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爽文老太——七月阿梨
时间:2022-05-26 07:24:54

  接下来的五六天,村里的拖拉机,驴车牛车源源不断往麦场里运麦子。
  在漫天的麦香中,麦场就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场。
  到了麦收第六天,村里的麦子割了一大半了,姜大就安排了村人在麦场里滚麦粒扬场。
  扬场是大溪村的土话,就是趁着天气好,外头有风的时候,用木头叉子把滚出来的麦粒高高扬向空中,把麦糠沙土之类的杂物筛去,然后在大太阳下晒得干干的,装袋,之后交完公粮,再给村里分完粮食,那就算完事了。
  大人们忙活着,孩子们就跟找到了大乐趣一样,光着脚丫子在麦子上跳啊笑啊,特别快乐。
  村里留下来的麦秸秆也是大有用处的,可以拖回家堆成麦秸垛烧火做饭,也可以从来喂牛。
  大队里每年都会存下一大垛,给村里的牛当饲料。
  剩下的都让村里人抱回家了。
  老姜家也拖回家不少。
  傍晚的时候,姜四从麦地里回来,带回来一大把黄澄澄的麦子,这是从后山沟子里自个儿长的。
  村里人见了,都掐了几把回家,点上一堆火,把麦子烧到焦黄,揉碎了皮吹吹,一把塞进嘴里吃着是别有一番滋味儿。
  这就是乡下孩子们麦收的快乐。
  黑娃儿几个吃的小脸儿黑乎乎的。
  “奶,吃麦子。”
  大丫攥着一把麦子过来。
  沈荷吃了一小把,觉得味道挺好。
  “好吃吗?”
  大丫大眼睛眨啊眨。
  老太太点头,“好吃。”
  “嘻嘻。”
  孩子们蹦跳着跑远了,一阵夏风吹来把孩子们的笑声吹出去好远好远。
  村里轰轰烈烈的麦收持续了大半个月。
  等到麦收结束了,村里人差不多都黑瘦了一圈儿,不过大家精神头却好得很,丰收年啊,更何况他们大溪山又是第一个到公社交公粮的,光荣啊!
  没几天,许春秀娘家托人带了信儿来,说姥娘想四丫啦,想小外孙女想的睡不着觉。
  沈荷一听就乐了,这是好事啊。
  四丫姥娘疼孩子,多好,当即就发话让好大儿带着媳妇儿四丫去走姥娘家去。
  姜二可听话,当天就接了二大爷家的毛驴,得得得赶着把媳妇娃儿一块打包送娘家去了。
  当天下午,姜二自个儿回来了,说是许春秀带着四丫和蛋娃儿在姥娘家住几天再归家。
  沈荷乐滋滋点头,黏人的儿媳妇和小四丫走姥家去了,一连过了好几天悠闲的小日子。
  这天晌午,沈荷睡了个舒坦的午觉。
  等她醒了,家里人还在午睡呢。
  老太太坐在炕上,觉得有些口渴,刚想下炕喝点儿凉茶呢。
  就听见院子外头传来一声驴叫。
  接着就响起了一道熟悉又大咧的嗓音。
  “娘,我回来了!四丫也回来了,哎呀,我们娘俩可想您了,娘,在哪儿呢?”
  沈荷眼皮跳了跳,忙缩回炕上闭上眼儿,呼呼呼打起了呼噜。
  “..........”
 
 
第28章 
  许春秀抱着小四丫颠颠儿奔进家门。
  蛋娃儿跟小尾巴一样追在后面。
  母子仨脸上都带着笑儿。
  陈秀英在屋里给黑娃儿补裤衩子,这阵子麦收,臭小子整天不是去小河摸螺蛳,就是带着家里几个小的在麦场里疯跑,钻草垛爬麦堆的,屁股蛋子上磨了两个大洞。
  陈秀英见了那个气啊,这臭娃儿,整天调皮捣蛋,就不能听话些。
  这裤衩子刚换上,前头刚扯了几尺布新做的,她还想着能多穿两年呢。
  这可好了,新衣裳又成破衣裳了!
  看着炕上的乖巧的大丫睡的红扑扑的小脸儿,再看看睡觉都四仰八叉的黑娃儿,当妈的这个心啊,又软又气的,唉,幸亏就生了一个臭小子,不然啊得少活好几年!
  气死了!
  这刚缝了两针呢,就看见门口有毛驴叫,老二家的就抱着小四丫带着蛋娃儿家来了。
  娘仨一进门就要找娘,哎吆,这老二家的喊娘的声音就跟那也野蜂蜜一样又甜又黏糊,她听着都打了个激灵。
  真是,太腻歪了。
  她正想着呢,就听见院里有人悄声说话。
  “二嫂,你小声些,娘睡午觉呢。”
  这是老三家吴凤的声音。
  “娘还没起呢?”
  这是老二家的说话。
  “没呀。”
  “哦,没啥,等娘醒了,我再去找娘,三弟妹啊,你是不知道啊,我在娘家可想娘了,四丫也想呢,没奶奶在跟前儿,小丫头吃奶都不香了,是不闺女?”
  许春秀哈哈笑了两声,还颠了颠儿怀里的小胖囡。
  四丫就跟听懂了她妈说的是啥一样,挥舞着奶肥小手,咿咿呀呀起来。
  蛋娃儿也蹦哒,“妈,还有我呢,我也想奶。”
  “啊,忘不了你。”
  吴凤点点头,捂着嘴笑笑,“二嫂,你们娘仨就跟那年糕一样,咋这么能黏糊娘呢。”
  “那有啥啊,要是娘愿意啊,我们娘仨能黏糊娘一辈子呢!”
  许春秀可高兴。
  在炕上装睡的老太太:......笑着活下去jpg。
  *******
  窗外大榕树上的知了叫个没完,又睡了一个大午觉的沈荷神清气爽,下了炕,在院子里走了走。
  许春秀在屋子里看见婆婆醒了,看闺女和蛋娃儿睡的跟小猪一样,笑嘻嘻揣着个小包袱从屋里奔出来。
  “娘。”
  沈荷睡饱了,也有力气应付年糕老二了,“哎,秀啊家来了?”
  “嗯,娘,您看看,这是俺爹娘让带回来的。”
  许春秀对着老太太笑,笑的像裂开的荷花一样,把小包袱的东西一样一样往外掏,“这是自家晒的蜜薯干,我娘家自家种的,十里八村独一份,我爹蒸了晒好的,吃起来又甜又糯,还有这小甜瓜,洋柿子都是自家的,给娘尝尝鲜。”
  蜜薯也是地瓜的一种,听名字就知道它比普通地瓜吃起来甜又糯。
  在庄户人家家里算是比较珍贵的一种口粮了。
  沈荷拿起块地瓜干咬了口,软软的又甜糯,点头笑赞道,“挺好吃,你爹娘费心了,等下回再去娘家,多买些点心带回去。”
  许春秀颠颠儿应了,没一会儿又兔子一样跑了回来,“娘,我刚才忘说了,我哥还在老驴车上塞了半筐蜜薯呢,落在毛驴车上了,我得赶紧追去!”
  说完就急急忙忙出门了,看样子是追人去了。
  沈荷摇头笑,“这个秀,真是个冒失孩子。”
  晚上做晚饭,陈秀英就把老许家带来的蜜薯挑出来几个大的,洗洗干净了,切成块放在粥里一块煮。
  因着村里刚分了粮食,村里家家户户吃饭都大方了许多。
  老姜家也奢侈地熬了锅地瓜大米粥。
  老许家的地瓜米粥获得了老姜家全家人的一致好评。
  大米跟蜜薯干一块煮粥,不光蜜薯是甜的,就连粥的味道也变得甜甜的特别好喝。
  黑娃儿几个吸溜吸溜的,喝的那个欢啊,小肚子都吃撑了。
  沈荷摸摸几个小崽子的小肥肚子,笑眯眯道,“不能再喝了,再喝就长成小胖了。”
  姜四抱着饭碗也嘿嘿笑。
  “娘,咱家家大丫和二三丫生的好看,跟花骨朵一样,胖也好看,就是黑娃儿和蛋娃儿有点愁呀。”
  四叔夸她们好看,大丫和双胞胎就很骄傲的挺直了小胸膛。
  黑娃儿还好,他知道四叔老是逗他跟蛋娃儿玩,咧着嘴笑着不说话。
  蛋娃儿就不一样了,这小家伙儿随他娘,他娘是个傻白憨,他就是个傻黑憨,当下就捧着小黑脸露出怕怕的小表情,“四叔,我和黑哥有啥愁的?”
  姜四就装模作样“唉”了一声,“你跟黑娃儿随爹啊,都长的这么黑,黑的都跟冬天的蜂窝煤一样,你俩要是再长胖了,又黑又壮的跟树林子里的大狗熊一样,以后咋找媳妇啊?”
  啊?这,这么严重的吗?
  蛋娃儿张大了小嘴巴,又惊又怕。
  二丫就替很替她小哥忧伤,“奶,要是小哥娶不上媳妇儿,是不是跟四叔一样了?”
  三丫也小大人一样奶声奶气道,“奶说了,四叔没有媳妇儿,很可怜哒。”
  正在心里狂笑的姜四差点儿让双胞胎噎死,他瞪大了眼睛,“娘?”
  沈荷眼皮子跳了跳,忙迈着老腿儿道:“哎呀,灶房里的火还没熄呢,我得去看看,小四啊,你多吃点。”
  说完,老太太就溜之大吉啦。
  留下姜四目瞪狗呆,和双胞胎大眼瞪小眼。
  这边儿还没搞清楚呢,那边儿越想越不妙的蛋娃儿一嗓子嚎了起来,哇哇哭着找他爹去了。
  “哇!爹!我找不到媳妇了!要跟四叔一样打光棍了!”
  懵逼的姜二:“........”
  没一会儿,姜四就被他二哥拎着鸡毛掸子揍的嗷嗷的。
  *********
  麦收之后,村里下了场雨。
  等雨停了,大溪山生产队又开始忙碌起来,忙着往地里点棒子。
  大溪山的几百亩良田,多是存不下水的土质,后面靠着山呢,是以大队里要先安排人把几百亩地给浇的透透的,才能点棒子。
  老天开眼,刚下了场及时雨,社员们就趁着地里湿湿的,赶紧开了水井给田里浇水,浇了一遍又叫一遍,浇的透透的才好。
  等地浇完了一遍水后,又忙着点棒子,棒子点完了,坑里的田肥又该起了。
  刚歇息了几天,老姜家又忙了起来。
  家里一大堆的活呢,男爷们儿忙,陈秀英妯娌仨也忙。
  沈荷叶带着几个小的把家里照顾好,顺便给家里人做做饭啥的。
  老太太忙的可有劲头,就是姜大几个挺愧疚的,觉得他们当好大儿的没孝敬好老娘,娘老了,还得在家里干活做饭。
  沈荷就笑,这有啥啊,村里像她这么年纪的老太太,哪个日子过得有她舒心啊,有四个孝顺的好大儿,还有三个亲闺女一样贴心的儿媳妇,六个可可爱爱的小孙孙,一家子日子过得舒坦又好,如今的日子那是金不换啊。
  再说了她整天在家里闲着,啥活也不干,那也不行啊,干干活还能锻炼身体呢,不干活之前养好的身子骨,那就白养了。
  老姜家一家子听了老太太的话,那个窝心啊,以后几天干活都有用不完的力气。
  不过姜大几个还是不放心,兄弟几个商量了,又跑到人赛扁鹊那去了,赛扁鹊一听,叹道这老姜家兄弟几个真是一家子大孝子,纯孝啊。
  姜家老太太也是个有智慧的,对孩子们那也是尽心尽意的好,常言道,母慈子孝,要母慈子才能孝,依他看啊,这老姜家以后的日子孬不了。
  他听了姜大的话,就道,老人干些活,只要不劳累,对身子骨有好处的。
  兄弟几个放心了,遂乐归家。
  家里几个好大儿不拦着她干活了。
  沈荷还道,这几个家伙儿是开窍了。
  这阵子,后山的野菜又冒了第二茬,满山鲜嫩的马齿菜,村里的老太太们又乐了,家里又有嫩菜吃了。
  虽说现在是夏天,村里家家户户的小菜园长得郁郁葱葱的,可是谁也嫌野菜多啊,不要钱回家烫一下就能凉拌,多好啊。
  沈荷也带着黑娃儿几个挎着小篮子去后山挖野菜。
  一天里来来去去的,能遇见不少熟人。
  她们遇见沈柳一回,这几天不见,沈柳又老了几分,花白的头发就随便卷了个发髻,松松散散的,耷拉着老脸撇着嘴的,胳膊上也拎着个小破篮子,看样子也是去挖野菜。
  蔡婆子也跟她在一块儿,俩人秤不离□□陀的,村里人见了就窃窃私语,无外乎就是这俩老婆子现在可老实了,再也不敢在外头打骂媳妇孙女了。
  有人就道,这说不定就是俩人装给外人看的,这么黑心的老婆子,要是在家里关上门来打娃儿咋办?
  另外一个人就摇头晃脑,道不会,村干部见天带着人到她们家去看呢,老支书发话了,要是这俩老太还作妖,就送到农场改造去。
  沈荷不想孩子们听这些事儿,找了块野菜多人少的地方挖了一筐就家去了。
  回到家,许春秀在屋里给小四丫换尿布又喂了奶,小胖囡又睡着了。
  眼瞅着就到晌午了,婆媳俩就开始做饭,
  晌午饭也简单,炒盘小葱小鸡蛋,贴一锅玉米饼子,前头姜四从村口的河里摸回来两条鲫鱼,家里炖了鱼汤,也算是有荤腥了。
  家里的几洼菜地也得浇水了。
  许春秀挑了井水浇水,沈荷坐在菜地旁边的矮杌子上,看着绿油油的青菜,心想,现在着一家子日子过的多好啊,就是家里人有段时间没吃肉了,得补补啦。
  于是,当天下午,姜大就出了趟门,回来的时候手里就多了几大根带肉的骨头。
  这带肉的骨头是姜大的老同学特意给留出来的。
  要是别人去买,就只能买没肉的骨头了,就这还好多人抢呢。
  第二天一早,姜大几个吃了早饭照例去上工。
  大人们走的早,孩子们还在炕上睡呢。
  早上七点钟,沈荷也起了,趁着早上太阳不那么热,老太太把小菜园里的冒出来的杂草清理了一遍。
  上午十点半,许春秀去给村里的知青送了饭归家。
  婆媳俩就把买来的几根大骨头洗干净拾掇好了,闷在锅里焯了水添上佐料,用小火焖煮了一大锅奶白色的骨头肉汤,尝一口汤鲜肉美。
  许春秀又蒸了锅杂面馍馍,拌了几个凉菜,丰盛的午餐就做好了。
  这顿饭在乡下也算不赖了。
  饭做好了,没一会儿家里人就都回来了。
  屋里闷热,一家子把饭桌挪到院子里的树荫下,碗筷也摆了出来,陈秀英先给婆婆各、舀了一碗骨头汤,里面肉片还多。
  孩子们都眼巴巴的看着。
  沈荷用干净筷子把肉挑出来给几个小的吃。
  黑娃儿几个可懂事,见了肉都流哈喇子了,还摇头让奶奶吃。
站内搜索: