安排五阿哥入上书房读书。
四阿哥只能转而期盼六弟,比起五弟,六弟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只是他养在皇额娘膝下,六弟则是在额娘身边长大的,他们虽是亲兄弟,可相处的机会并不多,就连额娘,他也不知该怎么亲近。
永和宫里,德妃亲自取了一块桂花糕递过去:“这是你六弟尝着好吃,非要让宫人给你备下的。”
四阿哥接过小巧的糕点,淡淡的桂花香,闻着还好,吃到嘴里却太过甜腻了。
“六弟下个月就要搬宫了,可挑好了院子?”
“本宫做主给他挑了你隔壁那处院子,等你六弟搬过去了,你们兄弟俩也好互相有个照应,他年纪小,身子骨也弱,你平日里多担待些。”
四阿哥正襟危坐:“儿臣知道了。”
德妃细细叮嘱起来:“这孩子以前养的娇,没有早起的习惯,偏又体弱,进了上书房,若是在课堂上犯困,可千万不要让他用冷水帕子敷脸,本宫怕他受不住。太医嘱咐了让他少食多餐,永和宫里总是备着零食点心,不知道上书房能不能带吃的过去……”
六弟要搬宫,吃穿住行额娘样样都不放心,这大概就是慈母之心吧。
四阿哥看着眼前细细叮嘱的额娘,又想起承乾宫的皇额娘,自从八妹妹去了以后,皇额娘整日不得开颜,陆陆续续病了好几次。
额娘也好,皇额娘也好,都是有慈母之心的,只是不知道这份慈母之心放在他身上能有几分。
从永和宫里出来回到阿哥所时,四阿哥站在自己院子门口,到底是没进去,转而去了隔壁三哥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